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秦-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我今天就要回去禀报刘邦和萧何,告诉他们,大秦皇帝说话虽然生硬,但是绝对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如果要投降,还是赶紧的好。那些百姓都等着出城开荒呢,咱们这样给人家添堵,也不对不是。还有那个年轻的小皇帝,说话虽然硬气,可自己怎么反倒有些佩服心折。
陈平叹息着,那个好人不希望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这事儿得办了,不为别的,就为了武关城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也要加快速度了。小皇帝说的对,都是炎黄后代,没事儿打什么打,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经。
第298章封功台
睡了个好觉,吃过早饭。陈平就和李元告辞,离开了武关城。
和来时候阴郁的心情大不一样,陈平从胡亥的言谈举止之中看到了满满的诚意。接下来就要看沛公刘邦是不是真的愿意投降大秦。
这一夜,陈平睡的很香,可是刘邦等人在武关城外却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就连一向心大的樊哙都没有睡意,瞪着大眼睛望着漆黑的夜色,也不知道再看什么。
早晨,陈平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刘邦的大营门口。他去武关城的时候,是走着去的。为的是一旦秦军翻脸,除了自己这条命,秦人什么也别想得到。
可如今回来的时候,却是骑着一匹高头战马。从生意经上来说,陈平这是赚了。生生的就赚了一匹高头大马。
早有军兵把陈平的战马接过。陈平等不得通报,直接向刘邦的大帐走去。
大帐之中,萧何、曹参等人早就到了,见陈平进来,互相都没有客套。直接让陈平说说情况。
“我见到大秦皇帝了。的确是秦二世皇帝胡亥。”陈平喝了一口水。武关到刘邦的大营虽然不远,但他也跑的口干舌燥。
把胡亥所说的招安事宜说了一遍,末了说道:“沛公可以为沛县公爵,秦皇说了,咸阳和沛县你可自行选择居留之地。”
刘邦点了点头,对于秦二世不想要他的命感到很满意。到现在,他被李元牢牢牵制住,进退不得。刘邦自己都想不到这种情况下自己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值得胡亥大老远的跑来招安。
一个沛县公的爵位,且是世袭罔替。这种荣宠已经超出了现在的刘邦的认知。他很满意,毫不掩饰的满意。
既然主将刘邦都满意,那就没有人说其他的。毕竟军中大多数人都是跟随他们从沛县出来的,沾亲带故。真的硬扛下去,恐怕死伤不少,没法和父老乡亲们交代。
大事敲定,信使的来往自然就不少。武关城和刘邦军队仿佛搞起了联谊会一般,信使穿插。
行宫之中的胡亥对眼前的形式很是满意。他很庆幸自己是在刘邦没有滋生出野心之前就把他招安了。一旦刘邦成长到后期,那是绝对不可能招安的。别说他,就是萧何、曹参等人,如果到了后期,想要招安也是断然不能。
如今一招棋走对,形式一片大好。
当刘邦决定投诚的消息传开之时,无论是城外的叛军还是城内的大秦军民,都异常高兴。整个城中热闹非凡,仿佛过年一般。
选了个良辰吉日,李元带着大秦甲士来到刘邦大营,先是下了军中所有人的兵刃武器。然后让那些曾经的叛军列队,各自安守在自己的本阵大营之中,不得随意走动。
刘邦和他的核心人物全都坐上了秦二世准备的高大马车,进入武关城。
这一次和上次不同,整个武关城门张灯结彩,更是夸张的在地上铺了一条红毯。这红毯一直延伸到武关城内。
大秦二世皇帝嬴胡亥此刻就在红毯的尽头,武关城的瓮城之中,搭建了高台,迎接这一波投降之人。
对刘邦的这群手下,胡亥简直是太爱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废物,没有一个庸者。现在他们肯投降,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站得更高。如果自己能让他们走上更高的位置,这些人就会绽放出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历史光芒。
