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起来纪衡又想笑,好不容易才憋住了,说道:“只是觉得来福质朴可爱。”
她写的那诗……大概是诗吧,确实挺质朴的==
曹旭不信,她说道:“你别以为能糊弄我,我看出来了,你看我笑话的。”
纪衡想起曹旭之前说的话,心说这孩子不会是想要跟他打架吧?
那还得了!
想想曹旭那能跟典韦刚正面的武力值,纪衡表示他还不想找死,因此连忙说道:“我只是心有所感,突然想起一首诗来,要不我告诉你,下次你先生再让你写,你就念给他听?应该是能通过的吧。”
曹旭点点头:“那你说吧。”
纪衡说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记住了?”
也就二十个字,曹旭当然记住了。
不过她有些嫌弃:“你这个,听起来也没高明很多啊,我觉得还不如我写的呢,而且你眼神还不好,什么疑是地上霜嘛,我就不会分不清。”
纪衡:“……先不提眼神好不好,反正你就这么说吧。”
曹旭点头:“好吧,不过如果没通过怎么办?”
纪衡连忙说道:“没通过你再来找我,我一直帮你想办法,直到你通过为止!”
各位后世的大大们对不起了,你们就当救人一命做好事吧qaq
纪衡表示他真的不想跟曹旭打架_(:3ゝ∠)_
然后第二天的时候,曹旭就把纪衡说给她的诗念给郑先生听了。
于是曹操当天回家的时候就看见自家妹妹带着好几个砚台坐在他房里等着他。
曹操看看曹旭再看看那砚台,有些疑惑:“这是怎么啦?”
曹旭指着那几个砚台问道:“哥哥觉得,哪个更好?帮我选一个吧。”
虽然心中疑惑,但曹操还是给曹旭选了一个,然后才问道:“怎么想起来选砚台啦?你那里的砚台坏了?”
这也不对啊,曹旭的东西用坏了当然有人帮她换好,哪里需要她自己操心。
曹旭说道:“郑先生今日砸了砚台,我想着给他换个新的算赔礼。”
曹操眉头一跳,不好的预感来了:“你做了什么?”
“郑先生让我写月亮的诗,我今日交了一首给他……”
于是曹操就懂了:“你这次是写了蛤蟆还是蚊子?”
“都没有,”曹旭很诚实的说道:“我给他写了其他的。”
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先生听了我的诗之后特别开心,他一个劲的夸我呢”
曹操:“……”
郑先生终于被你的青蛙跳坏了脑子吗?居然夸了?
曹操再问的时候,曹旭就把纪衡教她的诗背了一遍。
曹操自己品味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啊:“虽然言语简单朴实,但意味深长,既简单易懂又不失回味,越读越有感觉,郑先生开心到砸砚台了?”
“不是的,”曹旭解释道:“先生一开始一个劲的夸我,然后又自己哭,一边哭一边说,他终于把我教出点成果来了,对得起孔圣人,人生都圆满了。”
曹操:“……”
果然郑先生是被他妹妹逼疯了吧?
然而这还没完,曹旭继续说道:“然后显示就问我,这诗是我写的么?我说不是,显示就砸砚台了。”
曹操:“……”
心疼郑先生!
人生的大起大落啊。
不过……
“不是你写的,那是谁写的?”
曹操觉得这诗写的很好呀,如果是古籍上的他肯定看过,毕竟他看的书比曹旭多多了,没道理曹旭知道的他不知道吧?
可曹操并没有听说过这么一首诗,因此他想着是不是有其他人帮曹旭写的,只是,写诗的人是谁?
曹旭也不隐瞒:“纪衡告诉我的,他说下次先生再让我写月亮,我就把这首诗给先生,先生一定会通过的。”
郑先生确实通过了,然后差点没被曹旭气的背过气去。
曹操觉得他大概是明白纪衡的意思的:“你让人代替你写也就算了,先生问起的时候你就直说了?”
曹旭点头,半点没觉得自己做的有问题:“父亲说要诚实啊,这种事犯不着撒谎,是我写的就是我写的,不是我的,我也不会拿了别人的文章冒充自己写的。”
……所以说,既然如此的话,你当初就别把那首诗给郑先生看啊!
