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闲王 >

第569章

北宋闲王-第569章

小说: 北宋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许山就是皇城司的人,后来随同赵颜从女真人那里回来后,赵颜担心他少了条手臂不方便呆在皇城司,于是就给他在军校中安排了一个教官的职位,专门教授学员们一些与情报有关的课程,不过后来许山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在皇城司,于是就再次回到皇城司,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以及赵颜的扶持,许山现在也是皇城司的大头目之一,而且他与薛狼不同,这些年他一直呆在京城,对于京城的事务最为熟悉。

“殿下,已经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搞鬼了!”只见许山向赵颜躬身行了一礼道,一张精瘦的脸上也满是严肃之色,前段时间赵颜发现有人在背后挑拨自己与赵煦之间的关系,所以才让人知会一下许山,让他暗中的查探一下,现在总算有了结果。

“是谁?”赵颜这时也是沉声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是有人敢主动招惹他,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是……”许山这时迟疑了一下,接着这才开口道,“是魏王!自从先皇去世后,魏王就经常找理由入宫,以前只是去太后那里请安,但是前段时间忽然开始接近陛下,据陛下身边的人说,魏王曾经在陛下面前讨论过殿下!”

“二哥?原来是他!”赵颜听到许山的话也有些意外,魏王是他二哥赵颢的封号,说起以前赵顼在世时,赵颢表现的倒是十分老实,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写字,似乎对外界的事一点也不关心,但是等到赵顼去世后,赵颢就表现的有些异常了,不但频繁进出皇宫,而且还主动结交一些大臣,只不过赵颜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敢挑拨自己与赵煦之间的关系。

“殿下,魏王这段时间十分活跃,不但经常出入宫中,而且还结交大臣培植势力,恐怕是有什么想法啊!”这时许山再次开口道,他与赵颜出生入死过,这几年又极受赵颜的重视,所以有些话他说起来也没什么顾忌。

赵颜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来片刻这才开口道:“许山,你能不能监视我二哥平时的动向?”

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许山却是露出一脸难色,过了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殿下您也知道,皇城司完全听命于皇家,一般没有特别的命令,皇城司是绝对不能监视皇族中人的,之前我帮殿下调查一下魏王的行踪也只动用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手,若是让人监视魏王的话,恐怕会被别人察觉,万一把这件事捅到上头,我倒是不怕,就怕连累到殿下身上。”

许山倒不是有意推脱,而是事实就是如此,皇城司现在的大头领是高太后的人,内部也被高太后安插了不少人手,许山虽然是几个大头目之一,但他们这些大头目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给搞下去。

赵颜也知道许山的难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同时这也让他又想到黄五德,当初黄五德主管皇城司时,只要他开口,什么样的情报都可以拿到手,要办的事情也只需要吩咐一声就会办得妥妥贴贴,哪里会像现在这么束手束脚。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也不禁叹了口气,当然又询问了一下许山一些关于赵颢这些天的动向,然后这才让他回去,至于赵颜自己则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坐了许久,一直在考虑着赵颢这样做的目的。

对于赵颢这位二哥,赵颜平时虽然与他交往不多,但也知道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而且赵颜还知道,当初赵顼还在世时,也同样不怎么喜欢赵颢,别看他们两人都是高太后的儿子,但是赵顼反倒是与赵颜的关系最好。

赵顼之所以不喜欢赵颢,主要还是赵颢此人的性格有些阴沉,表面上赵颢一心只喜欢读书,每天呆在家里闭门不出,但实际上在赵颜他们四兄弟中,就数他对皇位的事最为上心,当初赵顼还是皇子时,赵颢就在赵曙面前表现的十分活跃,只是赵曙一心培养赵顼做接班人,这才让赵颢慢慢的死了心。

当然若仅仅是因为赵颢对皇位有兴趣的原因,以赵顼的脾气还不会那么不喜欢自己这个弟弟,主要还是因为赵颢这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好像表现的超然物外,但其实暗中经常做一些小动作,这让赵顼大为不喜。

