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缘 >

第19章

仙缘-第19章

小说: 仙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昊天将目光从天边收了回来,目注兰儿苦笑道:“儒家爱情的不足也很明显,第一是不自由不自主,往往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对盲婚哑嫁也不会作出反抗,所以自由爱恋的事,便只能寄情于牛郎织女这样的神话中了……”

兰儿闻言欣然道:“还好家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公子也不是凡夫俗子,我的运气真好……”

叶昊天面带微笑注视着她,接着道:“第二个不足是所谓的门当户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如果出现错误的配对,只会落得个悲哀的结果,就好像牛郎织女的仙凡配对一般,只能换来三百六十四天的相思之苦及一天短暂相见的欢乐……”

兰儿闻言默然,心中明白,这门当户对的说法并不一定是儒家独有得东西,哪怕再过两千年恐怕也难以彻底根除……

叶昊天继续道:“儒家传统爱情的第三个不足是恩爱不明,往往把恩当作爱,为了报恩而付出爱情……其实,恩情是站在不公平立场出发的,一个在高处施恩,一个在低处受恩,但却无力回报,只好‘以身相许’……牛郎织女爱情的起始,便有一条因素:牛郎还回织女的衣裳,织女便应允牛郎当他的娘子……你说织女是不是糊涂了,怎能为了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衣服,就答应嫁给偷衣的小贼呢?”

兰儿闻言莞尔一笑道:“这倒不一定,应该是织女看牛郎心地善良,才喜欢他的……不过凡间‘以身相许’的事的确不少,公子说得也不算错……”说到这里她忽然“哎呀”一声,满面羞红地低声道:“公子力通鬼神,将我从阴间救回,我也算是‘以身相许’吗?”

叶昊天看着她娇羞无限的样子,侧身将她搂了过来,凑近她的耳边说道:“娘子只是‘以心相许’呢!”

兰儿白玉般的颈项被他温润的嘴唇一触,耳边传来他暗含挑逗的话语,顿时浑身酥软,再也动弹不得……

幸而牵牛星不久便到了……

那是一个完全被绿色覆盖的星球,到处都是树木、竹林和潺潺的小河流水……

瀚海神舟在空中兜了一个大圈,最后缓缓降落在一片竹林环绕的草地上……

竹林边有一座土坯垒就的茅屋,样式古朴,就像中土洛阳一带常见的民居一般……

一个满脸于思、愁容惨淡的汉子坐在软软的草地上,一面吹着细细的竹笛,一面茫然看着不远处正在吃草的牛群……他头发散乱,衣衫不整,仿佛数十年没有沐浴更衣了一样……那些牛大约有十余头,一个个身高体健,毛色乌青,一双眼睛大偌铜铃,正是赤帝所说的青牛的样子!

叶昊天和兰儿远远地听着牛郎吹笛,但觉笛音呜呜咽咽,无休无止,仿佛在低声泣诉一般,暗含着无尽的郁闷和浓浓的恨意……他们用心地倾听了一会儿,隐约听见几句曲词:“隔山山有路,隔水水有船……天上人间云似海,相会何时恨绵绵……”

兰儿不忍再听下去,摇头叹息道:“好可怜的人啊……”

叶昊天也跟着摇头,一面缓步往前走,一面轻声道:“好想帮他一把!”

他很快来到牛郎跟前,一面躬身行礼一面谦恭地说道:“牵牛星君在上,晚辈神州子和朱兰儿拜见!”

