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都已经老了。他们从黑发到白发,从挺拔到佝偻,终于在这一日迎来新的辉煌,不管曾经有多少伤悲,不管曾经有多少苦难,不管曾经有多少忧愁。但走到今日,已经唯有无言的泪光。才能诉说那所有的所有……
一个新的帝国徐徐诞生,充满了勃勃生机,充满了无限希望!
历史也永远铭记住了这天!
太祖称帝,定国号楚,后人谓之大楚皇朝!
大楚皇朝的建立也被后世公认为历史的转折点,它引发了之后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蜕变!
襄阳成为大楚皇朝的第一座都城!更成为楚太祖的标志!
即便历经数代人后,都城已经迁移,可襄阳却始终繁盛,无论后来的历史怎样变革,它仍然受世人所尊重!
直到一千八百多年后,它面临陨灭之时,仍有一个叫做李洛的男人来到这里,带着他的伙伴和战友,为捍卫这座城市拼死奋战!而襄阳最终也在那时化作飞灰……
登基当夜,楚王宫大宴群臣,每个人都是心潮澎湃。
王旭情难自禁,没喝多少酒便已流露醉意,他摇摇晃晃地起身,挥手示意舞姬和乐官暂且休止,待整个大殿安静下来后,才端起酒樽,一步步走下皇座。
“诸公,朕十三岁从征,尽心竭力,为国为民,至今已过三十二载春秋。其间幸得诸位忠贞义士相佐,同甘共苦,耗尽心血,终有今日之局,终有这楚国的繁荣昌盛!你们都是这天下的功臣,是历史的功臣!在此,朕先敬诸公第一杯!”
“臣等敬陛下!”群臣个个面色潮红,神情激动,轰然端起酒樽起身回应。
王旭端着酒樽遥遥对着所有人重重一点,随之满饮而尽!
很快,他有端起第二樽酒,神色变得凝重,眼睛也湿润了。
“这第二杯,朕必须敬所有未这天下倒在半途的忠臣义士,他们用血肉筑建了这楚国的基石,在楚国繁荣昌盛的背后,满布着他们不屈的英魂,无论是朕,还是诸位,亦或者楚国的所有人,都应该时刻铭记,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他们的血肉!将来,我们也将步之后尘,永结同心,干!”
“干!”群臣轰然响应,许多老臣都泪眼婆娑,对他们来说,王旭这句话勾起了太多太多的回忆,什么都说不出来,唯有一个干字,才能宣泄此刻的内心。
“这第三杯……”王旭再度端起一樽酒,单手摇举。“朕敬自己,敬自己今生没有犯下大错,没有荒废光阴!朕要用这杯酒让自己永远铭记身上的重责,将天下、将百姓、将诸公永远挑在肩上,至死方休!”
“臣等敬陛下,愿陛下万寿安康,流芳万古!”
“哈哈哈……”王旭大笑着将酒一饮而尽,摆手道:“万寿就不奢望了,只求今生与主公共造盛世,无愧于天地百姓!朕亦不求万古流芳,功过是非都任由后人去评说吧!来,我们继续喝,尽情纵享此时的喜悦!”
这一晚,好多人都大醉而归,即便是典韦、颜良等酒桶也都醉了……
此后,楚国的一切回复正轨,迎来平稳而快速的发展!
魏国和吴国也沉寂下去,全心发展内部,充实国力和军队,逐步加强边关守备!
