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174章

大官人-第174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广孝桀桀笑起来道:“够坦率;够无耻”然后紧紧盯着王贤;看得他直发毛;这才又问道:“你为什么不怕纪纲?”

    “吾未闻锦衣卫指挥使有善终者。”王贤淡淡道:“纪纲比之毛骧、蒋献若何?焉有不亡之理?”毛骧是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打造了洪武三大案之胡惟庸案;株连三万余人;自韩国公李善长以下开国旧勋几乎被一扫而空。最后朱元璋将毛骧杀掉;以平息众怒。蒋献是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更加惨烈的蓝玉案;便是他的手笔;最后也被朱元璋一杯毒酒于掉了……

    而纪纲便是第三任锦衣卫指挥使;其所害远甚于毛、蒋二人;更是百倍嚣张;王贤看不出他能有善终的道理。

    “我当你有什么高见;原来也是大言炎炎;”姚广孝却冷笑道:“今上不是太祖那等刻薄寡恩之人;何况纪纲和汉王互为奥援;至少几年之内;地位稳固的很。”顿一下;又挪揄道:“你认为自己能活到纪纲倒台的那天?”

    “能。”王贤却狡黠的扬一扬手道:“有这串念珠;纪纲就不敢怎样我。”

    “你虽然读书不多;但也该知道黔驴技穷的故事吧?”姚广孝嘲讽道:“你认为锦衣卫还会被你唬住第二次?”

    “……”王贤依然不动摇道:“但我不是蠢驴;在下次危机之前;我肯定已经有自保的本钱了。

    “倒要听听你如何自保?”姚广孝眯着三角眼道。

    “自然靠老和尚了。”王贤笑嘻嘻道:“原先我心里还没底儿;但现在我知道;今天算是拜对了庙门;老和尚会罩我的”

    “……”姚广孝这下真愣住了:“凭什么?”

    “我听说这些年来;老和尚极少见外客;即使见;也是三言两语……”王贤呵呵一笑道:“老和尚跟我说这么多话;想来是我这个无权无势的无名之辈;哪点入了老和尚的法眼。”

    “嗯;你的脸皮够厚的。”姚广孝点点头道:“但是你错了;我现在想杀了你”

    “不可能。”王贤摇头笑道:“老和尚舍不得杀我。”

    “呃……”姚广孝又是一愣;紧紧看着这个脸皮之厚;世所罕见的小子;“为什么?”

    “因为我是这世上为数不多;能跟上老和尚天马行空的思路的人;”王贤淡淡道:“杀了我;老和尚会寂寞的。”

    “嗯。”这次姚广孝没有再否认;点点头道:“确实寂寞。”随着他这一句话;禅房中陷入了安静。

    王贤心下长松了口气;他昨晚一宿没睡;寻思着今日以何种态度来见姚广孝;最后决定还是听周新当初的教导;以本色面对。因为除了那个天马行空的灵魂;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能入得了姚广孝的法眼……

    但这是一招险棋;要是姚广孝习惯了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感到被冒犯了;那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一败涂地了。不过他觉着姚广孝修身养性久了;应该轻易不会动怒。

    姚广孝确实对他很感兴趣;因为他从王贤身上;嗅到了同类的气息就像朱瞻基说得;姚广孝一生都是异类;他的怪异来自他超绝的智力生不逢时;而王贤的怪异;则来自他那二世为人的灵魂;尽管他一直很努力的掩盖自己的不同;但是瞒不过姚广孝的那双慧眼。同属异类;这就是姚广孝对他感兴趣的原因。

    “你想让我当靠山;也不是不可以。”但姚广孝毕竟是姚广孝;谁也没法从他那儿讨到好:“现在就落发剃度;拜我为师;自然再没人敢打你的主意。”

    “呃……”这下轮到王贤惊呆了;他想过进踞当太监;却没想过会当和尚。但是脑海中只寻思了一瞬;他便点头道:“可以;只要老和尚去把周臬台捞出来;我现在就可以剃度。”

    “呃……”姚广孝没想到;他竟决断的如此于脆;“你好像才刚成婚?”

