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226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226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锼械娜嗽薄⑽镏释惩车睦氐礁劭凇H嗽辈豢献叩模惨科人枪矗裨虻幕熬褪亲愿食涞焙杭椋鞘潜湎虻淖实小D抢锔写罅康慕ㄅ嫒耍歉切枰驳摹

  来这里之前,就已经给皇上请示了,皇上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到连云岛,不是来攻城掠地的,是来控制港口,控制建奴入境物质的,能消灭建奴的有生力量更好,消灭不了也不必勉强。能拉走的那就赶物质一粒粮食也不留。这就是此次连云岛作战的基本基调。所以本着这个基调,又逢刘兴祚反正。那当然是把盖州那边的物质拉过来,不能带走的,就全部捣毁,人员也全部弄长生岛上再说,怎么往中原运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甚至盖州这样的根据地,袁可立也是馋涎欲滴。想想这从建奴手里抢回来一个州,这功绩可不是一般的大了。目前光复一州一地,基本上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满朝文武谁有这等的魄力?这是绝对的功勋!

  但有了这样的地方,水师陆战队是当初建立时且战且走,不争一时一地的洒脱吗?有了州是不是要守?顺势还好,但战斗哪里有一直顺势的。谁还没个走麦城的时候?一旦因守城被敌人困住了,那就有可能落个孙承宗的结局,等人来救了。

  这时也得给毛文龙部发信了,本来就已经说好的,一旦有所斩获,就将俘虏、战利品,置于长生岛。那里是属于东江军的控制岛屿。和复州仅一海峡之隔,距这边也就是二百里左右,是目前最近的落脚点了。

  降过来的汉军一听,不用接着在这里面对建奴的报复,当然也是高兴,这里再好,终究是敌战区。他们最怕的就是这边投降了明军,然后就被明军利用着再来对付建奴。如果他们敢于面对的话,当初也就不会投降了,真要那样,真是强这些软骨头之难了。

  而对于那些商船,这些不是袁可立能把握了的,这里面的成分太复杂了,有大明的、有朝鲜的、有日本的、有朝廷大员的、有江南海商的、盐商的、有福建海盗的等等。按照一般的处理。这些可以通通的以资敌处理,那就有可能被抄家灭族,一不小心,几万颗脑袋就要落地了。

  但观皇上的所作所为。对抄家他倒是有兴趣,但对于灭族,可是从来没干过,包括就是宫变那绝对是灭九族的大罪,也只是抄家了,然后宫刑当事人而已,并没有刑罚到家人,有点祸不及父母妻小的感觉。

  皇上太仁慈了,连皇后参与了谋逆行为,也没有斩尽杀绝。只是选择了休妻,废后之事历来是朝中的大事中的大事,这样的行为虽然前朝也听过,但那也是匪夷所思,(清朝乾隆倒是休了富察后,但老袁却是不知。)开始的时候倒是冷处理的,很少有人知道,估计是为了顾及皇后的脸面,怕她寻了短见,皇上竟然还保持着前老丈人的爵位。但到了谣言四起时候,皇上竟然还专门传旨去张府辟谣,由此可见,皇上是个不愿意擅动杀机、也不愿把事情绝之人。

  朝中当然有好事者,想要利用此事说道说道,但皇后之事迁扯到了谋逆之罪,这个罪名迁徙的人太多了,福王系、信王系、勋贵、京营等等,如果皇上要杀人的话,估计十万颗脑袋是挡不住的。这还是不搞什么大动静,只是把涉事人自己的家给灭了。但皇上都放了。对于皇后之事也是冷处理了,最后虽然在谣言四起之时被捅了出来,但谁还会没事找事非要重提此事呢?再则说了,提了能做什么?不让休妻,那皇后是回去接着当皇后还是重新审理了论死?

