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212章

汉明大黄袍-第212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走出殿外,一边早就候着的高潜恭候着,道:“侯爷这边请。”
  高潜带着杨帆,从一侧往乾清宫走去。
  “侯爷如今荣华富贵,圣上青眼相看,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高潜侧头笑道。
  “呵呵,高公公这深受陛下信任,贴身服侍,不也是格外蒙受圣眷?”
  高潜摇了摇头,道:“东厂本是圣上耳目,司礼监也不过就是替圣上操心点内事。只不过如今,杨侯您这耳目,似乎有些过于多了,这消息、情报有时候东厂都还没有得到,圣上就反问咱家了,可把咱家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这是怪在下消息太过灵通了?”
  高潜笑了笑,道:“爵爷,您看这样可否。这反正我等也是替圣上分忧,您这也忙里忙外的,不如将这支情报队伍,交由咱家。咱家也知道,侯爷您为这支情报也付出了不少心血,这补偿自然少不了,您看如何?”东厂早就对这庞大的情报机构有了兴趣,除了明面上那些所谓的民调员外,杨帆这条情报机构,发展其实已经很广了。
  宋承苟如今在就不在天桥下说书了。如今想见宋承苟一面,难于登天。连杨帆要见面,都要安排很多天。很多暗子,或许杨帆一辈子都不知道。当然他也没必要知道。这才是这条情报机构的珍贵之处,最近官场风气稍有收敛,也是多亏于这条神秘的消息机构,以至于很多贪官污吏也变得缩头缩脑起来,生怕自己花天酒地之时,这隔墙有耳的看到听到些什么。(未完待续。。)


第429章 共商国是(下)

