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亨-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体而言,北美电影票价,是香港电影票价的三倍。香港电影票价,显然还存在上涨空间。
邹文怀、何冠昌安抚了洪金宝,与此同时,对于逐渐崛起,并且不断在挖嘉禾墙角的新艺城,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
新艺城的崛起,与当初嘉禾的崛起太相似了
嘉禾崛起,是通过不断去挖邵氏的优秀人才,才成为了香港电影行业的霸主。而如今,野心勃勃的新艺城影业,也是在不断的挖嘉禾墙角啊
“哼,新艺城、雷觉坤”邹文怀对于这个对手,不满之极
何冠昌也是有点生气:“太不讲规矩了,把手伸进咱们嘉禾公司中,一个接一个的挖人真当咱们嘉禾好欺负?”
“树大招风嘉禾现在的香港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第一流的人才,主要都集中在我们公司。竞争对手,总是将眼光盯着我们的人才库存,稍微不留意,就有一些人才,被他们挖走,真是防不胜防啊”邹文怀不禁有点危机感,“眼下,我觉得,稳定人心为上对于大牌的明星,我们一定要安抚好。而基层的电影人才,也要让他们觉得有盼头,这样才能够减少人才的流失”
“对了我们嘉禾公司大牌明星的跳槽,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超越许冠文、成龙的野心。而底层的电影人跳槽,则是因为我们制片公司每年只拍30多部电影,很多底层剧组人员,长期没有戏拍,为了养家糊口,才会选择跳槽到其他有戏拍的公司对于成龙、许冠文、洪金宝这样的大牌。我们可以提高片酬、分红,让他们在嘉禾能够利益最大化而底层电影人员,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去宝龙电影公司之类的独立制片公司,让他们可以揽私活,不至于跳槽到其他公司”何冠昌忽然建议道。
“恩,与其便宜了新艺城,还不如支持宝龙电影公司”邹文怀苦笑道,“香港电影的格局,被雷觉坤搅局了电影行业的江湖,再也不是以前的江湖了”。。。
第214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票房高
1980下半年以来,新艺城成立之后。带给嘉禾公司的主要压力就是挖墙脚,吴宇森出走新艺城,拍出《摩登滑稽时代》席卷五百多万票房。
接着,许冠杰出走,200万港元片酬,刷新香港电影行业片酬纪录。
洪金宝主动与邹文怀、何冠昌表示过,雷觉坤已经与洪金宝接触。
不过,在邹文怀、何冠昌的安抚下,洪金宝暂时被稳住了,没有选择立即跳槽。
但是,接二连三的被挖走旗下重要的导演、明星,对于嘉禾来说,真可谓是前所有有的苦涩
嘉禾家大业大,总有照顾不过来的地方。而且嘉禾主要靠电影业务赚钱,如果电影不能赚钱的话,嘉禾也就无以为继。
但是雷觉坤则不一样,每年九龙巴士、九龙建业等等公司给雷觉坤的红利就超过亿元。通过那些源源不断的传统行业的红利,使得雷觉坤哪怕一年在电影行业亏一个亿,也是可以毫无压力的持续做下去。
更何况,现在是香港电影行业的黄金发展阶段,十部电影有六七部的赚钱的。所以,雷觉坤放开手脚,连续投资金公主院线、新艺城影业,扩张速度之快,大有问鼎香港院线龙头,以及制片公司龙头的气势。
电影行业的两大巨头嘉禾、邵氏,都感觉到了雷觉坤带来的压力。
邵氏倒也罢了,这几年随着邵氏的制片能力不断下降,旗下的著名导演、明星数量已经不多,邵氏与雷觉坤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院线经营方面。
但是嘉禾公司集中了香港影视行业七成以上的精英人才。所以,既然要面临金公主院线的带来的院线市场竞争,又承受着被新艺城不断挖墙脚带来的人才损失。
如果嘉禾不加钳制,新艺城很快就会通过挖墙脚将嘉禾取而代之。而金公主院线,有足够的高质量电影片源之后,扩张就会更快
为了对抗雷觉坤强势进军影视行业,嘉禾公司需要更多的制片公司作为盟友只有先稳住院线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够在与雷觉坤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宝龙电影公司,拥有精良的制片能力,但是暂时在院线经营方面,并无野心。这样的公司,正是嘉禾所希望拉拢的盟友
