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活色生枭 >

第29章

活色生枭-第29章

小说: 活色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来‘真相大白’,不仅红波卫的声望更上层楼,连同镇西王、玄机公主也都成了在世青天、百姓之福,至于高长史叔侄则没机会下台,直接被红波卫活活仗毙台上。
  换了地点、换了时间、换了场景……但今天对付高家叔侄的事情,本质上与当年阴家栈前对付燕国杀手一摸一样,宋阳只是穿针引线、整合资源,最后顺势而起发动凶猛一击!
  仅此而已。


第一卷 将进酒 第四十六章 献艺
  高姓叔侄伏法。正如宋阳进城前在旅店早饭时和顾昭君说得那样:稳赢的事情。
  从姓高的打定主意要对付宋阳那一刻起,他们叔侄两个就已经把脑袋探到阎罗殿的鬼头铡下了。宋阳几乎什么都没做,有任小捕在,也实在不用他多做什么。除了最后在台上问话秦锥、鼓动民情。
  这么做固然是要把姓高的活活钉住,但更重要的,此刻青阳城人人皆知,镇西王麾下红波家将曾何其荣耀、麾下戍边雄兵何等英勇。
  这次任小捕又帮大忙,宋阳打算还她一份人情……对于镇西王、红波府来说,没什么比‘威望’、‘民心’更好的礼物了。而且西线艰苦,兵源始终是个问题,恰巧宋阳听秦锥提起过,不久之后镇西王会在青阳州征兵……可想而知,这一次应征入伍的青壮,应该会多过往昔吧。
  至于他帮刘太守的开脱,一来太守大人和这件事的确没太多关系,纯粹是被姓高的拖下了水,多杀他一个宋阳也不觉得更痛快,能饶人处且饶人吧;另外,即便宋阳无心政治,也明白能做到太守之职,身后会涉及方方面面数不清的关系,平西王府想要拿下他当然不难,但事后也要花费些心思来平复因此而起的纷争。
  任小捕给宋阳帮了忙,宋阳不想她再招惹麻烦。
  不过让宋阳没想到的是,当‘礼物’送到,公主殿下不仅稳稳接住,还‘再上层楼’,随行太监有条不紊公布‘真相’,让镇西王府更添‘惩办恶吏、主持公道’的美名。
  任小捕也懂得‘顺势而起’了……就凭着她那份毛躁性子和大大咧咧的性子?
  事情不难猜,稍加琢磨宋阳就想通了,公主殿下身边还有高人。
  办过了案子,拖走了尸体,泼水冲掉血迹,‘奇士’还得接着选,随着公主一声令下,选贤盛会继续,唱号小吏再度开口:“宋阳,青阳州燕子坪人士,十八年纪,献技……实话。”
  任小捕觉得自己对宋阳‘知根知底’,本以为他献艺多半是针石、药理上的本领,没想到居然是‘实话’,意外之余纳闷开口:“什么实话?这也算本领?你叫宋阳算不算实话?”
  在台上宋阳依足规矩,先躬身施礼,而后规规矩矩地回答:“算!不过我要说的‘实话’,应该都是大家没听过的。”
  任小捕笑眯眯地:“先说一句来听听。”
  “一般人都舔不到自己的胳膊肘。”这事宋阳也试过,信心满满。
  台下无数百姓,十个里有八个当场就试,果然没人能舔到自己的胳膊肘,台上的诸多官员也有想试试的,但大庭广众、官家威仪,哪能耸肩伸舌头,强行忍住了。公主殿下坐在丝绸帷幔中,她能看到外面但外面看不到她,是以毫不顾忌,右手扳着左肘伸脖子吐舌头……片刻后换手……最后颓然放弃。
  任小捕笑:“还有么?再说一句来听听。”
  “坐在椅子上,背脊贴住椅背,若不向前伸头倾肩膀,单靠腰腿力量永远也站不起来。”这次台下站着看热闹的百姓试不了,但台上落座的众官都在不动声色中试过了,任小捕当然更不例外,站不起来。
  这下子任小捕兴致大增,笑道:“还有么,继续说。”
  “猪不会抬头看天,它没法仰脖子。”
  话音落处,刚刚费尽力气也站不起的的太守大人就抬头望天……不止他,台下百姓还有不少人和他一样,纯粹是惯性使然。旋即众人反应过来,哄的一声都笑了起来,谁也不会对这个小小玩笑当真,心里大都想着回去后要自家养的猪试一试抬头看天。
  大家收回目光,再次注视台上宋阳,宋阳正要继续向下说,脸色陡然一变,似乎察觉到巨大危机,伸手指向天空大吼:“小心!”
  众人尽数惊愕抬头,宋阳却对着公主丝幔说出了第四句实话:“突然抬头时,所有人都会张大嘴巴。”任小捕正抬头看天,是以没能看到台下无数张大的嘴巴,不过她信宋阳的话,因为她自己的嘴巴现在还张着。
  任小捕哈哈大笑,连声催促:“再来再来。”
