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41章

明月东升-第41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古里甲恨是恨不起来,若是维护,却也难以心甘情愿。

古里甲见苏翎面色和缓,想了想,便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双手呈上。

苏翎接过一看,见是张泛黄的草纸。这建州虽已立国,这造纸却不是靠兵马所能制作出来的。虽然建州部已有不少汉人。要制作出足以媲美中原内陆的纸张,怕很难。略微一笑,苏翎便细细看去,只见纸上用满文、汉文写着: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凌侮,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

这便是所谓的“七大恨”,努尔哈赤以此为藉口,发动对明朝的侵袭。

那努尔哈赤虽然是一世枭雄,在女真族内可算第一人,除了武功之外,于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1599年),命大臣额尔德尼、噶盖两人借用蒙古文字编制满文,并成为定制。可惜这文字之功,并非易事,首先这女真族内认识汉文的还算较多,那满文却是难以辩读,是故这次的七大恨,只得并列,不然,连自己族人都读不懂,发出来又有何用?

苏翎不置可否,递给一旁的郝老六,挨次传递下去,直到屋内众人全都知晓内容。

胡显成皱着眉头,说道:“这便是公然宣战了。”

郝老六则说:“辽东怕还蒙在鼓里,不知这在哪儿开第一刀。”

苏翎便问古里甲,说:“你觉得这将在哪儿发生战事?”

古里甲摇摇头,说道:“不晓得。传文的人并未说明。只是这人马都集中在赫图阿拉,想必不会在东边。”

苏翎点点头,说道:“这所谓七大恨,倒也算是实情。”

郝老六愤愤说道:“打便打了,还找什么借口。”

胡显成说道:“这不外乎是想拉拢人心。”

郝老六说道:“拉拢谁?还有人可拉么?”

苏翎笑着说道:“这打败了,自然没人可拉拢,可若是胜了,那些个堡寨便可不战而屈。这在兵事上是有利的。”

胡显成说道:“兵书上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不是就是指的这种谋略?”

苏翎禁不住笑出声来,说道:“道理差不多,不过用到这里,不算合适。”

胡显成说道:“努尔哈赤发布这七大恨,不就是用的这个计策么?”

苏翎点点头,说:“按理说是这样的,不过努尔哈赤也中了计。”

“怎么说?”胡显成不解。

“自古兵家战事,凭的便是武力,说什么得道失道的?真若是这个理,为何还有那许多朝代更替?”苏翎说道。“这努尔哈赤偏偏要学这一套,当真以为一纸文书,便能屈人之兵么?”

胡显成与郝老六等默不言声地想着苏翎的这番话,这些无疑是与书中不相符的。但这些涉及到更高一级的战略,至少在目前,胡显成等还不能领略苏翎的用意。

“说起这辽东与建州之间的恩怨,其实还是自己种下的恶果。”苏翎若有所思,说道,“当初建立羁縻卫所时,就该考虑到这一点,现在,这般对立,辽东怕是难敌。”

“大哥是说,这辽东守不住?”郝老六问。

胡显成问赵毅成,说:“这努尔哈赤到底有多少兵马?”

赵毅成想了想,说道:“按牛录的数目来估计,约莫四万到五万左右。”

“都是骑兵?”

“不,最多一半骑兵。”赵毅成很有把握地说道。

“辽东常驻的便有八九万人马,未必连守都守不住?”郝老六问道。

“这八九万人,能战的有多少?”苏翎说道。这个问题其实私下里也谈论过,结论都是一样的,这辽东败的如何,其实不取决于辽东有多少人马,而是看努尔哈赤有多大野心。

郝老六不再言语,他其实并非替辽东说话,现在千山堡的位置,哪一边也不占。只是从情感上来说,不希望辽东真如想象的那般败的一塌糊涂。

“古里甲,你估计努尔哈赤这回能调集多少人马?”苏翎问古里甲。

“按说一般的征调人马,不会到我这里来抽调,看样子是调集了全部人力。”古里甲说道。

苏翎扫视众人一眼,说道:“从赫图阿拉,往南可以直接进攻抚顺,往北可以兵指开原。这两点都是必争之地。两城一下,沈阳便成漏洞百出的地方。”苏翎摇头,不想再说。

“古里甲,”苏翎忽又对古里甲说道。“你的来意,我也知道了。你放心,你的那些想法,我都会鼎力支持。”