——————————
张少杰和古龙两人并不知道,随着新艺城的压力,使得宝龙电影公司在嘉禾公司老板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大幅度提升
此时,两者正在极力的关注《大唐双龙传》的票房。按照市场规律,只有更高的票房,才能够让嘉禾院线安排更多的场次
尽管,两人都非常重视票房,但是并未耗费大量资本去宣传
事实上,除了召开了新闻招待会之外,公司并没有额外花钱给《大唐双龙传》在电视、报纸上投放电影广告。
不是不想大张旗鼓的打广告,而是宝龙电影公司拍完了《大唐双龙传》之后,就没钱了
“呵呵,不用担心《大唐双龙传》小说带来的品牌口碑,使得《大唐双龙传》电影版,只需要很少量的宣传,便能够吸引观众”张少杰自信满满的说道,“成功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本身就能够减少宣传成本,降低电影扑街风险”
古龙笑了笑:“这倒也是,琼瑶的电影,也很少打广告。但是,琼瑶剧在台湾一直十拿九稳的赚钱,羡慕死台湾的那些导演了”
“羡慕有什么用,如果那些导演有本事的话,自己写一些像琼瑶一般红的小说,将之拍成为电影,自然也能稳赚不亏”张少杰笑了笑。
相比,香港电影行业人才济济,此时的台湾电影行业。多是一些二流三流的电影人才,不但没有成龙、许冠文这样拥有票房号召力的国际巨星,更没有能够拍出横扫港台、东南亚和日韩票房市场的大导演
在这个年代,台湾电影人才中,稍微有一点能耐的,多是去了香港闯荡。而且,台湾本地观众也多以看香港电影为荣,台湾的院线商多以投资香港电影为荣。由此可见,80年代时期,台湾本地电影在市场上的尴尬地位。
琼瑶的电影,制作的班底主要是以台湾导演、剧组为主,远远逊色香港的电影人。但是,往往是20万港元左右的左右,能够取得100万港元以上的票房。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台湾影坛的常青树
宝龙公司账面仅有130万港元,这其中,有70万不能动用,因为这是要发给正是员工的薪水。
虽然,宝龙公司暂时没有拍摄新片的计划。
但是宝龙公司总部的20多名办公人员,以及新加盟公司的15名电脑cg特效技术人员,都是要付给工资的,公司每个月工资的开销,就要35万港元。这不能动用的70万元现金,够发两个月的工资
因为,《大唐双龙传》在香港的票房分红,要等两个月左右的。只有等到票房分红之后,宝龙电影公司才能够拥有做大事的本钱
之所以公司的开销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从工业光魔挖来的美国技术人员,薪酬占据了整个公司支付薪水的80,通过这样的高薪,以及描绘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两相结合,才能挖来这些人才。
这些工业光魔跳槽而来的员工,少则1万港元月薪,多则达到3万港元。因为他们掌握极高的技术钻研能力,是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电脑特效技术人员,哪怕是最低级的,薪水也超过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
在公司古龙的月薪才5000元,而公司普通的办公人员,月薪也是1500元~3000元之间。
在此时的香港算得上是高薪职业,但是这个薪水如果放在美国的话,只算是低薪职业了。
对于工业光魔的技术人员,跳槽过来就拿如此高的薪水。
公司普通的员工说不妒忌是假的,但是人家掌握的是高科技技术,能够不断在电脑cg特效领域攻克难关,能够不断带给电影行业更震撼、更有视觉冲击力的cg特效画面。
如果公司的普通员工,想要拿高薪也可以——
任何人,只要掌握了那种公司提倡、重视的技术,必然能够拿到比普通员工高几倍,甚至是十倍的薪酬待遇。
——————————
在公司员工薪酬开支的巨大资金压力下,宝龙电影公司还是咬牙,在3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中给予记者车马费、润笔费。这些开始加起来,用掉了20万港元。
虽然给足了记者车马费,但是因为得罪tvb的记者,却也惹了一顿臭骂。
在3月11日,至3月13日之间,《大唐双龙传》几乎一面倒的被媒体斥为“烂片”、“炒作”、“打肿脸充胖子”
