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直播当皇帝 >

第32章

直播当皇帝-第32章

小说: 直播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金庸老先生的说法,这《凌波微步》是逍遥派的独门轻功步法,以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为基础,使用者按特定顺序踏着卦象方位行进,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正好行走一个大圈。此步法精妙异常,习者可以用来躲避众多敌人的进攻,此外《凌波微步》每踏出一步,都与内力息息相关,决非单是迈步行走而已,若无内功根基之人,将《凌波微步》强行走将起来,会造成自绝经脉的危境。

    然而,或许是因为陈光的这《凌波微步》是直接从系统里面兑换来的有关系,直接就给学了,更不需要什么内功基础,像他这样用了这么多回,也没有自绝经脉。反倒是通过练习之后越来越熟练,已经快要达到想去哪就去哪的境界了——向观音菩萨保证绝对不会再掉进池塘里了。

    这天,陈光刚刚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练习完这《凌波微步》,许久没在晋王府出现的杨荣却找了过来,陈光在书房里召见了他。

    “晋王殿下,到现在为止,咱们总共已经生产了一万锭纱,那咱们的店铺是不是可以开张了?”杨荣问道。

    陈光反问道:“不是已经都交给你去做了吗?怎么还来问我?身为王爷,亲自抛头露面去做生意,我不被人骂死才怪。”

    杨荣汗颜,道:“自然是不会让晋王殿下您出面啊,您那是多金贵的主子,谁买得起您卖的宝贝啊?咱们下面的人是商量了一下,刚好也有几个在北方那会儿就是经商的,是不是让他们去做?”

    陈光一听,顿时高兴道:“可以啊,当然可以,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既然他们之前就是经商的,现在让他们去做这个,岂不是恰到好处吗?”

    按照后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专业对口的人才啊,不让他们去让谁去?

    “那好吧。”杨荣道:“还有就是,现在雪灾算是过去了,一些人还是想回去。”

    陈光笑道:“那更好啊,我还真觉得人太多了呢,回去一部分刚好。”

    杨荣顿时汗颜,还以为咱晋王殿下准备开多大盘口呢,结果还是盼着人走啊。不过想想也是,希望工程那块地方也就那么大,能安置那么多人已经十分不错了。再加上现在所有的支出都是晋王府在撑着,能走一部分人少一点支出,似乎也是很不错的。

    “那好吧,那铺子开业晋王殿下需不需要选个日子?”杨荣道。

    陈光无所谓道:“择日不如撞日,哪天准备好了就哪天开吧。”

    杨荣一听,心说这是不是也太随便了点,不过既然晋王殿下都这么说了,那也就无所谓了。

    “我之前去别人家铺子里买了一些纱线棉线,跟咱们织出来的做了对比,咱们的东西要比他们的好很多,那定价方面是不是也可以比他们高一些?”杨荣问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多锭纺纱机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好,卖价自然要高一些。晋王殿下作为这一切的主导,自然享有定价的权利。

    陈光反问道:“别人纺一根棉线的工夫咱们就能纺八根,价格要是还比别人家的高,那岂不是太过分了?别人家什么价,咱们也就什么价得了,或许还能够比他们卖更便宜一些。”

    他还想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咱们半价销售,四分之一价格销售。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要真那么做,这京城非得出大乱子不可。当年工业革命那会儿,欧洲就是用这样的策略,直接摧毁了华夏的手工业。他们用机器制作出来的商品,价格不到国内手工商品的三分之一,结果大家全部跑去买洋货去了,华夏那些小作坊瞬间全灭。所以价格稍微低一些可以,但是如果低太多了的话,那就完蛋个球了。

    陈光可不想自己作死。

    当然,杨荣是不知道这一茬的,听陈光说不仅不能提价,还要比别家的低,顿时有些愤愤不平,道:“明明咱们的东西比较好啊。”

    陈光轻松地说道:“我又不是为赚钱来的,提价干什么?就当是为人民服务咯。”

    “为人民服务?”这个是个新词汇,虽然从这晋王殿下的嘴巴里冒出来的新词汇可不少了,不过这个新词听起来怎么那么让人热血沸腾呢?杨荣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陈光道:“对,就好像施粥一样,那也是为人民服务,百姓是这个国家的根基,只有百姓对咱们满意了,咱们的位子才能够坐得长久。所以,施粥这种不计回报的事情我都做了,还会在乎这能赚钱的生意上是赚多了还是少了吗?”

