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士无双 >

第299章

国士无双-第299章

小说: 国士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锟道:“我正是求贤若渴之际,最需要你这样的报人,你来我江东办报,我全力支持”

    阮铭川转忧为喜:“当真?”

    “当真”

    “果然?”

    “果然”

    “哈哈哈,太好了,我就知道来对了,不过咱们先说好,你可不许干涉报纸内容,记者写文章批评你,也不能抓人、封报纸”

    陈子锟笑道:“你看我像土匪出身的军阀么?”

    阮铭川哈哈大笑:“你本来就是”

    陈子锟也大笑起来,赵『玉』峰担心的看看阮记者,心说北京记者就是胆子大,大帅面前敢开这样的玩笑

    笑完了,阮铭川忽然捂着脸哭了,哭了一会,竟然躺在沙发上睡着了,陈子锟使了个眼『色』,带着赵『玉』峰悄悄离开了会客室,吩咐人不许进去,让阮记者好好休息

    ……

    督办公署发薪水的日子到了,刘婷在会计科领到了五块沉甸甸的银元,欢天喜地的回家去,她家就在报馆附近,是个小三合院,弟弟妹妹正在院子里打闹,母亲坐在『门』口缝补旧衣服

    家里人丁太多,父亲一个人的薪水仅能糊口而已,刘婷从小就没穿过衣服,都是大人的旧衣服改的,她穿小了就给弟弟妹妹穿,传到最小的弟弟那里,已经补丁摞补丁了

    父亲还在报馆加班,江东时报有八个版面,是省内最大报纸,从未在文字上出现过低级错误,就是因为有一批『精』干娴熟的校对和排字工父亲起早贪黑,经常加班,每月十二块钱薪水,母亲经常唠叨,说他没用,可父亲说我就是一读书人,除了干这个还能对路,做买卖出苦力我都没资本啊

    刘家算是书香『门』第,祖父是光绪朝的进士,做过一任县令,但是两袖清风,不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很快就被人弹劾下来,郁郁而终,没给家里留下几两银子,父亲是光绪末年秀才出身,属于传统老文人,在文化冲击下,那些旧东西没有用武之地,只好屈尊去当个校对

    刘婷一进家『门』,就把薪水『交』给了母亲,母亲把五枚银元数了好几遍,欣喜道:“刚上工就拿这么多钱,这大学真不是白上的,快顶上你爹一半薪水了”

    “娘,给爹买瓶好酒,再给弟弟妹妹们买点糖吃”刘婷甜甜的笑了

    母亲想了想,排出三块银洋来,道:“婷儿,去扯块布,做件衣服,好歹也是督办公署的秘书,不能让人家笑话”

    刘婷推辞:“娘,不用了,我就穿这一身,督办都不笑话我的”

    正说着,父亲回来了,瘦高个,圆框眼镜,蓝布长衫,腋下夹了把油纸伞,四十岁的人,看起来像是五十多岁一般

    母亲欢天喜地:“当家的,快来,婷儿发薪水了,有五块大洋呢”

    母亲见他神『色』有些不对,便道:“怎么了,又挨骂了?”

    父亲唉声叹气,半晌不说话,被『逼』急了,终于来了一句:“昨天的报纸,校对错了一个字,被报馆给辞了”

    “什么辞了,凭什么啊,你辛辛苦苦给他们干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错了一个字就辞还有人情味么,你也是,废物一个,不会和他们吵么”母亲大发雷霆

    “我吵了……没用”父亲嗫嚅道,两手在身上搓着

    “好了,娘,别说了,爹心里也难过”刘婷很懂事的劝道,其他弟弟妹妹趴在『门』边瞪着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看着

    “小二小三还要『交』学费,欠巷口小卖铺的油盐酱醋钱也得还,这日子怎么过”母亲开始啜泣

    “天无绝人之路,再说”父亲长叹一声

    晚饭,父亲没动筷子

    深夜,刘婷还看到院子里烟头的火光一明一灭,她知道,父亲彻夜难眠,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已经被『逼』到了绝路

    “我要帮家里一把”刘婷暗暗下定决心

正文 第二十六章 刷茅房的道理和偷馒头事件

    正文'第二十六章刷茅房的道理和偷馒头事件——

    刘婷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通天的本领,她能做的唯有努力工作,争取尽快渡过实习期罢了,这样可以多拿一些薪水。*。*