一些不明真相的书迷,也憋屈的以为《大唐》这部经典,被三流导演和剧组糟蹋了。
甚至不断有读者寄信给《明报》、玉郎公司、宝龙电影公司,希望张少杰出面解释,《大唐》的电影版,究竟是不是成了烂片
张少杰并没有去解释,电影好不好,不是媒体说了算,而是观众亲自看了电影之后,才会知道的
没有什么比亲自看过电影之后,更有说服力
3月14日,午夜场试映的时候,果然给予那些负面舆论,进行了有力回击
《大唐》**迭起的电影剧情,以及电影画面中通过动作设计、电脑cg特效等等手段,制造出来的整体而言,大片风范十足,时不时的会出现刺激人情绪的特效场面。
这部电影在整个香港,造成的视觉冲击,这是无与伦比的。
这种诚意之作,新意之作,大手笔之作
任何看过《大唐》的观众,都容不得无良记者,无良新闻主持人,睁着眼说瞎话,斥之为“烂片”
真正看过看《大唐双龙传》的电影观众纷纷表示:
“如果宝龙公司4300万大制作的《大唐双龙传》都是烂片了,我实在想不出,香港有那部电影配得上“优秀电影’“经典电影’的称呼”
“白看了n多年的电影,居然等到现在,才看到如此具有震撼力、冲击力的大片”
“哎,《大唐》真是害了我啊,因为看了《大唐》之后,审美品位大大提升了,以后一般的武侠片,还怎么看的下去呢?”
观众的声音,已经表示了,《大唐双龙传》获得了口碑较好
剩下的,仅仅需要以票房的成功,来获得市场叫座
事实上,票房远远比表扬重要
在电影市场,终极的力量比拼不是获奖,也不是好的口碑,而是获得观众用电影票来给电影打分
“万般皆下品,惟有票房高”这句话虽然太过于极端了。但是,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都必须是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提下,才能够不断获得发展。
失去了市场的大众艺术,境遇是非常凄惨的。
比如,中国古代的京剧、黄梅戏、昆曲,在古代拥有市场的时候,创作力非常强。
到了现代,随着电影、电视剧等等现代娱乐方式的兴起。那些传统戏曲,失去了主流市场的支持,别说是发展了,就连生存下去,都是需要政府扶持。
电影如果不想成为那些“传统戏剧”一般的待遇,肯定是要走大众路线,要不断吸引观众买票看电影。
千言万语,电影行业的核心竞争,还是票房之争。
主流观众,以电影票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受不受欢迎,有没有生命力,都是由观众说了算。。。。
第215章 观众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3月15日,上午。一共有23家的电影院放映的《大唐双龙传》。在整个上午,总共吸引了超过2。3万人购票观影。
而到了中午。
许多看过《大唐双龙传》的观众,也将电影中的各种给力剧情、画面,当做了中午的谈资
“看了《大唐双龙传》了吗?”、“太不可思议了”、“太令人震惊了”、“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永远不知道,电影的视觉冲击居然能够达到那种惊人的程度”
众多看过《大唐》的观众,纷纷激动的到处向自己的熟人讲述《大唐双龙传》带来的震撼。
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光是听别人绘声绘色的描述,但是自己却是插不上话,不由的感觉到非常的失落,暗想一定要找机会一睹为快。
看过《大唐双龙传》小说原著,或者是漫画版的人,则是积极与人看过电影版的人议论剧情。
当然,上午看了电影版的观众,充满优越感的说:“只有看过电影版,才是真正的《大唐》的粉丝”这也使得许多小说、漫画版的粉丝,为了证明自己是“真粉丝”而决定去看电影。
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
通过口口相传,《大唐双龙传》电影版的话题,以惊人的速度,在香港市民群体,传播开来。
不断听到周围人,说《大唐双龙传》的电影版,使得香港越来越多的市民,对于《大唐》电影版都勾起了巨大的好奇心。
所以,下午,影迷们骚动了
“爸爸,我要看《大唐双龙传》”星期天放假的孩子,央求家长带他看电影。
“老公,下午不要打牌了,我们一起看电影吧,听说《大唐双龙传》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