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106章

明月东升-第106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半的货物又重新卸下,而那些暂时没有活干的水手们则各个眼里冒着兴奋的目光,纷纷议论着什么,与此同时,有不少水手骑上胡德昌提供的骡马,向四面八方散去。而胡德昌本人,则在十多名护卫的簇拥下向镇江堡码头奔去。

随后不久,镇江堡码头处也开始喧闹起来。不少闲置的水手与胡家后院的水手们一样,坐立不安,有些人已经开始收拾收拾,准备向胡家村集中。而码头上的船只也晃动着不少人影,胡德昌几乎是一艘挨着一艘地募集。当然,平日里便相交不错的商船,胡德昌早已派人前去打招呼,将船雇下,至于价钱,三江连号的胡德昌可从不来不会拖欠银子的。

到了第二日,连对岸朝鲜的水手以及空闲的船只也听到了风声,纷纷赶来询问,看是否还能参与到胡家商队中赚点银子。

苏翎与赵毅成在镇江堡前分路而去,赵毅成带着五十名骑兵返回宽甸堡,苏翎则放松了战马,缓步带队进入镇江堡。守门的士兵中有两名便是苏翎麾下的骑兵,如今担任冯伯灵部的小队长,见了苏翎,立即呼喝其余十几名士兵列队。苏翎冲他们点头致意,带着骑兵护卫们穿门而过。

冯伯灵已经办事处所搬至原镇江参将府,当然招牌已经改了,正式成为掌管镇江堡的主官。

苏翎进入参将府,冯伯灵便有些急匆匆地让人上茶,随即遣退了左右,与苏翎商议要事。

不过,还未等冯伯灵进入正题,苏翎反倒先提了要求。

“冯大哥,你水师中有多少信得过的?能否上阵?”苏翎问。

冯伯灵对此略微一惊,忙问:“怎么?有敌情?”

“不是。”苏翎回答到。

冯伯灵稍稍放心,在心里琢磨了下,说:“跟着我的倒有百多十人可信。不过上阵。。。。。。很多年没有过了。”

苏翎一摆手,说:“不是让水师打仗,只要敢杀人便行了。”

“那。。。。。五十多人还是有的。”冯伯灵说。

“一会儿你召集一下,我派他们去趟山东。这海路上事情还得让他们多照应着。”

冯伯灵虽然还不清楚何事,但既然说等一会儿再讲,还是先说说自己的事。

“前些日子,经略熊廷弼熊大人给我来了封信,”冯伯灵这称呼的习惯依旧未改,“对我略有赞意。”

原来,拨给冯伯灵的四千新兵,是辽东唯一没有减员的部队。其余各处拨付的新兵几乎都逃亡过半,唯有冯伯灵处依旧保持了四千的总数。这使得熊廷弼对冯伯灵的印象更加深刻,认为此人练兵还是不错的,甚至生出一些惋惜的念头。是故来信鼓励,并在信中让冯伯灵在自行解决粮草问题的前提下,尽量募集人马,熊廷弼可以尽量提供四千新兵的粮饷,并同时拨付了新的一批武器装备,让冯伯灵自己派人前往旅顺口领取。

这是好事,但对冯伯灵这做着朝廷的官,却与苏翎走在一路,却是心中不是个滋味。让冯伯灵一点儿没有顾虑,也是不可能的。考虑到苏翎曾提过的兵员问题,冯伯灵便派人向宽甸堡报信,让苏翎来做个决断。

这些消息一听完,苏翎眼睛一转,便定下主意。

“冯大哥,你这就派人去招募新兵。还是以振武营的名义,同时,拿着熊廷弼的信,去南边四卫征集粮草,谁若是拦你,还按以往说的,胆子要大一些,手里有兵,便什么都不怕。同时各卫原有的武库,也去征集铠甲器械,就拿熊廷弼的信给他们看,不服便抢。有疑问让他们找熊廷弼去讨说法。”

冯伯灵可对苏翎这般大胆的主意给惊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苏翎,问道:“不行便抢?”

“对。冯大哥,你不妨给熊廷弼去封信,就说自己将主动征集粮草。熊廷弼如今正为辽阳的大军粮草发愁,你这般便是替他省气力,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南面四卫如今官员缺乏,兵备道等官员早就缺人,还有谁能管着你?就把振武营的新兵拿出去练练。”

冯伯灵的胆子渐渐被鼓舞起来,喏喏地说道:“那好吧,我试试。”

苏翎笑着说道:“冯大哥,做这事就看谁的气盛,便是理直气壮。你的兵马多了,这官可就又大了些。”

冯伯灵一想,也嘿嘿地笑了起来。

这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便有不同的心态。经苏翎这么一说,冯伯灵的难题便算不上什么问题,反倒让冯伯灵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作,就这么便唤苏翎过来,岂不是自己一事无成的说法?

