铁器时代-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哼哼唧唧的呻吟着,但是耳朵都支楞着听刘子光讲话,他继续说:“从现在开始,我刘子光,暂领虎翼营,你们也算我的兄弟了,我这个人最讲义气,为自家兄弟出头,我坚决支持,可是不能违反军纪,所以我要打你们的军棍,今天到场的虎翼营兄弟,都是讲义气的好哥们,明天全体放假,让你们养伤,每人再发一两银子,算我奖励你们的义气。”
士兵们傻了,闹事挨打他们理解,可是闹事还要奖励,他们就不明白了,只有百总、把总们这些自以为懂得领导艺术的基层小干部们明白刘将军的心意,这叫赏罚分明,打个巴掌给个枣吃。回去后得给当兵的们讲讲,这位刘将军非等闲之辈啊。
挨打的士兵们互相搀扶着回营了,刘子光对众将佐说:“死了的士兵算他是战死的吧,给双份的抚恤。今日连累大家这么晚不能安歇,真是过意不去,改日我宴请你们全当赔罪。大家就此散了吧,早点歇息。”
众将忙称不敢,给将军道别后三三俩俩的回去了,少不得在路上议论一下这位新来的领导。
目送众人离去,刘子光才心急火燎的回营了,直接到伙夫们的营帐看望大家。贵州厨子还在昏迷中,已经上了金创药,换了干净纱布包扎好了,静静躺在床上。其他挨打的伙夫都是老行伍,知道将军是偏袒他们的,一个个心存感激,趴在床上不停给刘子光道谢
刘子光说:“今天的事你们做得对,遇到欺负就要以牙还牙,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出了天大的篓子有我顶着,不过你们可不能仗势欺负别人,那我就要责罚你们了,挨打的兄弟每人发一百两,放假十天;小贵州发五百两伤药费,放假到伤好为止。”
众人欣喜,这顿军棍值了,一棍就是一两银子啊,跟着刘将军就算挨揍都开心。
*****************************************************************
次日一早;东大营的主官祖大寿击鼓聚将,召集千户以上的军官到大帐议事,刘子光和胡先觉带着李岩、王大海也站在队伍里,铁卫不属于官军系列,纯属义勇参战,所以祖大寿对他们都很客气,昨天发生的事情吴三桂已经详细汇报过了,对于人家内部问题,祖大寿没有兴趣过问,他感兴趣的是那一千五百颗人头,这一堆快要发臭的人头对于刘子光来说只是摆设品,对于官军来说就是真金白银的宝贝、评价战功的铁证。
祖大寿先是夸赞了效死营的勇猛善战,然后对那么多人头摆在辕门口表示了担忧。有碍观瞻倒是其次,正当春季,传染了疾病就不好了,还是尽早交给官军掩埋处理掉比较合适。
刘子光谦虚了一番,表示这里面有吴三桂的很大功劳,然后说人头留着也没用,就交给官军埋掉算了。
这下皆大欢喜,祖大寿喜滋滋地说:“今晚崔尚书宴请兖州前线全体有功的将佐,刘将军在利国之战的时候就立下大功,一直没得到朝廷封赏,这次本将意欲带你前往,在尚书大人面前讨个一官半职,不知将军愿意否?”
