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秦 >

第31章

最秦-第31章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剑星目闪着寒光,没有理会卫霍,手中的白腊杆倒背在身后,寒声说道:“今日李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若不小心被我击出圈外,只能怪你学艺不精。”说完,他身形冲出,竟然主动向司马毅几人发起攻击。

如此一来,司马毅这群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剑身上,反倒忽视了卫霍。

看到这种结果,卫霍眉毛一挑,他没想到李剑竟然傲骨如此。宁愿只身面对司马毅等人的围攻,也不想把自己这个不相干的人拉下水。

“李剑,在合作一次何妨!”卫霍轻笑一声,速度丝毫不比李剑差,手中白腊杆翻飞,几乎和李剑一起攻击向司马毅几人。

这场原本该是混战的考核就这样被几个人搅乱了预定的轨迹。此刻圈中大部分人都躲在一旁。

一些聪明人早就看明白情况。刚刚李剑、卫霍二人一通乱打,已经淘汰了几个人。若这次二人能够再淘汰掉司马毅等人,他们可以不战而进入下一轮考校。

若是李剑、卫霍二人被淘汰,那他们在伺机把倒霉的人踢出圈外也不迟。

大秦立国日短,尚武之风在各个阶层方兴未艾。

司马毅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并非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既然是世家大族派遣进入军中效力者,身手都还算可以。

可他们的身手和李剑、卫霍二人相比,还是相差太多。

双方刚一接触,司马毅一方就有人被李剑一棍抽在腰间,飞出了圈外。

“哎哟,李剑——你欺负人——”被击飞的正是伺候过始皇帝的老侍医夏无沮的后辈,名夏钦。

夏无沮因荆轲刺秦王而立功之后,夏家渐渐也成为咸阳大族。只不过他家世代以医术为主,刀剑弓马上要差许多。

李剑也是抓住夏钦这个软肋,给司马毅团伙来了个杀鸡儆猴。

果然,这一招还是管用。

几个靠近李剑的世家公子犹豫了一下。就是这犹豫的当口,卫霍和李剑的白腊杆趁机旁敲侧击,逼迫的几人步步后退。

眼看司马毅几人被李剑和卫霍迫退,那些看热闹的人不禁心惊。没想到这两人竟然战力如此强大。

“愿和我把他们赶出圈外者,今后共同对敌,军功平分。”卫霍大吼。

那些旁观者中有几人和卫霍本是一组,对他也算熟悉一点,此刻听了他的话,稍稍犹豫一下,便有几人端着白腊杆准备帮忙。

此次来考校的,以黔首出身居多。这些贫苦出身的人早就看司马毅几人身穿锦绣战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顺眼。如今有人迈出第一步,立刻有更多人跟着冲上来。

“仇富”的心理让这些人自然而然的站在了卫霍一边。

人多势众的卫霍一方已经不再讲究技击技巧,一通乱棍之下,司马毅几人鼻青脸肿的被打出了白圈。

对这种比赛结果,蒙恬感到非常意外。这种乱斗是他在北疆边防时候,选择精英的常用方式之一。这种戏剧性的比赛结局却是他第一次遇到。

看着被狼狈赶出圈外的几人,胡亥叹息一声,这几人中有先秦名将司马错的后人,有夏无沮的后人,有尉缭的后人,甚至还有蒙氏支脉。

对如今的大秦而言,世家的利益胡亥还伤不得。朝廷和大族的利益属于捆绑关系。这捆绑的纽带越是紧密,世家大族为朝廷卖命的忠心就越是稳妥。

想到这,胡亥命令叔孙通传旨:“咸阳英才,弓马骑射,朕很满意。刚刚一翻乱斗,可做考校之余,供诸位朝臣一笑。令,凡晋级第二轮者,均可参与战策考校,酌情加封。”

那些刚刚被淘汰的听到这个旨意,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对着观台高呼万岁。原本沮丧的司马毅等人也都再次露出了精神。

所有朝臣都称赞皇上求贤若渴的英明举动之时,却有一个不过三十上下,眉目清秀,身材匀称,中等的个头的御史一脸严肃,盯着雀跃的人群神色复杂。

第60章犯颜直谏

相对于刀光剑影的武考来说,文考就显得没意思许多。

虽然二世皇帝胡亥下旨通晋级第二轮比试的都可以参加战策考校,可一些大字不识的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退出。

此刻蒙恬和王贲也离开了观台,和几个文臣武将一起到对答战策的考生中巡视。

蒙恬关心的是卫霍,王贲关心的是李剑。这二人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临场表现出来的应变素质,都不可小觑。

看着下面作答的人,胡亥有一种天下士皆为所用的感觉。

就在这时,观台边传来奏报声:“臣,淳于庸觐见!”

