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山河-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用起来很放心。
官位的品级上升是有最低限度的,自己中了一甲才是七品官,要是按照正常的流程,就算这么多层关系在,自己又那么早,十七岁半步入七品翰林的位置。
但想慢慢熬到一品二品入内阁,那再怎么样也得十来年,三十多岁了。
若是自己走了这么一个路子,给了陛下一个正当理由宠信自己,等自己翰林磨砺几年出来入都察院,那升级速度肯定比正常流程快得多。
自己提出了这个改革方案,等到两三年都察院树立好威信后出翰林入都察院给陛下当刀子使,五六年的时间,就有可能直逼正三品。
因为翰林院是老机构,现在内阁的阁老们全是翰林院出来的,这条路虽然稳,但是太慢了。
而都察院是新机构,现在还在摸索阶段,自己指明了方向,再加入进去立功,跳着级往上爬就成为了可能。
等到自己爬到都察院左都御史,那就是从一品的大员,再转型入内阁当个阁老,绝对比在翰林熬要快至少一倍,岂不美哉?
这就是林甫的小算盘,因为说到底他在什么吏治,农业,经济,军事等等领域都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就只是普通人一个,有前世的史实借鉴,也只是一个聪明一点的普通人。
若是有幸连中三元,这等光环实在太耀眼,林甫实在也没有信心在国事上干出配得上名声的成就来。
但穿越人士看历史进程的能力是无人可比的,自己的这一套言官体系正合陛下的胃口,那么就已经不需要别的什么才能了,仅此一条即可保送自己平步青云。
既然皇子们的斗争已经把自己参合了进去,那么穿越人士也要出牌,也要积攒实力了。林甫可不傻,这种事情已经找上门来,可不是摆摆手就能推脱掉的。
要想在这种斗争当中不成为牺牲品,不成为被人玩弄的傀儡,那就需要足够的力量,足够的权势,足够的价值。
而目前情况,林甫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其他的法子可让自己一路仕途畅通。
父母亲的关系虽然厉害,却都是在军方,加上自己完全不知道那边谁是谁,不好开口。而且就算走那边的门路,怎么走呢?现在天下太平,都是驻守的事情,最多偶尔和边境的游牧民族有点冲突,没有什么军功可立,还不如走文官的路子快。
而文官的路子,其实翰林是最快的了,起步就是七品,平时工作的地方全是内阁阁老们,要么怎么有人要用四品知府换没品的庶吉士呢?还不是因为三年就转正成为七品翰林。
但他还嫌不够快,要更快,不仅更快,他还想要比高于品级的力量,那么此时的文官体系可以说是一石四鸟。
陛下的赏识,科举的名次,升官的速度,日后的权力,尽在这区区三千字的策论当中!
于之陛下,是雪中送碳,解了燃眉之急;于之自己,则是一条青云路直铺上天!
众考生都在琢磨推敲自己的措辞用语的时候,在袁玮暗笑林甫不过如此的时候,林甫在想的根本不是一篇策论,而是今后数年的朝堂格局了。他虽是和老狐狸们相比嫩了太多,被算计得团团转,看不清许多细节背后的深意。
但比之同届的懵懂学子(其实第二小的也大了他七岁),却已经胜出太多了,至少这一步,大方向看得极准。
第八十四章 毕业季
接近下午5点左右的时候,诸位阅卷官都回到了殿前广场,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再过了半个时辰,陛下也稍稍批阅了一些奏折,回到了殿前广场。
此时距离殿试时间截止很接近了,场中的学子们已经有半数往上已经放下了笔不再看卷。
因为殿试不允许涂改,因而答完卷子之后再看毫无意义。又不是前世的考试,还能查缺补漏,此时若是看到了自己的失误纰漏之处,又不能修改,只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林甫一个时辰之前已经答完了卷,此刻盯着陛下脚下的石板,正在仔细沉思着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
此刻已经答完了卷宗,却是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提出的文官体系有些惊世骇俗,毕竟此间的世界仍旧是权贵把持的世界,寒门子弟的势力才刚刚萌芽,大部分人可能不大能够接受这一套理念。
这卷子,其实是答给陛下看的,因而林甫答得有些剑走偏锋。他想到过可能无法通过阅卷官这一层,但陛下一定会问自己的卷子,一定会看自己的卷子,所以可以答得偏一些。
可他却是没想到,这篇策论究竟合不合适给这一十二位阅卷官看,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
这十二位中,到底有没有人,是陛下不想让他知道这套方案的。
这一点自己倒是疏忽了,林甫皱着眉头,微微摇了摇头。
不过此时再想这件事已经太晚了,余下的时间已经不到一个时辰,自己就算有新的答卷纸,推倒重写也是来不及了。
陛下悄悄地回到了殿前,此次倒是没有通报,因为不想打扰学子们答题。
学子们若是守规矩的,一直不肯抬头偷看陛下龙颜,一会结束了可能还以为陛下一直在这里监考呢。
回到坐上,陛下看到林甫还在低头沉思,偏头问右边的岳淞,“林小子不会一个字还没写吧?”
