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226章

明月东升-第226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付的了。

苏翎皱了皱眉头。似乎想想起什么难事。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这办学的大小。倒是没有定数。说到底还的看那些学生学的如何。若是仅仅是识字。倒没什么难办的。只是。这办学的事。也的另寻一人管带的好。”

胡德昌犹豫了一下。暂时没有应声。

只听的苏翎又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没人专管。难说那帮先生都教了些什么东

严正安插嘴说道:“不就是千字文。三字经一类的么?”

苏翎一听。笑了笑。说道:“识字学这些倒没什么问题。只是。这些孩童可都是。我们现在做的。还要这些后辈人来接着做的。若是都教出以往辽东那样的。可就没必要了。眼下我们的人

苏翎摇了摇头。说道:“这若说起来。又话长了。还是寻个人专门处置的好。”

胡德昌终于鼓足了勇气。说道:“将军。我看。还是让陈家大小姐出面好了。以往也是由陈家大小姐管带的。对此也算是熟悉。”

苏翎一笑。说道:“也是。先让她管着吧。你回去便去见她一面。让她。。。。。。。”

苏翎没说完。却问胡德昌。说:“她是不是总被一群女人围着?”

胡德昌一怔。随即笑道:“是啊。有数千人呢。胡将军说快成一营人马了。将军。那群女人中还当真有会骑马的。如今大概有四五十个女人。都能快马扬鞭的行路。如今陈家大小姐都不怎么用那些护卫骑兵了。往来传令办事。都由那些女人办理。若是穿上铠甲。可看不出与那些护卫骑兵有什么分别。”

苏翎好奇的问道:“都穿了铠甲?”

胡德昌想了想。说道:“大概是棉甲。想必是那些女人们自己改过的。看着一样。但似乎份量并不重。”

苏翎笑着摇摇头。说道:知道她的事情。”

胡德昌说道:“那些女子。倒也能干的紧。陈家大小姐专门圈出一片的方来。这除了搭建屋舍要人帮忙外。其余的大小事务。可都是她们自己办理。包括运送粮米、打柴运煤。更别说提水挑担。这些力气活也有一帮女子去做。我倒是见过有力气的女人。我家村子里便有。但这么多。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苏翎笑道:“男女之别。大多是在这气力上。若是这项去了。差别便不大了。”

胡德昌笑道:“将军说的

自然。有个陈家大小姐在。哪个又能说不是?苏翎所部带来的。不仅仅是武力、金银的变化。还有更多的新鲜事物。胡德昌早已习惯了。当然。那三个年轻人。自是要更容易接受一些。这也是仰慕年轻的苏将军的原因之一。

苏翎便接着适才的话说道:“你回去对她说说这件事。让她也寻一些帮手吧。她自己寻也好。要胡显成与你们帮着寻也好。总之先将这件事谋划一下。若是能速办。便先办几所试一试。”

“是。”胡德昌答道。

“至于教书之人。。。。。。”苏翎迟疑着没有说完。

“将军。”胡德昌说道。“若只是教读写认字。倒也好只要认字的都可以教。我们那些店铺、商队中。便能寻出不少。但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不过。日子都不能太长了。若是轮换个三五日的。倒是能行。”

苏翎说道:“让陈芷云去想办法吧。你就说。这一。不论男女。一分银子都不收。第二。不能让教书的给教出问题来。你明白么?”

胡德昌一想。随即点点头。这问题最大的是什么?苏翎既然说了以后会用的这些才开始识字的孩童。那自然不能被教成反对苏翎的结果。胡德昌之所以明白。是参与过深。这苏翎苏将军所办的事中。还真找不到几处能与大明朝的例行事宜一致的。若是找了一帮子秀才、酸儒的来教。难保不给整出个苏将军行事不合朝廷律令的结果来。

胡德昌想了想。又说道:“这两点。陈家大小姐已经在镇江堡开始做了。最初教的是那些女人所带的孩童。后来便增添了一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说是多少要认识几个字。少受蒙骗。陈家大小姐每日都会亲自去上一个时辰的课。到我来之前。一直没断过。”

苏翎想起陈芷云的样子。心内不禁又是一阵翻滚。几丝歉疚再次浮现。

胡德昌望见。约略猜出几分。便问道:“将军。据说将军打算新年里成亲。可是真苏翎一怔。随即笑道:“是这么打算的。只要到时候。那努尔哈赤还窝着不动。这喜酒你可的来喝。”

说完。苏翎又对三个年轻人说道:“到时候。你们也来。”

胡世云等一齐说道:“恭喜将军。”

苏翎一挥手。说道:“不过。这期间若是你们没尽心做事。可就喝不成了。”

胡德昌笑道:“他们怎敢?”