  皇上仁慈这点当然是好事,自古均言伴君如伴虎,满手都是鲜血的皇上也实在是太多了。大臣们没有不希望皇上仁慈的,因为面对皇上最多的就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是最有可能遭到皇上杀手的。如今皇上少杀、不杀的仁政,当然也是大臣们喜闻乐见的。

  现在这批人如何处置老袁也合计不准,因为皇上少杀不杀的背后,对异族或者是汉奸那是相当残酷无情的,看看李永芳被种在那前门,天天受的那罪就明白了。皇上是要他活过百日,然后再凌迟,对汉奸的恨可见一斑。所以等安置好了这批人,如何处置还得看皇上的。

  这种招了降将又攻克了城池功绩,当然是大捷中的大捷了,此次杀的人虽少,但得到的降兵、百姓和俘虏以及战利品却是不少。

  降兵的安置工作也是老袁无法决定的,这些兵为战那是肯定不行的,留在当地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把他们尽快的安置在长生岛,也只是个权宜之计,下一步仍然需要皇上的点头才能具体的安置。

  所以袁可立尽快的把事情原委写了一遍,把结果初步一统计,事情一顺,报捷请示一体报于了皇上,特别把刘兴祚在里面的关键作用给体现出来。现在送信只能是先送到山海关,然后经刚刚建好的从山海关到北京的光报系统再给皇上。

  七月三十日,朱由校接到袁可立的报捷光报时,正在进行着全军的大比武,这场比武的气氛可比以上次纯奖金来的热情了许多。因为这一次牵扯的人也太多了,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这一系列下来,基本把每个兵都装进去了,在位的或者想往高位而去,或者想保住职位;而不在位的恰恰想向着高位。

  就这样,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削尖了脑袋苦训着,向前挤。因为路只有一条,前程就是那二十支弩箭,皇上亲自制订、监督着规则的实施,想弄点手脚也是不能。一切都是公正公平公开的,有多大的技术做多大的官。

  这次比赛,比起上一次普通水平的十中三,可是强的太多了,如今的水平二十支弩箭中了八只那就是最低水平了,十支算是中流偏下,十二支算是中端了高端的那就没可比性了,全中的都有。如果命中率能有个七八,那朱由校可就是大笑了。看着如此热情的比赛,朱由校也是高兴,十几天的成效就看今天的成果了。

  粗看了一遍袁可立的捷报,朱由校是惊喜交集,惊的是竟然碰到了满清第一‘叛徒’刘爱塔,那是清史里没有立传的人物,和袁可立、毛文龙一样,都是招满清恨的人物,当然在以后还有一个袁,就是袁世凯。满清的这帮孙子坏着呢,那个清史稿专拣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歌功颂德的记,哪里会让后世认识到历史的真相。比如自己的前身,楞是让这满猪弄成了一木匠形象,真是让人孰不可忍!

  这人立此大功,当然要好好的树一下正面的形象,辽东汉民沦为亡国奴,也是苦了他们了。是大明朝无能,让一个野猪皮,凭着十三副盔甲成了事,占据了一百八十八个卫所,整个奴儿干都司全部沦丧,百姓们成了亡国奴。就象以前的北平沦为日本人之手的一样,不要谈什么国内矛盾和国外矛盾,这对整个汉族效果都是一样的。

  这股反正的热情务必要用好了,要让沦陷区的人民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满猪们也没有几天好蹦跶的了。

  接着看到了营堡里的大炮,没有红夷大炮,只有佛朗机和虎蹲,这倒和情报里的一样。从进入大明不久,朱由校就先把炮的现状做了一下考察。主要就三种炮,佛朗机、虎蹲炮和红夷大炮,对其威力和射距也了解了一下,最远的就是红夷大炮,一射十五里,听了这个数据就知道那是纯扯淡了,这射距,赶上二战的加农炮了,孙元化的证明只是二里到四里这算是有效射程,但只是个实心弹,连烧红了放里面的那种大铁弹都不是。

  第三百三十章 见好就收

  而剩下的佛朗机也就是一里到二里左右,那虎蹲因为是散弹,那射程就少的和弩箭差不多了,但威力显然是很大的,辐射面还宽。建奴攻陷了这么多的卫所,有这些武器也是正常。但这些足以给锦衣卫构成威胁了,所以朱由校一直不让袁可立去攻坚堡垒。当然这两样武器遇到了阻击弩,从射程到射速也是被克制的死死的,不过战场上却不能仅仅这样论,因为两种武器还有一个抛射的与直射的区别。

