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228章

明月东升-第228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世云犹豫了下,问道:“海州倒还有现成地房子,不过,那三岔河入海处,可得新建。。。。。。”

苏翎笑道:“不愁,我这里先给你们二万两银子用着。就这么多了,若是不够,只管向你们爹爹要去。”

胡世云、严正安倒没被二万两这个数字吓住,过去或许会惊诧,但如今胡家、严家、傅家,可是将其并未放在眼里。二人倒是被苏翎提出的这个问题缠上了,心里盘算着需要从哪儿入手。辽阳城里倒是事情不多,苏翎也做了预先安排,左右不过是招募人手地问题。可另外几处,可全要两人去办了。

苏翎的样子,笑着说道:“此时先不忙想得太多,待我先将我所想到的说完,你们下去管照着去想。”

胡世云、严正安,连胡德昌也都暂时放下心思,继续听下去。

“适才说的是吃、住。还有这行,客商下来船之后,这货、人,都得觅骡马、大车运送。少说还得雇些人手办事。如今袁大人处虽有两万多人专管运送军需之事,三岔河一带闲下来地民夫倒也不会少。按说这雇人、雇车的,倒不算难事,但现今那一带我还没来得及清理,暗地里也还是有些歹人。像牛庄那样地。当初想投靠建奴地,难说还有没有,也难说有没有努尔哈赤派来地奸细。以往只是杀了一批,却不能指望就此省心。”

苏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杀人清洗一句,倒是提醒了胡人,面前对这些生意上的事情侃侃而谈地,可不是一个商人,而是有生杀大权的将军。

苏翎接着说道:“这商人经商,最怕地就是不太平。如今徐熙在京城也不知会面对多少这样的询问。只要有一件不妥的事情生,虽说不至于吓退所有的人。但少说也要影响这商货运进辽东的数量。所以,你们要将这件事也办稳妥了。”

胡世云说道:“将军,最稳妥的,便是组建一支驮队,专门运送商货。”

苏翎笑道:“嗯。是这个意思。那些零散民夫,所有大车、骡马都有限。且也参差不齐,所以你们要组建一支能随时便走的驮队。比如说,打造一批同等样式的大车,配齐了骡马、车夫。每辆车能装多少货,都预先算清楚。这样。那些客商一到,不费多少功夫便能算得清楚。”

说道这里。苏翎转头问胡德昌:“听说你此次来时,坐的那大车不错。怎么样?一路上可还舒服?”

胡德昌一怔。说道:“那是我寻了一个老匠人专门打造的,也不知弄了些什么机关,倒是比一般地大车稳当,路上也不怎么颠簸。我这样年纪的,坐了正合适。”

胡世云却似乎明白了苏翎的意思,问道:“将军是说也样做一批?给那些商人乘坐?”

“对。”苏翎笑着说道:“比如像你爹爹这样的客商来了辽东,是愿意坐得舒服点呢?还是愿意坐那些拉货的大车?”

这然不用回答了。

“别忘了我们地目的。这准备地越舒服,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苏翎说道。

胡世云、严正安一个劲儿地点头。心里却多少有些觉得,这未免将商人抬得太高了些。这是好事,至少二人已经开始设身处地地想事情了。

苏翎说道:“这些便是食、住、行方面,我所想到的。这只是眼下先做的部分,只要都备置齐了,日后便没多少事情。但这些只是让那些客商感到舒服而已,只是第一步。这接下来,你们要做地,便是协助那些客商买卖货物。”

前面所说,也不过是些琐事,苏翎现在这句,才算是与商相关的正事。

“将军,”严正安问道:“若是协助买卖地话,那岂不是要先集中起一批辽东本地商人?”

