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39章

明月东升-第39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战斗的衡量标准,是己方的损失结果,而这一次,赵毅成与术虎追求的是零伤亡。在野战中这种要求算是过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早有古训,冷兵器时代的搏杀,难免有冷箭难防的出现,只是对于这些骑兵却很正常。个个都在山林雪地中经过实战的骑兵们,早就对苏翎传授的经验技巧熟记于心,赤膊上阵的情形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密集的箭阵与精良的铠甲,是足以赢得这种没有难度的战斗。

那队执着向浑江渡口前行的人马在午时接近赵毅成与术虎设下的口袋,两侧各一百人的骑队已经远远地绕向敌人后侧,这是防备漏网之敌的,其余的,依旧是一前一后堵截,两侧则隐在山林中借助地势杀敌。山地里可供行走大队人马的路并不多,这山谷自然是伏击的最佳场所。

看着猎物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山谷,骑兵们略微有些兴奋起来,但都没有发出声音,无论骑在马上,还是步行隐蔽的战士们都遵循军纪所列,无一违反,倒是其中的一些新兵,面色有些潮红。

术虎与赵毅成站在一棵树后观察敌情,他们带队进行迎面的拦截,堵尾的事已交给尼忙古,如今此人已是一员悍将,若非仍然显得有些鲁莽,苏翎或许会令其单独出战,但有些事还需磨练,却是急不得的。

“如何,这就开始?”术虎轻声问道。

“且慢。”赵毅成轻声回答。那队人马已经全部进入山谷,所有人都在等待迎面堵截的第一波羽箭,那就是全面进攻的信号。

只是赵毅成越看越觉得奇怪,这队人有百多人不错,马匹也多,但约有一半是女人,且马背上都驮的有众多口袋,怎么看也不像是来袭击的人马,更别说这些人连一个前置的哨探都没有派出。

术虎也看出有些蹊跷,但不明所以。

“那人我认识。”赵毅成认出最前面一人,看那架势,是这对人马的首领。

“哦?”术虎疑惑不解。

“此人叫古里甲,常到渡**换粮食,盐。”赵毅成说道,此时他才回忆起,这个古里甲,大约每半月就出现一次,同行者最多有二十多人。

“此次难道也是换货的?”术虎问道,“那些驮马可都没闲着的。”

赵毅成细细观察片刻,想了想,说道:“我先去问问,你们等我的消息。”

说罢,赵毅成一提缰绳,纵马奔出,直接拦在那队人马的路上。术虎等人则准备好弓箭,凝神戒备。

赵毅成的突然出现,让对方吃了一惊,大多数人纷纷停下马来,只是跟随的驮马太多,一时守不住脚,倒听出一片吆喝声。

赵毅成勒马立在路中,却先不开口,只向古里甲看去。

那人瞧清赵毅成的面孔,立即认出,面上显出喜色,高声叫道:“是赵大人么?”

说完,勒马上前,走近赵毅成。

“古里甲。”赵毅成叫道。

“赵大人,我这正是要去寻你。你怎么知道我要来?这是专门接我的么?”古里甲笑着说道。此人面容和善,汉话说的极为流利。

赵毅成微笑不答,却问道:“这些都是你的人么?”

“是啊,都是我的族人。这次我可带来不少东西,赵大人可要多照顾照顾。”古里甲说道。

赵毅成将众人扫视一遍,此时那些人见是古里甲认识的人,且是他们此行正要找的人,都好奇地看着赵毅成,虽然个人表情不一,但却决然没有敌意。

“你都带着什么?”赵毅成问。

“人参最多,你们要的最多的。”古里甲说道,“还有细辛、党参、黄芪、铃兰、芍药、贝母、五味子、百合、灵芝、刺五加、龙胆草,还有鹿茸角,水貂皮、水獭皮等皮子,剩下都是榛子、干菇等。”

古里甲这一口气说出来,倒让赵毅成有些佩服,这些个药材除了周青山能够说的自然,旁的人可都没有古里甲这般如数家珍。

“还有,”古里甲笑道:“东珠有几十颗,不过上好的不多。”

听到这里,赵毅成已彻底放心,看来他们是白担心一场。他没有接着说话,而是回转头,向术虎的方向摇了摇手。术虎见二人说话,已知没有危险,便传令收了兵器弓箭,随即纵马奔出。其余埋伏的战士们见此,纷纷现身,一霎时,古里甲四周遍布铠甲战士,倒让驮队的人惊慌起来。