刘邦一行七人前来,胡亥端坐高台之上,远远就看到了见过面的刘邦和樊哙。依然是刘邦在前,樊哙站立在刘邦身后,仿佛护卫一般。只是这一次樊哙手中没有了大刀。
在后面的车中是陈平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两个人都是文官打扮,胡亥参照着陈平猜测那人应该就是萧何。
再往后是三人一车,雄赳赳的站立在车上,都是武将打扮。胡亥知道这应该是刘邦麾下的曹参、周勃、和灌婴。只是到底谁是谁,胡亥分辨不清。
进入了武关城,见到了前面高高搭起的收降台,刘邦一抬手向着引路孟夯一抱拳说道:“请将军停了车架,我们既然是受降,还是步行到受降台前。”
李元在接受刘邦的大军,这次是孟夯跟着胡亥前来。他久在参赞府中看到蒙恬蒙毅李斯等人指点江山,见识也算多了,点了点头,觉得刘邦这个人也算知道进退。
车架停下,刘邦带着身边的六人低下头趋而向前。
来到高高的台前,刘邦毫不犹豫,直接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叛臣刘邦,感激陛下厚恩,前来受降台领罪受降。”
胡亥看着刘邦,内心不禁赞叹这家伙是个人物。从一个敢于造反的将军立刻就成了现在这样儿,当真是能屈能伸,无怪乎项羽那种人干不过他。
“沛公别来无恙。”胡亥站在高台之上,淡定从容的开口说道。
刘邦听了声音,微微觉得耳熟,忍不住抬起了头。在他身边的樊哙同样抬起头。
只见高台之上,身穿黑底绣金龙袍的青年高高在上,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眉宇间甚有英气,腰间更是挂着一柄长剑。
樊哙只觉得秦皇眼熟,而刘邦却已经想起,他看了看胡亥,终于还是把一句‘秦胡公子’压了下去。
当年为了争夺武灵遗宝,他带着樊哙和胡亥在戚家庄早就已经见过一面。突然想到当时自己和樊哙商议,觉得那秦胡公子是个英雄人物,想要收为自己所用,如今时移世易,竟然是这般境况,忍不住再次低下头。
樊哙终于也认出了胡亥就是当年的秦胡,他性子直爽,顺口说道:“秦胡公子?”
胡亥从高台走下,笑道:“二位将军还记得秦胡公子,朕应该觉得荣幸才是。”说话间他已经走到了台下,孟夯立刻站到了他身边。另一边蝶翠也紧紧跟随。
胡亥伸手先拉起了刘邦,然后走过去,拉起了樊哙。在扶起陈平之后,胡亥扶着陈平身边那四十多岁带着三缕胡须的男子说道:“朕如果没猜错,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吧?”
萧何一躬身,抱拳说道:“陛下谬赞,小人不敢当。”他此时只不过是刘邦帐下的一个小官,大名鼎鼎的确谈不上,可不知道为何李元说秦皇指定要见他一面。
胡亥向后走去,依次扶起了后面三人,也知道那三人中身材最矮,略微消瘦的是曹参。那个个子高高,健壮的是周勃。而中等身材却显得浑身力道彪悍无比的正是灌婴。
都认识了一圈,胡亥才回头,拉着刘邦的手,走上高台。
到了高台之上,胡亥坐下,刘邦等还要跪却被他制止住,高声说道:“今日这台,不叫受降台,而是封功台。”
“封功台?”刘邦等人心中疑惑。
“卿等深明大义,不为一己私利而陷百姓于水火,毅然投诚,这就是大功劳,当封赏。”胡亥一本正经的说道。
第299章项羽再起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傻子,他们到底是该封赏还是该惩罚,心里都有数。收降不论罪,已经是恩。如今提到封赏,那就是厚恩。而这件事是由秦二世亲自来办,那就是皇恩浩荡。
刘邦为首的几人再拜而谢。
胡亥看着几个人,点了点头。他的心中有一盘大棋。这盘大棋的思路随着天下的粗定而越来越清晰。他需要的是国家安定的时间。
一旦刘邦投降,剩余的那些人除了项羽之外,别人不足为虑。什么所谓的六国后裔,就是一群败了家的丧家之犬,有什么能耐和朕争锋。
封功台上,胡亥当场册封刘邦为沛县公。
按照李元等人的意思,是把刘邦送到巴蜀偏远之地,做一个小县公。但胡亥不这么想,如果那样做了,聪明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些望风之人,想投降的人,都会犹豫。
刘邦的投降,胡亥已经想好了,沛县公不过是个地方上的公爵,位高无权。如果他够聪明,就这样安稳一世,做个太平公爵,就当是大秦养活他了。至于沛县,他会放一个厉害的县令来钳制刘邦。