  “还多得很,蜂蜜永远也放不坏;大象无法四足腾空、跳不起来;黄牛会上楼梯、但不会下楼梯;鳄鱼永远不会伸出舌头;鸭子的叫声从不会引来回声;把蟑螂的脑袋砍掉它还能再活数日,最后被活活饿死;婴孩出生时全身近三百块骨头,长大成人却只剩二百零六块……”
  说到这里,宋阳声音缓住,停顿了片刻才继续道:“钦差所至如圣上亲临,妄语便是欺君。我说的这些,诸位回去后尽可验证,绝无半句虚言。”
  别人或许会有怀疑,但任小捕信,由此也大为好奇:“你怎会知道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宋阳回答:“家学缘故,小人自幼随长辈隐居偏乡、潜世修行,以求洞彻天机、度己度人。家中长辈指点,天地玄机藏于天地,想要悟就先要看……一点一滴,仔细观察。”
  修行?任小捕被宋阳气得想笑,不过还是忍住了:“刚才你说的事情虽然有趣,但就凭这些,还不够资格随本宫入京。”
  “那些事情都是我在修行路上、观察自然时发现的小趣,说出来只为博大家一笑。”宋阳微笑:“但是看得多了,看得细了,渐渐也就有了心得,正如家中长辈所言,天地玄机藏于天地……大至宇宙星河、中至富国强民、小到修身自省,皆可从自然中领悟。”
  不久前从顾昭君处得知‘选贤’后,宋阳咬着笔杆冥思苦想,就是在回忆上一世里当成笑话说的那些‘冷知识’。宋阳没天真到想要靠着‘舔不到胳膊肘’这样的小知识来入选‘奇士’,这些不过是引子。
  ‘奇士’是用来昭显南理国威的。国威是什么?宋阳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大概分作‘经济’、‘军事’、‘文化’、‘政治’这几个方面。
  其中经济是不用想了,南理岁入能有燕国的一成就不错了,丰隆皇帝一发怒还摔筷子呢,这种真金白银的比拼,也不是一两个人能代表的。
  ‘文化’这一层,宋阳倒是考虑过,‘抄诗’的确是个捷径,可是很快他又放弃了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诗词比拼的是底蕴和才情,要有真本事才能扣题、应景。
  有过一世为人的经历,名诗好词他还记得一些,这些或能勉强成为他的‘底蕴’,但才情呢?他没有。他能背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最简单的、钦差要是让他以这场‘选贤’为题,现场作诗,宋阳就只能吟上一句:人山人海人真多,大家看得笑哈哈……要靠诗词出头,一定会有人来‘出题’要他‘七步成诗’,宋阳可不敢指望,人家能把他带到一处瀑布前,成全他念出‘疑是银河落九天’。
  至于‘军事’,萧琪相马和刘二驯鸟都在此列,宋阳找不出自己在这方的长处。
  是以只剩下‘政治’了。而‘政治’两字含义空泛,只要与民生相关皆在其中,凭着前世和今生信息量的高度不对称、‘千年’后相对成熟的社会模式下的切身生活体会、任何一个普通现代人都学过的自然、社会的知识、再加上一点点口才……这里才是夺取赴擂一品资格的真正捷径。
  唯一可虑的,宋阳这次要做一个‘有独特见地的思考者’,可他十八岁,有点太年轻了,年龄和身份不搭调,所以他才要用那些‘冷知识’做引,引出自己‘潜世修行’的经历,引出自己后面的言论都是从‘领悟自然而来’的原因。
  说穿了,包装吧。
  宋阳负手而立,神色从容。任小捕却觉得他装模作样的样子居然挺好看,静静看了他一会儿后,才开口问道:“宇宙星辰、富国强民、修身自省,你都有见地?”
  好看归好看,任小捕还是觉得宋阳这次的牛皮吹得有点太大。
  宋阳笑了笑:“偶有所悟,还请公主殿下和列位大人验证。”
  话出口,台上列位大人之中有一人面色不悦,冷哼出声。青阳司马。
  刚刚高长史的案子里,太守以下众多青阳官吏都看得出宋阳和红波府有渊源,现在宋阳登台,谁都不会说个‘不’字,再加上‘冷知识’有趣,人人都是一脸笑容。
  这位青阳司马,学识上没的说,但为人呆板、脾气上倒和尤太医有几分相似,本来司马的职别、地位和长史差不多,但就是因为这副天生的性子,他越来越混不下去,被高长史牢牢压出了一头。先前见长史伏法,司马大人还挺高兴来着,也在笑呵呵地看宋阳献艺,可是到后来宋阳把话题挑上了天,司马大人又犯了书呆子脾气,打从心眼里觉得小子狂妄,冷哼一声已经算客气的了,要不是顾忌公主,他早就出声诘难了。
  任小捕对青阳司马毫不理会,对宋阳说道:“那你说说,该如何富国强民?”