胡亥正满心高兴,听到淳于庸的声音,一下想起了这个三十多岁眉目清秀的男人。

“传!”对淳于庸,胡亥很有好感。此人是个直臣,朝堂之上,这种人不可或缺。

淳于庸在宦官传唤的声音中,迈着稳健的脚步走到观台之上。先给胡亥跪下磕头。

胡亥摆了摆手说道:“此刻观台上并无他人,爱卿不必如此,请起。”

淳于庸却不理会眼前皇帝的命令,依旧坚持行完君臣大礼,才缓缓起身,没有任何铺垫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臣御史淳于庸,有要事奏报陛下。”

“嗯,倒是有些御史的样子。”胡亥点了点头,示意淳于庸说下去。

淳于庸一拱手说道:“今日选材,原本是大喜之事,臣本不该进谏。可有些事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请皇上恕臣冒犯之罪。”

看到淳于庸这个样子,胡亥的身形端正了一下,表情也严肃起来。御史就是负责监督皇帝和朝廷政事的,他这样认真,胡亥这个二世皇帝自然要重视起来。

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冒失,淳于庸重新跪下,仰着头说道:“臣今日辅政李斯大人,熟悉许多大秦律法,深知皇上乃上天之子,言出法随。既然皇上出言,既是法。臣就不敢不冒死进谏。”

“今日选材取士,是朝廷慎重抉择的大事。我大秦立国,军功至伟。以军功封爵者,可世代沿袭。从某种角度说,这军功封爵比朝廷官职更为重要。爵位,是大秦之重宝,无军功者不可冒领。今天子一时高兴,便赏赐任嚣四级不更爵,是对大秦军功律法的不尊重,对其他选材人士也不公平,此臣之一谏!”

胡亥一愣,自己刚刚一时兴起,对任嚣赞赏尤佳,也没想太多,就给了个爵位,没想到却让这新晋的御史抓住了把柄,参劾一本。

淳于庸刚直不阿,说完那番话喘了口气,一顿借着说道:“选材大比,要的就是能者进,庸者退。可刚刚皇上不顾预先订制的规矩,一句话就免了一个环节。臣窃以为这种事情,不可取。此为臣之二谏。”

躬身磕了个头之后,淳于庸接着说道:“这两谏,一是望陛下少开幸进之门,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产生揣度陛下之意,投机取巧,获得官爵。二是希望天下有法可依,否则事事都指望陛下亲自决断,一者皇上劳累,二者效率底下。”

“臣身为御史,犯颜直谏是职责所在。望陛下接纳之余,尚能恕臣之罪。”淳于庸刚直,可这最后几句话还是有些委曲之意,给胡亥这个皇帝也算留了面子。

对淳于庸的进谏,胡亥多少有点不舒服。

自从穿越而来,附着胡亥身上之后,所有人都怕他滥杀之名。除了赵高几乎都对他敬而远之。御史职司更是无人敢进谏半句实话。

刚刚经淳于庸一番进谏,胡亥想了想刚刚自己的举动,的确有爵位轻封之嫌。

幸进之门一开,许多朝臣幕僚都会全方位的揣度自己的心思,迎合自己的口味以图加官进爵。那样整个朝廷就会乌烟瘴气,最终导致政权腐败不堪,国家千疮百孔,还是免不了灭亡之灾。

想到这,胡亥激灵一下。自己来到大秦虽然阴差阳错成为秦二世,却不想尸位素餐,而要做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今天这事儿,自己的确有些冲动。

不过这个淳于庸,胡亥看了一眼,还真是不给人面子啊。竟然就在这观台上犯颜直谏,幸好蒙恬和王贲都已经离开观台。否则被他们看到,朕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想到这,胡亥开口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朕受教了。说道幸进,你不也是?”二世皇帝有些悻悻然,又不能借此杀了淳于庸,只好拿话撞一下他。

哪知淳于庸这倔驴竟然不解皇上之意,非但没有就坡下驴,反而脖子一挺,狠狠的磕了一个头说道:“臣知道自己属于幸进,所以这御史职责一刻不敢忘,虽说言官无罪,御史无咎。但臣终属幸进之列,请辞御史之职。”

“我操!”淳于庸这一番话说出来,胡亥暗骂一声,下意识的对着淳于庸竖起中指。

淳于庸不明白这手势是什么意思,却也知道不是啥好事儿,依旧梗着个脖子在哪里把犯颜直谏进行到底。

虽然这里所有人都不知道竖起中指是什么意思,可一个皇帝对臣子竖中指,还是有失体统。

胡亥现在算是明白,历史上魏征的直谏为什么名流千古,唐太宗的胸襟为什么被文人无限夸大。

为什么古代那么多犯颜直谏的御史言官被皇帝‘喀嚓’了。有时候话赶话的,真特么气人啊!

