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211章

明月东升-第211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见到了,这护卫里不就有不少么?”赵毅成说道,“倒个个都有一身好功夫。我倒是没想到,这些援辽兵马之中,也有这样好功夫地兵。”

苏翎说道:“卫所兵弱,这是事实,十个里挑不出一个可能是真的,但却不是人人都弱。再说,这些兵都是来自各地,自然不会全是平日里种地地屯田军。虽说未必上过阵,平日苦练的,却是有地。那丁万良、邓飞杰,不就是么?这回挑选出的一等兵,差不多人人如此。”

苏翎看到赵毅成又端起茶杯,便稍停一下,接着说道:“这些人地功夫,可不是到了辽东才有的。那么,凭着这身功夫,为何仅仅是一个小兵?”

赵毅成想了想,说道:“没有军功,自然无法升职。”

“这是其一,重要的是,这些人没有出头之日。大明朝的卫所制,早就让那些世袭的武官占据军中大大小小的职位,这些一身功夫的兵们,如何能有机会?就算有,也得拿出银子来孝敬长官。这一次,我们便是给其一个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本事。并且,我已发布榜文,这日后的武官,必须得经过这一关。你说,他们可会不满?”

当然不会。这男儿当兵,哪个又不想立功受赏?军中自有不同一般的风气,升职授官那是人人都想的,当然,发财一事另说。

苏翎说道:“如今这几营兵里面,所有的武官还都是黑甲骑兵营里的兄弟担任着。等再练些日子,尤其是金正翔、彭维晓他们这样的练法之后,那些一等兵也会被提拔起来,充任武官。”

“大哥是说,那四万后来的兵马,也这般挑选?”赵毅成说道。

苏翎点点头,说:“这定然要这么办。那些原任武官,统统都交给袁大人管带,反正淘汰下的兵也得有人带。我倒是希望,能从那些武官中寻到几个有用的人。”

赵毅成想了想,问道:“大哥,那原来辽阳的兵马中,就没有武官可用?”

苏翎笑着说道:“你一定是想,这兵都能挑出有用的,武官未必就没有?”

“是啊。”赵毅成说道,“一个、两个,总该有吧。”

苏翎说道:“现在辽阳的兵,一是原来救出的两万被俘的官兵,其中最大的也就是个把总,其余的武官不是战死,便是逃的快,就算剩下的把总之中,的确没剩下多少能用的,我要的可不仅是带兵,而是能带兵上阵的武官。本身功夫要好,也要懂得点治军之道。所以达不到这个要求的,一律重新做起。”

赵毅成说道:“大哥,这个门槛,咱们自己兄弟怕也没多少能做到的吧?”

苏翎笑了笑,说道:“这是没办法办法,达不到,便只能选跟咱们一条心的兄弟来担任武官,边练边学。但这个不能用于这些人,至少在这会儿还不能用。”

苏翎说的这一点,当然赵毅成是赞成的。

苏翎接着说道:“倒是后来总兵官李光荣等带的一万多人马,其中的罗一贵我瞧着不错,有点敢于上阵杀敌的气势,不过,眼下他跟着袁大人办事,我还未仔细考虑。还有那个张神武,虽没带过多少兵,但敢于带着二百多家丁便赴辽阳,这胆子倒是值得赞赏。”

赵毅成说道:“袁大人能将这些人交给大哥用么?”

苏翎点点头,说道:“若是要用,袁大人不会不放。不过,眼下我们还没有把握控制住这些人,我可不想在咱们身边留下一个硬钉子。这些人,要用也得慢慢来。”

赵毅成立即将苏翎前些日子说的,建立军中的哨探,联系起来,不过,这的确急不得,这类秘事,不经过一番周密整训,反而会弄巧成拙。

苏翎见赵毅成的神情,猜到他已想到了同一个问题,便说道:“那些事得你亲自去办,无人可替。”

“明白,大哥。”赵毅成点点头,答道。

苏翎想了想,微微皱眉,又说道:“往后这样的情形应该逐渐增多,这。。。。。。”

“这家丁不能再有了。”苏翎说道,“赵毅成,你顺便建立一支专们整训主官护卫的人马,两者合二为一。”

赵毅成眨了眨眼,立刻答道:“是。”

一旁站立静静倾听的李永芳,也随即明白了苏翎的用意,心内也是暗暗叫好。这位年轻的将军,做事虽然不能说滴水不漏,有时未免显得莽撞,可能有今日这般成就,就算是缺点,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再说,李永芳能够亲耳听到这种秘事,也明白苏翎对其已有足够的信任。

