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146章

明月东升-第146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袁应泰命那些书生抄写榜文之际,又令派十名虎旅军士兵,快马奔往广宁一带,命驻防广宁等地地官员立即将袁应泰亲手书写的奏书送往京城。这份奏书实际上是两份。一份是言辽阳失而复得的一番苦战。以及如辽东巡按张铨等一应死节文官的详尽过程,并为其大书特书。由此引出十万火急调遣兵马进驻辽阳。以免再次遭受沦陷之苦。

这一份呈上去,自然会引起一番震动。想必弹劾者必众,且疑惑甚多。当然第二份便属于大捷地呈报:赫图阿拉大捷,界凡大捷,辽阳这里,也应该算一份。然后,为苏翎的一番部署详尽描述,且更为夸张地为苏翎所部的战功赫赫请功。其中所述,收服女真部署近十万,焚毁村寨无数,捣毁敌酋所有屋舍、农具,杀死牛羊等等,甚至直接将苏翎所说的建奴将因此困于粮草的估算也都写在上面。*****

这两份奏书,必定会使朝臣们大惊大喜,但估计回文必定不会很快。这些,便留给大臣们去反复商议了。袁应泰按苏翎地要求,只刻意强点两点。一是立即发兵进驻辽阳;二是给苏翎所部发饷、运送铠甲兵器,且无需朝廷输送至辽阳一带,只请朝廷将聚集在山海关、天津以及山东登州三处的军需立即拨付,由水师运往镇江堡。当然,开具了一长串经过苏翎补充过的赏赐名册,并请按十万之数发饷。

苏翎走出袁应泰的经略行辕,自有自己的一番部署。

对与镇江堡的赵毅成,苏翎倒没太多说什么,至需交待目的,其余的一切,赵毅成自会思虑周全,以往与赵毅成所谈地构想,此时已然成为事实。而对冯伯灵,苏翎特意单独去书一封,令其到朝鲜后,与朝鲜元帅姜弘立一起,大力收集船只、水手,有多少要多少。同时,在朝鲜一侧,开始兴建船场,将赵四等人已经寻到的会造船的工匠艺人都迁到鸭绿江对岸居住,并在朝鲜同样收集所需人手、工匠。

在辽阳城里,不待袁应泰的榜文贴出来,苏翎便召集胡德昌的属下联系到地商贾,一方面述说迁移镇江地缘由,一面许诺给予特许,在镇江以及朝鲜义州均给予行商方便。而要求他们做的,则是需协助运输辽阳城内地所有粮草、军需等物。这辽阳城内,除了官府,也唯有商人们能够拥有招募人手组成驮队运输的能力。眼下袁应泰人手不够,且辽阳城内地建制都已毁坏,要单靠袁应泰或是祝浩,远远不够处置辽阳所有的物质。

对与辽阳城内的商贾而言,幸免于努尔哈赤之手,已经是天大的运气,而此时带兵收复辽阳的武官苏翎亲自召见,又哪儿不踊跃出头?尽管与苏翎并不熟悉,且处置那些叛敌的大户们的手段极其凶狠,但经胡德昌的属下一番讲述,大多数商贾都对未来生出几分幻想,这远比一般百姓的流离失所要好上许多。商人的眼光,本就要多绕几个弯子,此时形势所迫,也由不得多想。很快,不少商人开始在辽阳招募人手,组建无数个大小驮队,人担车载,连同自己的家财,一并向镇江堡进发。

此时辽阳城的百姓还未动,但已经有迁移的人流了。

苏翎与商人们谈完,又令祝浩召集辽阳城内数千的工匠。这些人还是自熊廷弼上任时便不断聚拢在辽阳城内的大小作坊之内的。铁匠、木匠,以及打造弓箭等等军需的匠人几近万人,若非辽阳失而复得,这些人也将被努尔哈赤全数留下,不仅不会杀,还会继续从事本业,打造出更多用来攻打大明的兵器甲杖。如今苏翎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些难得的匠人。银子不缺,何况运起来也十分麻烦。很快,在每人五两的银子赏赐下,各式各样的工匠们开始携家带口,前往镇江堡。

并且,对于辽阳城内还存储的数十万石粮食,苏翎也令这些工匠们只要能拿得动,尽管去取,以供这一路上吃食所用。好在平日里工匠们就已经是有组织的,此时只需在其中制定具体的人选,派出数人打开粮库,便足以办这件事了。当然,催促是一定有的,以至到了午时,辽阳城内已经开始出现东向行走的大批队伍。