古里甲连忙称谢。

“如今,努尔哈赤已经调集所有兵马集中在赫图阿拉,等他腾出手来,我们必然要成为努尔哈赤的眼中钉。”苏翎如此说道。

“大哥,你有何主意,快说吧。我们总不能等他闲下来再动手。”郝老六说道。

若是真正使得千山堡平安,当然是要消除对手的威胁。眼下辽东正被努尔哈赤盯着,而千山堡可以想见,用不了多久,便会面临对方的进攻。

苏翎说道:“术虎,想不想回海西去一趟?”

术虎一听,便道,“大哥下令就是。”

“好,”苏翎说道。“你带八百人马,一路回到海西,若是可能,再往东海走一趟。”

“是。”术虎有些激动,能带着八百精兵返回海西,至少能报仇,尤其是那些沿途劫杀他们的部族。

“古里甲,我这回给你一个驮队的东西,不过,你要带着术虎,也往海西走一趟。你会有足够的粮食,与盐。”

“好。”古里甲说道。

“术虎,你的任务是,尽量收复那些村落,建立联络点。先用古里甲的驮队解决问题,若有反抗,一律杀掉。”。

“如今,努尔哈赤后面空虚,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术虎,你要尽量将海西与东海部分的都要走到。能收复的便收复,不能收的,便全部解决到。但,重点不是消灭多少敌手,而是要分化他们,即便没有当即归附于我们,只要不主动攻击,便允许他们与我们保持联系。此次与古里甲同行,用意便是如此。你要当机立断,勿错失战机。”

“是。”众人一起答道。

“郝老六,”苏翎又说,“你带八百人前往牛毛寨附近。以太平哨为重点,加紧防犯。”

这番布置完,众众人便在心中处于临战状态。事实上这一次行动将是苏翎所部主动出击努尔哈赤的势力范围。面对努尔哈赤这样的对手,任何侥幸都是死亡的先兆。而主动出击,就要将战火燃烧到对方的势力范围之内,一点一滴地消除对手的实力。

那努尔哈赤一无所知,依旧集结兵力,为南下而准备着。没人料到,一只看不见的手,开始影响到后世历史上的变化。这世事便是如此,抚顺的李永芳没有料到,努尔哈赤也没有料到。之后到底谁输谁赢,难以估计。

那古里甲的安排,自然有人上来引路,送他休息。

而郝老六与术虎,则连夜准备出征事宜。这一次,是要真的进行大战,虽然千山堡的武力没有一刻闲过,但人们都知道,最严峻的时刻即将来临,千山堡也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

