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230章

明月东升-第230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关内客商几时才会来?”

胡世云说道:“对,我便是这个意思。这可也是给我们出的题目,做好了,才好说话。”

两人顿时各琢磨起来,安静下来。

过了会儿,两人几乎同时说道:“酒肆!”“客栈。”

“你说。”

“你先说吧。”

“好,”胡世云说道,“那酒肆本就要开,苏将军不是说了?辽阳城内地酒肆如今可没几家,这若是开起来,不愁没客人上门。辽阳城里我瞧着大户也还有不少,就连那些民夫,我看兜里也有银子、铜钱的,更别说那些拿了饷银的官兵了。再说,如今辽阳城内的肉食不多,怕是那些大户人家里,也没多少可吃地。我们从镇江堡运一些猪、羊便是,这可是解馋的好东军军纪很严地。”严正安说道。

胡世云笑着说道。“不一样。你别忘了,还有袁大人管带的两万多兵,那些可与苏将军亲管带地兵马不同。只要不喝醉了闹事,我看苏将军是不会问的。就算如此,也怪不到我们头上吧。”

此时,一旁侍候地胡小六插了句嘴。说道:“少爷,苏将军的兵也能来地。”

胡小六与胡世云年纪一般大,是小便在一起的,说话然是可以的。

胡世云呵斥到:“胡说。你怎知道?”

胡小六说道:“少爷,小的是听说的。说苏将军的兵夜操练,但只要操练得好的,每半月可歇息一日,可以进城的。”

“果真?”胡世云问道。

“是真的,小的不止问地一个,都是这般说法。”胡小六说道。“还有,那什么一等兵的,每月有五两银子的月饷,那可是我半年的月钱啊。”胡小六说着,满脸的羡慕。那架势,恨不得也去当兵拿银子。

胡世云转脸看向严正安说道:“怎么样?这样地话。你说这酒肆赚不赚?”

严正安笑道:“当然,这可是几万人呢,就算是只有半成的一等兵,也够了。”

胡世云想了想。接着说道:“既然要从镇江堡运猪、羊过来,干脆便多运点。也算给辽阳城里多带些货来。我这可不算是不务正业吧?”

严正安说道:“那还不如趁此将驮队也设置起来,不用再另外寻人了。”

“对。这是个好办法。”胡世云笑道。“回去让镇江堡那边立即打造大车,收集骡马。这派几个人回去就可以了。实在不够,让我爹、你爹他们再榜榜手,这一件事,便算有着落了。只要搭起架子,到时候不够再添补也来得及。”

“我说说客栈。”严正安笑着说道:“其实跟你想法,将军改地只是大致,不少地方还的再建。如今辽阳城里你也见到了,这又多少人进进出出?虽说大多是百姓,总会有要住店的吧?我看将这客栈改成两部分。一半按苏将军的意思设置,那些客商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多少,苏将军划下地这片宅子,只多不少。将另一半改成常人住的便行

胡世云笑道:“我看也不用改,只要少收些银子便妥花五文钱住一两银子地店,可够便宜的了。”严正安说道:“这不管赚多少银子,有一文是一文,多少给咱们一点贴补。再说,这客栈咱们还是头一次办,总得琢磨出些门道,没客人住进来,哪儿能清楚,这就像苏将军练兵一样,咱们也练练。”

胡世云说道:“瞧着辽阳城里那些空宅,都贴了封地,想必苏将军已经全部封存了,一般人等也进去不得。这来辽阳城的,还真无处可去,要么是借宿,要么得尽快赶出城去露宿。这儿可算是头一家

严正安说道:“我倒没想到地有多少人来住,哪怕只有一个,也是对咱们俩办事地考教。等日后真的派上用场,咱们也心里有数。”

胡世云琢磨着:“这人少。。。。。。你说苏将军是不是说联络本地商人?”

“对啊。”严正安说道,“这不是说的下一步的事情么?”