“赵大人,这是。。。。。。”古里甲连忙问道。

“没事。”赵毅成摇摇头,笑着说,“谁让你带这么多人来,也不事先打招呼。”

古里甲放下心,跟随后的几人说了几句,那些人便传下话去,不多时,慌乱便结束了。

四周现身的战士们只是展示了片刻身形,便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隐去,四周不久便见不到任何身影,倒方佛从未出现过。

“你说要来寻我?”赵毅成问道。

“正是。”古里甲还在想着那些神出鬼没的战士。

“何事?”赵毅成好奇地问。

“这第一件事,”古里甲定了定神,说道,“想请赵大人将我这次带来的山货都换了去,不要限制数量了。”

这是浑江渡**换市场上的规矩,因为当初并没有无限制的粮食与盐、铁器等,苏翎令限制交换的数量,每个女真人能交换的额度都以一家人用度为限,任何人不得例外,所以尽管开市之后,有些女真人带来许多货物,却是不能一次带走过多的粮食与盐。老实的女真人只好等下一次再来,不过,因苏翎的限制令并未规定每人交换的次数,这是个小纰漏,但显然问题不大,但这古里甲却是钻了空子,时常带人交换所需,也正因此给赵毅成留下印象。一般女真人一月来一次就算是多的了,这古里甲却是一月三次。

“这事可以商量,不过,还要看你要换什么。”赵毅成话里没有说死。尽管苏翎并未下令限制种类,可有些东西是不能交换的。

“要粮食与盐,只要这两样。”古里甲说道。

“全部换?”赵毅成问道。

古里甲点点头。这粮食与盐虽说换的最为平常,但这许多货换下来,可就不止古里甲这百多人所用了。苏翎制定的交换价值,甚至比辽东马市上的还要公道,不抢夺,不强行压价,都凭自愿。但这并不是说人参与东珠可以换得更多的粮食,这其中的价值换算,是以日常所需为准,这方面没有什么公道可谈,一斤粮食与一斤人参,哪一个更贵重,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是一致的。在浑江渡口一带,女真人需要的便是粮食盐,与铁锅等家用,而那些人参,马市关闭之后,便等于废物,除了当作税收上缴,根本换不了任何东西。这苏翎浑江渡口开市,对女真族人来说,便是真正的公道。

“这些等到了再商议吧。”赵毅成如此回答。

这便算是成功了八成。古里甲大喜,便吩咐众人收拾好上路。既然这件事是场误会,术虎便与赵毅成商议决定,术虎自带原队人马继续行事,而赵毅成则带二百人护送古里甲前往浑江渡口。

路上古里甲与赵毅成边走边聊,总算是敲定了古里甲用来换粮食的方案。考虑到胡德昌已准备好第一批船队运货,这粮食与盐都不会紧缺,况且这次古里甲的货也着实客观,对于今年胡德昌等人的长途药材生意,还是会有较大的帮助,赵毅成便答应下来。

这古里甲高兴之余,将自己以及族人的来历一一讲述清楚,为的是让赵毅成放心,且将这种生意长久地持续下去,此时的古里甲半点不像女真人,倒与胡德昌有的比。

原来这古里甲居然是努尔哈赤属下的一个牛录,初听时赵毅成很是吃惊,但随即便又放了心,因为古里甲的样子,远非敌对者的态度。这古里甲所部,原是东海虎尔哈部的一支,迫于努尔哈赤的威势,便投了后金,而古里甲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牛录,不过,古里甲归顺时已过了努尔哈赤收买人心的阶段,这百多人的牛录被打发到长白山处垦荒种田,养马采集山货,除了必要的联系,几乎与努尔哈赤见不到面。这古里甲所部连女人在内不过百多人,若不是势力弱小,焉能走投顺之路,结果这么下来,半点好处没有,还得靠自己谋求族人生存。这山中日子的凄苦,也唯有山中人知晓。直到苏翎在浑江渡口开辟出类似马市的消息传来,古里甲便决定去看看,说不定运气好,能让族人日子过得好一些,尤其是盐的缺乏,是怎么使劲也无法满足的。