这一切都有些像搬取战利品,不仅无数,也没有人去统计到底拿走了多少军需、粮食。苏翎只命在城内留下两万大军一月的粮草备用,其余的一概取走。并且,负责这部分粮草的士卒还被命收集柴薪,以备在不测之时,焚烧剩下的粮草,以达到不给敌人缴获的目的。

至于辽阳城的百姓愿不愿意迁移,苏翎并未过多去考虑,除了袁应泰发布的榜文上说的十分清楚之外,也并未派人督促、劝说,肯定会有不少的百姓迟疑不定,也有舍不得放弃自家产业的。但过了午时,城内的大部分商人开始举家东迁,匠人们也都纷纷出城,城内已没有任何一家商铺开门营业,想买一针一线都已做不到。此时,那些犹豫才开始变为担心,照这样下去,至少粮食,柴薪、煤炭等等,都无法得到,诺大一个辽阳城,少了某些生活必须的行业,自然无法生存下去。

于是,到了晚间,大部分的犹豫者也开始收拾家什,哭哭啼啼的动身迁移。到了这时,再不走的,便是因家贫没有多少存粮,无法凑齐路上吃食的人家。当然,招募这些人组成驮队运送军需,便是很容易之事了。对于穷人,几乎用不着银子,只需有饭吃,做事反而更加卖力。祝浩的队伍,便又多了数千劳力。

而最后剩下的,苏翎已不再去管,如今已经可以将辽阳城搬空,不论是什么理由留下的人,都不会给努尔哈赤带来什么好处。至于是否有性命之忧,便是其自己的考虑了。

这数十万人的迁移,将辽阳城东面的驿道,是填得满满的,老远便可看见一条粗大的人流,缓慢而毫不停滞地向前蠕动。入夜之后,辽阳城已经安静许多,至少有一半的辽阳百姓已经出城,走得虽慢,但方向是坚定的。

祝浩将一千有马的士卒跟随移民一起行动,算是维持秩序之用。而苏翎则命披发军在太子河与驿道之间扎营驻守,以防万

等到辽阳城内快成空城之时,苏翎才会进一步地行动。到时不论辽阳城是否还有人在,都无法阻止苏翎战略部署的完成。接下来的麻烦,当属赵毅成那边。至于路上是否会有人员损失,在这乱世之中,已不在苏翎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七章 欲赴蒙古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四日,辽阳城内仅剩下一万多人尚未离去。据钟维泽禀报,这些人各式各样,既有富户大室,也有穷苦百姓,尽管有人劝说,但却始终不愿离去。苏翎对此摇头作罢,吩咐钟维泽不必再管,由得他们去。

午时,城外的黑甲骑兵禀报,说有二百四十多人来到辽阳城下,声称是援辽兵马,为首一人名叫张神武,所带之人具是其家丁。

苏翎有些好奇,这辽阳城都快逃空了,竟然也有人敢于带着二百多人驰援,这份胆子倒是不错。当下,苏翎进入袁应泰的经略行辕,直接问袁应泰是否知道此人。

袁应泰当即大喜,立即要让张神武进城。苏翎挥了挥手,示意照办,那报信的黑甲骑兵随即离去。

苏翎便问道:“袁大人,这人是谁?”

袁应泰大约为此人前来辽阳支援所打动,面色红润,说道:“此人原籍江西新建,万历甲辰武科第一人,曾任四川都司签书,因事系狱。前日由我举荐,令其援辽,立功赎罪。倒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苏翎说道:“倒算是敢战之人,不过,人手少了些。”

袁应泰一怔,倒未继续说什么。援辽兵马一向动作迟缓,反复催促才能到得一半。如今这张神武到来,至少还算是有人支援吧。

苏翎接着说道:“袁大人,方才哨探回报。说过虎皮驿一直到沈阳附近,都未见建奴大军的踪迹。想必这辽阳这几日不会有何危险,我这便要去蒙古一趟,这辽阳城,便要留给大人了。”

“怎么?你要走?”袁应泰忙追问一句。

“是地。”苏翎答道。

“为何去蒙古?”袁应泰接着问。

“进袭界凡的人马,会绕道蒙古返回。这几日尚无消息,我要前往接应。”苏翎说道。

“那这辽阳如何处置?”

