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89章

汉明大黄袍-第89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膛一声脆响,让在场所有人惊了个呆。没放子弹啊,怎么就响了呢?杨帆放下枪,一边的孙元化结巴道:“爵……爵爷,你没事吧?”
  杨帆侧过头,无奈道:“你应该问问枪有没有事。”这都还没上子弹呢,一上膛,就嘎嘣脆,明显地是枪出了问题。杨帆将枪膛退了出来,拿着枪栓往里头瞄了一眼,叹气道:“撞针断了。”
  “撞针断了?”孙元化拿过来呢喃道,“唔,确实断了。可这是第一次上膛,怎么就会断了呢?”
  “老孙啊,你这铁太脆了,我不是和你说了吗。含碳多的铁硬度小,很容易断的,你看看,这么薄的撞针都给扳断了。”
  孙元化无奈道:“看来得换料了。”杨帆放下枪,道:“这要撞针不出错。你这个膛线差点就差点,至少可以打得出子弹就好。还有这子弹,我看现在这工艺水平,这边还难造出来。你看这样,子弹我们回京,交给那些大内的人造去。你看如何?”
  孙元化点点头,一听要回去,瞬间脸色就变了。“爵爷,我能留下来吗?”
  “怎么,不愿意回去?”
  孙元化点点头,道:“爵爷呀你也明白,我一个苟活之人,本来就能活一天是一天,自从到了这边,才明白了什么是爵爷您说的自由。我挺喜欢这里的。”孙元化说的是平铺大白话,也没了当初那股酸儒的腔调。
  对于孙元化的这个决定,杨帆丝毫没有诧异,若是让他选择,他也会这么做。谁想要整天过得担惊受怕的,便答道:“不回也好。老孙啊,其实我还真是巴不得你不回去,呆在这里好好造枪,管理一下这边的事物。”
  “怎么?难道我回去会给爵爷带去麻烦?”
  杨帆摇摇头,道:“那倒不是,不过如果你回去,我们造枪必定会受到圣上的控制,到时候,这枪,谁说了算?这是个救国的利器,也有可能是亡国的催死药。”
  “为何这么说?难道有了这枪,还愁打不过那帮建奴吗?”
  杨帆摇摇头,道:“我不知道,所以一直不敢早早地将枪造出来。怕就怕圣上攥不住枪杆子,倒头来门神成了催命鬼。”这枪造出来,自然不会拿去对付那帮子泥腿子,这第一要武装的,便是锦宁防线。
  兵权若是在自己手上,那武装起来自然没什么大事,关键就是兵不在自己手上,吴氏父子是反骨头,祖大寿、洪承畴在历史上又是贰臣,虽说和祖大寿熟归熟,但还是不好说。最怕的就是朝廷内部有奸细,那样子枪的图纸一旦传出去,优势立马就成了劣势。杨帆想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澳洲这边造枪,京师那边造子弹,一旦情况有变,亦或是战事将起,再度南下,一来筹粮,二来拿枪拿人,到时候就真的是粮人归了。
  孙元化点了点头,道:“爵爷考虑地长远,就怕惹人猜疑啊。”杨帆罢了罢手,道:“当初你是登州巡抚,这回,我走之后,你就要挑大梁了。”
  “唉,爵爷还是另寻高明吧。当初我这个官当得实在有些糊涂,就顾着铸炮造城,结果呢,孔有德那个混账东西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了登州,确实是我的过错。”
  “这个久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了。你放心,不需要你决策什么。劝农、治安得当便是了。我会成立一个决策小组,作为你的行政班子,以后凡是有什么难办的事情,就投票解决。过了半数的事情,才能执行。也不需要你为难,如何?”
