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09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109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皇上的意思,应该比弩还厉害。

  朱由校简单的把汽油弹说了一下,因为宋应升那边还没找到猛火油,只能等待。

  “皇上,猛火油自古有之,何需再找?”孙承宗有点整不明白皇上设计了这么个大圈子去找猛火油是为了什么?但听到猛火油可以变成神兵利器,恨不得现在就拥有。

  “对啊!”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怎么就这么笨呢?又不是需要多少吨计的产量,找什么油田?一场战斗下来,也耗费不了多少汽油。古代渗出地表的猛火油完全够自己使用的。这昏招用的还真是蛋疼,现在琉璃有了,孙化元也关手安排了投弹机的研发,看来猛火油的提纯可以提前安排了。

  “孙老师所言极是,倒是朕胡涂一时了。”

  “皇上无须自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皇上制神弩已是不世之才,瑕不掩瑜倒也无妨。还是谈谈乱党的事吧。”孙承宗倒不敢打消皇上的积极性,如果是别人说什么猛火油放大数倍数十倍的威力,孙承宗会感觉是痴人说梦的无稽之谈,但皇上的手法非比寻常,但让他信上几分。

  “好,朕肯定乱党没有竖盾,孙爱卿所说的方法有可行性。而且,还可以提前设置障碍物阻碍前行、还有重点的一条,此次的阵地是朕,而不是干清宫。干清宫不能动,但朕却可以。若守不住了,朕可以和净军且战且退,叛军抬着门板,那速度就跟不上朕和净军,而放弃门板,朕的净军又可以轻松射杀他们。所以孙老师对于此点倒无须在意。”朱由校才不会傻子一样的等着敌人攻进来,然后来个君王死社稷,保命要紧。而且宫里都是平地,净军们推拉着竖盾,行动相当的方便。只要有序的防守后退即可,当然可以且战且退。而叛党想追上,那就必须放弃门板才能快。但没有了掩护,净军还需要退吗?

  “皇上此计大妙,如果叛党抬着门板慢慢的逼近,净军则可以分兵绕过去,从背后或者两侧射杀之。一旦形成反包围,那叛军有难了。”何可纲一听皇上此语,立刻更兴奋的说。

  “皇上,老臣虽知强弩之利,但还是请皇上三思而后行。要知道为了些许乱党,将一国之君卷入战乱当中,是不智之举啊。”孙承宗做着最后的努力,劝说着。

  “孙老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朕绝不能放任对朕怀有异心之人,一直在朕的周围虎视眈眈,寻找机会对朕下毒手。而且这个凶手的能力还远在信王之上,这更让朕放心不下。所以孙老师,朕已决定等他们跳出来,然后来个一网打尽。还请孙老师以此来部署吧。”

  “皇上,老臣遵旨。”孙承宗一听也没无计可施了,皇上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自己只能想和皇上一起去打虎了。于是整理了一下思路说:“皇上,老臣以为,乱党必须有一个借口,而今估计就是轻君侧,”说到此处,眼睛不由的望瞭望魏忠贤。

  “孙老师所言有礼。”朱由校也不由的看了看老魏,说实话,老魏一个阄人哪里有什么权力,都是皇上下放给他的,只不过操作的时候,能力有限罢了。而这把刀皇上用的却是很好,极大的发挥了刀的作用。

  “皇上,奴才愿自裁以解皇上之危。”老魏跪了下来,说了一句没营养的话。之所以说没营养,完全是这话根本就是废话,除了表一下忠心之外,还能有什么作用?第一皇上不会把老魏送出去,这种没面子的事情,是个皇上都不愿意。第二,事情还没想那种非把自己人给推出去的地步,说大了也就是皇上想扩大后果而已,如果只想就事论事,上门抓人就行了。第三,老魏这话说的也太矫揉造作,一点忠意都没有,明显是句画蛇添足的废话。