苏翎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办学毕竟还是第二步要走的。不必太急。等那乔奥的消息有了回音。我会专门就此事再好好商议一下。”

乔奥神甫的名字。胡德昌倒是听过。也在镇江堡见过本人。但却不知究竟。此时也不便问。

苏翎收回心神。接着说道:“这说的是日后的事。至于这军中。以后也会办学。武官们进武官学院深造。一般士卒。也会有机会识字读书。只是这都要等到战事了了之后才办。眼下急不的。”

傅瑞江见苏翎又将话题说回到他那件事上。便又鼓了鼓勇气。说道:“将军。我自六岁起。家父便请了先生教我读书识字。。。。。。”

苏翎转头瞧了他一眼。笑道:“怎么。真想到军中来?”

“是。”傅瑞江说完。严正安。使劲示意。要他们也帮着说几句话。

胡世云便说道:“将军。瑞江自小便喜武。也曾跟原先的护院师傅学过几手。为此傅伯父没少训斥。但直到现在。瑞江依旧没改这个喜好。对做生意。却没我们这般有兴致。”

苏翎瞧了瞧胡德昌。这一眼却令傅瑞江紧张起来。忙说道:“将军。我练过刀法。弓箭也练的有十年了。百发百中不敢说。十箭全中箭靶也不难做到。。。。。。”

胡德昌立即出言喝到:“你都胡说些什么。在将军面前夸这些海口。你不嫌丢人么?”

那傅瑞江大约是急于表明自己能入军营。说话自然欠妥。在苏翎这位总兵官面前说那番话。倒听着不像是其想表达的意思。傅瑞江立即满脸通红。低头不语。

苏翎倒没计较。说道:“你那些功夫。用过么?”

傅瑞江却不知为何。头低的更深了。

“怎么?没用过?”苏翎笑道。“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你没当兵。自然无处可但也没说话。

胡世云笑了笑。说道:“将军。瑞江弟弟年少气盛。这身功夫又不错。所以。。。。。。”看了一眼傅瑞江。也没说下去。说嘛。将军。瑞江弟弟这么些年。跟别人打架斗狠少说也有上百次。这连点伤都没有过。这算不算用过?”

苏翎笑道:“原来是这个。算。当然算。当兵自然要狠。不然怎么杀敌?”

“将军留下我了?”傅瑞江又惊又喜。忙问道。

胡德昌却是紧张。但看了看苏翎。又未敢说出口。

“留下了。”苏翎说道。“胡德昌。你回去跟傅升说。就说我留下傅瑞江

“谢将军。”傅瑞江大喜。这与父亲交代。怕是最难办的麻烦。如今苏翎发话。自然不会有问题了。

苏翎看着胡德昌。说道:“你就说。。。。。。这些年你们做的事。我心里清楚。你们的家人。我自会安置妥当。”

胡德昌立即答道:

傅瑞江兴奋之余。忘乎所以。随即又问道:“将军。我以后就跟着将军走。不过。请将军答应我一件事。”

“满嘴胡言。”胡德昌骂道。

苏翎回收止住。笑着问道:“什么事?”

傅瑞江小心的看了看胡德昌。小声说道:“这若是能赶上上阵杀敌最好。若是赶不上。请将军也留下我。我不想去做生意。也不想到什么村子里当管事。”德昌听了。都有些哭笑不的。

苏翎却想了想。问道:“将你留下。我说安置妥当。可不是让你躲在后面的。你怎说赶不上?”

傅瑞江扬脸说道:“镇江堡的人都说。建奴已经内乱。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已无力对抗将军。”

苏翎微微皱眉。转头问胡德昌:“真有这样的说法?”

胡德昌摇摇头。说道:“我未曾听说。”

胡世云小声说道:“父亲每日忙碌。自然听不到这些闲传的话。”

胡德昌一听。想了想。也只的点头。以胡德昌目前所担负的职责。也如苏翎一般。成日间都是各式各样前来禀报的人。如何有机会去听民间闲谈?

“将军。”胡德昌望着苏翎皱眉的样子。担心的问道:“这又什么紧要的么?”