到了晚间,郝老六、胡显成、赵毅成悄悄来到苏翎的住处,商议秘事。苏翎让胡显成立即着手准备船只,一旦千山堡不保,则尽可能地将人员全都撤走,眼下还有时间,足够做好一切准备。而赵毅成,则是全力发动所有的哨探,密切关注边界地区的动静,若有可能,游骑要深入努尔哈赤的势力范围之内进行试探。至于郝老六,作为主战的武官,与苏翎一起商议千山堡附近所有可能展开战斗的地点,设计出三道防线。不过,这防线可不像辽东那般驻堡死守,而是歼灭战,在山林地形之中,不论对方人马多少,都可能处于包围之中,只要将敌人引进自己熟悉的战场,主动权便掌握在手里,至于是杀光,还是劝降,则看当时情形而定。同时,苏翎也对己方的损失做了预估,并让胡显成发动千山堡内的后备力量,随时补充。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四章 红色战旗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五日清晨,千山堡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炊烟中醒来,而是涌起一股热潮,四处都是匆匆往来的人影。当红彤彤的太阳在山间一露头,将第一缕阳光洒在千山堡正中校场上时,八百骑兵已排列整齐的方队,鸦雀无声地静立其中,连一声马鸣都没有发出。这些骑兵都是一色的红脑包盔,身穿明军制式铠甲,全身铠甲已经被漆成黑色,与头盔上的红缨产生强烈的反差。风起之时,红缨随风摇拽,像是一朵跃动的火团,在每一位骑兵心头燃烧怒放。每一个骑兵都是腰挎腰刀,一手执一杆两丈长枪。每匹战马也都拥有相同的装备,一面是装入皮袋内的强弓、羽箭,另一面则配有一面木制圆盾,大小刚好可以护住头部与胸腹。这是千山堡所制的第一批制式武器配备,随后即将装备所有千山堡的武力。这些都是千山堡的工匠们精心打造出来的,尤其是那长枪,考虑到重量以及长度之后,再三试验所得。在战斗中既可以当作长枪攒刺,也可以作为标枪投掷,在枪头与木柄的结合处也经过特别打造,很容易装卸,用于随时补充断裂的枪柄。在马鞍侧后部还有两个用软皮革制成的口袋,一个用于装水,一个则装有食物。其中的食物也是千山堡的女人们整治出来的产物,由多种米、豆、盐等混合成粉状,炒熟,吃时只需就水便可直接食用,但这些只有十斤的分量,并非平时食用,而是预备着在得不到给养时的应急之需。整个骑兵装备的分量是经过严格试验的,保证马匹不承受过分的负荷,为此,骑兵铠甲还经过了改制,外表上虽然仍是明军制式的模样,但分量却大为减轻,除了要害部位外,其余的并不都需要重要防护。这些都是常年上阵的兵士们与工匠们之间商讨许久的结果,一切都为了战斗需要所成。当然千山堡苏翎所部的骑兵们并非完全依赖这种装备的防护,这一点每一个士兵都牢记在心。除了以小队为单元进行战斗外,各小队之间,以及百人队间彼此的配合已在平时的演练中形成默契,长期训练的结果已经使这些骑兵拥有强悍的战力,而此时,这些彪悍的勇士们就要展现其血腥的杀伤力。

每队骑兵都站在小队队长的后面,而每百人则有一名大队长站在前列中央位置,这其中便有尼忙古、阿里侃以及浦卢虎,这些人已经在战火中得到信任。而在最前面,则站立着术虎的身影。所有骑兵都望着前方,默默等候着出发的命令。

苏翎带着赵毅成胡显成等纵马奔来,在骑兵们正前方停下。苏翎望着眼前的骑兵们,缓缓扫视一周,然后纵马

上前几步,来到术虎面前,伸手要过术虎手中的长枪,身后的胡显成连忙送上一块红色的东西。顷刻间,一面火红的战旗出现在校场中间,与骑兵们头上的红缨相互辉映,象是一团烈火迸射出无数的火花。

苏翎郑重地将火红的战旗交给术虎,随后高声喝到:“术虎听令!”

“属下在。”术虎高声答道。

苏翎再一次向骑兵们看去,厉声吼道:“出发。”

术虎不再回话,勒转马头,面对骑兵,将手中火红的战旗高高举起,稍停,便冲骑兵前列的队长们以点头,随即头一个向堡外驰去。随后,骑兵们按顺序一一催动战马,腾起大片尘灰,在马蹄声中涌向广阔的山林。

千山堡的利刃,终于第一次刺向潜在的敌人。

那面战旗,是陈芷云带着十个女人连夜缝制而成。苏翎所部原本没有预备军旗,在山林中的战斗打出一面鲜艳的旗帜,是愚蠢的行为,对于苏翎所部长于隐秘行动的特点来说,旗帜是不需要的。但这一次,苏翎与术虎、郝老六等人商议决定,还是要打出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