岳淞被问得一懵,这要真是一个字还没写,那真是千古第一人了,从来也没听说谁在殿试上交白卷的,“回陛下,半个时辰前,臣等回到此处的时候小林公子就已经合卷了。”
合卷就是答完收工了。最旁边那位留下来镇守的阅卷官见陛下回来了在问小林公子,连忙起身来到坐前打小报告,“禀陛下,小林公子沉思直至正午才提起笔,不到两个时辰就答完了卷宗,诸位大人回来的时候已经答完有半个时辰了,在众考生中完成时间也算是早的。”
“哦?”陛下一听来了兴致,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一动手就务求一鸣惊人,这倒有点像他爹行军作战的法子。
再过了一会,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学子们三三两两地都放下笔,时间不知不觉也就到了收卷的时候。
军士们将卷子一收,考生们今天在宫内的事情就都结束了,诸多考生再次排成三列,在礼官的带领之下出了宫门
这一天下来,敛声低头,心里不知道藏了多少话,但宫内这一整天都不敢喧哗,此刻终于出了宫门根本是按捺不住,像炸了锅一样,熟识的人分为几拨,开始聊起今天的事情来。
今天算是结束了,当晚就会几乎阅好卷子由陛下评出前十,明天早上,这十位最杰出的新科进士就会受到陛下的特别召见,称为“小传胪”。也就是说对于顶尖人物来说,大约明早就会知道自己的名次。
而明天整天则会排出所有学子的次第,第三天早上就会放榜。
这榜可不是寻常之榜,由填榜官负责填写榜文,所用黄纸为表里二层,称为“金榜”,有大小之分。小金榜交奏事处,存于大内;大金榜上有陛下玉玺印记,于放金榜传胪时,张挂于皇宫左门外,以昭告天下,咸使知闻。因“鲤鱼跳龙门”之典,皇宫左门又被称作“龙门”。
殿试的阅卷安排很是紧张,从考完到金榜题名,中间只有两天的时间。
一想到最多两天,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就会有结果,自己究竟去往何方,前途如何也就有了答案,宫门口的三百学子们就都兴奋得不能自已。
这算是考到底,熬出头了,再也不用苦读书,参加什么坑爹的考试了!这种情感就相当于前世过了论文答辩,就等着毕业证了,而且这里国家还给分配工作,准确的说是分配当官!