“不。”胡世云说道,“咱们眼下便做。不过,得向苏将军讨样东西。”

“什么东西?”严正安问道。

“将辽阳城里那些空置的店面、店铺,都交给咱们处置。”胡世云说道。

“你是说将那些店铺卖了?”严正安问道。

“对。”胡世云说道,“辽阳城里这些空置的店铺,主人想必都迁往镇江堡了。想必苏将军忙于军务,这些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置,咱们既然办这商务上的事情,干脆便将这事也一并接过来。”

“卖给谁?”严正安说道。

“苏将军不是说了么?要我们联络本地客商。辽阳城里不多。咱们便带进来一批。这店铺,就卖给他们。”胡世云说道。

“只卖店铺不卖住宅?”严正安只是想着客栈地事情。

“那个另说,得看苏将军的意思。”胡世云说道,“我们几家这么多的商户往来,多少能说动一些人吧?再说,如今已经流传出辽东安稳的消息。这辽阳城以往的店铺买还买不到呢,这会儿只要有远见的人,都该会动心。”

“这倒是条财路。”严安说道,“不过,若是那些原主人回来如何办理?”

这倒是个难题。苏翎迁居往镇江堡地,有数万人之多,商户可也有数千吧。这些人若是都回来了,辽阳城当然就热闹了,不过,总不能白白在镇江堡修了那么多的屋舍?

胡世云摇摇头。说道:“不一定会有多少。这次辽阳城失而复得,全在苏将军运筹帷幄。至于那些人,这一是不一定对此有信心,仍然会害怕战火,这经历一次。然怕得很。再说,若是在镇江堡已经站稳了脚。还有多少有余力再回辽阳经营的?只是,这怕是会给苏将军带来麻烦。”

严正安想了想,又左右打量了下屋子,笑道:“我看不会麻烦。”

“为何?”胡世云问道。

“你瞧。这座宅院,还有旁边的客栈。这些主人怎么办?”严正安笑道。“难道让苏将军退回去?”

“你是说。。。。。。”胡世云没有说完,望着严正安。

“想必你也听说了。”严正安稍稍压低了声音,说道:“当初辽东有不少大户都消失无踪。这里面,怕

“这又怎么说?”胡世云问道。

严正安想了想,说道:“按苏将军的做法,再加上近人,苏将军需要我们来招集。不过,却并非一定是原来那些商人。”

“你是说苏将军需要的是新近经商的?”胡世云说道。

“算是这么说吧。别忘了,我们几家是如何起家的?”严正安说道。

“那我们便要筛选一下?”胡世云言语道。

“对。”严正安说道。“所以,这买卖店铺,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我们先从熟悉的商户开始好了。另外,再寻一些新手。苏将军说过,以后还有会有更多商人出现。这可是难逢地机会,倒是关内客商一到,可是财源滚滚

“嗯,等辽阳城内的商户多起来。我们再将这商税也收起来。”胡世云笑道。

“你倒是跟你爹学得快。”严正安笑道。“这人还没来,你便要琢磨收税的事情了。”

“迟早的事。”胡世云说道,“镇江堡当初不也一样?眼下不什么都做起来

严正安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这一点,怕也是苏将军的计划之一,只是还未对我们俩说而已。”

“应该是。这商业旺盛了,收取商税便便利得多。”胡世云说道。“苏将军不是还提到蒙古、海西一带么?这可都是商路以后要拓地地方。商人不多,这商路也就没用。我们这么谋划,怕是正和将军的意思。”

说道此处,胡世云与严正安相视一笑,苏翎不厌其烦述说地那些细节,此时才清晰地在二人心中再次出现。这用意、启,次让胡世云与验证安拓展了思路。最初为些柴米油盐烦心的状态,彻底消除。

胡世云与严正安忽然意思到,苏翎给二人没有留下一人的用意。倘若二人没有快速跨过这道坎儿,说不定苏将军已经计划着换人了。这多少还的谢谢胡德昌留下一百多人地好处,不然,二人还在清点那数以千计的碟碗盆盏呢,哪儿还能坐在这里理清思路?进而寻找解决难题地法子?

“还有船队的事情。”胡世云说道,“这人得回镇江堡去寻。”

“那赵四地小徒弟不是在胡家村住么?就去找他好了。”严正安说道。

胡世云边回忆,边说道:“好像赵四的徒弟也没剩几个了,都被那几家新开地船场招募走了。不知道他肯不肯来。”

“怎么会不肯?”严正安说道,“若是你我两家去招募,说不定他会舍不得离开赵四,如今也就几个人留在赵四身边照顾了。不过,这商务局是苏将军下令办的,可是公这么一想,便不是问题了。赵四也算是最早追随苏翎的人,他的徒子徒孙经营着鸭绿江上的船队,可是养活了不少家人。更何况即使是在冬季,鸭绿江封冻,苏翎也没有将这些水手们丢弃,尽管没给银子,却是给了粮食、布匹,那几年,赵四等一干水手可是过上了好日子,如今便更不用说了。在镇江堡只要提起是苏将军交待的事情,就是不给酬劳,也会有人抢着干的。算银子,那些性命又能值几何?

