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163章

大官人-第163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入后衙;周新抬头望一眼初夏的夜空;上弦月若有若无地浮在南边的院墙上;草丛中、墙根下的各种小虫无忧无虑的鸣叫着;正屋里亮着灯;一家人都在等他回来。

    周新进了正屋;在婢女的服侍下;卸去官服、官帽;换了一件居家所穿的葛布道袍;在正位上坐定;和夫人一起;接受两儿一女的请安;然后全家人入座用晚饭。

    晚饭是周夫人亲自下厨;她是广州城一位举人的女儿;从小墨香熏染、知书达理;与周新结发二十多年;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周新为官公务繁忙;一应家务很少过问;全凭夫人操持。

    饭桌上;周新望着老妻儿女;心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闷在心里。周夫人见丈夫心事重重;饭后儿女回屋;她为周新沏上一杯参茶;轻声道:“老爷;看你神色恍惚;莫非这次进京;有什么不妥?”

    “能有什么不妥?”周新摇摇头道:“许是这阵子太累;精力有些不济。”

    “不对;肯定有事。”知夫莫若妻;周夫人摇头道:“今天周泰来跟我拜别;说要去南面几年;他是你最得力的手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却遣散他;这分明是”周夫人的脸上;浮现出浓重的担忧道:“在做最坏的打算……”

    “……”周新微微吃惊于妻子的敏锐;又想到今日一别;还不知能不能再相见;而且还有可能牵累到家人;他心底涌起浓重的歉疚;“周泰的事情你别瞎猜;不过我这次进京;确实有些凶险。京城是锦衣卫的老巢;到了那里主客易位;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说着抬头望着妻子;眼圈微红道:“我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什么情况都可以坦然面对。只是一想到可能会连累到你们;我就心如刀割……

    周夫人闻言面色苍白道:“浙江这么多官;谁都知道锦衣卫惹不起;为什么就你非要惹他们?”

    “我自知身处嫌疑之地;若有万一的可能;我也不会惹他们。”面对妻子;周新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叹息道:“可是几个月来;眼看着百姓惨遭蹂躏、杭州成了人间地狱;我身为一省臬台;责无旁贷;岂能坐视不理?”

    “你也可以回避的。”周夫人幽幽道。

    “几十万百姓身处水深火热;总得有个官为他们说话;为他们做主”周新握住妻子的手;低声道:“别人都聪明;就我一个不知死活的蠢人……”

    周夫人的泪水刷得淌下来;紧紧握住丈夫的手;摇头哽咽道:“你不是蠢;你比谁都明白;只不过你不欺心……”

    “如果我回不来;周勇他们会护送你们南下;周泰是去打前站了”周新低声道:“我食君之禄;为朝廷尽忠是本分;但你们没有这个义务;陪我一起遭殃。”

    “你若有事;我岂能独活?”周夫人流着泪摇头道。

    “说什么傻话?”周新沉声道:“你若也死了;儿女谁抚养?家里的老母谁赡养?这副担子;你得挑起来”

    “……”周夫人已经哭成了泪人:“老爷;真至于此么?”

    “当然不至于;我只是说万一;”周新强笑道:“不出意外的话;我一个月内就回来了;好了放心吧;天不早了;赶紧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嗯……”周夫人点点头;吹熄了灯;但这一夜;夫妻俩注定辗转难眠……

    彻夜难眠的还有王贤;数日前;他拜会宗师、登门感谢;却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徐提学告诉他;兵部已经行文他这里;要调他进京;充任太孙的幼军。

    王贤当时就惊呆了;怎么听怎么像是小桂子的节奏;不会是要阉了我吧?

    “唉;我能体会你的心情;刚考上秀才就要去当兵;换了谁都接受不了。”徐提学叹口气;安慰他道:“但你大可放心;据我所知;太孙的幼军并非正规军;也就是说;你不必入军籍;我会为你保留学籍;将来还可以回来考举人。考中了举人;就是官身;自然不用担心入军籍了。”

    “多谢宗师厚爱。”王贤忙道谢道。

    “再说;这次多亏了太孙点名要你;你才能摆脱锦衣卫的威胁;做人要感恩;你要好生侍奉太孙。”徐提学说着笑道:“说不定;将来我还要靠你照应呢。”

    “宗师说笑了”听徐提学说‘侍奉太孙;;王贤脑海中浮现出;王振王公公的样子;好像王振也是秀才出身哩……日啊;我宁死不当死太监啊

    “不是说笑;”徐提学正色道:“太孙也是储君;这是你的机缘;要好生珍惜。”