  孙元化感激地看了一眼杨帆,道:“既然爵爷如此抬举,在下还要推脱的话就显得有些不识抬举了。”他从台上拿出三本书,道:“这里便是当初爵爷让我著书立说,写下的一些化学、物理知识,希望能帮得上爵爷。”
  杨帆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不是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办,我甚至想带你回去开私塾了。”
  “呵呵,爵爷说笑了。”
  “不说笑的。唉,对了。若是可以的话,你在这里也可以开个私塾,培养一些可以接你班的人才。万一哪一天有个不测,你说是吧。”杨帆甩过去一个你懂的眼神。孙元化叹了一声,“也不知我那妻儿如何了,有没有因为我受到牵连。”
  “如果可能的话,只要他们愿意,下次再登临上岸,你就可以见到你的妻儿了。”杨帆笑了笑,“行了,不和你贫嘴了。有些事情我临走前还得吩咐下去,好让你接受顺当一些。”杨帆起身,缓缓离去。
  孙元化看了看那个背影,呢喃道:“真人也。”
  ……
  五百人,都坐在一个营帐内。杨帆看了看这百营之中出来的五百个队长,从中也有不少是新面孔。那些能力不够的,或者心术不正的,被一些后来居上的人顶替了位置。杨帆看着那本刚刚统计上来的粮册,道:“这次秋收,第四十六营的收成最高,按照奖励制度,四十六营的五个队长,可以每人额外获得二十两银子。虽然现在这里可能没什么用,但是不久的将来,如果要回去,这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了。如果想换东西的,自然也可以,粮食、酒肉都可以。”
  几个队长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领了银钱,乐呵地坐回到位子上。拿着银锭掂量来,掂量去。“喂,徐瞎子,悠着点,别掉进钱眼里去。”
  “去去去,你才瞎子。你们二十九营收成才我们四十六营的一半多点,好有空在这瞎闹。肯定是你这个队长没督促好。”揣了银子的徐瞎子得便宜还卖个乖,讥笑道。
  “去去去,要不是我们二十九营娘们、老爷子多,哪容得你们四十六营在这里猖狂。要我说啊,你们四十六营光棍蛋子多,看你们以后怎么办。”
  “对对对,他们四十六营就些大老爷们,以后啊,还得哭着求着找媳妇儿呢。”
  营中变得热闹起来,杨帆压了压手,道:“先安静一下。你们要找媳妇也好,找娘也罢,我不管,但是有一条,你们还有手底下的人都给我听好了。嫁娶完全得双方自愿,若是被人知道是强迫的,就地处斩,绝不姑息,明白吗?”
  “知道,知道……”
  杨帆既然说到了这个话题,便切入了正题,“今天交你们来,不是别的事,就是关于法令的执行。前几天不是颁布了一些法令措施吗?我再腔调一便,绝对不容许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犯了事,小过扣粮,大过,犯了死罪的,必须得上报到孙廷尉那里,然后按照规章制度,召开五百人会议。孙廷尉会听取你们的已经,做一个决策,然后举手表决,只有决策通过半数以上的时候才能实行。若是通不过,孙廷尉有权召开全体农户表决大会。我这么说,你们明白了吗?”
  杨帆虽然不是要实行了共和,但至少要让这里的每个人都得到人身权利。恰好孙元化也不是什么专断独行的人,自己的这番措施,起先给他说明之后,立刻使得他赞不绝口。主要是孙元化本身也想当个甩手掌柜,安心去搞他的那个科研。现在的石油、枪械、以及弗朗机的弹药、城墙的建造,孙元化都主持布施,真的有些分身乏术的感觉。好在有了个百人科研小团队,经过几个月的培训磨合,不说什么技术的掌握,至少孙元化分派下去的任务,都可以完成。
  这些人拿着粮食,身上的担子又轻,自然干得十分卖力。杨帆感觉,有时候,一个人真的很容易满足。尤其是这些百姓们,给了地,给了粮,他们便可以安居乐业,那不就是盛世安宁了吗?
  可偏偏,有那么些毒瘤,搜刮民脂民膏不说,还圈地圈钱,弄得贫民无立锥之地,自己却占着万亩良田。百万石粮食缓缓装上了船,历时半年,杨帆的船队终于是要返航了。
  (本卷终)


第174章 杨帆归来

  船队的调度,终于是完成了。浅滩上的船只,一艘艘的被拖到浅海,送行的人列在两边。一边是孙元化,他的身后,是三万的农户,一个个看着杨帆,心里说不出的哽咽。是杨帆,把他们带到了这里,每个人都有田,每个人都能果腹,现在,良人要归,他们自然舍不得。
  “你还会回来吗?”花花抱着个罐子。不是杨帆他们带来的瓷器,而是他们部落的陶罐。她有些难过地交给杨帆,道:“拿了你这么多水晶瓶子,这个,还有里边的腌肉,给你。”杨帆接过花花的一番心意,摸了摸她的头,道:“会回来的。别以为这么一罐子肉就想把我打发了。你在这里拿了多少东西,太便宜你了。”
  花花噗嗤一笑,没了愁色,点点头,道:“那好,等你再回来,一定要带过来你说的那些胭脂水粉,对了,还有香水!”