“我们今晚便写信,各给家中都说清楚。这是我们头一回给苏将军办事,家里想必都会同意的。”胡世云说道。大概是趁着这一点,两位的妻子也能脱出婆婆的管束,由一些。

“你爹没对你说么?”严正安问道。

“说什么?”胡世云不解。

严正安,只有我们跟苏将军走在一起,我们几家才能维持下去。”

胡世云想了想,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得干出些超过父辈的事情来。”

“嗯。”严正安点头同意,说道:“今晚安排妥当,明日一早便送信回去。我们趁此机会,先去海州走一趟。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八章 营口小镇

辽东总兵官苏翎即将成立的商务局中出来,在返回总兵府的途中,便派人传令,召集赵毅成、李永芳、钟维泽到总兵府议事。…

将胡世云、严正安安置妥当,算是去了苏翎心头一件要事。辽阳、海州一带,对民事、商事的处置要远远落后于镇江堡与金州、复州、盖州。一来这里算是前线,尽管不断有消息传来,那努尔哈赤内部纷争有逐渐加剧之势,但毕竟八旗兵马的主力仍在,难说什么时候便会再犯辽阳;二来,辽阳、海州一带的百姓,经数月前的一逃,留下的不到三成,加上陆续返回的,顶多只有原来的一半人口。

辽阳城城里城外,兵马人数远远多于百姓人口数,闲置的土地比比皆是,不光是城内有大量空闲的屋舍,那城外四周的村子里,也余下大量的乡间农舍。

苏翎仅仅是做到利用骑兵小队除外巡视的机会,将这些空置的农舍封存,并指定两户人家予以拆了当柴烧。在乡下,就算是一块门板,也是有人会偷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说,只是传说而已,只要有贫困存在,这等贪小便宜的事情,绝不会消失。对此,苏翎倒也非常理解,那些空闲了数月还未有人返回的,便令那两户人家捡还能用的部分家什分给村民当然,也吩咐过留下诸如床炕一类的必备家什,总不能连房梁也给拆了去,日后这些房舍还有用处的。

至于土地,倒没人拿的走。这一年地收成已近结束,就算有人想占,此时也没法耕种。这些都为苏翎下一部将辽阳掌控在手中积累下来。

至于海州一带,倒是民比军多。郝老六的太平哨营如今也扩展到一万左右人马,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扎营。但就是算上驻扎在海州城中那五千人马,海州城也是显得宽敞,绰绰有余。

海州、盖州。一向被誉为辽东的粮仓,土地平旷,三岔河的支流、清河以及千山山脉的群山之中流淌出来的数条小河,在两州境内交错而布,水源及其充沛,这使得仅海州一地的田亩数,便大大高于辽阳城外的数目。当然,如今也因逃亡众而空余大半。

若要看辽东大户世家到底侵占、买卖或是别地什么手段积攒下多少土地。如今可是一目了然。逃亡中,大户世家或许占的比例不算高,但这遗弃的土地可比那些一般辽东百姓要多得多。至于那些为其农庄耕种的家仆或是佃户们,也被带走大半。在当今的大明朝,这些人口,可也算作是能够带走的一部分财产。

这些逃亡的大户世家,或算是有点良心。毕竟这心还是向着大明朝,没有生出归降建奴的心思。与金州卫、复州卫等地大户世家一样,这逃亡的去处,一部分是过海赴山东登州,一部分则乘船直奔天津,还有不少是直接奔往广宁一带。这些大户可不像一般百姓只是逃命而已。大多是投亲靠友的选择方向,毕竟海州一带能够提前得知八旗兵临近的消息,时间上要充裕一些。这导致返回的大户世家,可是不多。

当然。那期间郝老六按苏翎交代的,又对这一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清理。那些提前打出归降旗号地,一律被杀了个精光。这样一来。海州一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