苏翎看了看胡德昌,说道:“说的不错。这也是商务局设在辽阳地一个重要缘由。在镇江堡,有你们父亲在,也是商人最多的地方。往年我们都集中在镇江堡。这一次,便要将辽阳这边,也人们有都转到辽阳来?”胡德昌问道。

苏翎摇摇头,说道:“不,镇江堡维持不变,辽阳目前还是以关内客商为主。本地商户,先以辽阳城内,以及海州一带的商人为主。然后向南延伸到南四卫去。当然,若是镇江堡的商人愿意来辽阳开设分店,也是无妨的。以后,辽东将有两个商业中心,镇江堡与辽阳城。镇江堡延伸到千山堡、海西一带,然后经鸭绿江以及旅顺口连接山东,再延伸到江南地区。而辽阳,则由天津延伸至京城以及北直隶一带。”

这两条线一划出来,无疑又是一道风景。不过,这回胡世云与严正安没有楞神,那严正安随即问道:

“将军,可如今辽阳城内只有两万人左右,再加上海州的,也不过几万人,加起来怕还没有镇江白一地的人口多。若关内的客商果真大批量的涌来,光是这些人口,也用不了那么些货啊?再说,商人也没剩下多少。就算有,也吃不掉那么多关内来的货物吧?到最后还不是得由镇江堡一带商人买下?”

苏翎笑着点点头,说道:“你算是看得远一些。你说地不错,这些都是个问题。不过,以后这辽阳。海州一带,还会增加不少人口。至。。。。。。你们不是办的有银庄么?不妨在这里多培养出来一些商人嘛。”

胡德昌在一旁问道:“将军,那人口从何而来?未必还要再将南四卫的迁居一批过来?”

苏翎摇摇头,说道:“南四卫的人,除了原因经商的,其余地都不必再动了。好不容易才安置下来,再动便是找麻烦,于我们无益。我说的人口,有三个来处。”

“那三个?”胡德昌问道。

“第一,是广宁一带的百姓。这次援辽的兵马中。便有一万多人是在广宁一带招募的,家眷都在广宁一带。我准备将这些人留在辽阳附近。如今辽阳城四周的村子里,空闲的土地实在太多,足够安置的。凡是愿意迁来的,袁大人已经与辽东巡抚王化贞议定。一概放行。我这边,仍然是照着每人五十亩地分下去。除了房子要新建之外。别的倒不费事地。到时候,你们的银庄可得跟上。”苏翎说道。

胡德昌答道:“是。”稍稍想想,又说道:“实在不行的话,只有关掉一部分店铺了。不然人手实在不够。”

苏翎笑道:“你回去斟酌吧,这银庄的生意可比一间店面好得多。也算给别人腾出个位置来。”人,如今我们还没深入过去。那儿跟以往地河东这边差不多。这回拿地来分,来的人绝不止那一万多士卒地家眷。我预计的。是近十万左右。”

“那不是广宁一带都剩不了多少了?”胡德昌问到。

“我就是这意思。”苏翎意味深长地说了句。

“这第二部分,便是蒙古人。”苏翎说道,“我已经让胡秋青放出风声了,只要愿意来此定居的蒙古人,一概收留。仍然给地建房,这部分说不准能有多少,但照着胡秋青那边的情形还是有可能地。”

“第三呢?”胡德昌问。

“女真人。”苏翎说道,“这是最慢的一步,做起来远不如蒙古来地快,但也说不准。眼下还没放出风声,还要等合适的时机再用。”

胡德昌想了想,说道:“若是如此,有个三两年,辽阳又能算是辽东第一城

苏翎说道:“嗯,所以眼下我们都要走在前头。胡世云,严正安,这些你们都听明白了?”

“明白。”胡世云严正安点头答道。

“好。”苏翎说道,“你们不必担心在辽阳会有什么问题,只管去做,多想想,凡事多商量,会有法子想出来。””胡世云、严正安答道。

“将军,”严正安问道,“我们协助关内来地客商买卖货物,但也无法保证都卖掉啊,那该如何处置?”

苏翎说道:“京城里的徐熙,会开出一张大致地单子,将辽东需要的商货都列在上面。不过,这份单子,以后便由你们提供了。这辽东到底需要什么,你们可要想办法弄明白了。”

“当然,粮食、布匹、棉花一类的,仍然是大宗货物,这些不愁销不出去。。。。。。还记得说银庄的事时,那些话么?”苏翎问道。

“将两边联起来?”胡世云说道。

“嗯,这样想便对了。”苏翎说道,“另外,在往年,因路途不畅,我们做的辽东本地商货,都是人参、毛皮一类价高的山货。其实像松子、蘑菇、板栗一类的山货,那山里不计其数,在关内也能卖出银子来,这类山货真要算下来,每年能有数十万斤。若是能将这些都销出去,可对山里的人家好处颇多。”

胡德昌说道:“正是。如今千山堡还积压着数万斤的蘑菇、板栗、核桃一类的,镇江堡的商人,大多嫌利薄,再说,也没处能卖,只有少量能运到山东,但还不到一成。”

苏翎看着胡世云与严正安,说道:“现在,你们清楚务局的用处了?”