襄阳在随后几个月内,不断迎来南方诸国的使节,他们带着各种珍奇异物,前来朝贺,王旭无不是亲自接见,并通过与这些使臣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南方国家的情况。
那掸国的局势也越发危急,使臣日日恳求王旭出兵援助。
那些国家由于过度落后,又缺乏汉族、匈奴或鲜卑这样的大族所具备的包容性,因而不同族群之间的战争往往意味着灭族,幸存的人也变成奴隶,所有的文明都会遭到野蛮的摧毁。
本来掸国也可以寻求贵霜帝国的援助,可如今安度罗仍旧还在,阻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掸国寻求贵霜帝国帮助,那么安度罗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屠灭,因此掸国别无选择。
为了此事,王旭几度召集尚书台群臣商讨。
只是尚书台群臣对此却分歧颇大,一些人认为需要全心灭除魏、吴两国,再去干涉那些小国之事。一些人则认为大楚皇朝新立,在番邦的执意请求下应当涉足,不但可以增添国家百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同时也可以尽早掌控境外之地,获得许多稀有的资源,同时也将威胁遏制在摇篮之中。
两种态度可谓是各有利弊,让王旭颇有些烦恼。
直到七月时,朱崖太守王连上奏,言朱崖州百姓为感谢楚国天子驱除贼寇,还其太平,所以主动筹集大批物资进献。包括矿物、特产的果物、粮食、牲畜等等大量资源,并且朱崖州当地的百姓还大力支持海军建设,许多人自发参与劳动,提供了很多他们世代对南海探索而累积的经验,不少青壮还极为崇拜楚国的军士,主动要求参军。
这封奏章的抵达,可谓是左右了王旭心中的天平,几日后便公开声明,愿意接受掸国的请求,派兵助战,只是掸国必须全面成为下属国,掸国设立都护府,由楚皇朝派遣官员为都护,行使军政管理。
掸国王室仍旧是掸国的象征,具有一定特权,可以参与议政和拥有少量王室护卫军,但归楚国天子直辖,并且其有义务为掸国的稳定和发展担责,每年可以分取税收的十分之三作为王室用度。
这种制度乃是效仿汉朝为收回诸侯王的权力而行使的措施,这也是王旭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掸国终究是一个有着自己文化和信仰的国家,直接归纳入现有行政体系,必然会造成极大混乱,虽不影响大局,可却成为拖累,何苦为之?因此,欲其稳定,首先需要根据当地风俗文化,再结合楚国本身的政略要求,从而制定特殊的制度和律法。
至于掸国王室也必须妥善安置,它还需作为一个象征和协助者存在,贸然取缔只会使得掸国混乱,甚至最终宁愿抗争到底、举族灭亡也不会再接受楚皇朝,这是那片地域当前所固有的思想和文化所决定。
虽然王旭已经想到,这样的体制在无数年后必然会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但那已经不是他能解决的,需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和民族融合才能慢慢解决,那些本该是后人去处理。
这样的回复让掸国的使臣不敢下决定,很快派人快马返回,征询掸国王室的意见!(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四章都护府(下)
掸国使臣派人返回掸国的第二日,王旭亲自来到司空府见沮授。
刚见面,他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说:“公与,掸国之事,你认为是否可成?我们该作何准备?”
沮授回道:“回禀陛下,若无意外,掸国王室应该会应允,自上次其使臣来过后,鸿胪寺便调遣人手对其进行全面调查,其境况实在不佳,面临亡国灭种之危,如果不接受,他们最多只能再坚持一年。同时,主公所提的条件虽然让他们王室放弃权利,但却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掸国王室不但能持续存在,并且还可以持续享受尊崇的地位和财富,须知在那小国,王室每年的用度能抽出税收的一层就不错了,管理的权利归属朝廷后,掸国王室白白拿走三层,可以说会过得更为舒适。依臣推断,在如今这种局面下,掸国王室不会拒绝,只是会在王室的特权上进行一番讨价还价。”
“恩!”王旭点点头,皱眉思索片刻,问说:“那你觉得朕是否该让步?”
沮授闻言,恭敬一礼。
“恕臣斗胆一言,若是特权事宜,臣以为陛下应该让步!”
≡
“为何?”
“掸国有掸国的文化和风俗,他们如今更习惯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可谓民心所向,妄自改革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必乱不可言,待掸国归入我大楚,交流渐多,更多的百姓才会慢慢厌恶他们的特权,直到有天成为一种大势。那么才能顺理成章。好比现在若废除掸国的奴隶制度。那么等于剥夺他们所认为的尊严和荣耀。会刺激到掸国的百姓!”
“你的意思是,一切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任其缓慢影响和发展?”
“正是!”
得到沮授的回答,王旭深吸口气,随之又忧虑地说:“可这样的话,掸国仍旧自成体系,将来我们的都护府如何保证不改初衷。朝廷如何管理和限制历任都护?稍不注意,将来的都护很有可能成为那里新的国王。”
沮授笑笑,从容地摇头说:“陛下不用多虑,只要楚国朝廷不衰,那么自能避免,如果朝廷衰败,那么不管掸国是否有**体制,仍旧有分裂之危,就好像汉朝那般!”