他竖起的中指隔空点了点淳于庸,最终还是缓缓的收了回去。随着中指的收回,胡亥的心气渐渐平稳。他知道淳于庸说的这些话都是为他负责,为大秦江山考虑。

胡亥气的是这个家伙难道真的是大脑进水亦或是少了一根弦,说话竟然如此直接,还拿辞职来吓唬自己。

臣子炒皇帝鱿鱼,真特么奇葩。胡亥虽然有点小郁闷,可对于淳于庸还是欣赏大于反感。

“朕,受教了!”对于一脸死也要直谏的淳于庸,胡亥服了。

“臣,告退。”淳于庸给胡亥磕了个头就要退下。

“这家伙,也是为朕好!”胡亥叹息一声,说道:“淳于庸,你到治粟内史那,领赏谷三石。算是朕对你直谏的嘉奖。”

原本以为淳于庸会谢恩退出,那只这个原本打算退出的家伙竟然又跪下,一脸平静的说道:“臣谢陛下赏赐。不过臣是御史,进谏乃职责所在。每月俸禄是陛下给的工钱,该领的已经领了,不需要额外赏赐。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刻,胡亥心中有一百只草泥马飞过。这一百只草泥马把他的心踩踏的乱七八糟。

对于淳于庸这样一个二货,胡亥有些无奈。

盯着他看了半晌,胡亥竟然被气乐了。

淳于庸借机告退之后,胡亥突然想明白为什么皇帝多数接受不了‘犯颜直谏’,忍不住骂了文人一句草泥马。

什么叫犯颜直谏?说白了就是打脸,打皇帝的嘴巴子,告诉你一些道理——这就是犯颜直谏。

“御史中有这货,朕干什么真要仔细斟酌。”虽然有千万只草泥马在心头飞奔,可胡亥知道,淳于庸是对的。

想做好一国之君,就要失去许多乐趣。皇帝称孤道寡,此言不虚。

第61章朱家觐见

兵书战策的考校由蒙恬和王贲来主持,最终选出了十人作为候选者。至于他们最后能走多远,就要经受战火考验之后才能下定论。

让人意外的是司马毅和夏钦竟然都进入了前十。原本看不惯李剑高傲的二人似乎终于有了炫耀的资本,向李剑呲牙咧嘴。

高傲的李剑自然不屑去看他们,倒是卫霍向着二人扬了扬拳头。

这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年纪本就不大,再加上生活安逸,懂事都晚。对于这种孩子气的显现,蒙恬和王贲都视而不见。

两个大将军知道,只要经过一场真刀真钱砍杀的洗礼,这些年轻人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成长。

给最后十个胜出的人做了一番训勉,胡亥立刻起驾回宫。剩下的事儿就是蒙恬和王贲两个统帅的了。

刚刚回到武信殿,蒙毅和优旃就赶了过来。

今日选材,参赞府的几人只有优旃和蒙毅未去。

蒙毅现在忙的焦头烂额。渭水暴涨,黄河决堤,虽然开放各处粮仓赈济,但灾情严重,远非简单赈济就可以解决。

按照正理,朝廷应该派出专门负责的水工官员视察河道情况,进行治理。可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思变。眼下朝廷也拿不出那人手和财力来解决黄汛问题。

眼看着咸阳城外的宿卫军和骊山刑徒组成的大军就要随皇帝亲征启程,蒙毅七分心思都放在了三军后勤补给之上。牛马车安排好,粮道的选择,多少石粮食能支持大军多少天……

不过数日时间,蒙毅已经累的瘦了一圈。

此刻已近午时,君臣都没有吃饭。

看到蒙毅和优旃过来,胡亥直接叫御厨准备饭食,君臣几人算是草草的对付了一顿。

蒙毅把几日的准备给胡亥简单说了说。

对蒙毅的一切安排,胡亥都深感满意,这种人才就是做个丞相也是绰绰有余。

优旃原本是伶人出身,对军国大事虽然偶尔有自己的看法,但真的正八经儿的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儿。

为了不耽误大事儿,优旃选择了去将作监,和将作监负责人蔡轴一起研究造纸,也算借着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