第一卷 将进酒 第四十七章 饭桶
  宋阳笑:“富国强民啊,简单的很,只要南理多出几个天才,就成了。”
  司马大人当即翻脸,险险就要拍桌子喝骂,幸亏刘太守手快,伸臂拦住了他。
  宋阳假装没看到,慢声慢语地继续向下说:“天才是什么样的人?古时有人制造了铁犁,让农家事半功倍;有人想到了马镫,让骑兵驰骋疆场;有人发明了锯子,让工家得以精工细做。这些人都统统是天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让生产变得简单高效、让兵马变得强壮可怕,这样的人就是天才,南理要是多出些天才,又何愁不兴旺……可是天才从何而来?”
  “单以铁匠而论吧,一千个好匠人在做活的时候,至少会有一百个人会花费心思,追求省力、高效且不失精巧的办法;一百个这样的办法里,也许有十个是可行的;十个可行的法子可以互相弥补、彼此融合,最后精炼出的,或许就是当年的马镫、铁犁。我说的数字比例不用计较,只消明白道理就好:天才不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而是由人才而来。只有人才足够多,才有望‘催生’出天才。想要天才,非得有大把人才不可……人才又是什么?”
  “或文韬、或武略、或冶炼、或药石、或星卜……诸多学科中至少精通一样,能发挥所长为国效力,才算得人才。人才又从何而来?”
  “人才自百姓中来。现在南理百姓中,十人中一人识字;十个识字之人中一人有幸得到专门培养;十个得到专业培养的人里或能出一位人才。不过,若是国内百姓人人识字、人人懂得数术、人人都有机会读得到、看得懂先贤著述,那我南理会出多少人才?”
  宋阳忽然把话锋一转:“天地奥妙无穷无尽,宋阳有幸悟出其一:质变是由量变而来。这便是天大的道理了!读书的人多了,才会有人才不停涌现;人才多了,方有望现出天才。我说的读书,不单是经纶文章,而是文、武、军、医等诸科学问,综合教育。”
  司马大人脸上的怒气不知何时已经消散无形,换而皱眉凝思,特别在听到‘质变是由量变而来’的说法后,目光明显亮了起来。
  而宋阳的声音不停:“想要富国强民、想要杰出天才、想要无数人才?唯有一个办法:办学、开启民智。由朝廷兴办学堂,变私塾为公学。”
  说到这里,宋阳突然收声,沉默了片刻后伸手向台上诸多城吏一一指点,出口不敬:“如今南理,指不上你、指不上你、指不上你,”说着,又伸手指向台下:“指望不上你们、也指望不上我!所有大人、成人统统指望不上!人人都为稻粱谋,即便学堂免费,你们谁还有那份精力、那份心思去读书?何况心智成形,再去读书也未见得会有什么效果。想要富国强民,你我皆无用,唯有……娃娃!今日此间少年,才是明日南理雄于天下的希望所在!”
  公费办学,义务教育、诸科兼修,等到了一定年纪再择优录取,由国家资助继续深造。从现在的国家选拔人才变成未来的国家培养人才。这是任何一个‘千年之后’的人都有的认知,宋阳自然也不例外,侃侃而谈……
  “归根结底,只有三个字:少年强!”大致说过办学的模式、广设公费学堂的好处,最后宋阳朗声念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中土,则国胜于中土,少年雄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