“如何避免?”王旭继续追问。
“回陛下,掸国的地方管理体系虽然沿用旧制。循序改进,但都护府官员体系却必须以楚国纲领组建。可设立左、右都护,一人掌军,一人掌政,分归内政体系和军队体系管辖,每隔两年分别回京述职,并定期派人巡查。都护府等同于以一个整体取代了掸国国王,其下虽仍沿用旧制,可这都护府却是一个整体在运作,而不是一个人。”
王旭瞬间释然,高兴地说:“如此甚好,今后就有劳你司空府和鸿胪寺多多用心,务必将其细节草拟清楚,都护府的所有官员也必须遵从楚国的政令和律法,不适用掸国的政策和律法。”
“陛下安心,待具体细节措施定下,臣必尽快交至诸葛臣相审核,然后交往尚书台议定!”
“恩!”王旭笑笑,转而说:“公与,现在楚国基本稳定下来,你也不要太过操劳,平日里要多多休息,有些不重要的事,就都交给下属去办吧!”
“多谢陛下关心,臣会尽量妥善安排事务!”
“那就好!”
王旭随之离开了南宫司空府,经过这番交流,他也对掸国的事情有了个底,真正安下心来。
两个多月后,掸国使臣再度求见,并传来掸国王室的回复。不出沮授所料,其迫于危急的形势答应了要求,但对于其王室应该具有的特权还是做了些争取。
王旭在认真看过后,大手一挥,欣然同意。
次日,他便下令镇西将军李严和镇南将军邓芝,命二人分别抽调西军和南军两万人,合共四万在永昌郡集结,以李严为主,邓芝为辅,务必在三个月内进军掸国,并协助掸国抵抗骠人。
命令中,王旭还再三叮嘱,让李严和邓芝务必按要求处理掸国事务,入掸国后也不要先破敌,以守为主,待收拢掸国的权利,建立起都护府掌控整个掸国后,再逐步缩减其军队,收编部分精壮,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那边的王室和贵族设立不同的私兵上限。
只有完成这一切,李严和邓芝才可以伺机出兵,击破骠人。
事实上,李严和邓芝也早就得知此事,虽然没有正式命令下达,但却已经提前做准备,非常清楚他们需要达成的目标。
这场开疆拓土的战争在楚国百姓之中传得沸沸扬扬,民众振奋,对于楚国的强大充满了自豪感和荣誉感,甚至到后来传得有些邪乎,这正是王旭和楚国文武想要达成的效果,一个新建的帝国需要这些来树立起威严和凝聚力。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这终究是场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对楚国的大势影响微乎其微,楚国朝廷此后的朝议中,甚至都毫不提及此事,所有的精力仍然集中在楚国的进一步发展和争对魏、吴两国之上。
大半年后,公元二一六年春,李严和邓芝传报襄阳,言已成功完成都护府的设立,完成对掸国的掌控,请旨南征骠人,尽快解决掸国的外部威胁。
王旭准奏,并在郭嘉的建议下,任命向充为掸国左都护,主政!句扶为掸国右都护,主军!同时破格提拔南中各郡才华较为出众的小吏数十人,随他们共同入驻都护府,成为第一任都护府的班底。
此后不久,公元二一六年夏,楚国展开第三次北伐。
王旭集结青龙军团、羽林军、御林军、南方军团、西方军团、铁骑军团,合计四十五万。再加上诸将军本身特殊卫队合计三四万。全军主力合共近五十万人。浩浩荡荡地杀出南阳,进军中原。
同时更征调医官、预备役兵士、民夫等各类辅助人员数十万,作为大军北伐的后勤保障。
大军兵分五路,王旭亲自挂印,左尚书令郭嘉为总监军。
一路由骠骑大将军赵云为帅,太尉徐庶随军为谋士。
二路由征东将军张合为帅,尚书董和随军为谋士。
三路由王旭亲自率领,为五路中军。郭嘉统筹谋划北伐所有事宜。
四路由平西将军马超为帅,宗正蒋琬随军为谋士。
五路由镇军大将军周智为帅,右尚书令庞统随军为谋士。
襄阳交由丞相诸葛亮、司空沮授、司徒田丰三人共掌,在战时代理楚国事务。
五路兵马前三路兵进魏国颍川,后两路出击吴国汝南,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攻克数十县。
魏、吴两国联军为避楚国锋芒,采取拉长战线的策略,且战且退。不争一城一地,而是在兖州和豫州西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