苏翎瞧了瞧三个年轻人。反复打量了几遍。才转头对着胡德昌说道:“这话只能入“若是事关机密。他们不听最好。”

胡世云等一怔。正不知如何是好。

苏翎却淡淡一笑。说道:“都是一家人了。我只是叮嘱一句。以后。你们都有大用。早点参与。也是好的。”

这后一句。自然是对三人所说。胡世云、严正安、傅瑞静听着。

苏翎看了看众人。随即说道:“有建奴。才有粮饷;有努尔哈赤。才有我们。”

此话说完。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胡德昌自是一点就透。若是前后联系起来。很多不明白的的方。便豁然开朗起来。而略加思索。这对苏翎的钦佩。便更加由衷几分。此前若是多了些畏惧。再加几分欣赏。此时胡德昌便觉的眼前这位年轻的总兵官。可是与年纪一点也不相衬。能想出这样的谋略、部署的。没个几十年的阅历。又如何做的到?苏翎身边有哪些人。胡德昌可是清清楚楚。可没出现个诸葛一类的军师谋划。完全是苏翎一手所创。这能不令人钦佩么?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六章 百万之初

辽东总兵官苏翎说完那句令胡德昌以及胡世云等三个年轻人浮想联翩的话之后,没再多解释,只伸手端起茶盏,掀开盖子一看,却见已见了底,便又再放下。…

胡德昌看到,忙叫道:“世云,给将军斟茶。”

那胡世云立即从惊疑之中醒来,快步走到屋角的一座小火炉边,提起一把铜壶,里面是一直温着的滚水。胡世云不经意被烫了一下,忙不迭地丢手,看到一旁案几的一张布巾,这才拿过垫上,走到桌前给苏翎倒水。往常这事本不必一提,护卫们的目光总是围着苏翎转的,但今日苏翎都打出去办事,身边却是没留下一人。

“早跟你们说了,要多看、多听,多做事。。。。。。将军,这些孩子平时倒还看得过去,今日却有些笨手笨脚的。。。。。。”胡德昌一把年纪了,在子侄辈面前,这话未免有些唠叨。

苏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倒不是这个。按你们几个的家世,他们怕是从未做过这斟茶倒水的事儿吧?”

将铜壶放回到小火炉上的胡世云听到,略显尴尬地说道:“倒真是没做过。”

以胡德昌、严寿、傅升三人的家世,在未结识苏翎之前,尽管算是不起眼的小商人,在辽东怕是知道的人不多,但毕竟要好过一般人家,女不能是云集,却也有几十人之多。当然,这些奴婢未必都是霸占而来的。除了犯事的人家被罚卖的之外,倒也有不少人家是卖为奴。也就是谋个吃饭地地方。如胡德昌、严寿、傅升三人的家世,倒真是能养得起的。

是故这些子弟幼便有一、两个小厮伴着,类似斟茶、倒水的活儿,怎又能有做的机会?更别说家生火做饭之类地了。这与苏翎以及那些兄弟们在野外谋生,可是两回事。要说那胡世云不晓得烫手?当然不是。只是从想当然便做而已,换作身边的小厮,至少也要先伸手试试再做。

苏翎笑着,说道:“这虽是小事,以你们的家世,不值一提。不过,倒也有要说的道理。这越是认为平常之事,便越有出错的可能。你们日后在做事时,可要记住今日这个例

胡世云等三人一齐答道:

苏翎看了看胡德昌,说道:“看来。你这做爹的,平日也没少说他们。”

胡德昌叹了口气,,说道:“这说归说,却也没少惹事。想当初。我们几个。。。。。。”

“爹。。。。。。”胡世云出声叫道。

想必这个开场白,胡世云惯了。这接下来难说要说到什么时候,这会儿可不是家里。

胡德昌随即意识到了,立即收了口。这大凡做父母的,由古至今。苦口婆心之说可从未断过。

这么一来,适才苏翎那句话形成的紧张气氛。便烟消云散了。

不过,胡德昌父子那副模样。却让苏翎若有所思,脸上的神情也显得有些古怪起来。都未敢打扰,屋内又安静下来。

“将军?”胡德昌出口叫了声,才叫苏翎唤了回来。

“哦。”苏翎摇了摇头,将适才地浮想暂时抛开,又将眼前几人打量了一番,说道:“咱们接着说吧。”

胡德昌便说道:“将军,这世云与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