另外赵颜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赵顼最后病重之时,忽然有一天让人给赵颢送去不少书,并且叮嘱他好好的在家读书。这件事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赵顼对赵颢这个弟弟的关心,但其实背地里的意思是警告他好好的呆在家里,不要暗中捣乱,后来赵顼把赵颜诏回,还特意叮嘱过他要小心赵颢,万不可让皇位落到赵颢手中,因为赵顼知道自己那二弟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一来他没有帝王的气度,二来也没有帝王的才能。

“看来二哥他还是不死心啊!”赵颜这时自言自语道,赵颢现在这么活跃,无非就是看到自己的亲娘高太后掌权,而赵煦的年纪又小,最关键的是赵颜退下来不管事,这对他来说自然是个绝佳的机会。

不过从赵颢挑拨赵煦与自己之间关系的这件事上,赵颢也许并非是冲着皇位来的,毕竟赵煦已经做了三年皇帝了,他未免有胆子敢对赵煦做什么,所以对于他来说,很可能是想提前与赵煦打好关系,好为日后做准备,只不过他看到赵颜与赵煦的关系这么亲近,所以才暗中挑拨,这样他才更有机会接近赵煦,甚至取代赵颜与赵煦之间的关系。

想明白了赵颢的打算,赵颜也是长舒了口气,不过这也让他对赵颢更加鄙视,估计他也只懂得用这种些背后搞鬼的小伎俩。不过赵颜这时转念又一想,赵颢的这些小伎俩虽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若是放任他这么搞下去,也足够让人感到恶心的,看来得想个办法给赵颢一点警告,免得他再给自己添一些恶心事。

第八百三十二章大朝会

年关将近,东京城比以往也更加的繁华,大清早东方的太阳才刚露出一线,街道上就已经十分的热闹,早起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些卖力的下苦人,另外还有大宋的高官,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他们也要进宫参加朝会。

苏颂坐在马车里,手捧着暖炉脑子中考虑着今天要上朝的事,前几天越王赵颜来找他,两人商议了一件大事,这件能否做成就看今天他与其它几人的表现了。想到这里,苏颂禁不住伸手摸了摸袖子中的那道奏折。

前段时间陈升之终于从相位上退了下来,于是苏颂补了他的缺,正式成为大宋的宰相之一,同时也是赵颜在朝中的代言人,不过赵颜轻易不会让他们帮自己做什么,一切只需要按照他们本心去做就行了,不过这次却是个例外。

马车进到宣德门,一直来到大庆门外,苏颂这才下了马车,正准备赴紫宸殿参加大朝会,却没想到刚一下马车,却看到苏轼正笑呵呵看着他,这让苏颂当下也是笑着上前道:“子瞻,你今日来得很早啊!”

“哈哈,我来这么早就是为等你这位宰相啊!”苏轼当下也是笑道,他与苏颂当初在军器监时就是老朋友了,而且又在琼州那里共过事,彼此间的交情自然十分深厚。

大庆门距离紫宸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苏颂与苏轼就结伴而行,边走边聊一些政务,周围也有不少官员前来参加大朝会,遇到相熟之人时也彼此打个招呼。按照大宋的规矩,每五日举行一次大朝会,在紫宸殿举行,而每日则举行一次小朝会,也叫内朝会,则是在垂拱殿举行,当然能够参加内朝会的都是比较重要的官员,称为常参官,也叫日参官,而能够参加大朝会的人官员则被称为六参官,因为大朝会每月只举行六次。

“子容兄,殿下交待的事情你可准备妥当了?”等到周围没什么人时,苏轼这才小声的询问道,前几天赵颜与他们这些人都通了下气,所以他也知道今天要做的事。

“放心吧,奏折已经准备好了,等下我亲自呈给太后,剩下的事情就看那两位的了。”苏颂说到这里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苏轼,结果苏轼顺着苏颂的目光看去,却只见前面有两个官员正在一边走一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虽然只是后背,但是苏轼依然可以分辨出,这两人正是章惇与曾布,他们正是赵颜在朝中仅次于苏颂的代言人。

章惇是苏轼的好友,虽然以前变法时两人的立场不同,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关系,所以这时见到对方,苏轼也就上前与章惇打了个招呼,章惇也对他一笑,然后悄悄的商议了几句,这时紫宸殿就在眼前,于是一帮人一起进入到大殿之中。

