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开封一秀才 >

第111章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111章

小说: 明末开封一秀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

    全场哗然,提升军备的事情他们知道。可这新式的鸟铳,他们却是不曾听李修文提起过的。

    此刻,所有人都急着想知道,这新武器到底有怎么样的威力。是射速更快了,还是打得更远了,又或者是更好操作了等等。

    李修文神秘地一笑,就是要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才能对这鸟铳有兴趣,进而才能练好这打枪……呃,放枪的本事。

    “再过几日,你们便能见到这鸟铳了。”

    他并没有现场揭开谜底,而是继续引发众人期待的情绪。接着说道:“总之,你们记着,咱们神机营,玩的就是枪,敌人还没跑到咱们跟前时,咱们就先放倒他,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明白——”

    众人齐声回应,现场声若雷霆。

    李修文从不克扣他们的军饷,他们互相打听过,自己当这神机营的兵,待遇可比另外两个京营的士卒好太多了。

    李修文双手前伸,往下压了压,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他才继续说道:“本督希望,咱们神机营能成为精锐中的精锐,成为大明朝的虎狼之师……”

    “我要你们,成为王牌军团!”

    士卒们对这个新词不太好理解,但一连串“精锐、虎狼、王牌”这样的字眼,听了这个新词,他们还是隐隐听懂了些东西。

    “精锐、虎狼、王牌军团——”

    只沉寂了片刻,现场爆发出了整齐的呼声,震颤云霄。

 第197章 棋子到京

    ps:感谢“冬夜飘雪已凋零”的再次打赏!

    ————

    军器局的一应军备送到之后,李修文干脆搬到了军营里,每日指导士卒们训练。

    李修文主要让他们练习的,便是较为精准的点射。发枪准头这东西没啥好说的,多练就是了。

    对于步兵,李修文重新让他们学习了三段式射击。

    第一排的士兵发射完后,便立即退下,第二排士兵紧跟着补上,再次发射完后替换第三排士兵。

    如此,当第三排士兵发射完毕,原先的第一排士兵,已经重新装填好弹药,进行补位了。

    这样的射击方式,很好的弥补了发射间隔太慢的缺陷。

    这样的配合法子,可比原先一窝蜂打一通,然后再集体装填弹药要好太多了。在场的许多将领,对此都是赞叹不已。

    这只是初期水准罢了。李修文的打算,是等他们熟练操作鸟铳后,再进行三列式射击的训练。

    三列式,便是进行更细致的分工,一人持枪,一人装填弹药上膛,一人负责点燃药引。

    通过这样的法子,射击间隔将再次减少,发枪速度会更快,能够对敌人进行最严密的射击,给其造成最大限度的伤害。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李修文并不急于求成。这些人大多都是新兵,原先的那点儿老兵也没几个真正熟练发枪的。

    也是因为这三列式,李修文才决定扩充士兵人数的。三人配备一把鸟铳,和原先的步兵配备数量也没太大差别。

    鸟铳的造价很高,若是全营步兵配备,也不是做不到,只是没这必要。

    人手一把,打出来的效果反倒不如三人一把,谁会花这冤枉钱?

    反正现在只是初期训练,一个营一个营的拉来训练,鸟铳也还够用。将来分工之后,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除了步兵们站着射击以外,李修文还要求,骑兵们要能在马儿奔跑颠簸时,坐在马背上进行精准的射击。

    这可把骑兵们折腾得够呛,这样的训练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头天训练下来,就有一些人开始抱怨了。

    对此,李修文只有一句话:“我要的是王牌!”

    他心里很明白,现在不进行这样的训练,将来真要上了战场,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神机营的待遇是不错的,神机营的军纪也是十分严明的。但凡不愿意训练,跑去偷懒的,以及散步谣言干扰训练的,一律抓来打上三十军棍,屡教不改者,直接革除军籍。

    神机营要的是精锐,是虎狼,是王牌。存心应付,把这事当成工作来敷衍的,对不起,这里不适合你!