牛郎一动不动地继续吹笛,仿佛没有听见一般,连眼珠都没有转动一下……

停了一会儿,兰儿上前一步,将叶昊天的话对着牛郎重复了一遍……结果对方还是没有一点反应,似乎当他们不存在一样……

她和叶昊天彼此对望了一眼,各自摇摇头,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时牛郎吹奏的笛音清楚地响在两人耳边:“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飞花轻似梦,丝雨细如愁……冷冷寒风中,衰草乱泥尘……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相逢应不识,满面鬓如霜……幽梦鹊桥上,临水好梳妆,相顾无言时,惟有泪千行……”

兰儿越听越觉悲凉,心中酸楚,很不是滋味……

叶昊天却满是疑惑,不知道牛郎是不是吹错了……一年相见一回确实苦了点,但还不至于生死两茫茫吧?曲中之意好似他很久没有见过织女了一般……

两人静静地听牛郎吹奏,一直听了两个时辰,笛曲依旧没有止歇,最后兰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眼含泪花,扶在叶昊天肩上抽噎起来……

叶昊天一手托住兰儿的背心,微微输入一点功力,试图让她清醒一些,尽量恢复宁静平和的心态……与此同时,他凝神注视着牛郎,发现牛郎的面色不知何时变得惨白无光,毫无血色,整个身躯仿佛泥塑木雕一般,没有一点生气……

牛郎毫不停留地吹奏着竹笛,笛音越来越显得清苦悲凉:“春枝映断井,月圆照荒丘……残垣走狐兔,蛛网系塔楼……山花不复春,雾滴如雨魂,鸟啼墓门树,寂寞青松根……风月冷凄凄,花零化作泥,云山飞不到,梦魂竹桥西……流水芹努牙,织鸟客还家,荒村作寒食,空对棠梨花……”

听到这里,兰儿浑身发抖,但觉鬼气森森,阴冷逼人……

叶昊天心中惶恐,不知道牛郎是不是忽然发疯,变成鬼郎了……

他见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不得不反客为主,取出龙笛凑近唇边,轻轻吹奏了一曲《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笛曲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织女素手纤纤,织云繁忙;水势“盈盈”,人情“脉脉”,可是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

龙笛的声音一响,牛郎就有了动静,将寂然不动的头颅转了过来……等到叶昊天吹奏到“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时候,牛郎终于止住了自己的吹奏,凝神注视着对方……到了叶昊天吹完全曲时,牛郎的眼眶湿润了,那情景仿佛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忽然找到知音!

此时,叶昊天将笛曲的调子一变,运起青帝的春风化雨神功接着吹奏下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透过笛音,他试着将勃勃生机传向牛郎……

牛郎刚刚找到了理解自己的人,心中充满好感,所以也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叶昊天眼见对方有了反映,而且面色也恢复了一丝红润,于是见好就收,以戏曲《天仙配》的压轴曲“百战惊涛架彩虹,千波万折又相逢,长天雨过蓝如玉

笑看鲜花并蒂红”做为自己演奏的结尾……奏完之后,他再次躬身施礼,道:“晚辈神州子和朱兰儿拜见牵牛星君……”

牛郎似乎好久没有跟人交谈过,呆了半天,才板着面孔道:“找我何事?”

儒仙之路 20、中庸的实质

(第九十八章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叶昊天翘起大指赞道:“好,神君此说甚为高明,原来魔门还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所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受教了!”

真神也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大声道:“只要你入了魔门,我立你为二世魔君!将来必定得传大宝,你看如何?”

叶昊天低头沉思了片刻,看上去在想对方的条件,其实却在思考如何才能反败为胜……

真神一直在热切地瞧着他,希望他能答应……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自己先前所招的几个弟子都是废物……

叶昊天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缓缓说道:“感谢神君盛情……不过,关于邪正之辩在下还想再说几句……神君有所不知,在下既曾身入道门,被封为二品上仙,又曾偶入佛门,被封为昊梵广天佛,可以说对佛道两家都稍有涉猎……然而我真正感兴趣的却不在此,而是一个在天界默默无闻的流派,名之为‘儒家’……”

真神轻“喔”了一声:“说说看,儒家有什么高论?”

叶昊天侃侃而谈道:“儒家的基础之一叫做‘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真神眉毛一掀:“这个观点跟魔门刚好相反嘛!我不怎么看好!如果一味中庸,自然缺乏创新,少了刚猛之道,那可不行,中庸的观点纯粹是害人的嘛!”