因为赵煦年幼,所以平时的小朝会他可以不参加,但是像今天这种比较隆重的大朝会,赵煦却必须到场,而且因为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原因,整个紫宸殿的布置也十分有趣,赵煦坐在龙椅上,而高太后则是坐在他的对面,大臣们站在赵煦与高太后的中间,当朝会开始时,大臣们先是给赵煦行礼,然后再转过来与高太后商议政务。

每次的大朝会都十分的热闹,六参官们五天才能上朝一次,所以每次他们都会有许多道奏折呈上,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奏请的内容商议,不过今天的情况却有些不一会,大朝会刚一开始,就见身为宰相的苏颂就抢先站出来道:“太后,臣有要事禀报!”

“苏卿不必多礼,你有何事禀报?”高太后的声音从珠帘后缓缓的传出道。

“启禀太后,臣接到南方越州的急报,当年的交趾作余孽四处做乱,不但使得越州的政局不稳,甚至连临近的琼州和占州都受到影响,这三州关系到我大宋在南洋一带的安危,所以还请太后圣裁!”苏颂说着把袖子里的奏折摸出来呈递到上面道。

所谓的越州正是以前交趾的故土,自从赵颜灭了交趾后,这里就成为大宋的越州,至于占州则是原来的占城,这两个州再加上造船与冶炼业发达的琼州一起,成为大宋去南洋的必经之路,现在越州的时局不稳,自然也就影响到南洋的安危。

高太后听到苏颂的禀报也是神色一沉,若是放在十年前,她对南洋的安危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满朝的文武估计也没几个在意,但是自从赵颜去了南方后,竟然把下南洋的生意越做越大,而且还占据了南洋的一些岛屿,使得大宋的领土增加了不少,而且南洋丰富的物产也给大宋提供了不少的财政收入,据去年的统计,大宋国库收入中的一成都与南洋有关,千万别小看这一成,大宋的国库收入已经达到惊人的上亿贯,一成就是一千万贯,若是少了这笔收入,整个大宋立刻就会陷入到财政不足的危机之中。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高太后在看完奏折后,立刻对下面的群臣问道:“越州局势不稳,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高太后的话音落,只见司马光就第一个站出来道:“启禀太后,越州的局势不稳,无非也就是一些交趾的余孽作乱,只需派大军前去围剿就是了,刚好这几年我大宋太平日久,这对军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老臣觉得可以抽调军队去越州平叛!”

“不可!”司马光的话音刚落,就见章惇忽然站出来开口道,“启禀太后,臣以为司马相公的建议万万不可。”

“为何?”司马光对章惇这种变法派一向都没什么好脸色,若非赵颜护着对方的话,恐怕他早就把章惇给贬到南洋做土人去了。

“臣也认为司马相公之言有些不妥,其原因有三!”司马光的话音刚落,就见曾布也站出来开口道,看他与章惇一唱一和的样子,似乎是早就商量好的一般。

“哦?哀家倒是想听一听曾尚书反对的三个原因。”这时高太后也开口问道,曾布现任户部尚书一职,虽说户部的职权被三司夺走不少,但依然属于朝堂上的重要职位之一。

看到高太后开口,司马光也不得不暂时退下,然后只见曾布这时开口道:“启禀太后,臣反对的理由有三,第一是越州虽然已经归属我大宋统治多年,但那里气候湿热多雨,多瘴气疫病,而我大宋的军队多是北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若是去到越州,说不定一场疫病就能让军队减员一半。第二则是越州本来就属交趾旧地,民心也有些不稳,若是派大军前去,万一被交趾余孽暗中鼓动,很可能造成当地的百姓民心浮动,从而引发更大的乱子。”

说到这里时,只见曾布长吸了口气接着又道:“至于最后一个理由,则是越州那里地形复杂,若是交趾余孽存心躲藏,哪怕是派大军到了那里也是无能为力,只会空耗国库,所以臣以为不宜派大军征讨,而是要以安抚为主!”

“曾尚书所言极是,自从当年越王殿下平定越州之后,对于越州也曾经派驻过大军,并且亲自坐镇那里安抚民心,后来也一直呆在南方,这才使得越州一直相安无事,不过自从越王殿下回应之后,交趾的余孽这才看到机会,趁机作乱起来,所以臣以为想要解决越州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