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55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55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考生,本官知道民众对本次县试关注度非常高,为示公平,本官与同考官商议决定,由本官和同考官刚刚拟定了四道试题,封存在这书案上四个纸筒里,分别编号甲乙丙丁,由众位考生现场抽定此次考试试题!”冷风扫视了全场一遍,说道:“先由一位考生选择两个编号!”

    考试竟然由考生选择试题,这种别开生面的出题方式,考生们何曾见过?大家情绪都非常高昂,但毕竟是第一次,一时无人敢主动起来选择。

    过了一刻钟,有位胆大的考生,起身施礼道:“大人,学生斗胆选择甲丁!”

    “好,这位考生选了甲丁,那么现在去掉甲丁!”冷风微笑道:“再请一位考生从乙丙中选择一个编号!”

    有了第一位考生的示范,立即又有一位考生起身施礼道:“大人,学生选择丙!”

    “好!本官宣布丙号纸筒里面试题就是本次县试的试题!”

    韩非暗中扫了一眼兴奋的考生,淡淡一笑,这种文字游戏,本就是他教给冷风的,一种障眼法而已。试题发下来,他匆匆看了一遍,时文题目果然是“百姓足,君熟与不足”。

    县试毕竟是科举的初级考试,具体考什么,一般由知县决定。本次考试有两张试卷,一张是释义,也就是名词解释,十道题目,从四书五经中抽取的,考的是考生的基本功,这一点难不倒大多数考生;第二张试卷就是时文写作。县试取中与否,主要是以时文优劣决定,当然,第一张试卷作得一塌糊涂,也不可能取中。

    韩非脑中超级系统略一搜索,第一张试卷所有答案就呈现眼前,花费的只是誊录时间罢了。对于时文,他有些纠结,他前些天让王若兰写了一篇时文。王若兰不愧为金陵第一才女,时文写的花团锦簇,但与他从超级系统里搜索到的时文相比,略显阴柔了。

    他考虑再三,决定不用王若兰写的,毕竟他名声在外,肯定有不少人会关注他的试卷,他必须要让所有挑剔的人无可争辩。打定了主意,他提笔略一思索,即用方正的馆阁体写道: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间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

    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

    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

    饔飨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一挥而就,韩非拿起试卷从头阅读一遍。文章如何,他一点都不担心,这是另一时空的状元手笔,岂会差了?他对自己一气呵成的书法,还是相当满意的,那些年被母亲逼着苦练,没有白费呀。

    韩非暗中留意了,别的考生都还在奋笔疾书,为了低调,他只好假装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干坐着混时间。直到有人交卷了,他才收拾物品,然后捧着试卷送到冷风跟前。

    冷风其实一直在留意韩非,这些天为了避嫌,他们两人一直没有会面,也不知韩非时文准备得如何。他接过韩非的试卷,急忙翻看时文卷。

    “好!好!好!”

    冷风情不自禁大声叫好,当场提笔在卷头画个圈圈,然后把试卷递给旁边的同考官。

    韩非从考场出来,见王若兰和薛宝琴的马车还在场外等着,急忙赶过去。回到家中,耐不过薛宝琴的询问,他只好把考场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薛宝琴惊讶地问道:“大哥,万一考生选了别的编号,那考题不就变了?”

    韩非朗声一笑,道:“只要冷大人知道哪个编号是想要的,就不可能被选错!”

    “这……考题不是考生选的嘛,难道所有纸筒里都是一样的题目?”

    “傻丫头,这只是一个障眼法,考生第一次选择了两个编号,若是里面有想要的,冷大人就会顺势留下这两个号,后面也是同样的道理。看上去好像是考生选择了试题,其实,从头至尾都是冷大人自己在选择。”

    “大哥,这个鬼主意又是你想出来的吧?哼!”

    “这也是没办法,如今舆论令我骑虎难下,我必须拿到案首,但为了避免贻人口实,只好出此下策!”韩非尴尬的一笑,又道:“接下来,我会让冷大人把前十名的时文,在民申报上公开展示出来。”
………………………………

第一百二章 是时候该走了

    “县试案首是韩神医!”

    县试尘埃落定,三天后张榜公布取中的名单,不出众望,案首是韩非。这一结果,在大多数人预料中,但在街头巷尾还是引来阵阵欢呼,仿佛案首就是他们自己。

    鉴于韩非与知县冷风交往过密,不可避免会有少数人,对这一结果保持怀疑。随后,民申报全文刊发了此次县试前十名的卷子,彻底消除了杂音。

    王若兰指着报纸上的时文,对韩非娇嗔:“非弟,你临场写就的这篇时文老道,无懈可击,你有这样的才学,干嘛还要妾身写篇时文出来献丑?”

    韩非连忙讨好地说道:“大姐的时文花团锦簇,怎么能说献丑呢?若不是大姐时文的引导,我是万万想不出那篇时文的,总之,这个案首是咱们夫妻联手得来的!”

    “哼,就知道说好听的哄妾身!”王若兰脸腮升起薄晕,横了韩非一眼,又道:“非弟,县试已经结束了,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去金陵?时间定了,妾身也好写封信告知大兄,让他在金陵替咱们张罗张罗!”

    韩非对金陵王家根本没多大好感。他明白,金陵王家自持贵族,骨子里对他并不亲近。金陵王家之所以默许王若兰嫁给他,纯粹是一种交易,这从他多次去信送礼,但金陵王家从未回信还礼,就是明证。

    但他不愿扫了王若兰的兴致,点头道:“四月下旬要府试了,咱们就三月份择日出发吧,稳定下来也好安心考试!”