“对了,朝廷那边有什么消息?”苏翎忽然想起,问道。

“没有。”冯伯灵摇摇头。苏翎派人打烂了镇江堡附近的基层官吏之后,这镇江堡消息的来源,反倒没有苏翎灵通。

“当今皇上换了。如今是泰昌元年。”

“哦?”冯伯灵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或许什么都没有。对万历皇帝,辽东的人可没什么可说的。辽东曾被太监高淮搅得乱七八糟、鸡飞狗跳的,兵变都时有发生,让辽东人对万历感恩戴德,怕是很难。如今就这么在传说中死了,可没人为之惋惜。换个皇帝,辽东依旧是这般模样。

“估计过几日,就该有消息传来了。”冯伯灵到底只冒出这么句废话。

苏翎一笑,转而与冯伯灵谈论其它事宜。

三天之后,胡德昌召集的水手几乎将胡家村挤得满满登登。四十五艘大船整齐地停靠在江边,这几乎是目前镇江堡一带所能寻到的所有大船了。每个水手都提前拿到了五两银子的酬劳,且听说这仅仅是往山东走一趟,然后驾船返回镇江堡,这心中未免升起太便宜自己的感觉。是故这些水手都很听招呼,原本在胡家村管理水手的几个赵四的徒子徒孙,已经能够粗略地将水手们分组成队,并准备干粮淡水。这一去不过几天的功夫,至少去的时候,是没办法给所有人都做饭吃的。

冯伯灵的水师战船挑了五艘还能用的,经过收拾过后,也将作为船队护航所用,镇江水师的大旗被重新制作了数十面,在每一艘船上高高挂起。不过,这一切都在符宝正的眼里显然算不上什么。在符宝正看来,只要派人过去便行了,何必这般装扮。在海上也就登州水师会遇到,而符宝正,可是登州水师的主官,还担心什么?

五百多骑兵最终抵达镇江堡,看着整齐的军容,以及装备齐全的甲杖武器,符宝正才收敛住笑脸,变得严肃起来。同时,这也让他放了心。看来,这位苏将军,实力好远远超出符宝正所料。凭心而论,这些士兵比登州水师的兵可要高出数倍。

人多船少,水手们被提前告诫,加上银子、食物、淡水都置备齐全,所以对每艘船上犹如装粮的口袋一样塞进近百人的恶劣环境,没有人抱怨,反倒盼着早点开船,到了山东之后,便就轻松了。按最短时间估算,从镇江堡到山东登州,要三天多的时间,现在南风盛行,多算点,也就四天吧。再说,这镇江堡入海,是顺流而下,且都是沿着海岸行船,危险是不大的,等到了旅顺口,也只要一天一夜,便可抵达登州。忍一忍,这五两银子便算拿到手里。

每艘船上都有近十人被抽选出来作为临时管事,听从船上主官的招呼。几艘装满士兵的兵船行驶在最前面,由余彦泽带队,在符宝正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山东登州驶去。

看着船队渐渐消失在水天之间,苏翎与胡德昌、赵毅成才松了口气,这在千山堡出现以来,还是第一次在短短三天之内调集人马,征集船只,并做好一系列的供给事宜。就目前来看,一切都还算令人满意。

不过,镇江堡码头上,因这一行动,显得空荡了不少,连一个闲着的人都看不到。那些临时被雇佣的水手家人,甚至开始盼望着胡家船队能再多几次这样的募集,若是那样,全家人便不用担心吃食问题了。

这第一次跨海行动,虽然仓促,充满着未知的估算,但毕竟做到了一半。这将为以后苏翎展开更大规模的海上行动提供了一次实战的机会,而这些被雇佣的水手、船只,也将在日后,更加紧密地靠近苏翎。一令之下,千帆云集的场景,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四章 游击将军

就在镇江水师的船队一路向南驶去的同时,冯伯灵亲自出马,带着振武营中二千新兵也浩浩荡荡地向南行进。  

这一半的新兵是经过短暂训练后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说是训练有成,却也能算得上队列整齐,进退如一。在教官们呵斥与银子的交相驱使下,这些人已经领到一两银子奖赏的新兵更是竭力展现出新军的朝气来。剩下的新兵则在苏翎新调入的教官的整训下,没日没夜的加紧向那一两银子靠近。