“袁大人不必多虑,如今这张神武不是来了?大人自可坐镇辽阳,继续等待后续援兵。”苏翎说的轻松。

“这。。。。。。”袁应泰没说完。言下之意必然对援兵的行进速度没有把握。

“袁大人,”苏翎接续说道,“放心,这辽阳已是座空城,我已留有哨探,若是建奴发兵来辽阳。****至少会有半日的准备。到时我会让钟维泽告知大人,大人即可带人向镇江堡方向退去,或是前往广宁亦可。”

袁应泰想了想,便又问道:“城内不驻兵么?”

“不必。袁大人,我走之后。除非辽阳能屯兵十万,否则定是守不住。大人切记!”苏翎正色说道。

袁应泰当然明白,屯兵十万,没几个月是不可能的,也只有按苏翎的安排去做了。

说完,苏翎便告辞出去,自去布置,留下袁应泰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没多久。那叫张神武的人,便到了门外。

不说袁应泰与那张神武见面是何种情形,苏翎很快召集到顾南、郭杰中以及祝浩、钟维泽前来,当然披发军的田大熊也不列外,赶进辽阳城内领命。

待几人全部到齐。苏翎便一一授命。

“田大熊。”苏翎首先叫道这位新任武官。

“在。”田大熊昂首挺胸。

苏翎瞧了瞧。说道:“我已经让袁大人上书朝廷,保你一个游击将军地武职。”

“谢将军。”田大熊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

“跟着我好好练兵。你的前程不止一个游击。”

“是。”田大熊再次挺直了身子。

“待我带骑兵启程之后,你便前往瑷阳堡。袁大人会给你公文,令瑷阳一带的所有的官兵都听你的号令,你给我好好守着,别让努尔哈赤从那一路出现。另外,粮草你自己要带够,至少半月,没有补给。”

“尊令。”

苏翎又转向祝浩,说道:“城内剩下地军需,抓紧时间运送。带不走的,一律妥善处置。明白么?”

“明白。”祝浩答道。

“钟维泽,你的哨探要小心探视。一旦建奴来袭,便全数撤走。尤其是袁大人,要保他平安离去。”

“是。”钟维泽答道。

“另外,若是紧急时刻,城内的这把火,得由你亲自动手。要确保不留下一粒粮食。”

“是。将军。”

苏翎点点头,这才转向顾南与郭杰中。

“你们二人,一驻城西,一驻城东,将哨探都派出去。辽阳城环城太子河对岸,都要密布哨探游骑,一旦发现敌踪,便拔营而退。”

“是。”顾南与郭杰中答道。

“顾南;你那一营沿海州退往金州,若是建奴紧跟不退,便往镇江堡一带退去。若是建奴停在辽阳,你便持袁大人的公文,前往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四卫,接管所有卫所军兵马。我已让袁大人在公文中说明,抗命者斩。你只管去办。”苏翎交待着。

“是。”顾南答道。

“郭杰中,你地营一样,若是建奴逼近,便退往弓长岭。有兵逼近,便再退往凤城与瑷阳堡之间。同样,袁大人也会有公文给你,命沿途各堡寨悉听你的调遣。”

“是。”郭杰中答道。

苏翎将众人环顾一周,说道:“你们都是初次独自带兵,都务必小心从事。号令要严,军纪要紧。”

“是。”这回是几人一起应声。

“按这两日的情形来看,建奴不知在做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地,八旗兵不会立即兵临辽阳。若是一旦来袭,这何时该打,何时该撤,就看你们随机应变了。谨慎与胆识,都不可缺。”

“是。”几人声音稍低,显然都在思索这话里的含义。

“最坏的估计。。。。。。”苏翎稍停一下,才继续说道,“若是都退往镇江堡。便都听从赵毅成的调遣。”

“尊令。”

“你们去吧。”

几位新任武官行礼退去。苏翎便又将一直闲着无事的李永芳招了来。

“这两日如何?”苏翎望着李永芳,问道。

“听候将军差遣。”李永芳一直等着苏翎对其下令,但却一直未被赋予任何使命,这不免令其有些不安。

苏翎盯着李永芳,半响才说:“我给你一万两银子,你去分派赏赐。让你地人分别潜入沈阳与萨尔浒。这你该有办法吧?”李永芳连忙点头,说道:“只要有银子,属下还是能做到的。”

苏翎笑着说道:“你别省银子,办好这件事,少不了属于你的银子。*****重赏之下。也得做出几件大事来。”

“是。属下一定尽力。”李永芳答道。

“这一,自然是打探努尔哈赤的动静。沈阳城内守军如何,粮草几何,这些不必我细说了吧?”

“属下明白。”

“另外,那些跟从努尔哈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