这一试之下,古里甲算是给自己族人找到一条出路。苏翎所设的浑江渡口马市是来者不拒,也不欺人,只要双方满意,什么都可以换,只是限制人数而已。几次三番之下,古里甲所部已经过上了比相邻所有村落都要有保障的日子,不仅有粮食度过粮荒,最重要的,是不再缺盐。这古里甲所部刚好处于苏翎势力不再外延的边缘,这个位置使得古里甲无形之中成为一个中转站,在经过更远一些的女真一族再三恳求之下,古里甲觉察到这其中蕴含的机会,开始少量地进行类似贩运的贸易,而这一次,无疑是作为一个正式的商人所进行的第一次贸易谈判,而结果,是成功的。

古里甲的坦诚,让赵毅成基本上打消了对他的提防之心,况且古里甲将自己的打算目的全盘托出,丝毫没有隐瞒,这多少有助于取得赵毅成的信任。基于古里甲这个目的,与苏翎设立浑江渡口市场,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其实只有赵毅成胡显成等几个人理解。另外,赵毅成心里还有另一番打算,就是将自己麾下的哨探伸出更远的触角。再有,这古里甲牛录身份,不仅不是一个威胁,而且还是一个了解努尔哈赤内幕的极好渠道,虽说这古里甲的牛录身份并不得意,但毕竟与努尔哈赤有着必要的联系。

赵毅成的这个心思,没有过于急切地表露出来,只是随意聊着,从古里甲的话里推测一些信息。

“对了,你当时说第一什么,难道还有别的事?”赵毅成似乎是无意中提起。

“是的。”古里甲收起笑脸,又仔细想了想,才说:“半月前,努尔哈赤下令调集人马,前往赫图阿拉集结,象是有什么大事。我的牛录里也去了三个最好的战士。我想这个消息对赵大人应该有用。”

古里甲的神情复杂,这努尔哈赤的命令不能不听,但这调集人马只知道肯定是要对付明朝辽东人马,但是不是用来对付眼前这个赵大人的,可真是没底。

“你这话可当真?”赵毅成神情严肃,再次相问。

古里甲便一股脑地将来龙去脉一一详述,并回答了赵毅成所有的询问,毫不保留。

这次谈话的结果,便是一队哨探被命换马不换人,分别将消息转送至苏翎、郝老六,术虎等所有在外的人马,并立即返回千山堡汇合,十万火急。

也正因此,古里甲不仅达到了其作为女真第一商人的目的,且还被带到苏翎面前,终于能与传说中的苏将军面对面的坐在一次。除了一睹真容之外,古里甲还获得了更多的保证,而令其惊奇的,还仅仅是个开始。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二章 兵部题稿

古里甲带着族人抵达浑江渡口后,百多人全部被允许过江,住在渡口堡寨之中。随后,古里甲有幸目睹了术虎所部五百人马渡江的场景。两只宽大的木筏在绳索的拖拽下交错往返,不消一个时辰,五百名骑兵以及近千战马便全部回到浑江南岸,中间没有一人一马落水。这速度令古里甲认识到苏翎所部武力的强悍,不禁暗自庆幸自己算是走对了一步。所以当赵毅成提出让古里甲随行前往千山堡时,古里甲一口答应下来。

在这鸭绿江沿岸一带,谁的势力强大,谁便可以拥有一切,既然努尔哈赤瞧不上古里甲那点人马,便不妨与苏翎多走近一些,瞧那骑兵铁甲的寒光,相对来说,这苏翎所部的威胁要远大于努尔哈赤。值得一提的是,从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铁甲,五十多人马起兵起,多年来征服无数部落、土地,人口,但被征服者并非即刻便被统一成一个完整的女真族。这些彼此常年交战的部落,骨子里只有部族观念,对于女真族这个提法实在还差的太远,一个民族的真正凝聚力不是在短短几十年内便能形成的,何况这些人仅仅是一些部落性质。这古里甲不过是其中之一较有代表性的人。

古里甲单身一人混在大队骑兵之中,沿着已被拓宽足以行走大车的山路,向千山堡进发。一路上古里甲被术虎所部行军的严谨有序再次折服,只见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小队骑兵相距五里哨探,再加上每逢经过一个村落,附近的几座山坡上便能看见数人瞭望,对这样的人群发动突袭显然是做不到的。按理说愈是接近腹地就该愈是安全,但术虎所部行军布置丝毫不减,竟是铁一般的定律。随着村落的增多,瞭望哨位也更加密集,大路上往来快马加鞭的骑手也更多。古里甲还对骑兵们身上马上的各种皮革制成的挎包感兴趣,显然这种制作方法能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