人家那刚觉得人生圆满呢,你就来了这么一出。
只是砸个砚台而已,曹操觉得郑先生的涵养可真是够好了。
正说着呢,那边有人过来找曹旭,传话的意思就一个。
明天不用上课了,郑先生气病了,得休息几天。
曹操对着曹旭一脸无奈:“你干的好事。”
曹旭:“说实话也是错吗?”
曹操已经不想解释了。
你说实话是没错,但你说实话的前提错了啊!
再一次的心疼郑先生_(:3ゝ∠)_
不过郑先生回去休息了,曹旭这里倒是不用操心了,至少不用操心写诗的事情了。
然后没多久,朝廷给曹操的任命也下发了。
曹操因为平定黄巾的功劳被封济南相,他又被外放做官了。
济南相说起来是相,但是如果单纯从行政区划分来说的话,其实他是相当于一郡的。
之所以是济南相不是郡守之类,因为济南为封国,而不是郡县。
但总体来说,曹操被迁做济南相,应该还是升官了的。
而且和之前被调顿丘令的时候不同,济南这地方不错,因此也算是一件好事。
曹旭当然也是为曹操高兴的,可高兴之余包括曹旭在内,曹家上下都有些担心。
做济南相确实是好事,可济南位于青州。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么说吧,黄巾乱起来的时候,青州也是重灾区之一,可以说是被黄巾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济南现在的情况到底如何,谁都不好说。
而且,不仅仅是济南是否遭到破坏的问题,要知道曹操自己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他很清楚,黄巾看似被平定,但实际上因为黄巾本身的组织缘故,它并不是可以击败之后就算结束的事情。
他们会迅速的转化为匪贼,继续作乱一方。
显然,这如果不是规模特别大的话,朝廷不可能全国都派兵镇压围剿的,此时的朝廷也没有那样的力量。
国家到底还是衰弱的。
因此作为黄巾的重灾区之一,济南不仅仅是遭受破坏的问题,曹操去了之后会不会遇上纠结成群的黄巾匪贼,这都是说不好的。
于是本该是一件好事,却又平添了几分凶险。
丁氏甚至想过让曹嵩想想办法:“要不我们不去济南了,去什么地方不好呀,偏要去那里,让你父亲另外给你谋其他的差事好不好?”
皇帝越是缺钱就越看重曹嵩,这些年曹嵩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可曹操自己不同意,他的愿望是能够匡扶天下,想要纠正这个国家一系列的问题,让他再次强大起来,因此曹操不会允许自己退缩。
仅仅是这一些黄巾贼就让他怕了,不敢去了,那么还谈什么以后?
他以后要面对的情况恐怕更加艰难呢。
而且做济南相是可以办实事的,曹操很愿意从济南开始,然后逐渐改变整个天下。
曹操自己不愿意的话,丁氏和曹嵩再怎么担忧也是没用的。
倒是曹旭,这时候很干脆的说道:“如果怕危险的话,我跟哥哥一起去,我来保护哥哥!”
丁氏刚想阻止她,一个女孩子搀和这些事情干什么呢?
而且曹旭现在在洛阳已经是‘声名显赫’了,若是再闹一出,人家指不定要怎么说呢。
可在丁氏开口之前,曹操先说话了:“我正要跟母亲说这件事情,这次去济南,我想带着来福跟我一起去。”
第39章
曹操要带着曹旭一起去,丁氏下意识的就想要反对,可曹操既然这么说了,自然也有办法说服她。
比如:“让来福去济南国也好,至少比在洛阳好呀。”
丁氏一想好像有点道理,曹旭的大名洛阳大家全知道了,去外地说不定能有什么机缘呢。
只是她还是有些犹豫。
曹操就继续说道:“说起济南相,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了。”
丁氏问他,曹操就说道:“母亲可知道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往前的几辈不提,就说近三代,也是出了不少人才的,尤其从荀淑起,荀淑被称作神君,而他的八个儿子也被称作荀氏八龙,各个都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也因此颍川荀氏的声望越发高涨了。
可丁氏还是不明白:“你提这个做什么?”