    从此,她每天到督办公署上班的时间更早了,除了分内的工作之外,还帮别着倒水扫地,『弄』的公署的杂役都有意见,不过职员们都小刘姑娘的感觉越来越好了,副官处长赵『玉』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没过几天,督办公署开了个小型食堂,每天免费供应午餐,馒头稀粥大米饭,荤素菜各四个,都是家常饭菜,份量管够,无形中解决了刘婷的大麻烦,每天省下一顿饭钱,家里的压力可以减轻很多。

    父亲依旧没有找到工作,他这样的老学究,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除了做文案,还真没什么合适的活儿,省城就两家报馆,编辑记者校对什么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空余位置,当教书匠也不行,因为父亲有轻微口吃,一向沉默寡言,如何能教孩童。

    家里少了每月十二块钱的固定收入,立刻捉襟见肘起来,母亲每日『挺』着肚子去帮人浆洗衣服换取微薄收入,弟弟妹妹们整天在巷子里疯玩,也没人管束。

    有一天刘婷回家的时候,在路上看见父亲拿了张纸站在路边,上面写着“代写家信”,行人络绎不绝的从面前走过,他也不招揽生意,就这样默默地站着。

    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

    ……

    阮铭川经过几天休息,终于恢复了『精』气神,开始和陈子锟正式商讨办报纸的事情。

    “办报说起来容易,其实难得很,就我一个人,那是万万不行的,需要一批合格的记者,编辑,校对、排字工,印刷工,还有后勤、采买、会计,缺一个都不行。”阮铭川这样说。

    陈子锟表示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舍得『花』钱,什么都会有。

    阮铭川说:“最好找现成的,临时培训还得『花』时间,不行就从别的报馆挖人。”

    陈子锟说:“没问题,省城没合适的人,我就从史量才那里借人。”

    阮铭川道:“那敢情好,申报的人,那是没的说……哎哟哟”

    “咋了,小阮,要不要请医生?”陈子锟关切道。

    阮铭川捂着肚子,一脸幸福的痛苦:“没事,吃多了,拉屎去,你们江东的菜真够味,昨晚上吃多了红烧『肉』,夜里喝了点凉水,老闹肚子,不过也好,我在北京的时候整天便秘,正好清清肠胃,对不住,我得上茅房去了。”

    陈子锟道:“你撑得住么,要不我扶你去?”

    “不敢劳您大驾。”阮铭川捂着肚子往外走,茅房在督办公署院子里,打扫的『挺』干净,阮记者找个蹲坑蹲下来,释放着肠道的压力,飘飘『欲』仙,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

    “郑兄,你怎么还在这儿干呢,你可是堂堂『交』大毕业生,姓陈的就让你刷茅房,这不明摆着折辱你么!”

    “麦平,我必须忍辱负重,这是我的职责和任务。”

    “他就是不想要咱们,故意用这一招『逼』咱们走呢,你可别上当,就算你茅房刷的再干净也没用,他还会想出别的办法来,还有刘婷,江大中文系的才『女』,整天和故纸堆打『交』道,简直胡闹,我看某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麦平,你脾气太冲了,这样可不好,你走吧,反正我是会留下来的。”

    “说得好,有志气。”茅房里传来声音,郑泽如和麦平面面相觑,然后就看到一个派头十足的男子叼着烟,系着皮带从里面出来。

    “两个小子,刷茅房不丢人,你们知道,陈昆吾以前在北京干过什么?”男子神气十足,一副教训人的样子。

    “切,不就是拉过洋车么。”麦平不屑道。

    郑泽如却发现此人直呼陈督办的字,看来是亲近之人,又是一口京腔,想必是旧相识。

    “莫非督办刷过茅房?”郑泽如问道。

    “小子果然聪明,一点就透,你们这位陈督办,那可不是等闲之辈,三教九流全认识,京城粪王于德顺和他是过命的『交』情,两人结识,就源于胡同茅厕之争……你们陈督办,一把粪勺,一个柳条筐,掏便整条街的茅厕,那是闹着玩的么,如今你们就刷一个茅房,还满腹牢『骚』,丢人不丢人。”

    阮铭川得意洋洋扫视着两人,又转为淳淳教诲:“年轻人啊,陈督办可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军阀,他是喝过洋墨水,又受过传统教育的儒将,他的国文底子厚着呢,刘师培的关『门』弟子,岂是闹着玩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你们陈督办一番苦心,却被当成驴肝肺,真真是冤枉啊。”

    说罢,阮铭川摇头晃脑的去了。

    麦平眨眨眼睛:“郑兄,他说的是真的?”