叶昊天微笑道:“神君听我解释……所谓不偏,究竟什么叫不偏?跟什么相比才算不偏?关于这一点,可谓众说纷纭,偏颇甚多……在下以为,评价偏与不偏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天道,也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规律,比如修炼一种功法,如果找到了正确的途径,不但修得迅速,还不容易出偏差;如果不辨真伪,不假思索,任意妄为,胡乱修炼,就容易一事无成,甚至走火入魔……”

真神皱着眉头捉摸了一阵:“那么‘不易之谓庸’何解?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如果‘不易’岂不就容易落伍了吗?”

叶昊天进一步解释道:“其实这句话跟‘不偏之谓中‘的意思一样……所谓‘不易’,说的是我们要认准一个方向,不能随意变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不易’……然而我们坚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我们要坚持的不是我们的主观猜想,也不是圣人先贤的只言片语,更不是皇上甚至玉帝这样权威人物的政令或者金口玉言,而是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当然了,要想做到完全的不偏不易很困难,但是只要遵循中庸的思路,努力控制自己别走得太远,就不会出大乱子……”

真神抬头望天思考了很久,最后忽然笑道:“你说的思路虽然跟魔门的神髓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些相通的地方……比如说不畏权势,不拘世俗,这些都是统一的……再说,天机变化,玄之又玄,万事有正就有反,正面是天道,反面就不是天道?人间正道是沧桑,魔道就不是沧桑了吗?谁能说魔门的行径就完全没有道理?哈哈,不说这些了,只要你不听玉帝老儿的话,我就喜欢!痛快!今天真是痛快!这场辩论我们没有胜败,算作平局结束!”

叶昊天闻言一呆:“平局怎么算?”

儒仙之路 21、再论儒家的仁爱——平等与自由

(第一百章回看求解仙心处,浩气干里暮云平)

通灵宝玉答道:“所有的山谷都能进去,不过却不太容易,必需一步一步的来,先从此谷开始……你可知道,此谷名为仙心谷,蕴含的灵气固然十分充足,但其真正的价值尚不在此,而是在于‘仙心’两个字……”

叶昊天听得奇怪:“‘仙心’?是不是‘修仙之心’?绝情灭性,坚心向道?”

通灵宝玉解释道:“否,仙心跟绝情灭性没有关系……所谓‘仙心’,简单说就是一个‘德’字……‘德’字在道家名为‘仙心’,在佛家名为‘佛心’,在儒家是什么?我说不好……‘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仙心谷内没有生死,也没有轮回,无论是飞翔的百鸟,还是奔驰的麋鹿,都已经在这里修炼很久很久了……它们积累万年的禽心兽心便是修炼仙心的基础……主人若能吸取此谷一半的仙心,就能令谷后的石壁出现裂痕,从而现出进入四时八正谷的通道……”

叶昊天回头看看身侧的兰儿,发现她正在用心琢磨通灵宝玉所说的话,而且面色也变得好了很多,于是便略微放了点心,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什么是‘仙心’了……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的根本……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儒以仁为本,释以戒为本,道以德为本……是故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测海;以心融迹,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

兰儿看着他十分开心的样子,嫣然一笑道:“公子欲自成一派,看来是要以儒求心,以仁得道了……只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那么多,关于仁爱的论述几近泛滥,公子怎么才能开拓创新登峰造极呢?”

叶昊天沉思良久方道:“为练神功,无可逃避……儒家‘仁、义、礼、智、信’,仁字排在第一位……仁是儒家思想的绝对核心之一,不知道什么是‘仁’,就不明白儒的含义,也就无法炼成至高无上的儒家神功……你说得不错,关于仁的描述太多了,单是一部《论语》就有多种说法……”

兰儿笑着插言道:“若说《论语》,我也打小儿背过的……其中有数人向孔子问‘仁’,孔子的答法各自不同,其中有‘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