    军队最重要的就是赏罚分明,若只有严明的军纪,士兵们在高压的训练之下,肯定会心生抵触。

    李修文还制定了奖赏制度,士兵们训练时表现突出的,可以破格提拔。

    要知道,神机营极少有机会上战场,认真训练就能得到升迁,谁会不愿意呀?

    大伙儿都卯足了劲,努力提升。他们很明白,只有在上司们面前好好表现,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神机营士兵们的战甲,全都是崭新的。李修文这个大盐商,把贩私盐赚来的钱都贴进了军费。

    在他的要求下,原先京营特制的那种几十斤重的铁甲,改成了铁只用来护住重要部位,其他的部位则是轻便的皮甲。

    如此一来,重量大大减轻,士兵们在最大限度避免受重伤的同时,还能灵活地作战。

    此时已是夏季,李修文天天带着神机营训练,一个多月下来也晒黑了不少,眉宇间倒是多了几分英气。

    李修文知道,将来要面对的敌人之一就是满清铁骑,先前便安排李东做了个骑兵。

    虽说不能徇私,但训练中只要自己特别关照,李东能得到提携的机会自然就多些。

    这些日子以来,李东表现的也确实不错,李修文便趁势将他提到了把总的位置上。

    这天,李修文接到消息,方宁回京了。

    他吩咐了张罗彦和何宽俩人,继续带着士兵们训练后,便独自一人离开了神机营。

    方宁下江南办的差事,是奉命去抓一个人,这人叫钱谦益,东林党的首领,温体仁的对手。曾经被温体仁整回老家去了,如今已经在家待了八个年头。

    李修文从前世的历史上,对他还是有些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几十岁的人,竟娶了秦淮河八艳中的柳如是;另一个原因,则是“水太凉”的典故。

    据说清兵攻破南明朝廷时,妻子柳如是曾劝他投湖殉国,他说“水太凉了,咱们明日再来吧。”

    崇祯时的首辅中,就温体仁干的时间最长,整倒的人最多,李修文却真没怕过他。他心里很清楚,温体仁就是在崇祯十年,栽在了钱谦益手里的。只要自己撑住了,就能等到这老狐狸自取灭亡的时候。

    他实在是没办法,此前一直在让人监视着温体仁,却总是搞不到对方的黑材料。很多人都弹劾过温体仁,却没什么好下场。

    李修文知道,自己若是没有够份量的证据,是动不了这位首辅的。温体仁不倒,他就不敢随意施行复周王三卫的计划。

    只有温体仁倒了,让薛国观上去,自己要挟他支持这件事情,才更有把握成功。

    先前,李修文便打过招呼,让锦衣卫的人留意着,看温体仁什么时候会对付钱谦益。

    虽说历史就是这么走的,但李修文可不敢大意,自己的出现本就是变数,万一出了什么变化,岂不是白等了?

    也是因为这个,在听了方宁带来的消息后,他才会显得有些犹豫。

    最终,李修文决定推动此事,加速温体仁的灭亡。

    这件事情的关键,就在方宁的身上。

    在押送钱谦益回京的路上,方宁不断吹嘘着李修文如何受到圣宠,就是得了他的吩咐。

    事实上,钱谦益一路上都在想着,应该如何自救。在听了李修文的大名和事迹后,便决定向他求救。为此,又是对方宁好一通的贿赂。

    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他又如何能够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李修文的一颗棋子呢?

 第198章 挖个大坑

    北镇抚司,诏狱。

    李修文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见到众多空旷的牢房,觉得这诏狱也不像传说中的那般渗人。

    这里边的刑具,和南镇所用的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方宁在前面领路,很快便带着他来到了关押着钱谦益的牢房。

    这老头看上去五旬的年纪,精神头儿倒是不错,那富态的身材,活像个地主老财。

    他此时若不是穿着一身白色的囚服,而是一身员外长衫的话,真的就如同一个富家翁。

    钱谦益的身上,根本就看不到一丝的伤痕,进了诏狱还能得到如此优待的,怕是没有几个了吧?