  第一百五十四章 帝师谋划

  皇上是想一网打尽,需要你这里表忠心吗?假惺惺!孙承宗和何可纲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平身吧,没大伴什么事。孙老师请接着说。”对老魏的添乱朱由校没心情多说,现在也不是教育他的时候。

  “乱党虽有信王做内应,但宫里的力量肯定不会很强,否则也不会如此大费周折。所有还必须从外面进来。所以乱党首先得进入京城,两种方式,一种是成千上万人的提前潜伏在京师里,到了约定的时间聚集。第二种是有内应控制城门,趁夜或趁乱进城。两种方式或者选一或者同时运用。老臣估计,乱党的人手应当是军方的京营、或者从地军队调来的人马。这些人估计是埋伏在城外,等待进城。而城里有乱党在京阴养的死士、家丁等早已潜伏在城里,等待时机接应叛军进城。”

  “孙爱卿所言极是。”

  “而控制城门则控制住了叛军,拒之城门以外,此危自解。”

  “孙老师,如果控制了城门不让叛军进入,故然是解了此危,但神秘人那边也就会就此隐匿,如此事与愿违了。”朱由校当然的指出了这里边的问题所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早早的动手,还轻闲一些。

  “皇上所言极是,那就只好放这些人进城了。下边再说宫门。和城内同理,信王做内应,明显是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一是皇城守卫的力量,二是宦官、三是可以完全的控制一个甚至二个以上的宫门,以便使外面的人进得宫来。这些力量信王掌握着,在皇上毫无预防的前提下确可以有所作为。但现在信王在宫中做内应反到有可能成为人质。即在城外的叛军进城之后,开宫门之前,就将信王召致乾清宫里,那时计划已经启动,虽失去了信王,估计叛军仍然会按遍地计划行事。这样信王在手,一旦战局有变皇上手中也会有所持仗。”孙承宗此言仍然是为了皇上的安全考虑,要知道朱家王朝并没有失去人心,叛军所持着是信王这个‘大义’所在,失去了信王,这次兵变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孙老师此计甚好,到时候朕不仅仅会请信王前来,还会请皇后一同前来看这场武戏。”想想和信王、皇后三人,一共观赏这场搏杀,看着他们阴谋诡计被揭穿,把别人当成傻子一样,而自己搞的所有阴谋诡计却早已被‘傻子’洞若观火、洞烛其奸。想想他们的表情朱由校就不自禁的兴奋。

  “叛军进城后,除了会想着从信王安排好的一所宫门里进入皇宫。还会派一部分人把勤王的部队阻挡住。而在城里最可靠的部队就是锦衣卫了。这时宫门才是一切的关键。叛军进宫后一旦从宫内彻底的控制住了皇宫所有的宫门,那就无须阻拦勤王部队了,宫墙自然的会挡住一切。即便是锦衣卫再强,隔着宫墙也只能望墙兴叹!”

  “孙老师,朕先前就传旨给锦衣卫,一旦有警,迅速控制九门,不使叛军一人落网。依孙老师之见,控制住一座宫门不失,倒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皇上,宫城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南午门、北神武门(注:明时称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门必须有一门掌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就有控制了宫门最后把君王活活困了三个月给饿死的先例在。

  “孙老师,着何可纲带三千净军,控制离校场最近的西华门如何?”朱由校也慢慢的慎重起来,净军的战斗力源自神弩,现在甚至没有给他们发放武器。

  “皇上,臣誓死守住此门。”

  “就怕信王要控制的刚好是此门,那三千净军的力量如何能制的住?”这种撞车的行为可不是没有可能。

  “回皇上,抚宁候那边联系的人当中,是东华门的一名城守。”魏忠贤这时插了一句话。

  “如果这样看,那信王一定选择的是东华门这边了。何爱卿,控制西华门就靠你了。”

  “臣在门在,门失臣亡。”此门既是放锦衣卫勤王部队进宫的道路,同时又是一旦事败,皇上逃生的道路,何可纲当然明白这个重要性。

  “朕信任你,等叛军进城之时,就是爱卿夺门之刻!”