    杨荣点头,表示深受启发,道:“晋王殿下宅心仁厚,实在是百姓之福。”

    陈光拍了拍杨荣的肩膀,笑道:“真是没看出来,小荣出去这两个月,回来都学会拍本王的马屁了啊。行了行了,你还是去那边吧,你决定就好,不用全都跑过来问我,只要大方向错不了,随你怎么折腾去。”

    “成,那等开业的时候再来通知晋王殿下了。”

    等杨荣离开,敏儿却是端着茶水进了书房,道:“他来干嘛的?”

    “那边纺了一万锭纱了,他问我是不是找个时间把店铺开起来,把这些纱线给卖出去。”陈光说道。

    陈光其实一点儿也不懂商业,这东西说起来就是买跟卖,但是这里面的各种套路,却多得很,虽然是古代社会,但是古代社会商业也有商业的规则,外行去指手画脚,除了添乱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听到杨荣说有几个商人的时候陈光才会那么高兴。在市农工商这种严格的阶级观念下,能往上走就绝对不会屈就,而既然选择了成为商人,那必然不可能是孤军奋战,因为那是混不下去的。很有可能是世代经商,要是遇到这样的大牛人,陈光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上辈子烧了高香。

    就好像孔老夫子说因材施教一样,陈光也觉得要量才适用。他是经商的,那你就让他去做生意,成就绝对比让他去种田要高得多,要是让他去种田,说不定还会闹出“牛走后来我走前”这种笑话来,那就不是故事了,而是事故。

    所以一个厨子你就让他去做菜,他拿刀的水准绝对比拿毛笔的水准要好得多。

    敏儿听了,笑道:“那是好事情啊,你之前说的那个什么以工代赈,不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养活自己吗?等这些纱锭卖出去了,想必就可以源源不断了。”

    陈光一下子把敏儿搂在怀里,道:“正是这个道理,这就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算是一个乞丐,你给他一个馒头,那他只得到了一个馒头,而你给他一份工作,他可以用这份工作赚到很多很多的馒头。相反,如果你给他一份工作,但是他选择了一个馒头,那这种人的贫穷和饥饿就是自己活该,是自己好吃懒做欠下的债。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劳的人永远不会挨饿,这个国家跟这个社会,也不应该让勤劳的人挨饿。”

    “你今天说的话好像跟之前不一样。”敏儿说。

    陈光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他亲了一下敏儿的额头,道:“只不过有感而发罢了。”

    这样亲昵的动作,经过这一段时间,敏儿已经习以为常了,不像之前那样一下子就红了脸。她坐在陈光的大腿上,整个人靠在陈光的肩膀上。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一阵风吹来,微微打开的窗户被吹开了,外面的阳光投射进来,树上刚刚长出了嫩嫩的树叶,陈光突然有感而发,念起诗歌来。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敏儿听着入了神,等陈光念完了,她便一下子从陈光的大腿上跳下来,急急忙忙地跑到书桌前面去。

    陈光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道:“你要干嘛?”