    “是……”王贤魂不守舍的离开提学府;第一件事就是找人打听;这幼军到底什么东东;可惜满杭州城都没个明白人;只是知道去岁;也从杭州选过十二到十七岁;身强力壮家世清白的少年;到京城充幼军。听说要求身强力壮;王贤心下稍宽;好像选太监不需要这一条;但终究是心中忐忑;唯恐此番进京青春小鸟一去不回了……

    回家跟爹娘一说;王大娘也惊呆了;“儿啊;咱可不能去;当太监大富大贵那也是死太监;那可不行”

    “瞎说。”王兴业哂道:“老子打听过了;兵部从全国各地给太孙征集的幼军;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皇宫里都没那么多太监;伺候一个太孙;用的了这么多人?”

    “说的也有道理……”王大娘喃喃道:“可要是万一呢?”

    “万一也不要紧;还有王贵呢……”王老爹不负责任道;王贤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靠;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不行”王大娘还是很担心;想来想去;拍板道:“小二;你和清儿这两天就圆房吧”

    ‘咳咳咳……;王贤咳嗽连连;心里这个郁闷啊;我这摊上俩什么样的爹娘?

    “还不好意思了。”老娘哂笑道:“你俩现在跟两口子有啥区别?”

    王贤老脸通红道:“娘;我们是清白的……”

    “行了”老娘霸气的一挥手道:“清儿是咱家的养媳;按照风俗;也不用再办婚礼;回头我看个日子;给你俩布置下新房;请亲朋好友吃顿酒;就可以了。”

    “嗯;请客吃酒是必须的。”王兴业点头道:“我还以为你连这也要省了呢。”

    “省了啥也不能省这个。”老娘一翻白眼道:“不然上哪收礼去”

    “……”王贤彻底无语;节操;二老的节操去哪了?

    但在这个年代;婚姻大事上;王贤和林清儿根本没有发言权;只能任由爹娘摆布。老娘雷厉风行的本色不变;回头就请大师看了日子;发现六天后就是黄道吉日;于是定下了结婚的日子;四月三十

    这么仓促就完婚;王贤总觉着对不起林清儿;倒是林姐姐很看得开;天下养媳都是这样;六礼齐备反而让人笑话。何况她心理上早就把自己当成王家的媳妇;仪式不仪式的;真没那么重要……

    至少她是这样宽慰王贤的。 

第二三一章 闹洞房

    虽然时间仓促;婚礼从简;但宾客绝对不少。富阳县的官绅、杭州城的秀才、王家村的亲族;还有王兴业在府衙的一干同僚;前来参加婚礼的足足三百多人;大摆了三十桌宴席。王家都不够地方;还得借街坊的宅子才摆的开。

    让人意外的是;周臬台和徐提学竟然也拨冗莅临;着实给婚礼增光不少。不过二位高官也知道自己在影响气氛;观新人拜了天地;吃了敬酒便告辞离开;以便宾客尽欢。

    待到天黑;酒足饭饱;年长的宾客便也告辞离开;但年轻一些的;无论秀才、胥吏还是周勇这样的武夫;却都留下来;兴高采烈的进行下一项——闹洞房这是婚礼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算作是婚礼的高潮。

    闹洞房的宾客聚在新房中作弄新人;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所谓‘闹喜闹喜;越闹越喜;;无论如何折腾;主人不得恼怒;愈闹愈发;喜可加倍。当然也不是一味瞎闹;而是在几位五福妇人的带领下;以撒喜床的方式进行。

    只见新郎新娘坐在喜床上;五福妇人们手托个大盘子;盘内铺着红纸;红纸上放着枣、栗子、花生、桂圆等彩头;;一边抓着干果往床上撒;口中还边撒边唱……

    王贤他二大娘撒一把桂圆;笑唱道:“床上撒了一把果;夫妇相亲子女多。”

    赵县丞他浑家撒了一把枣;笑唱道:“床上撒了一把枣;夫妇和气百年好。”

    王贤他六婶子撒了几个梨;笑唱道:“床上撒了几个梨;夫妇互敬心一齐”

    接着众妇人朝房间各处撒些糖果齐唱道:“一把果子撒上天;九天仙女下凡间。俺问仙女哪里去?庆贺贵府结良缘。一把果子撒下地;得见土地笑嘻嘻。俺问土地笑个啥?麒麟送子到府里”所以这撒床妇人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当;得机灵脑子好使;能记住长长的词;甚至还得有随机应变的本事。

    闹洞房耐着性子听到这儿;终于忍不住聒噪起来:“换一个;换个来劲的”

    起哄声中;嫂子们便笑着换了词:“一把果子撒洞房;洞房布置真排场箱子成对柜成双。二人到黑来安睡。一个枕头两个夯两把果子撒牙床;红绫锦被铺床上。丝绒枕头成双对;每天晚上卧鸳鸯。花好月圆新婚美;百鸟来朝凤求凰”

    “快快快”知道好戏要来了;众宾客不管是秀才还是捕快;都急不可耐的催促起来。

    “好好好……”嫂子们的笑声转浪;又唱道:“三把果子撒上头;新娘头抹了桂花油。这话大伙儿信不信?”