“李永芳,你的人还是照旧打探消息,需要什么,只管列个单子过来。”苏翎说道。

“是。”李永芳答道。

“你还是去歇息两个时辰,”苏翎对赵毅成说道,“养足了精神再说。”

“好。”赵毅成笑着答道。

“我这就去见袁大人。”苏翎说道,“好多事情,也该问问袁大人了。”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二十三章经略牵线

苏翎带着护卫们走出总兵府时,太阳已是斜挂东方,令人无法注目,这离正午尚早,却也会令人感到一阵燥热。此时的辽阳城内,随处可见驮负着粮食、军需的骡马、驮队,也有赶着大车,或是推着独轮小车的人,甚至也有肩扛手挑的民夫,络绎不绝地在街道上穿梭往来。这些人见到苏翎的骑队走过,纷纷让出一条路来,在街道两边侯立,一些胆子大的,便仰头张望着,看着这些铠甲齐全的护卫骑兵,露出羡慕的眼神。

不过,映入苏翎眼帘的,却是那一张张汗流满面但却都没有愁容的脸。如今的辽东,能够让一家大小吃饱饭,便是最好的日子了。显然,袁大人用粮食代替脚价的做法,让这些乱世中的百姓,暂时不会受到饥荒的威胁。辽阳城内的粮价,苏翎并未过多关心,说起来,还是在颜如雪处,知道的一些消息。

辽事一日不彻底解决,这辽东的百姓便一日得不到安宁。从这个角度讲,苏翎的步子,却是走的慢了些,不过,为了日后的那个新世界,苏翎却是不能用最快的方法一举平定辽事。如今也只能如此,乱世之下,受苦的永远是这些处于最低层的百姓,或者说,不论是否有乱世,尽都如此。这个“命”字,是聊以自慰的最好借口。

其实就算是太平盛世,也是基于大部分的百姓而言,穷与富,强与弱。从不会有一方消失。要想过的更好,也唯有使自己变得更强而已。苏翎忽然想起三字经上的“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字,这人生下来,哪儿有善恶之分?美丑之辩?也就是饿时哭、困时睡而已。待到入世日久,这欺人与被人欺,全看各自经历。那市井之间,有真假之争。官场之中,有高低之别,就连女人,也有贵贱之籍。。。。。。

一时间。苏翎竟有些恍惚,对自己曾说过地那些,产生几丝疑惑,真能做到么?这种感觉若有若无,却又怎么都是捉摸不定。苏翎随即摇摇头,将这恍惚抛在一边,勒马继续向辽东经略袁应泰的行辕走去。

辽东经略袁应泰的行辕门口,那何丹旭正远远地张望着,见到辽东总兵苏翎的马队的影子,连忙吩咐从人进入禀报袁大人,自己则继续站在门口等候苏翎。因苏翎已经提前派人告知袁应泰今日来访。想必袁大人推迟了一应事务,专门抽出时间来见苏翎。看那何丹旭的模样。显然已经等了一阵子了。

“将军,袁大人已在府中等候。”何丹旭对正在下马的苏翎说道。

“就袁大人一人么?”苏翎问道。

“是的。”何丹旭答道。“袁大人吩咐过,今日只见将军一人。”

“好。”苏翎点点头。护卫队长唐平挥手命留下大部分地护卫骑兵在经略行辕门口侯立。自己则带着十名护卫跟在苏翎身后。

那何丹旭便在前面引路,将苏翎带至后院。来到袁应泰常住的小院门前。

苏翎走进院门。却先闻到一股幽香。正是上回在袁应泰处所闻到地味道。苏翎霎时想起那为颜如雪。挥手掀起一阵香风地情景。这袁大人不知是何喜好。倒是也弄得这般香气袭人地。哪儿像是个男人。苏翎在千山堡时。那儿地女人、姑娘地。倒也有胭脂、水粉地。但大多是一股来自山林中地花草清香之味。

就算是离苏翎最近。也接触最多地陈家大小姐陈芷云。也不知弄得什么女孩儿家地物事。苏翎只记得是淡淡地味道。恍若无物。丝毫没有半点霸道之气。既不像颜如雪地那股带着几丝诱惑地味道。也不像此时袁应泰地这种有些闷人地气味。当然。这种感觉。还得拜颜如雪所赐。在以往苏翎可从未去想过这些差别。

苏翎站下。皱着眉。轻声问道:“何丹旭。这里面只有袁大人?”