    敏儿显得十分兴奋,道:“还记得,你上次给我写诗,还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念的这几句虽然不是诗,不过我觉得很好听,我要把它全部记下来。”

    陈光不由得笑了笑,道:“好啊,我来念,你来写。这个啊,其实就是几句话而已,算不得是诗,只是我看外面的景色,突然便想起来了。”

    敏儿道:“那这个东西才更妙呢。”

    陈光说着话,走到了书桌前,开始磨墨,敏儿铺开了一张宣纸,选了一支笔拿在手里,跃跃欲试。

 第四十四章 福祥记

    “来来来,你来念,我来写。”敏儿兴致勃勃。

    陈光站在敏儿的对面,两人隔着一张书桌,陈光手里拿着一锭漆黑的墨,倒了些水在一个砚台上,慢慢墨着,看着那黑色的墨逐渐在水里晕开,他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小激动,就好像什么东西在自己手里诞生一样。

    之前这些事情都是杨荣来做的,杨荣走了之后就换成了邓潘,如今自己为心爱的女人磨墨,看着敏儿手里提着毛笔,写着字,一双柳叶眉神采飞扬。

    敏儿写的毛笔字很好看,就像一般形容妹子写的字那样,娟秀,飘逸,明明写的是楷书,起承转合之间却圆润,仿佛带着行书的技巧在里面。

    陈光是自叹不如的。

    写好了字,敏儿站起来,两只手捏着兰花指,夹着宣纸,将上面的字迹吹干,道:“我要把它裱起来。”

    “好。”陈光说。随后他往外面喊:“邓潘。”

    邓潘开门进来,点头哈腰:“晋王殿下有什么吩咐?”

    陈光将宣纸拿来,交给他道:“去,把这个装裱了拿过来。”

    “你的字是跟谁学的?”等邓潘走了后,陈光重新将敏儿搂在怀里问道。

    不知道为什么他很喜欢把敏儿搂在怀里的感觉,看着一个十一岁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个瓷娃娃的汉服美女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简直善心悦目好吗?

    “跟我娘。”敏儿说,她微微噘着嘴,还有些婴儿肥的脸上,粉嫩嫩的,陈光忍不住亲了一下。

    陈光赞叹道:“你娘亲真是多才多艺。”弹琴,吹箫,写字,就差唱歌了。陈光问道:“那你会唱歌吗?”

    “会啊。”

    陈光觉得,二十一世纪那些去学才艺的小伙伴可以过来烧香拜学霸了。

    “唱一个,你会什么?”

    “我会燕乐。”

    在这个时期,前朝皇帝曾经定了九部乐,分别是: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西凉乐就属于其中一支。

    陈光还没听过燕乐是什么样子的呢,听敏儿说起,顿时来了兴趣,道:“来来来,唱来听听。”

    周代已有所谓“燕乐”,即“房中乐”,为后妃在宫中所用,其歌词俱在《诗经》的《周南》、《召南》中。汉代宫廷中也有“房中乐”,这些都是雅乐的一部分,性质与唐、宋燕乐不同。广义的燕乐,如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是指汉族俗乐与外来(外国或外族)音乐的总称。

    陈光的书房里面是有琴的——之前没有,但是成亲之后陈光特地让人准备了,就是为了敏儿在弹琴的时候比较方便。

    敏儿坐在琴的前面,拨弄了一下琴弦,悠扬的曲调飘了出来。陈光舒服地躺在床上,吃着下面人送进来的水果,闭着眼睛跟着节拍晃着二郎腿,惬意非常。

    “靠靠靠,主播又特么在享福了。”等在直播间前面的小伙伴们顿时就不乐意了,看着你好吃好喝的,还好听的,我们一群穷**就盯着电脑屏幕,凭啥?

    陈光笑道:“现在啊,我突然觉得没有网络没有电脑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其实你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出去拥抱阳光,呼吸新鲜空气……”

    “当你转了一天回来之后你就会发现,还是特么的上网有意思。”直播间里网友马上打断他的话说。

    “去去去。”陈光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是觉得,我们真心需要有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去寻找另外一种快乐,过年过节的时候,跟你的亲戚朋友聊聊天,打打牌,交流交流。每天陪在你身边的是你的家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电脑和手机。”

    “恩,说得很有道理,今天是端午节,我还是不看你直播了,去陪我妈包饺子去,下了再见。”

    “同上,我去吃西瓜。”

    “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