“刘某侥幸赢了几仗而已,承蒙祖将军厚爱,敢不从命。”刘子光当即表示同意,正好借今晚的宴会揭穿崔承秀勾结清国的阴谋。
山东 3…26 突变
更新时间:2008…7…18 9:03:52 本章字数:3695
“袁崇焕啊袁崇焕,你不仁我不能不义,昨天把我们拒之门外,今天我还是把一百车军械给你送来了。”刘子光骑在马上自言自语着,他带领着一百辆大车跟着祖大寿进城赴宴,顺便把军械送过去,赶车的人已经换上效死营的士兵,每车三人;还有伪装成技术人员的七八十个人和护送队一百人,效死营全体出动,因为今晚的宴会很可能是个鸿门宴,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好用。
刘子光当然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祖大寿,此事极为机密,又涉及到朝廷大员,鲁莽不得,而且刘子光心里还有点小小的私心,想在关键的时候出手相助,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倒是吴三桂把在清军身上发现芜湖军粮的事情告诉了他舅舅,据说祖大寿暴跳如雷,把米袋子等证据带在了身上,要当面禀告袁大帅。
今天的兖州城门外冷冷清清,没有了昨日的热闹,守军看到是东大营的将军们来赴宴,刚忙开了城门把车队迎了进去。
刘子光让扎木和领人去和禁军的军械官做交接,自己跟着祖大寿吴三桂去拜见袁崇焕,周萌人穿了一套盔甲混在亲兵队伍里紧跟着刘子光。一行人来到帅府门前的时候,被守门卫兵告知袁大帅巡城去了,并且转告大帅的口讯,让他们直接去巡抚大人的行辕即可。
天色已近黄昏,祖大寿想了想,决定先去巡抚行辕候着,反正这个事情也不急于一时,做下属的应该早早过去,袁大帅是主客,姗姗来迟也是应该的,于是就带着手下几个参将、游击赶赴崔承秀的行辕去了。
崔承秀下榻在原明朝鲁王的王府,占地极广,能容得下上千人马,院墙极高,四邻也都是高宅大户,围墙之间的巷道铺着青石板子,高大的树木从墙内伸出繁茂的枝叶。
王府的大门是三开间的,前置石狮一对,左右各连三开间的掖门,形成毗连九间的正门,气势宏伟,极为轩敞。朱漆大门上的铜钉被擦得极为光亮,掖门大开,门口两侧站着八个身材高大的士兵。看到祖大寿一行人过来,一个专门负责迎宾的四品兵部官员赶忙过来相迎:“祖将军,大伙到得差不多,就等您了,赶紧里边请。”
众人下马,把缰绳交给亲兵牵着,随着武官往里面走,入大门北进,有五开间的二门一座,二门内是以前王府的主殿银安殿,也是这次崔承秀宴请边关有功之将的场所,一路上都是穿着青袍绿袍,胸前绣着熊、彪、犀牛海马的低级武官在来回走动着,个个面带笑容,见到祖大寿他们都恭敬地施礼,一派祥和的景象。
有功的将军们进殿等候,亲兵马弁们集中到东西配殿自有酒肉招待,马匹也有专人伺候,进殿之前,刘子光给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会意地点点头。过一会他自然会溜出去报信,告诉扎木和他们王府的位置。
进得大殿,果然看见其他大将们都到场了,包括西大营的满桂,牛勇,中军的赵率教、何可纲等,以及不当值的千户以上将官几十名。还有山亭参将毛文龙麾下一班人,总之大明朝山东前线的精华几乎全部集中在这前鲁王府银安殿里了。不知怎么地,刘子光立刻想起了伊斯兰极端组织的人肉炸弹,如果这时候来上一颗,那大明的军队就群龙无首,不战而败了。
大殿里摆了数十张八仙桌,上面摆放着茶点供人们享用,浙军小兵充当的仆役来回穿梭着端茶递水,殷勤得很。
将军们都穿着纱帽圆领,一个个顶着胸前的猛兽到处串联,这样全体聚集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大家都很亲热地打着招呼,“年兄年弟,将军大人”的称呼声此起彼伏,只有山亭镇的一帮山贼没人搭理,坐在角落里四下张望,显然是没来过如此高档的所在。
刘子光没有官职,只穿了一身红色的战袍,他和众将不熟,不过徐州军的将领们对刘子光倒是很清楚,袁大帅几次向彭厂主讨要这员大破连环马的猛将,甚至愿意拿三千战俘来换,愣是被婉言谢绝了,这些背后的小故事都是刘子光不知道的了。
吴三桂陪在刘子光身边,不停地给他介绍着徐州军的各位大将,弄得刘子光有一种当明星的感觉,众将对他都很客气,不光是看袁大帅和铁厂的面子,更重要的是武人对武人的敬重。正在寒暄,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袁大帅到~~“
众将赶忙正一正冠带,出门相迎,一直在后堂歇息的崔承秀也出来了,亲自带了一帮兵部官员到大门迎接。
袁崇焕刚刚从城墙上下来,最近一段时间鞑子平静得有些不寻常,让人感觉有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气氛,不知道他们搞什么名堂,这个时候正需要加紧防范,偏偏崔承秀要大肆安排酒宴,召集全体将官当众分发朝廷的赏赐。这分明是捣乱啊,经过自己的据理力争,才争取到各营副将留守,以防万一。