  “好啦,好啦,都给你带来。”杨帆摇摇头,看向三清部落和羽织部落的两个大首领,道:“我走了,但不代表当初的盟约就散了,相反的,为了你们两个部落的稳定平衡,更要维护好这个联盟,希望你们能够遵守。”
  “杨爵爷走好,这边的汉人,我保证,下次您来的时候,只多不少。”邓明笑了笑,“如果真的有可能,我都想跟随您回那个帝国看看了。不过部落需要我,便不叨扰了。”
  杨帆攥着孙元化的手,缓缓往船边走去,“老孙,送送我。”杨帆望着海面,碧蓝碧蓝,越往远处望,越幽邃。“这里就靠你了。记住了,便那原先那套官架子来行事,一切都按当初的计划办,就不会出乱子。这边两个部落,便是我们最大的门神,他们如今都想拉拢咱们,就是最好的一种状态,给他们点甜头,但不要走得太近,尤其是那个三清部落的大部司,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恩。爵爷放心,这个交由我便是。倒是你,容我多嘴一句,京师的水深得很,听闻爵爷登朝堂,痛斥朝臣,还是尽量别做得太过火。东林党势力庞大,并非爵爷您可以对抗的。”
  杨帆登上船板,缓缓走上船,呼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谁又能够懂我朝堂上说的那番话是给谁听的。点醒了,自然明了,点不醒的,也就罢了。后会有期!”他没有回头,走在甲板上往后挥了挥手。铁锚缓缓收起,水手的呼喊中,风帆一扯,顺风顺水来,顺风顺水而归。满满的船舱,百万石岁粮,朝着那个遥远的明帝国驶去……
  ……
  ……
  崇祯六年十月,距离登州叛乱的平息,已经过去了六个月。齐鲁大地再次回复了往日的安宁。孔有德这次的叛乱,对于明廷,是一次重大的牵制和打击。短短大半年时间,消耗的军饷、粮饷,以及兵力的牵制。
  杨帆的船队,历时四个月,终于是又回到了大明朝。一路过来,粮食、水源备得充足,几乎没任何停留,便一直北上过来了。直到到了登州府,船才停靠下来。登州的水师慌慌张张地围过来。一般的商船,几乎不会到登州府停靠,那么便是其他船只了。好在是大明的旗帜,所以那些水师才敢靠上来询问。得知是大半年前出海的凌河伯杨帆,赶紧回去报信。
  新上任的登州巡抚谢樊接到通报,赶紧急急忙忙地感到码头,眺望着大船队缓缓靠岸。杨帆登船上岸,太久了,当踏上这片既陌生有熟悉的土地时,杨帆感觉整个人都舒爽了不少。在谢樊的安排下,锦衣卫一行人跟着杨帆入住到了驿站。这些船队原本就是从大连调过来的。杨帆打算卸下粮食,走陆路回京。
  “谢巡抚,这登州现状如何了?”
  接风洗尘前,谢樊特地点了点那舱中运来的粮食,吓得话都说不利落了。百万石麦子,这论白银,那可是二百万两的白银,都快赶上大明半年的税收了。他有些口渴地站在杨帆边上,道:“杨爵爷,这自从四月平乱以来,百姓安定,已经没有什么骚乱了。只是那个孔有德,逃到了盖州,如今估计当了二姓家奴了。”
  杨帆暗道这都把人往死路上逼了,连被孔有德放了条生路的孙元化都“死了”,这孔有德不跑,那还等着朱由检过来砍他头吗。是杨帆,他也跑路了。
  谢樊擦了擦额头的汗,看了眼杨帆,道:“不知道爵爷这么多粮草,从何而来?在下也好上奏禀明圣上。如此大一笔征粮,爵爷可是救了辽地、陕地、山东三处的人啊。想必圣上听此好消息,一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加官进爵,备受宠幸啊。”
  杨帆笑道:“承巡抚吉言,不知如今旱情如何?”
  一听到杨帆提及旱情,谢樊摇了摇头,道:“又是大旱,今年陕地几乎是颗粒无收,旱灾、蝗灾不断,圣上也正为此时头疼呢。山东这边也有不少地方出现旱情,秋收少了三成。不过爵爷这百万石的粮食入仓,今年又可以缓上一缓。”
  杨帆眉头一皱,有些担心地问道:“不知这里种了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没有?”他明白,土豆的胚种肯定是不够的,起码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推广。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