    “顾不了那么多了。”王贤一本正经道:“我早就发过誓;豁出性命也要救周臬台。我连命都可以不要;还要啥媳妇。”

    “你不是这种人吧……”姚广孝缓缓道。

    “仗义每多屠狗辈;王贤出身市井;能混到今天;就靠一个义字。”王贤正色道。

    姚广孝闻言;寿眉耸动一下;缓缓道:“周新的案子已经变了味;我不能掺和;但可以帮你写封信;拜托另一个人去办。”

    “既然师傅打了折扣;那也给徒儿打个折扣吧;”王贤趁机讨价还价道:“就让小子拜师不剃度吧。”

    “这也可以讨价还价?”姚广孝瞪眼道。

    “师傅刚才也说过;我才成婚;让无辜的媳妇守活寡;怎能安心跟着师傅修行?”王贤立马改了称呼;恬着脸笑道:“师傅您慈悲为怀……”

    “那就算了。”姚广孝垂下眼皮道。

    “别价……”王贤这下没办法了;苦着脸道:“剃就剃吧;这么长的头发;我早就烦透了。”

    “哈哈哈……”看他苦瓜也似的一张脸;姚广孝这才踌笑起来道:“不是心甘情愿的剃度;我还不媳呢”说着拿起抄写经文的羊毫;写了一封短信;递给王贤;王贤伸手去接;也不知怎么弄的;那串菩提念珠便到了老和尚手上。“这串念珠换这封信;公平合理;童叟无欺;现在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说完便闭上眼。

    见这老和尚这就变了脸;王贤只好恭敬的行个礼;退出禅房。

    禅房里;姚广孝默念完了一篇经文;这才缓缓睁开眼;嘴角露出似有若无的笑意。

    那厢间;王贤从禅房出来;叫上仍在食房里吃面的众人;离开庆寿寺;返回了太子府。

    朱瞻基早就翘首以待了;一见王贤回来;便将他拉到书房里;详细询问起今日的经过来。

    听王贤那般大胆的和姚广孝对话;朱瞻基啧啧称奇道:“你胆子真够大的;就是我和父亲;在姚师面前都毕恭毕敬;大气不敢喘。”

    “姚广孝奇人也;岂会在意那些虚礼?一开始我就跟他说了;我来拜的是老和尚;心里也是老和尚。”王贤淡淡道:“我想京中的王公贵族;无不对他毕恭毕敬;但他似乎并不领情;那只好换一种方式对他了;”说着看看朱瞻基道:“你说是吧;汹。”

    “……”朱瞻基恍然道:“原来是我把你胆子养肥的”

    “嘿嘿。”王贤笑着点头道:“是这样的。”

    “不过你没拜他为师;还真是可惜?”朱瞻基惋惜道:“天下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只是一句戏言而已;当不得真。”王贤心里却道;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已经建立起某种关系了;不一定非要走那个形式的。其实他和姚广孝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落在有心人眼中;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说完;王贤将那封信掏出来;奉给朱瞻基道:“这是菩提佛珠换来的;不知妙修真人是哪一位?

    朱瞻基接过来;看一眼封皮;面色怪异道:“妙修真人;是我小姨奶奶……”

    “就是那位曾经大胆……”王贤结舌道:“……的女子。”

    “是;”朱瞻基重重点头道:“就是那位曾经大胆……的女子”

    

正文 第二四八章 史上最强好人卡

    那位曾经大胆……的女子;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让王贤和朱瞻基都不敢提?

    答案是;她曾经拒婚;在大明朝;一个女子敢对婚姻之命说不;足以⊥她名扬四海了。但这还不足以⊥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讳莫如深;真正劲爆的原因在于她拒婚的对象;乃是当今大明永乐皇帝朱棣

    朱棣是什么人?天下至尊、大明万方亿民之主;出口成宪;权威如岳;他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无上的圣旨;必须被臣民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女子竟然敢发好人卡给他;用熊心豹子胆;都不足以形容其万一了。

    所以王贤在富阳时;就对这女子的芳名早有耳闻——她叫徐妙锦;大明开国功勋中山王徐达的幺女;传说她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且沉鱼落雁宛若天仙;比其姐仁孝皇后更加出色;既是大明朝的第一美女;又是大明朝的第一才女

    说起来;中山王徐达;真是人生大赢家;不仅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成就一代军神之名;更传奇的是;他竟然能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得到善终;还被追封为王;恩荫子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都说人下半辈子活在子女身上;要是家教不成功;也称不上人生大赢家;但徐达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国公;一门两国公;在有明一代仅此一家。女儿更是各个知书达理、温良贤淑;成了朱元璋挑儿媳的首选——长女嫁于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徐皇后;朱棣所有儿子的妈;朱瞻基的奶奶;次女交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还有个遗腹女更是出色;年方二七便出落成厩有名的美人加才女;登门提亲的媒人踏破门槛;但都被她哥哥拒绝了。