萧何、陈平等人,并未立刻封赏。这些人都是人才,需要带回咸阳,该重用的重用,该放到军中的放到军中。
武关的一切都很顺利。
胡亥借着武关大搞活字印刷的事儿,直接让李元印刷了一匹宣传刘邦、韩信等人投降的报纸。这些报纸被快马连夜分发的全国各地。
韩信、刘邦投降的消息就在大秦第一份不成熟的报纸上被大肆宣传。那印制报纸的工匠吸取了当初宣传单的办法,为了照顾一些不识字之人,在报纸上竟然配上了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大秦皇帝的威武恩义。
几乎是数日之间,一些小股的散乱反贼纷纷销声匿迹,就地解散。剩余五国之中,其余四国自问无法抗衡大秦堂堂王师,都把心思想到了霸气无边的项羽身上。
这就导致败退彭城的项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原本高傲的不可一世的六国后裔纷纷拜入项羽麾下,项羽的人马几乎在几日之间就壮大到原来的数倍之多。就连盱台的楚王都给项羽发来国书,称当初识人不明,错用了宋义。要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继续主导伐秦。
此情此景,项羽怎么会同意楚王的说辞。他痛斥了楚王的来使,命力士割了楚王使者的鼻子,这才赶出了彭城。
在范增和跑来的张良大力劝阻未果之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把魏、齐、韩三国的后裔分封为王,唯独楚王被他孤立起来。
这三国之王的封底都在大秦腹地,可谓有名无实。项羽却美其名曰,封地自取,有能耐者多拿,没能耐的少拿。实在拿不到的,那就不配为王。
说白了,除了他西楚霸王,别的所谓王,都是空有其名。
张良和范增多次苦劝,却被项羽讽刺的体无完肤。
范增自从跟随项梁出征之后,项梁战死,项羽就对他日渐冷漠。再加上钟离眛、虞子期说项梁都是看了范增的信号才冒然进兵,被章邯所杀。项羽更憎恶这个老不死的。
至于张良,项羽只道他是个喜好黄老之术的方士文人,对他所说的话,听的多,信的少。更是在张良对军政战略提出意见之时,总会拿他诈取武关失败,害的刘邦进退两难来说事儿。
张良及其郁闷,想要离开楚军大营,却发现天下间除了项羽,已经没有英雄。他咬了咬牙,还是继续留在项羽身边,希望和范增一起配合,能说动项羽。
诸王被项羽架空,大军在握的项羽再次雄心壮志。认命虞子期为先锋,钟离眛率领大军左翼,猛将龙且率领大军右翼,自己作为中军,浩浩荡荡的从彭城开拔,向着邯郸方向扑去。
范增和张良苦劝项羽既然和楚王已经翻脸,就应该先灭了楚王,再兵发武关。既免除了后顾之忧,又因为武关刚刚收降了刘邦,戒备松懈,正适合突袭。
可项羽却笑两个人太蠢,被秦军吓怕了。他认为应该兵发赵地邯郸,攻击韩信。因为秦军主力在赵地,若想毕其功于一役,必然兵发赵地。
何况邯郸北方有自立的燕王呼应,到时候霸王大军一道,被分割开来的燕军遥相呼应,里外夹击,韩信就是有通天之能,也会败亡。
更何况挥军杀了楚王为师出无名。若霸王帅军北上的时候,楚王先出手,就给了他灭掉楚王的机会。到时候杀的楚王哑口无言,天下豪杰挑不出毛病才好。
项羽说的也有道理,张良范增无法说服西楚霸王,只好日夜谋划,如何联系燕国,使得他们出兵和楚军联合攻打韩信。为项羽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
张良更是处心积虑的和范增研究之后,派出了使者给楚王熊心。明面上是要和熊心达成和解意向,实际上是要引诱熊心攻打西楚霸王项羽,好找到一个消灭熊心的借口和机会。
当张良的信使到达楚王熊心那里,说了种种鼓惑语言之时,熊心的确动心。整顿大军就要偷袭项羽后方。上柱国陈婴还算有些头脑,力谏楚王不可造次,恐怕授人以柄。
无奈熊心年少气盛,眼中只看到消灭项羽的绝好机会,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的大军刚刚起兵,项羽那边就已经得到了风声。
项羽原定计划不变,只是右翼大将军龙且挥兵迎战楚王熊心。
不过月旬,熊心就被龙且大败。在陈婴的保护之下,仓皇逃走。可怜楚国兵将再次被龙且收编,壮大了项羽的军队。
熊心渡江逃到盱台,盱台令却把他和陈婴擒拿,削了首级,直接送到项羽大营之中,向项羽表示了衷心归附的意思。
一时间,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