  特别是佛朗机,完全可以在一块挡板后丈外,就发射火炮,这样他的发射什么都不耽误,但射击弩却因为直射的关系,对挡板后的目标无计可施。

  现在莱登水师二次袭杀均有所斩获,但第一次是夜袭形成包围圈,第二次是突然打击又遇到了自拔已久的刘兴祚。依靠着神弩竖盾,可以有效的对付建奴骑射,的确会屡见奇功,但这样的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凭借着这么类似‘作弊器’的竖盾,固然可以偶尔为之。看这奏折里,袁可立竟然还有据盖州为根据地的潜在意思,这个可不是朱由校所愿看到的了。

  建奴那边也是高人无数,既然范永斗可以给蒙古提供冲车,(审讯俘虏得知)而范是建奴的奸细,是自己想到的还是建奴那边提供的,也不知道。但他们却是相通的,这说明对于竖盾弩箭,他们应当是了解的,只是可能没有重视而已。一时被他们抓住了机会,锦衣卫那边离船再远一点,凭着锦衣卫的机动性,又在建奴的土头上,一旦出事,那可就不是小麻烦那样简单了,极有可能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孙承宗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了。最终不是被一个蒙古的三流元帅给摆了一道,何可纲也是差点全军覆灭。

  这些教训都提醒着朱由校不能大意,更不能让轻敌把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一些兵力给败坏了。

  对于处理那些汉军反正的,目前还真没有好去处来安置。用他们来对付建奴或者蒙古,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胆的兵除了干杂役外,就再也不适合当兵了。

  回中原这边种地也没有闲着的地给他们,蒙古这边还没有平定。过来开荒是不合适的。送进作坊倒是一种选择,但建作坊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安排他们。

  那接着看下一问题吧,商人三百余家,其中有朝鲜十六家,日本九家。福建海盗六十多家,其他的都是大明江南盐户、商户等,而建奴的商人也是不少。

  日本一家还有什么可说的,他们就是亦商亦倭寇,这样的人留着也是麻烦事,杀了。

  朝鲜的?袁可立右屯大捷之时就提到了建奴那边有朝鲜奴,这次又有商家在里面。现在袁可立的手头上有六千锦衣卫,现在更有一万多的汉军,这些人对建奴有心理负担,对朝鲜应该没有吧?袁可立一直想着朝鲜功略,有这两件事,加上光海君的事,(未经明朝许可,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西人党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仁君的别墅内会合,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大北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被赐死,二十八岁的绫阳君李倧即位。被废黜的光海君则被带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斥责,然后用石灰烧瞎双目,流放于江华岛的乔桐。)这三件事。就可以给袁可立借口了。这样一插手朝鲜,也可以把这些辽东汉民带到朝鲜去,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吗?

  朱由校可对朝鲜棒子没什么好印象,什么‘明月三千里’。还是看我大中华的‘白日五千年’。一群不知道感恩的东西,狗屁大韩民族,一群只配吃点酸菜的东西。趁着这个时候把光海君给解救出来,当个傀儡,慢慢的再把朝鲜问题给彻底解决,(让那些哈韩族看看,)敢不听话,作为爸爸的大明,是怎么教训当儿子的朝鲜的。这个儿子既然不听话,那这领地也就交还过来吧。

  而对于江南的商人,朱由校却不打算怎么从重处理,商人重利,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和那八家山西要求从龙之功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也不能因为重利而轻饶了他们。差锦衣卫分别去和他们家去谈谈吧,把这些人从辽东赚的钱吐出来一半,凑齐了估计够到朝鲜建新城的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福建的海盗,问问他们和郑芝龙有迁扯吗?有的话,让他们联系郑芝龙,叫他归顺,这样的反骨仔,捉住了先控制住再说。他不是喜欢被招抚,然后借着朝廷的名义慢慢的做大吗?那就让他先经历一下再投满清之时的命运吧。

  几个事件有了决定,当时就一一做了回复,用光报再传回去。

  守着连云港的问题:拆毁营堡和相应的海防措施,拆除了大炮之类的,见好就收,立刻离开,以后待机再动;刘兴祚问题:着刘兴祚进京,授游击、赐忠义伯,夸官游街,立前门代君骂奸,尔后归于袁巡抚听用。

  商人问题:日本商人处死;建奴商人及建奴,从建奴战俘一样处理;中国商人抄家产一半充公;海盗商人,各令其回去一人通知其首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