冯伯灵总算拿出一副辽东都司新近得势武官的威风,沿着海岸线,一路横扫而去。

熊廷弼对这位昔日相识的低级武官的赏识,不是毫无来由,尽管对冯伯灵不过是一条消息的来源罢了。但以熊廷弼的脾气,这辽东原有的大小武官,除了贺世贤等几个为数甚少的人可用之外,其余的均是人浮于事,毫无用处。这位辽东经略自上任以来,便没把辽东都司原有的大小文官、武官放在眼里,轻则一顿呵斥,重则便要拔剑砍人。再加上原有的辽东大小官员损失惨重,可以说但凡能干点的,都丧命于萨尔浒之战,而留下的,不仅官位低贱,且这办事的能力,连听招呼做事都做不到。

是故冯伯灵此时犹如一朵火苗,给熊廷弼焦头烂额的处境里增添了一点好兆头。朝廷上屡次三番出现的督促收复开原、铁岭失地的言论,那些言官、御史之流更是妙笔生花,动辄下笔千言,将熊廷弼的战略部署说得一无是处,连欺君的罪名都屡见不鲜。神宗已逝,光宗新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眼看着危机一步步临近,这些都使熊廷弼心急如焚。

按熊廷弼的部署,此时辽阳一带聚集的兵马已近十三万,所需器械马匹粮草仍然在不断增加之中,虽然已经度过了如春荒时那般绝境,却仍然达不到预想的要求,要进攻努尔哈赤,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最让熊廷弼恼火的,是聚集在辽阳附近的官军中,除了各边征调来的士兵、川兵、毛兵以外,那些辽东留存的数万人马中,能算得上精壮的兵,十之一二,其余的一眼看去便知不能上阵,勉强做些守城、采草、放马杂事。唯一能称得上善战的,只有各个将领手下的家丁,但为数不多,每个将领之下,不过只有六,七百个人而已。凭着这样的军马,要想进攻,岂不是自寻死路?这且不说,努尔哈赤一再于沈阳附近袭扰,目的已经十分明显,熊廷弼如今仅能全力死守,这丢失沈阳的隐忧都还存在着,怎么可能再进攻?

冯伯灵的异军突起,尤其是那些吃饱了便逃走的新兵在冯伯灵那里一个没少,让熊廷弼的脸上露出罕见的笑意。为此,这一回熊廷弼特意补充了两个月的粮饷给冯伯灵,并且令其招募新兵以弥补辽东在镇江一带的兵力空虚,一千人的铠甲装备也在旅顺口一带等待冯伯灵的接收。

唯一遗憾的,是冯伯灵的镇江游击将军一职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复,但这不并不妨碍熊廷弼在手令中让冯伯灵以镇江游击将军一职行事。

或许是远离了苏翎的缘故,冯伯灵一出镇江,便显露出一个老军伍的威风。在镇江堡苏翎面前的些许懦弱形象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麾下兵马千人的游击将军。

苏翎所说的胆子大点,冯伯灵做起来,可不仅仅这么简单。

从镇江堡辖区与金州卫的交界处开始,沿海岸的堡寨、墩台等等被冯伯灵洗劫一空。原本并不算多,也根本不能舞动刀枪的戍守旗军,不过是卫所种田的出身,哪里能挡得住冯伯灵这一群吃饱了正想找事的新兵?这一路上的三五人旗军,或是十几、二十多人的瞭望烽燧台架,一律被冯伯灵以征集军需的理由缴械,铠甲器械一概扒去。这倒未引起戍守士兵的抵抗,理由倒并非冯伯灵的威势,这还有熊廷弼的军令,以及冯伯灵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愿交出也可,那便随我去沈阳迎敌好了,反正这些刀枪、铠甲、器械收上来,也是给新募集的兵用的。

这么一说,就连有些铠甲武器是自备的旗军,也都在一番犹豫片刻之后,主动脱下,双手奉上。

一两天的功夫,冯伯灵已经收集了数百件铠甲、武器,小的堡寨、墩台几乎没让冯伯灵出马,便由小队振武营的新兵们收拾了。随后稍大一些的堡寨,因聚集着上百的欺君戍守,且还有骑兵在内,冯伯灵则将游击将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不知是不是这些年屈居水师千总一职太久的缘故,以新身份说话的语气,倒真不象是才上任的将军。

沿海岸的黄骨岛堡、望海涡堡、红嘴堡等要地堡寨,冯伯灵是连一丁点的笑容都未露出,驱马来到堡前,将振武营的大旗高高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