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品鉴宝 >

第26章

超品鉴宝-第26章

小说: 超品鉴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韩点头,老泪纵流。
  熊彩霞痛哭流涕,第一次像个小女人一样贪婪地抱着自己的儿子。“好,好。”
  “妈,还有,你的腰不好,我从城里给你买了一些药,有口服还有外敷的,你记得天天吃药,敷药,儿子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爱护好自己,不然儿子在外边也担心你,无法安心工作。”
  母子连心,熊彩霞有这么出息的儿子,这么孝敬的儿子怎能不感动。“恩,我知道,我知道。”
  韩冲厚重拍了拍爸妈的肩膀,扶出两人,然后对着还在看热闹的众位街坊道。“好了,麻烦大家到我家看笑话了,看见我们痛哭流涕,也真抱歉。但现在,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了,所以大家也可以散了啦。”
  “不是。”
  说应该散了啦,可韩冲这刚毕业就赚回来了十万,听他的意思这还不是全部,那一定赚的比十万还多。
  这一个月赚这么多钱,街坊也想知道韩冲做什么工作。一个中年人先喊了出来。
  “韩冲,我们家二娃也不上学了,你是做什么工作啊,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你得帮帮我们家啊。”
  韩冲没说话,这会老韩倒挺直了腰杆,人群中,有和自己一样拼命的牛腿,也有曾经看不起自己的所谓富贵人。
  老韩儿子出息了,他一定要扬眉吐气回。
  “我儿子啊,不就是在古玩行做吗,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就吃三年。不过这东西要有那个水平,有那个金刚钻,一般人也学不来,我儿子大学学习四年呢。”
  老韩也不知道韩冲大学四年都学得啥,可他就认为韩冲是学的本事,更坚信了,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
  “古玩啊。那是不是就是老物件,鉴赏老物件。这个我知道。”一位有点文化的戴着眼镜的乡村老师说。“这在古玩行,要是遇到了老物件,自己收到手了,那可不一下子就发财了。老物件有的可能价值上百万呢。”
  “那可不得了,看来大侄子这是拣到了老物件。不简单,我也叫我家臭蛋好好学,考大学学这个去。”
  “还是人家儿子厉害。”
  “可不是吗,比谁家下海那个,还有开挖掘机那个赚的轻松多了。”大家这会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老韩和熊彩霞跟着也容光焕发,好像顿时年轻了十岁。
  “嘿,老韩他家仔,我家里也有破四旧时候没收走,留下来的物件,要不要给我去看看去,要真是老物件,我也能发财了啊。”
  农村人就是朴实,脱口而出,不经大脑,要是在城里,这话一出,下一秒就会被人盯上。
  他家那宝贝八成会被骗子坑走。
  还发财,发个毛线还差不多。
  可这里是农村,乡下人也都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即使是闹点矛盾,那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怨。
  也不会有人觊觎,专门去骗走你的。
  韩冲还是愿意帮这位大叔看看的,自己一家子富了的确不算什么,韩冲也希望村民都能富起来。
  要是他那物件真是古物,韩冲帮忙鉴赏,也是顺手的功夫。而且,韩冲无不想到了,蔡老板年轻那会就是跑去农村倒腾货发的家,如今,很多农村都被那些“包袱斋”跑遍了。
  可依旧有一些闭塞的村子,距离远的地方没人来收,就好比周家屯。
  自己这次回来看望父母之余,倒能够在村里收两件宝贝,如果有的话,也算是帮了村里人,他们毕竟拿着一个老物件也是当“破铜烂铁”使用,万一破坏了,那真心是他们的损失。
  “大叔,我能给你鉴赏,要不明天你拿到我家来吧,今天我还得跟家人好好团聚团聚呢。”
  “这个要得,要的。那咱们就说好了,明天我过来!”
  “老婆子,你也翻翻咱家,看看有没有什么老物件,也给大侄子看看。”
  人群中又是骚动。
  大叔说完兴冲冲走了,而其他街坊议论着韩冲,羡慕着老韩和熊彩霞,相继也是离开了韩冲家。



第四十七章 衣锦还乡(三)