他身穿二品大员的绯袍,腰间犀带,头戴乌纱,胸前绣着狮子,今天不比昨日,不能说什么来不及换衣服的鬼话,崔承秀虽然和他品级相近,但是有巡抚和都察院都御史的身份,乃是顶头上司,看来今天免不得要大礼参拜他了。
袁崇焕在王府大门下马,崔承秀和全体将官都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了,袁崇焕上前一步就要撩袍下跪,早被崔承秀一把扶住,满脸堆笑地说:“袁公姗姗来迟,待会本官可要罚你三杯御酒哦。”
巡抚和大帅貌似亲密无间地并肩走进银安殿,趁着刚才迎客的工夫,仆役们已经把酒菜布上来了,都是苗可鉴带来的厨子做的正宗鲁菜,煎炒烹炸、烧烩蒸扒、煮氽熏拌、溜炝酱腌,有糖醋黄河鲤鱼、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九转大肠,扒原壳鲍鱼,炒菜清香、鲜嫩、味厚;汤水色清而鲜;海鲜原汁原味;济南菜、孔府菜、胶东菜样样俱全。每桌除了两壶御酒,还有几坛女儿红、剑南春之类的各色好酒。
众人按照品级落座后,崔承秀开始宣布本次犒赏的清单:徐州军以及山亭镇军每兵赏银一两、米一石、布一匹;军官加倍;千户以上的将官每人赏银百两,另外还要替众人请功,只要好好干,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听到赏赐如此丰厚,在座的军官都很高兴,崔承秀端着一杯酒在袁崇焕的陪同下,挨着个到每张桌子敬酒,每个将军都先由袁崇焕介绍姓名、官衔、战功,然后崔承秀勉励一番,根据官衔和战功每人敬上一杯到三杯不等。他们两人只杯中酒而已,每次敬酒都是浅尝辄止。
酒是京城带过来的御酒,而且是兵部尚书大人亲自敬的,所有人都诚惶诚恐,把酒喝得杯底朝天,刘子光没有官方品级,所以和东大营的千户们坐在一起,他以前在国公府喝过御酒,敏锐的嗅觉感到今天的酒里面好像掺了点东西,于是在崔承秀快要敬到这一桌的时候对身旁的吴三桂咬着耳朵轻轻说道:“这酒有古怪,待会不要沾唇,倒在袖子里!”吴三桂一惊,看刘子光一脸严肃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轻声问:“难道是…。鸿门…宴?”“不要忘了苗可鉴是崔承秀的亲信,一切小心为妙。”刘子光同样低声回答,其他千户激动地张望着平易近人的崔尚书,没有注意到他们俩人的对话。
很快崔承秀就来到了刘子光所在的桌子,袁崇焕给他一一介绍在座的千户,介绍到刘子光和吴三桂的时候特意夸奖了两人的年少勇武,吴三桂曾经率领二十骑兵直入清军万马阵中救出父亲吴襄;刘子光曾经大破连环马,追得清皇脱靴二逃。崔承秀颔首表示嘉许,举起酒杯说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吴千户孤单救父,刘将军威震敌胆,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好儿郎,本官敬你们三杯,你们其他人也一起吧。”说着举起酒杯抿了一小口。
众人赶忙高举酒杯,连续饮了三杯,只有刘子光和吴三桂偷偷把酒倒进了战袍袖子里面。
崔承秀敬完最后一桌酒,满意地回到了自己的位子,开口说道:“众位将军都是大明的栋梁,你们为收复山东的故土,抛头颅、洒热血,爬冰卧雪、马革裹尸,本官定当禀明朝廷,给你们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山东克复,少不得要安置一个山东总兵的位置,谁能当上这个官职,就看你们的了。”
众将闻言欢欣鼓舞,尤其满桂和祖大寿,两人平时就暗地里竞争,现在更是铆足了劲要抢这个山东总兵的位子。
崔承秀继续说道:“本官来到兖州一日,就听说徐州军的军饷已经有三个月没发了,军粮也很差劲,这样的艰苦情况下还能抗击鞑子,奋勇杀敌,本官深为辛酸,深为感动,请诸君受我一拜!”说着长躬到底,给下面全体人员深深施了一礼。
众将顿时感激涕零,纷纷下拜致谢,场面非常煽情。只有两个人不为所动地撇了撇嘴,一个是袁崇焕,另一个是刘子光。
崔承秀见时机成熟了,话锋一转:“三个月的军饷到哪里去了?本部院(此刻称部院,是强调他兵部和都察院的双重身份)经过细致的调查,已经有些眉目了,这些钱都被你们的大帅袁崇焕贪墨了!”
袁崇焕被这个突然打击弄得手足无措,来不及分辨,众将也是哗然,袁帅素来清廉,爱兵如子,怎么可能贪墨军饷,这实在荒唐。
崔承秀不给大家反应时间,紧接着大声对袁崇焕说道:“本部院披肝沥胆,与你谈了一晚,及时退回赃款也不迟。哪晓得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