    “你说呢?”郑泽如笑着反问,拿起扫帚和水桶进了茅房。

    麦平想了想,拎起一把铁铲也走了进去。

    ……

    赵『玉』峰担任陈子锟的副官处长以来,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昔日北洋陆军第三师的少尉军需官,现在已经随着大帅步步高升,升级为陆军上校了,公署内的一堆事,他都能处理的妥妥儿的。

    正在签押房里坐着品茶,忽听走廊里一阵嘈杂,食堂王大嫂吵嚷着进来了,将一袋子馒头往桌上一放,道:“赵副官,有人偷馍馍。”

    赵『玉』峰忙道:“谁这么大胆,偷到公署食堂里来了,一定严办!”

    王大嫂身份可不简单,她是王德贵的媳『妇』,王德贵又是大帅身边的马弁头儿,整个公署上下,谁也不敢得罪这个恶婆娘,就连赵『玉』峰见了她也客客气气的。

    王大嫂卧蚕眉倒竖:“是秘书处那个小丫头,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居然是个贼,白吃白喝还想白拿,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哦……是小刘姑娘啊……咳咳,这个,啊,王大嫂你先回去,我来处理。”赵『玉』峰听说是刘婷干的,立刻变的菩萨低眉了。

    “我等你的信儿啊。”王大嫂拍拍屁股走了。

    赵『玉』峰赶紧拎着馒头飞报陈子锟,督办大人听说以后,道:“刘婷偷拿馒头,定然有苦衷,你去了解一下,督办公署的职员,生活上有困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大帅,这事儿『交』给我吧。”赵『玉』峰颠颠来到秘书处,刘婷小脸苍白坐在里面,双手搅着衣角,紧紧咬着嘴『唇』,几个职员在旁边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赵『玉』峰将旁人支开,和颜悦『色』问道:“刘秘书,别害怕,不就几个馒头的事儿么,说开了就好,你为什么要拿食堂的馒头,家里揭不开锅了?”

    刘婷沙哑的声音道:“是我拿的,我无话可说。”一闭眼,两串泪珠滑落。

    赵『玉』峰心说小丫头还『挺』硬气,我这不是给你台阶下么,怎么不接招啊,只好又道:“大帅说了,职员生活有困难,我们不能不管,有什么你就直说好了。”

    刘婷本已绝望的心突然亮起希望之光,道:“是的,我家里人口多,父亲又失业,弟妹们整天喊饿,我就拿了几个。”

    赵『玉』峰随手翻着袋子里的馒头,发现上面长了霉,心中便明白了,公署食堂做饭做菜是按照人头来定量的,可那些高级军官谁也不去食堂吃饭,每天剩很多饭菜,全都当成泔水处理,刘婷拿得不是食堂里的馒头,而是泔水桶里的。

    “小事一桩,别放在心上,回头我和王大嫂说说,让她给你赔礼。”赵『玉』峰转身出去,走廊里一堆人围着七嘴八舌:

    “赵处长,千万别辞退小刘啊,这孩子很乖的。”

    “刘秘书家里困难,五个弟妹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整天饿得嗷嗷叫,当姐姐的一时糊涂,您就饶了她这一回吧。”

    赵『玉』峰无奈的笑了:“列位,我就这么不近人情?刘秘书是孝『女』,我也不是铁石心肠,这事儿都别提了,大帅有令,职员家庭困难,咱们不能坐视不管。”

    众人心领神会的笑了,大帅怜香惜『玉』,赵处长宅心仁厚,不用担心刘婷被辞退了。

    不过闹出小偷事件毕竟不好听,赵『玉』峰找到王大嫂,把刘婷家里情况一说,王大嫂悔恨的直『抽』自己嘴巴。

    “我这张嘴,真欠!不行,我得给人家赔礼道歉去。”

    经赵『玉』峰斡旋,馒头事件顺利解决,不过督办的另一个命令还没落实,刘秘书家庭困难,公署要拿出个救济方案来。

    深思熟虑后,赵『玉』峰来到大帅签押房,正儿八经敬礼进去,禀告道:“大帅,公署秘书处档案科文员刘婷小姐,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