    县试过后,取中的考生要拜见知县,这也算是科举的固定程序,韩非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去得比较晚,等所有考生都完成程序了,他才进了县衙。冷风也不是在值房见的他,两人直接进了后院书房。

    “这次多谢大人了!”

    “韩神医,咱们之间,客套话不必说了。真要说谢,本官就无以为报了,你治好了本官隐疾,如今夫人已有身孕了,我冷家香火有继了,还有本官即将升迁为安庆府通判,这些都是你的恩情呀!”

    “好了,大人,学生就不客套了。学生此来,一是向大人祝贺升迁,二则也是提前向大人告辞!”

    “哦,你定下去应天府参加府试的时间了?”

    “学生这次不仅是去参加府试,而且准备定居在金陵了,这边打理好,三月份就过去,安定下来再专心复习应考!”

    “也好,金陵龙盘虎踞,正是你大有可为之地。府试不用担心,应天府知府余世英是本官同乡,本官已经暗中将圣上密旨告诉他了,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韩非闻言大为高兴,心道府试一关也无需关心了。“大人的美意,学生心领了,升学恭祝大人步步高升,今后还要大人多多提携!”

    冷风拂须哈哈一笑道:“本官眼睛不瞎,看得出你绝非池中物,必会一飞冲天,而且圣上对你颇为关注,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到时恐怕还要靠你来提携本官呀!”

    “大人过奖了!学生但有寸进,决不忘大人的教导之恩!”

    完成县试最后一道程序,韩非就一门心思准备搬迁事宜。

    举家搬迁并未易事,牵扯的人事方方面面,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晚饭过后,韩非和王若兰、薛宝琴三人坐在书房,准备拟定一个搬迁的条陈。

    “非弟,咱们在高淳县城有这么多产业,一时根本无法搬走,咱们都去金陵了,这里没人盯着,能行吗?”

    “大姐,你过滤了,其实也没多少需要搬迁的。吴掌柜在金陵组建的悦来居,当初就是作为总店的,所以酒楼无须搬迁。金陵城外农庄的制药工坊厂房已经建造好了,咱们只须把人员部署到位,添置设备即可生产,这里的制药工坊继续保留作为分部。现在主要问题是商会,商会会员都是本地商家,说服他们需要一个过程。”

    王若兰想想也是,点头道:“那你对商会是何打算?”

    韩非不假思索地说道:“商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迁到金陵去,我打算把商会总会设在金陵,以便吸收更多有实力的商家,此地保留分会。此事,我明天和他们议议再说!”

    薛宝琴这时忽然说道:“大哥,咱们住的地方买好了没有?”

    韩非笑道:“上个月,吴掌柜来信告知,已经买了一个宅子,不过有些小,我原本打算作为出版社总部的,如今时间紧迫,咱们先住着,以后再寻大宅子。”

    “对了,大哥,刚才还没说出版社如何搬迁呢!”

    “我已经让吴掌柜买了一栋楼,本打算新开一个酒楼,现在就作为出版社总部,如今出版社人员太杂,不利关键技术保密,我打算把印刷工坊与出版社分开,印刷工坊本身也分散在三个地方。”

    王若兰下意识里摸摸腹部,说道:“妾身什么忙也帮不上,这些事都要你和琴妹操办了!”

    “你现在是咱家重点保护对象,安心养胎,等待小宝贝平安出生就好!”

    韩非话音一落,薛宝琴也扶着王若兰的手臂,高兴地说道:“到那时,咱们家就热闹了!”

    第二天民申报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刊登了一则消息,韩家将择时搬迁到金陵定居,大华盛世出版社以及韩家名下部分产业总部,也将转移到金陵。同时,韩非主动安抚店铺伙计们,承诺,不愿去金陵的,韩家也不会抛弃,韩家会在高淳县保留部分产业,继续雇佣他们。

    韩非仁德之名满天下,在韩家店铺做工的伙计都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大部分的伙计,都毫不犹豫的选择跟随韩家去金陵。

    还有一个人,灵儿的父亲黄团头,高淳县的叫花子头头。韩非刻意培养灵儿,不忍他们父女分离,想给他在金陵谋差事,但他不愿换环境,坚持留在高淳,韩非只得作罢。

    关于商会的转移,韩非特意把主要成员,卫宣、张员外等召集一起协商,向众人解说了在金陵设立总会,保留高淳分会的意义。他原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劝说,但他才说完,众人就纷纷表示赞成。

    其实想想,这也在意料之中,这些人与韩非合作后,都赚得盆满钵满,已经对他有了一种盲目的信赖感。

    “多谢诸位的理解,咱们现在商议一下,由谁担任高淳分会分会长!”

    目前商会里最有影响力的,除了韩非,就是卫家和城南张家,卫家的势力要比张家大得多,论理自然由卫宣担任分会长。但卫宣当即表态要把自家的产业中心,也移到金陵去,最后公推张员外担任高淳分会分会长。

    到了三月中旬,韩家大部产业已经搬迁完毕,家中物件细软也装好了一个个箱笼。韩非感慨地说道:“咱们是时候离开高淳了!”
………………………………

第一百三章 金陵,我来了

    大约也就寅时光景,天光还未大亮,在高淳县城通往应天府府城金陵的官道上,却有一队人马,举着火把,在缓缓行进。这队人马人车混杂,男女老幼都有,队伍中间有两辆豪华马车,其余车驾上捆绑的都是箱笼家用器具之类的,看样子似是搬迁的大户人家。

    不错,这正是迁往金陵的韩非一家子。韩非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下岭村的贫寒少年,而是富甲一方,名传天下的大户了。他如今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名下的酒楼,以独特的服务,成为了应天府餐饮业的佼佼者;他独创的脆皮烤鸭,行销天下,成为大户人家餐桌上重要美食;他研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