  因为有钱了,韩冲极力要求给弟弟妹妹多加两个菜,补充一下营养,本来提倡节俭是老韩的一贯作风,但今天他也求了个例外。
  跑去街上又买了一条鱼,称了二斤肉。
  这在老韩的概念里,就算是奢侈了。
  而一条鱼,一只鸡,二斤肉,八个菜,今天这一顿韩露跟韩斌也是吃得风卷残云。看着弟弟妹妹津津有味,回味无穷的吃相,韩冲都不忍多加菜,他亦看到爸妈舍不得多动筷子,不断添菜给弟弟妹妹的情景,韩冲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幸福,不再过那种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
  “真好吃。”
  韩斌满意的打了个嗝。
  “妈妈做的这个鱼真是绝杀。”
  韩露不晓得是很久没吃鱼,还是这个鱼的确美味,夸赞道,丝毫不吝啬词语。
  “做的好吃,就叫妈妈常给你们做。妈,以后你跟爸就不要工作了,我每月会给你们打钱,你们就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也好好照顾你们自己。这就是你们的工作。斌斌和露露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缺了营养,明天去街上买点奶,买些肉,我明天就上街买台冰箱回来,还有那老旧的电视机也该换了。”
  韩冲印象中,家里的电视机已经看了七八年了,那还是自己读初中时候买的,21寸,当时在农村算不错的。
  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村里有谁家孩子嫁娶,那都是要换大彩电的,那种29寸宽屏的都是最低标准。
  现在村里边有钱人更是买了那种34寸的,像是看电影一样,超带感。
  当然,那是村里人的以为,韩冲在城里,见惯了34寸的彩电,那算是城里的最低配置了。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34以上。
  有钱人家更是42寸大彩电。
  韩冲不是追求奢侈,只是一个电视机用了八年,真的要换一换了,还有冰箱家里都没有,买了奶和肉没地放,总会变得不新鲜,这么热的天总是要买一台冰箱的。
  听到韩冲要给家里置办家电,老韩和熊彩霞也没说什么,老大赚钱了,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条件是他表示孝心的方式,如果去阻拦就不好了。
  并且,多多少少,老韩和熊彩霞也想换彩电,买冰箱了,只是之前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靠着儿子,算实现了。
  “哥,那我明天陪你去买家电。”韩斌兴奋极了,充满了期待。
  “哥,我也要去。”
  韩露怎么肯错过。
  “好,咱们明天一大早就去,对了爸,要是周大叔来咱家找我,你就让他等一等,我中午之前就能回来。”
  “可以。买那个你会看吗,要不要我叫村里的大喇叭陪你一起去看。”
  大喇叭不是喇叭,是一个修家电的师傅,他叫顾四海,因为嗓门大,家里还装了一个大喇叭,就被村里人叫做了大喇叭,他也是村里唯一的家电修理工,有手艺,吃遍天。
  有什么疑难杂症,或者买卖电器的,村里人都找他,信誉很好。
  “不用喇叭叔陪我了。不过过两天我可能真要借他家的大喇叭用一下。”
  韩冲打算在喇叭上喊一下了,那就是谁家要是有老物件都可以拿到自己家鉴赏一下,一来是服务村民,二来,如果村里人有好物件,自己收上来,那也是不错的。
  “这个没问题,我跟他打个招呼就是。你是不是想着收一下咱们村的老物件?”
  “这都被爸看出来了?”
  知子莫若父,韩冲那点小心思哪里瞒得住老韩。
  老韩笑了。“我当然看的出来,不要说你有这个想法,我都替你再想了,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村他们手里的宝贝留着摔破了,弄乱了,弄丢了,或者被偷了,还不如给你收上去呢。你这是做好事,大家肯定会记你的好。”
  “真的吗?”韩冲傻乐,因在他看来,这铲地皮的事情他多少有点胜之不武,可话说回来,老韩头分析的不无道理。
  “当然是真的。对了老大,其实咱们老韩家也有一个宝贝来着,就在你大伯家。不过,这个宝贝你大伯和我也都不知道是不是宝贝,从你太爷爷那辈就传下来了。这个宝贝呢,只有你大伯和我知道,本来我前段时间还想着,要是实在凑不到钱,就把这个宝贝拿出来卖掉。这你懂这个,倒是能先看看。”
  老韩当年不反对韩冲接触古玩,到古玩店上班也有私心,毕竟这老物件给别的师傅看,人心隔肚皮总归说不好。
  而自己的儿子学习了这种手艺,那帮着鉴赏一下就放心了很多。
  老韩本来想韩冲刚进入古玩行,可能手艺还不到家,本想等等再说。可见韩冲已经捡漏了,村里人都买账叫儿子鉴宝,老韩更是不能落后。
  听说老韩家祖上有宝,韩冲委实吓了一跳。可这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老韩家之前也并不是这么一贫如洗的,据说祖上还有人当过官,太爷爷更是管过果园,在那个时候多少是有些权力的,也接触到了一些达官显贵,手里有件宝贝亦无可厚非。
  不过,在老韩和大伯的概念里,那个老物件压根也不是什么宝贝,所以这么多年,相忘如斯,至于到了实在揭不开锅,走投无路才想起这件东西。
  老韩说了这档子事,韩冲再也静不下心了,干脆这会和老韩一不做二不休一起出门了。
  跟熊彩霞和弟弟妹妹说是去大伯家看看大伯,但只有这父子两知道,他们此去不是干别的,正是去鉴宝。
  韩冲的大伯叫韩长粒,大妈叫潘秀梅,他们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韩冲的大哥韩印国,女儿韩印雪跟韩冲同龄,可是早已经身为人母,并且养育了两个孩子,已然看不出还是二十出头的姑娘。
  韩印国人都三十岁了,可还没找到对象,说韩印国长得也不算丑,身体也没有任何毛病。唯一找不到对象就是因为韩家实在是穷。
  韩印国前两天也还被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姑娘见到韩印国也印象不差,但谈到彩礼嫁妆上边,韩印国是两眼一白,吹鼻子瞪眼就没下文了。
  说来也是,在这边婚娶的风俗,男方是要给女方彩礼的,这彩礼的金额也着实是笔大数目。
  最少都要包个两万二的红包,多了那就三万八,甚至有些有钱人,都达到了六万六。