    谁让整他的人是温体仁呢?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钱谦益,我给你把李大人请来了。”

    方宁从后腰上掏出钥匙,打开了牢门上的铁锁,对李修文恭敬地做了个邀请的动作,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说道:“李大人快请进吧。”

    见对方演得似模似样,李修文心中暗笑,脸上却面无表情。淡淡地点了点头,他迈步走了进去。

    身后,方宁重新锁上了牢门,便出去了。

    “扑通——”

    方宁一走,钱谦益对着李修文径直就跪了下来,语气恳切地说道:“求李大人救救老朽!”

    “钱老快请起来吧,我听说过您的大名,岂能受你跪拜之礼?”

    李修文伸出双手,在空中做了个虚扶的手势,钱谦益便顺势起身了。

    这一幕,就像是隔空就能把人给扶起来似的。

    由于时常要关押的都是朝廷大员,这种监牢比较特殊,里边都配备了桌椅,算是特殊待遇。

    当然,触怒了皇帝,加上锦衣卫一心想要整死的人,是没机会走出去的。备两张椅子什么的,算是比较仁慈了吧。

    李修文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钱老过来坐下慢慢说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想让本官如何救你?”

    钱谦益走过来坐下,将事情缓缓道了出来。

    事情和李修文先前了解的差不多,这位东林党的首领,和温体仁是政敌的关系。

    八年前,他让温体仁整倒,回苏州老家养老去了。要说他家也是地主,在常熟过得也算不错,可温体仁却不肯放过他,如今得了空闲,就让常熟县的一位状师,张汉儒告了他的御状。

    这状纸上,列出了钱谦益共五十八条大罪。当然了,很多罪名纯属胡扯,他都在家养老了,没有官身能犯多少大罪?

    可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信了,就行了。

    温体仁就一个意思——整你。

    钱谦益虽离京多年,在朝中还是有些人情关系在的。他被方宁抓回来时,倒是一点儿也不慌。因为他知道,会有人给自己求情的。

    方宁却告诉他,这些都没用,求情的人越多,你就死得越快!

    这些话,自然是李修文让方宁说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朱由检最恨结党的人,那些人越求情,他越觉得钱谦益党羽太多,势力太大,死有余辜。

    方宁告诉他,人多没用,找个有分量的人帮忙说话,才能免祸。

    钱谦益被吓得不轻,一路上,又听着方宁吹嘘李修文如何如何厉害,才想到要求李修文帮忙的。

    不料李修文听完后,却只是长长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早几个月,或许我还能救您,可如今我也失了圣眷,说不上话了。”

    钱谦益闻言一愣,问道:“大人如今也失宠了?”

    李修文点了点头,咬牙切齿地骂道:“是啊,都怪温体仁那个老狐狸!”

    他说着,放在桌上的拳头都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钱谦益明白了,敢情他也救不了自己,心里暗骂方宁不厚道,忽悠了自己那么多钱,请来的却是个失了势的人。

    见对方略带失望的神情,李修文不动声色地继续道:“我和钱老有着共同的敌人,虽然救不了你,却可以请到一个人为你说话。以这人的身份,若是愿意帮你的话,应该是能让你脱罪的。”

    钱谦益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忙追问道:“这人是谁?”

    “曹化淳。”

    从诏狱里出来时,李修文的袖口里,多出了一沓厚厚的银票,这都是钱谦益托他找人的费用。当然,他可以从中抽取一部分。

    他拿到了钱,便往家里赶回。

    今天,是曹化淳过来收帐的日子。

    此时,常熟县的状师张汉儒,也后脚跟着来到了京城。

    听温体仁的吩咐,告了钱谦益的御状后,他心里很清楚,事成之后,自己必然能从中捞到不少好处。

    跟着进京来,是为了案子定案能够更加稳妥些。苏州路远,若是到时事情有变,自己这原告可以再补上一状,也省得消息传来传去,拖得太久。

    “嘿嘿,这回应该能捞个官儿当当了吧?”

    这么想着,张汉儒看着前方不远处的那座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