    结果徐妙锦的婚事便日复一日的拖下去;到了永乐三年;她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在明朝;这个年岁不结婚的女子;要么守制要么就是嫁不出去;徐皇后着急了;让人把二弟徐添福叫到宫里;问他为何迟迟不肯答应妹妹的婚事。

    彼时徐老夫人已经过世;老大魏国公徐辉祖不肯向朱棣朝拜;被幽禁在府;老四定国公徐增寿被建文所杀;是以府里由皇后二弟添福说了算。然而面对皇后的询问;徐添福却支支吾吾不肯说明原因;徐皇后要做主给妹妹指婚;朱棣竟亲自出面阻拦;这下皇后娘娘什么都明白了;然后这位三从四德的贤后便陷入沉默……

    两年后;徐皇后因病去世;转过年来;朱棣一道旨意下到国公府里——后位虚悬;天下失其母;有中山王幺女;贤良淑德、性情仁厚;足以母仪天下;故立为皇后;钦此

    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是姐夫看上小姨子了;自然容不得别人染指。

    姐姐去世、妹妹续弦;也算一桩美谈;在所有人看来;徐妙锦这是红星高照;要摇身变凤凰了然而徐妙锦却上了一道疏;拒绝了皇帝的美意。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拒永乐书》;因为是奏章;故而后为士大夫所熟知;王贤就听魏老师一脸猪哥相的背诵过。上面‘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听墙外秋虫;人嫌其凄切;睹窗前冷月;自觉清辉。盖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观赏异趣。矧丨臣女素耽寂静;处此幽旷清寂之境;隔绝荣华富贵之场;心胸顿觉朗然。;之语;如今仍记忆犹新。

    在奏疏中;徐妙锦明确告诉朱棣‘臣女愿为世外闲人;不作繁华之想……盖人喜夭桃秧李;我爱翠竹丹枫。从此贝叶蒲团;青灯古佛;长参寂静;了此余生。臣女前曾荷沐圣恩;万千眷注。伏恳再哀而怜之;以全臣女之志愿;则不胜衔感待命之至;

    当时魏老师擦净口水;无限赞叹说;徐姑娘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女;非但文采惊艳;还很有智慧……她虽然不想嫁朱棣;但要是把皇帝激怒了;肯定会给徐家招祸;所以她说我早有方外之志;不恋红尘;姐夫你多年那么疼我;求你再答应我一次;让我出家吧。

    这样虽然都是一码事;但不会激怒朱棣;而且软语哀求;皇帝怎好用强?只能忍痛答应……

    ‘只是可惜;如此出色的女子;终生只能伴青灯古佛……;最后魏老师无限惋惜;恨不能去搭救她;当然也只是想想罢了。朱棣的女人;谁也不敢动;朱棣得不到的女人;就更没人敢动了。

    “你曾说过;天下有两人可以改变皇帝的心意;一僧一尼。”收回对那传奇女子的遐想;王贤问朱瞻基道:“那一尼;就是指你奶奶吧。”

    “是姨奶;小姨奶奶。”朱瞻基强调一句;点头道:“当然;虽然小姨奶奶拒绝了我爷爷;但我爷爷并没生气;反而命人为她在玄武湖畔建了座天香庵;并派了卫士、侍女伺候她。”

    对此王贤一点不奇怪;男人么;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但为了了解情况;他还是八卦的问道:“那他们;咳咳;还有来往么?”

    “有;但是来而不往。”朱瞻基很大方道:“我皇爷只要在京里;时常会去天香庵吃茶;但小姨奶极少和他开口说话;一壶茶喝淡了;便送客。她从不踏出天香庵一步;更别说去北苑了。”

    “嘿。”王贤一拍脑袋道:“我怎么觉着;那老和尚没安好心么?”

    “嘿嘿。”朱瞻基笑道:“姚师虽然是方外之人;但毕竟还是我皇爷的头号心腹;为主公拉拉皮条什么的;也是理所应当。”

    “原来如此……”王贤心说也是;老和尚果然好算计……姚广孝要借徐妙锦的嘴为周新求情;一来可以避嫌;二来给皇帝创造让徐妙锦开口的机会;三来只要徐妙锦开口;皇帝肯定会答应;比他自己说还好使。一箭三雕;高手就是高手。“不过你姨奶奶能答应么?”

    朱瞻基用你怎么说傻话;的目光看着王贤;这不废话么?也不看看信是谁写的。

    “我蠢了;老和尚写的信;肯定管用。”王贤自嘲的拍拍脑瓜;想起件事道:“对了;我今天去庆寿寺;怎么没见着几个香客;按说不应该啊?”

    “你要是厩人氏;就不觉着奇怪了。”朱瞻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