胡世云与严正安均点点头,但可要缓慢得多。最初被苏翎留用的兴奋,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苏翎的泛泛而谈所涉及的事务,均感到几分重负在身。

苏翎缓缓说道:“等你们做事上手了,便慢慢会知道这么做更多的好处。倒那时,你们才能大用。”

胡世云与严正安有些不解,还有更多的好处?

苏翎望着二人,又马。努尔哈赤不会活得太久,那八旗兵的叫法也不会有多少日子存在。我之前说的那句话,也不能保证我们在辽东能稳如泰山。我们,还有我们的后辈,都要看我们现在做的如何,才能维系下去。”

苏翎又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正将大明朝以往留在辽东的规矩彻底翻过。你们现在不过是先从扶持商人开始。但要记住,只有辽东所有的百姓都跟着我们过上好日子。。。。。。到那时,我们,”

苏翎用手指了指己,又指了指众人,接着说道:“不是我苏翎,也不是你们,而是辽东百万人。你们说,谁还能将这百万人,动上一动?”

这话对胡德昌似乎效果更大一些,胡德昌微微皱皱眉思索的年轻人,说道:“我看,先在辽阳城里,再设一个银庄吧。”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七章 酒肆客栈

胡世云与严正安这两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作为辽东新崛起的巨富胡家、严家的二代人物,然也在家的生意上参与颇多,那路上、海上的商路,少说也走了十多回了,独当一面的机会也是不少,即便做得不能让胡德昌等父辈完全满意,却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

这回二人被苏翎用来管带辽阳商务局诸事,若是相对人手缺乏来说,算是正适其用,但以辽东总兵官苏翎讲述的商务局的长远作用来说,胡世云、严正安仍然还显得稚嫩了些。阅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各种机会。

正如胡德昌、严寿、傅升三人,从经营着各家族生意,到由胡德昌结识苏翎之后,建立起三家联手的庞大商路,再到被苏翎提升为掌管整个镇江堡一带的商业大势,这之间的眼光、见识,便是逐步上升的势头。如今胡德昌等三人已经将各家族生意交给长子主管,不过是用了二成的精力略加关注,其余的心思,可都用在适合其位之上了。

比如这银庄,便是既能帮助苏翎稳固辽东势力,也是一门长远的生意。类似的举措还有不少,朝着兼顾这两项的方向走,胡德昌等三人能将一辈子的商业阅历挥得淋漓尽致。这便是时间,加上苏苏翎不厌其烦、细致地对这两位年轻人地一番长谈。从手段到目的,说着如此琐碎,也是用的启、引领的用意。对日夜都将心思用在掌控辽阳城外那数万人马的总兵官苏翎来说,这种详谈已是难得的机会。这一点,胡德昌与胡世云、严正安、傅瑞江都是心知肚明,可无人觉得这位大不了几岁地苏将军说话过于嗦。那始终没有插话机会的傅瑞江,也一直用心聆听,希望从中能摸到苏将军的几丝风格。

这仅仅只有一次机会,胡世云、严正安此时并不知道二人要到很久之后才能再次与苏将军有详谈的机会,这一次便格外重要。当然,这属于回忆时才有的感概。

令胡世云、严正安没料到的是,那苏翎一番话说过之后,见二人略有所悟,并未继续胡德昌所提之事,便当即说道:“现在。我这就带你们过去。你们就算是正式上任轻人都是微微一惊,这说走便走?

“怎么?”苏翎看着胡世云、严正安说道,“我还没说清楚?”

胡德昌最先反应过来,尽管苏翎这次办事也太快,但毕竟对苏翎做事的风格还是有所了解。是故立即说道:

“将军适才所说,你们可都记清楚了?”世云、严正安答道:“都记住就好。这商务局一事,从此便交给你们了。记住,这商务局是无品无级,亦官亦商。我这会儿带你们过去,便是帮你们扬个名儿。懂么?”

胡世云、严正安略略一想,随即说道:“明白

然。辽阳商务局此时不具备管带任何人的权利,若是从那客栈、酒肆上来看。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