  “呵。高公公若是想接盘,这补偿不补偿的暂且不说,每年几千两的花销,您可担负得起?”
  “几千两?这么多!”高潜吓了一跳。若只是一次性几千两,那这钱掏一掏还是可以的。这每年这么多银子,即使底下孝敬上来的,也没有这么多,那他还接个锤子,这接过来消息是有了,这银子没了。
  杨帆笑了笑,低声道:“这人员情报不是朝廷编制人员,哪里来的俸禄,都是杨某人自己掏的腰包。您不是说圣上为何比你们东厂都要提前知道某些情报么,告诉公公您也无妨,这锦衣卫可是经常出入风月楼买消息。您若是想快人一步,这少花点钱,去风月楼,也许有所收获。”
  高潜眉头一挑,喜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杨帆明白,朱由检找他入宫,一定是昨夜那国书还没有和盘托出。他也清楚,这国书一定是提到了他,不然这朱由检也不会如此闪烁其词。
  “看看吧,昨夜送来的。”
  杨帆上前,接过那份所谓的贺礼。
  “杨弟:见字如面。你我虽未谋面,然大凌河一战,足下一锤定音,此韬略武功,实则令兄折服不已。然今天下大势,不明不郎,弟虽得此侯爵,然日月无光,兄实为弟之前景而忧。恰明主兴于辽金,闻弟大婚,主上喜,遂托仆贺礼一份,往弟早生贵子。近辽地兵马正盛,兄实念汝,盼能与汝金秋佳节会于凌河以西。辽河以东,共商天下大事。盼弟赴约。长兄范文程敬上。”
  他看完这份国书。感情是那范文程拉拢自己的书信。这话说得,日月无光。这没事说大明没有前途,后边又说兵马正盛,听着隐隐似乎是有先礼后兵的意思。
  朱由检见杨帆已经看完,便道:“这辽东第一谋士,可是与你够亲近的啊。朕怎么读之,倒不像是国书,而是家书啊。”这话酸溜溜地,让杨帆也苦笑了一声。
  “圣上可要明鉴,这范文程。微臣可是一面都未见过。”
  “行了,朕若是责难你,还用得着等现在吗?刚刚将这国书往朝堂上一丢,不用朕,满朝文臣唾沫都可以淹死你。朕是想问一问你,这金秋那场会盟会不会影响那场突袭?”这个确实有些巧合,恰恰是在金秋。如今杨帆也联系不到林丹巴图尔,这要是会盟会不到,让林丹巴图尔与建奴撞个大满怀。那就玩笑开大了。
  杨帆沉默了一阵,反问道:“圣上,如果您是在沈阳的那位,这金秋会盟能谈什么?”
  “若是朕。自然就是谈边疆、领土问题了。”
  “恕臣直言,圣上还是没有站在河那边的角度。如今后金吞并辽南、漠南,建立伪朝。这兵力孰强孰弱。自不用微臣多说。可以说山海关以外,四面楚歌。早已岌岌可危。这时候,敌强我弱。您说河那边的那位,这是要谈和?”
  朱由检沉默片刻,道:“这是在将朕的目光吸引到辽东,没错吧。”
  “正是。我猜皇太极秋后用兵,定然是以雷霆手段,拿下朝鲜,至于察哈尔部,估计漠南那边已经开拔,往青海一侧靠近了。届时,谈盟约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目光和兵力,投注在山海关。”
  “那你有何良计?”
  “会盟。至于青海那边,不得不防。如今湖广一带起义平息,陕地乃起义的源头,圣上可借平乱名义,将卢象升巡抚调任至陕西,与洪承畴一道,稳定陕西、山西安定。也以防蒙军找不到察哈尔部,折道偷袭。”
  “恩,这一点朕在就想这么做了。陕西这边一直是朕的一块心病。卢象升调任陕西,朕也放心。”朱由检坐在椅子上,道:“朕让你这次担任主试,一来掩人耳目,免得把你提拔上来,你又跑去做生意。还有一点,就是想改一改这考场风气。”
  “圣上,这个微臣插手真的好吗?”杨帆仿佛看到清晨顾须程那张木刻般的死人脸。这要是真的科举主试,难免有些抢了他老人家的活。
  “新任的顾老朕自然信任,但是礼部这么多审官,朕也无暇顾及这么多,你在京中,正好就帮着看一看,也替朕选拔选拔人才,如何?”
  杨帆躬身一礼,道:“圣上都开金口了,微臣岂敢有不遵之语?”
  “朕看你很不情愿?”
  “恩。”
  “恩?”
  “额……”
  ……
  ……
  陕地的春,没有那种滋润的感觉。贫瘠的土地,让这万物都坚强努力地想活着,却活得很累。白衣踏至,朝着洛阳城缓缓走着。他从京师到了金陵,又从金陵到了陕西。
  偌大的福王府,繁华依旧,确实有新春的气象。宫门前年前刚刚换上的大红灯笼,一尘不染,不少下人进进出出,正在往里头拉着一块奇石。上边的孔眼多得有些密集,若是有密集恐惧的人看了,估计得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门口的两只高头大狮子威立在宫门前,这身白衣,跟在运石头的队尾后边,往王府里头走去。由于他很是淡定,王府的管家以为是押解石头的,便没有搭理。那运石头的脚夫呢,又以为是王府的总管,也不敢出声,于是那白衣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也得亏他淡定,不然若是东张西望的,定然被人拆穿。
  巨石三米见宽,五米之长,王府那两扇五米宽的大门打开,才使这石头能够顺利地入府。这块假山石,是要放在怡花园的,所以穿过宫殿,这才走了一半的功夫,下边的车轱辘便已经承受不住压力,裂开了俩,原本六个车轱辘才稳下来的巨石,一头往前栽了下去,将青石砖都砸了个大坑。
  “我……!我说什么!叫你多搞些车轱辘,你偏要说六个够了,你……唉?人到哪里去了?”总管转过头,那白衣人已经没了影。
  “你们头儿呢?”
  “啊?那不是王府的管事吗?”
  大总管瞳孔一缩,蓝袍一甩,“我!”(未完待续。。)