曹操道:“说起来,荀淑二子荀绲也是做了济南相的,不过我要说的倒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荀彧,我曾听本初说,荀彧所娶乃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
唐氏为宦官之女,还是名声一塌糊涂的中常侍唐衡的女儿,荀绲作为荀氏八龙之一,他的儿子荀彧也是从小就有才名,却给定了这么一门亲事,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按照袁绍的说法,荀家当时可是因此沦为笑柄,荀绲和荀彧也都因此多有受人讥笑的。
就连袁绍自己也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那荀绲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定下这么一门亲事,我听说荀彧也是从小被人夸赞的,且我听说他人品才学都是一流,可惜了,就因为这个,作为荀家公子,居然连孝廉都没轮上呢。”
算算荀彧的年纪,如今也该二十三四岁了,以他的家世来说,举孝廉跟闹着玩似的,就如同当年的袁绍又或者后来的曹操,可荀彧至今也没能有点苗头。
要袁绍说,他听到的消息,见了荀彧的人都是要夸的,可见荀彧本身没啥问题,甚至是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人,要说拖累,可不就是这门亲事的原因么?
其他的,你还能在荀彧身上挑出不给他孝廉的毛病来?
不过这都是袁绍从自家内部听来的流言,但曹操觉得应该是真的。
不过他今日讲这个故事不是用来说荀彧的,而是说曹旭。
“唐衡名声之差远不如祖父,”这话曹操说的很理智气壮的。
但也确实如此,曹腾虽然是宦官,但他名声很好,甚至虽然是在宦官最受人唾弃的时候,曹腾也能被人称赞心胸宽广,举贤任能,可见曹腾是真的做的不错的。
而曹嵩,虽然没啥好夸的,也没见他举荐过什么有才德的人吧,但曹嵩这人性格温厚,大家也觉得他还不错。
从袁隗愿意说出与曹家结亲的话来,就能看出其实曹家虽然顶着宦官之后的名声,但实际上并不算很差劲的。
他们家除了祖上曹腾是个宦官以外,或者说,除了宦官这个身份之外,还真没什么能够让人指摘的地方。
这么算起来,可比当初的唐衡好多了。
而唐衡的女儿都能嫁荀氏,曹旭当然也就能够嫁的更好。
所缺的不过是那份机缘罢了。
真遇上不错的,那就赶紧下手。
再说了,娶曹旭的话,除了曹旭本人的画风可能给对方点压力,不知道能不能接受,其他方面,曹操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至少不管嫁谁都不会让对方被人讥笑啊。
何必偏要把目光放在洛阳呢?
丁氏当然听懂了,曹操这话道理是没错的,但:“我之所以想给她选在洛阳就是舍不得她离得远了,你父亲也是不愿意来福远嫁的。”
嫁的远了,十年二十年能不能见上一面都是个问题。
很有可能出嫁就是最后一次见面,然后曹旭下次再回来,恐怕就是丁氏又或者曹嵩办丧事的时候了。
这种事,不管是丁氏还是曹嵩都舍不得的。
他们还是希望曹旭嫁的近一些,至少是那种想念了能去看看的距离,也让曹旭想家了就能回来住几天,受了委屈也不必忍着,他们娘家人立刻就能知道,给曹旭撑腰。
因此他们至多也只在洛阳和洛阳附近找一找,再远一点,那是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的。
不过……
“若是有能入洛阳为官的,或者日后长住洛阳的,倒也不是不行。”
总之,是得先迁就着曹旭的地理情况的,而不是要曹旭迁就他的。
曹操想想也对,虽然曹旭那性格,要说欺负她难吧,那也是真的难,可要说简单,也是真的简单。
只要在女红妇德等方面给她点难堪就好了。
到时候他们一家都不在,曹旭可不就是任人欺负,眼泪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么?
果然还是放着近点比较安心。
见曹操也同意,丁氏才说道:“行了,你既然心里有数,就让来福跟你一起去吧。”
一是换个环境说不定就遇上不错的,二也是,曹旭离开一段时间,等她再回来,大家既知道她什么画风,但因为时间过去不少,也就没那么介意了。
曹旭想了想道:“不知道济南国那边有没有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