权贵子弟如林甫,江陵,袁玮倒还好,情绪都比较稳定,而那两百多的寒门子弟们中有不少人,则是因为此次殿试不再淘汰学子,自己一下子从春闱落榜变成同进士出身保底,一个个的有点状若癫狂。
刚出了宫门,首先遇见的是江陵,两人互相客气了几句,这是两位种子选手之间的寒暄,会试的时候他们一个是第一,第一个是第六,一甲三人很有可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这两人没说几句,边上便是来了三位熟人,齐齐向林甫再次行礼致歉,“前日在翰林院旁酒家偶遇,我等臆断编排林公子实属无心,却也不敢贸然登门拜访,此刻总算再见,还望公子多多包涵。”
江陵听得云里雾里的,林甫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说无事,转过身来便把当初酒楼里认识的这三位中榜的寒门学子,柳文长,常佳纪和秦观然介绍给了江陵。
等到林甫又转过来介绍这位是江太岳家的公子,江陵的时候,气氛便稍稍有些尴尬了。
因为官场的秘辛,普通学子并不知晓,此刻寒门学子们还是以为江大人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好人,因而连带着对江陵感觉也有点不好。
不过想到江大人现在被革职为草民,眼前的这位也就跟自己一样,算是成了寒门士子,却也又生出几分亲切感来,双方寒暄认识了一番。
真要说起来,参加了殿试的士子们,再不济也是同进士出身,此时已经算不得是寒门了。
毕竟此间世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到三年一届的天下前三百,进士,加官进爵可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八十五章 定基调
现在在宫门口聊天侃大山的这些个学子们,过个二十年三十年,大部分都会成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一甲入翰林那不用说,直接和阁老们有了交集。当了庶吉士也不差,只要身子骨熬得住,就算啥也不会,熬到六十岁随便混混将来都是六部尚书侍郎级别的人物。
就算混得再差,至少也能去地方上做一个地方大员,做个土皇帝,那也是很厉害的了。
几人走走聊聊,也算是相互认识了,外边这时候也不早了,大家跪着答了一天也累的不行,寒暄了几句,互相预祝了一番便就都散了。
这里的学子们寻着自家在门口等候多时的轿子,一个个都离去,回家休息了。而那边一十二位的阅卷则刚刚开始。
殿试的答卷不必誊抄,直接批改便是。
这卷子,答得好打圈,打得不好打叉,若是不好不坏就不加印记,从夏首辅起,轮转一整个圈,到礼部侍郎那里结束,看上去很是滑稽。
虽然看上去很有意思,但这个流程所象征的意义可是严肃的很。
夏首辅这一笔上去究竟是个圈还是一个叉,直接就会影响到这位学子的一生。
他究竟是一甲还是三甲,是留京还是回乡,是一位平步青云的翰林还是一个偏僻地方的知府,那都在这圈圈叉叉之间。
阅卷到一半,只见正在看卷的夏首辅眉头紧皱,好似对手上这份卷子很是不满,两米多长的卷纸,越看眉头皱地越紧,越看眉头皱地越紧,看到结尾的时候已经皱得和鼻子一个高度了。
“阴狠偏颇,文不对题!也不知是哪家的学子。”,夏首辅翻着手里的卷子,口中喃喃地评论道。
“这是什么答卷,能让夏首辅如此不满?”,岳淞轻声笑着接过卷子。
倒不是因为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阅卷的同时还能抽空分心去看夏彦的脸色表情,听夏首辅的轻声评论。
事实上,就算不听夏首辅的评价,也很容易看出他的不满,因为。。。。。。夏首辅的这个叉实在也太大了一些。
苍劲有力,力透纸背,一个放荡不羁的大大的叉,根本就没留什么地方给后面的人上记号,大抵是觉得这份卷纸已经不需要再审阅了吧。
本来,如果夏首辅如此不满意,其余人都是不大会细看这份卷子的。虽然夏彦为人古板固执了一些,但文字上的功底在座的确是没有人可以与之平辈论交的。
岳淞本想跟着打上一个叉算了,但见这叉画得这般大,便也起了兴致要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文章能让夏首辅打那么大一个叉。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没被吓死,这份考卷正是小林公子答的文官体系。
陛下当时想搞特殊,单独考小林公子一份卷子,被夏首辅的极力反对拦了下来。
最后是岳淞出的主意,考小林公子两道题。既然是他出的主意这件事自然是他去安排,所以他很清楚小林公子多出的一道题上问的究竟是什么。
问诸考生的策问主题是吏治,如何使官员清廉。
给小林公子加试的题目主题是也是吏治,但是却是如何用这些寒门士子。
陛下的本意是只有一张答卷纸也好,如此可以考校林甫,能不能把这两个主题糅合起来,用紧张的字数答出如此多的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