第四十八章 过枝桃蝠盘

  说六万六,好吗,这对于韩家来说那都是天文数目,他们两万二都拿不出来。
  在韩长粒的心里,他也盘算过出手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因为总不能叫大儿子就这么孤独一生吧。
  当然,韩印国不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那种,他也有工作,在老家一个铸造厂做工人,一个月也有一千多块钱。
  可一千多块钱,这委实太少了。而且这个工厂的效益并不好,总会拖欠工人工资,这在农村司空见惯,所以也没人特别说什么,拖总归会给就是了。可这一拖,一年半载的,总是左支右绌。
  尽管家里开销不大,但一千多块钱,韩印国工作这两年把钱都留着盖新房了,他可不能一下子拿出来给了彩礼,新房怎么办?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韩印国想找的就是那种不要钱的,踏踏实实好好过日子的女人,但是就他这年纪越来越大,没有钱,房子还没盖,彩礼给不出,谁会嫁给他?
  农村是这样,到了三十还没娶媳妇的男人那一定是有问题的,韩印国偏偏在这个咒语下,想找个媳妇估计真是有如登天。
  韩长粒前两天也和韩小粒沟通了这件事,想着把祖宗留下的宝贝卖出去,兑点钱,两家一分,这样孩子们上学的事情便能解决了,韩印国的婚事也就没什么问题,有了钱,媳妇还不好找。
  韩冲和老韩来到大伯家的时候,韩印国刚下班回来,一身工作服沾满了油垢,黑乌乌的手更是布满了老茧,脸上憔悴了太多。
  乍看上去,都像个小老头。
  “大哥。”
  韩冲委实不太敢认,若不是在大伯家,是在街上撞到,韩冲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小时候羡慕的长得老帅的大哥。
  韩印国也抬了抬目光,认出了自己这个老弟,笑得跟月牙似地脸庞上这才焕发了三十岁应有的灿烂。
  “韩冲啊,回来了?”
  “是啊,大哥,在工厂干得怎么样?”
  “还不是那样,半死不活的工厂,说实在的,我都不想干了呢。”
  韩印国曾几何时没想过到外边闯一闯,可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农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孝悌为先,儿子就是要在家守老的。
  韩印国孝顺,所以也没有出去,可留下农村,也造就了他现在这般模样。
  韩冲心中叹了一下,颇为感慨,“其实,你可以去外边的世界闯一闯。凭着你这开车床的师傅手艺,城里一个月好几千块不成问题的。”
  “再说再说。”韩印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