第430章 一口棺,两座山

  天晴,王府怡花园花草生机勃勃,才是春天应该有的气象。
  福王这座肉山,晒在春桥亭中,十分遐逸地眯着眼,由于肉长得太快,那已经不明显的脖颈上露出的肌肤,都是略带紫纹的。
  一边的老书生,则是静静地拿着一本书,看得很认真。朱常洵嘴里哼哼着戏词,一只手有节律地拍打在扶手上,忽然鼻子一哼哼,道:“唉。老梅,那块靠山石到了没有?这萧子成也真有趣,以为送我快靠山石,本王还真会割肉给他银子似的,门儿都没有。”
  他斜眼瞥见了白衣,见白衣书生不答,便道:“喂,老梅,说句话啊。当本王的话是放屁是吧?”
  “王爷,那个不是我?”
  朱常洵稍稍直起腰来,翻过身子想要正视白衣书生,“你给本王讲故事啊,那不是你,还是鬼不成?”
  “故事?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还在翻身的朱常洵刚抬头,就一下摔在了地上,“二……二……二哥?”他看到朱启那张看上去年轻如美少男的脸,却从那眼神和声音中,一下便识出了他来。如果说他一生最恨的人,那自然就是抢走他皇位的大哥,而最怕的人,就是他这位二哥了。
  很少有人知道,朱启真名,叫做朱常启。只是消失了二十年之后,也就将中间那个常字抹去了。担任宗人令,本来就是极为隐秘的事情。
  朱启坐在一边的石凳上,看着那像座山一样的朱常洵,眯着眼睛。道:“还是那句话,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有!有!”他颤巍巍地站起来,不顾自己堂堂王爷的身份。缓缓将酒斟上,“二哥,你……请。”
  怡花园最前边的那块千疮百孔的擎天石已经运到原先的那些浅坑上,工匠们用吊绳,杠杆,缓缓将那石头立起来,看上去,确实挺气派的。朱启喝了口酒,道:“杨帆来过是吧。”
  福王那堆肉一颤。回过神,“是的。后来又走了。”
  “他说什么了没有?”
  “让我拿点银子出来,帮着萧子成和洪承畴他们联系,在荥阳清剿起义军。”不知道为什么,朱常洵在朱启面前,听话的像个小孩一样,一五一十地将事情都告诉了他。
  “那你照做了吗?”
  “宝箱我退回去了。”在朱启面前,他连本王都不敢称了。
  “所以这就是你不去做的理由?那我也来讲讲故事吧。你没做这件事,却找了帮手。告诉了他们杨帆的地址,是吗?”
  “没……”
  酒尽,朱启淡淡道:“还要我像以前那样,将你关在黑屋子里吗?”
  这一次。福王眼中的惊恐更加显现出来了,颤抖道:“不!二哥。我说的都是实话,这龙虎山的道士。不过是碰巧。他们本来就是要过来收拾万年寺的。我只不过……只不过告诉了传师和一个刀客……”他忽的抬头,但是那晚……那晚老刀客并没有出手。
  啪!
  酒杯被捏碎。福王一下就跪了下来。和一个孩子一般捏着耳朵,“二……二哥。我说的都是是真的。至于那晚,为何传师会帮那个和尚,我真的不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
  朱启又拿过一只酒杯,斟上酒,“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带了很多故事,说给你听。”
  “万年寺和龙虎山,这是一场有阴谋的江湖恩仇,起因一口棺,但最终的结局,龙虎山高手全部覆灭。而一手策划的,真是你说的那个传师,所以,你明白了,那晚为什么龙虎山的道士一出现,这万年寺的白衣和尚,还有传师会出现了吧?”
  福王已经感到背后一阵恶寒,身体抖得像个筛子一般。
  “所以说,我的好老弟。这次漂亮的伏击,有你一半的功劳,不过是被反伏击。”
  “不!不……不是我。二哥,老刀客并没有……”
  朱启嘴角划过一丝冷笑,“你的那个客卿老刀客,当时正缠着我,不让我去阻止住这场已经被我识破的反伏击。最后,连战到死,都不肯让我去阻止这场无谓的伏击。我的好弟弟,你觉得你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让一个先天中境的高手,拼死替你卖命吗?”
  他的手,捏在呆若木鸡的福王脸上,“你自以为很聪明地操控着这一切,却不知道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结果,就在没几日之后,龙虎山因为几个大宗师阵亡,无人操控龙虎大阵,那晚天师府,赵真人死在了雷电之下。至此,龙虎山一夜之间,由一个道教南派执牛耳的位置,沦落到了一个三流的宗门。本宗二十多年付出心血,准备南北合流的计划付诸东流不说,原本应该效忠朝廷的几位大真人,也死伤殆尽,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
  朱启放开了那张猪油脸,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笑容。这一切,他也是知道了这一切前因后果之后,才联系到了一起,理顺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一口悬棺的问题。悬棺不过就是一根导火线罢了,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灭了龙虎山,也就打破他一手策划的南北合流。
  所有事情,看似毫无关联,然而一连串的事情串起来,听完前因后果的朱常洵,才脸色惨白的坐在地上。他以为足不出户,靠着有梅书雨的出谋划策,能够掌控一切,却不知道自己就是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偏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