何丹旭稍稍想了想。才明白苏翎所指。便也低声答道:“将军。那两个姑娘。一个叫绮梅。一个叫凝荷。都是袁老爷给起地名字。两个姑娘都是别人送来服侍袁大人地。将军既然对袁大人有救命之恩。这。。。。。。”

“我不是说这个。”苏翎皱着眉说道。

何丹旭一怔。显然会错了意。眨巴着眼睛想了想。忙低声说道:“将军恕小地多嘴。想必将军有要事商议。小地去跟袁大人说。让两位姑娘回避。”

“算了,越说越乱。”苏翎摆了摆手,抛下何丹旭,走进院内。

那何丹旭顿时脑门儿冒汗,连忙跑上几步,追上苏翎,赶在前头,站在门口,说道:“大人,苏将军已经到了。”

“哦?快请。”袁应泰地声音传出来。

何丹旭一边伸手撩起门帘儿,一边恭恭敬敬地说道:“将军,请。”

苏翎便在从门内涌出的更浓地香气中,大踏步地走了进去。

“袁大人。”苏翎双手抱拳,作揖说道。

“苏将军。”袁应泰也还了一礼,伸手一指屋内的一张桌子,说道:“来,这里说话。”

苏翎便走过去坐下。桌上已经备了几个凉菜,一把有着细长地嘴儿的酒壶,外加两个酒杯。

等袁应泰坐在桌边时,那不知是叫绮梅还是叫凝荷的,来到苏翎身边,带着股香味儿给苏翎上了杯茶,然后低头退了回去。苏翎只看到一角暗红的影子,想必该是叫绮梅?

“这壶酒,是从京城带来的。”袁应泰笑着指了指酒壶,说道,“是我的一个同乡特意托人带到辽东的。这可是千里之路啊。”

说罢,袁应泰便挥了挥手,示意那站在一旁地大概是叫凝荷的,过来斟酒。

苏翎待凝荷离开,这才说道:“袁大人,那。。。。。。”

“不急。”袁应泰似乎今日兴致很高,完全不像是被那胡嘉栋弄得不快的模样。

“先饮一杯,尝尝。”袁应泰端起酒杯。苏翎也随即端起,两人略一示意,便一口而尽。

“如何?”袁应泰笑着说道。

“嗯,还行。”苏翎说道。“只是有些淡。”

“呵呵,苏将军是军伍之人,”袁应泰笑着说道,“自然觉得淡了。”

那凝荷过来再次给两人斟满,苏翎便说道:“袁大人。那胡嘉栋一事,你打算如何处置?”

辽东经略袁应泰,一脸的平和,缓缓说道:“这等贪污军饷之人,我本想写上一本,让皇上将其下狱问罪。不过,我听说苏将军已经将此人带往虎皮驿。想必已有了惩治的法子,便就等苏将军返回辽阳。再做商议。”

苏翎点了点头,说道:“袁大人。那胡嘉栋一事,我倒是想暂时不报与朝廷知道。只要胡嘉栋肯尽心做事,日后将那五万两补足。便也算了。如今辽事最重,我不想在此事上太费周折。”

说完,苏翎抬头向袁应泰看去,却见其面带笑容,没有丝毫觉得奇怪的样子。

“看来,”袁应泰笑着说道:“苏将军已经将那胡嘉栋收服?我说的可对?”

“这个。。。。。。”苏翎迟疑着,不知袁应泰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算是吧。”

“那就按苏将军说的办便是。”袁应泰爽快地说道,“若是他再生事端,再来收拾不迟。”

袁应泰过于爽快,倒弄得苏翎不知说什么好,这态度虽不算奇怪,可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看着苏翎地神情,袁应泰微微一笑,说道:“此人在京城里,不知有什么靠山,上一次不过是降级而已,若是这次将其问罪,保不定还得弄出什么花样。这万一又让其多过了,日后必定会无事生非、百般阻挠。这等人,还是等辽事定了之后,再去收拾的好。况且,朝堂之上,如今也是纷争不断,这事一出,又要搞得乌烟瘴气,此次朝廷难得倾力援辽,还是少一事的好。”

这跟着苏翎一段日子,袁应泰显然已经改变了不少看法,倒是对苏翎有利。

“袁大人,此次朝廷倒真是拨付了不少军需。”苏翎笑着说道。

“是啊,历来少见啊。”袁应泰似乎也颇有感概,说完,望了苏翎一眼,说道:“这京城里,工部军器局等厂局,每年造甲也不过二万副,这回可是将积蓄都运到了动了。再有,那铠甲打造之费,每甲一件,照新估算的话,要一两五分,你算算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