    “不信不信”众人一齐摇头。

    “俺说这话你不信;就请新郎去闻闻”嫂子们笑唱道。

    “闻一闻;闻一闻”众人便一起对新郎起哄道:“你不闻来我们闻”

    “那还是我自己闻”王贤忙回一句;然后凑到新娘头边深深一嗅;对众人道:“闻一闻来确是真;桂花油抹的香喷喷。头戴绒花颤微微;蜜蜂也来采花粉”

    这才刚开始;嫂子们将枣子撒到新娘的盖头上;又唱道:“四把果子撒到脸;新娘子脸似白玉盘。樱桃小口柳叶眉;倾国倾城赛貂蝉这话大伙儿信不信?”

    “不信不信”众人一齐浪笑着摇头。

    “俺说这话你不信;请新娘扬起脸来大家看”嫂子们笑唱道。

    “看一看;看一看”众人便对新娘起哄道:“不给看我们自己看”

    一身霞帔;头戴凤冠的林清儿;只好羞羞的将盖头掀起;将那眉目如画的粉面;露给众人一管;自然引得一片亢奋的欢呼。

    “五把果子撒到手;新娘子手指赛嫩藕。描花绣朵不求人;能文能武第一流。”嫂子们便继续唱道:“有人说她是拽子;有人说她六指头。到底是个啥样子?请新郎拿起新娘手来瞅瞅”

    “拿起来;瞅一瞅”众人越来越兴奋的起哄道:“不然我们自己拿起来瞅”

    “我来拿呀我来瞅;我的媳妇谁也不能动”王贤忙拿起林姐姐的纤纤玉手;装模作样观看一番;又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换了另一只;这才汇报道:“十指纤纤赛玉葱;定有一手好女红”

    “六把果子撒到腰;新娘腰藏只大狸猫。大家都说有了喜;俺说那是棉裤腰;这话大家信不信?

    “不信不信”词儿是越来越过火;闹洞房的情绪却越来越高。

    “这话大家都不信;还请新郎伸手去摸摸”

    “快快伸手摸一摸;不然我们自己摸”起哄的声音能把房顶掀翻;一些闹房的大姑娘小丫头;脸都涨得红彤彤;心说难道自己结婚时;也要被这般作弄?心下又是紧张又是期待;不由都痴了。

    王贤只好当众双臂环过林姐姐的纤腰;对众人道:“嫂子眼睛真叫拙;新娘的纤腰如束素。红蕖照映霜林表;杨柳舞风腰袅袅。”羞得林清儿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心里却喜得跟什么似的。

    众人轰然叫好声中;嫂子们继续唱道:“七把果子撒到脚;新娘走路脚歪歪。我想是怨路不平;大家硬说是条半腿。不管是真还是假;新娘起来走几步。”

    起哄声中;林清儿只好款款下地;在满地的核桃、桂圆上走两步。然而从送入洞房到这会儿;她早就坐麻了腿;一站起来险些跌倒;王贤赶紧搀扶住;引得众人笑翻了天。

    待新娘重新坐下;嫂子们接着唱道:“八把果子撒到脚;新娘子脚有三尺多。大家夸她是脚状元;五湖四海比大脚。俺说这话你不信;不信新郎去约约”

    “约一约啊约一约;不然我们就自己约”

    王贤这个汗啊;这大明朝闹洞房;一点不亚于几百年后啊;当初他折腾人家新郎官儿的;这会儿全都报应回来了。只好弯腰捧起林清儿一只穿着红绣鞋的小脚……话说大明才定鼎不到四十年;蒙元遗风犹存;程朱理学未盛;大户人家的女子;还没有缠足的习惯。然而林清儿一双脚;却天生生得纤细小巧;王贤捧在手里;装模作样一丈量;也就是一扎多一点。然后赶紧放下;用罗裙盖住;对一群瞪大眼的宾客道:

    “约一约来约得好;小脚只有三寸多。走路好比风摆柳;担挑子好比大骆驼……”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九把果子撒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