  “皇上,锦衣卫那边叛军肯定会有所提防,会派人堵截。”孙承宗谈完了控门,又能开始提及锦衣卫了,对于锦衣卫的战斗力,他是没办法看好的,“取京城地图来。”待宦官拿过地图,朱由校指着地图说:“孙老师,这里是南宫,锦衣卫那边通往皇宫的路线,路程并不甚远,如果叛军阻拦的话,应该在哪里?”

  “回皇上,京师均为棋盘路,想要进宫道路很多,所以老臣为应该在顺承门一带,卡住了那里,锦衣卫除了硬冲,就只能往正阳门那边绕远了,但那时战情似火,谁又会去绕呢?”

  “孙老师,那就让锦衣卫绕的再远些,从控制宣武门向西经西便门这边,再向北走阜成门进西苑,这应该是叛军想不到的绕道路线。”

  “皇上的意思是?”从西便门那就是出了内城了。

  “叛军进宫后,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下朕的干清宫的,时间会拉的很长,”朱由校想的当然是乱军进皇宫,但就不代表,他们能冲过自己的干清宫。干清宫的干清门、日精门、月华门,能攻进来就不错了。还有朝清宫的站台,那都将是叛军被屠杀的好地方。时间倒不是什么问题。

  接着指点着地图说:“而锦衣卫如此可以顺带着把宣武门、阜成门控制住。然后向北的西直门,再向东依次控制德胜门、安定门等,把九门控制住,然后来个瓮中捉鳖。如果控制不了九门,那就能控制几个是几个。到时只需拿出圣旨来,守城的如果遵旨,就善加利用,但切记不可大意,被叛军杀一个埋伏就得不偿失了。”“皇上,老臣仍认为此举太过冒险,还请皇上三思。”孙承宗还是担心啊。

  “孙老师不必担心什么,只要控制住了内城的城门,何爱卿控制住西华门。即便是被叛军逼的守不住干清宫,游击战也不顺利,朕的安全是有保证的。朕有净军的神弩在手,带着净军退守西方华门,坐守待援,这应该算是最坏的结果了。一旦叛军冲入皇宫,朕不相信那股神秘的力量还不出手?到时候凭借就是堂堂正正之战。”朱由校所有的一切计划,都是在等那支力量跳出来,如果不让朱由校知道他是谁,恐怕一直都将活在恐惧之中。而且一次性把这些跳梁小丑都揪出来,自己的后院就起不了火了,可以放开手脚干他一场。连‘正中’都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想发展大明,一味的怀柔手段也不行,该铁血的还是要铁血。

  “皇上此举是火中取栗,而那股神秘势力恐怕会想着渔人得利。”孙承宗真搞不明白,费那么大的劲,至于吗?

  “孙老师,就是不知那势力何时粉墨登场,也不知会以何种方式登场,但两方全都进宫是肯定的。”

  “信王一系是被跟踪的,应该没有发现对方,这倒是有些奇怪,老臣也想不出这帮势力到底属于何人所有。”

  “可能迷底今晚或者明晚就会知晓了。”

  “孙老师,咱们去校场那边给净军们安排一下吧。”

  “老臣遵命。”

  “大伴,传旨给田尔耕,把刚才朕的安排告诉他。一旦有警,尽最大的力量迅速控制九门,之后,带领锦衣卫,从西华门进宫和朕会合。另外让刘若清、张家驹、庄海鸣三个锦衣卫千户速来见朕。”从西山回来的三千锦衣卫是锦衣卫里最出色的。这时候不知道能招集几人归队。

  “奴才遵旨。”

  慈宁宫,郑贵妃。

  “娘娘,信王和东林那边已经定了了今夜三更动手。”

  “看来是皇上搞的效忠书那一套,让他们迫不及待了,也好,哀家等这一天也等了六年了。”郑贵妃坐在那里,虽然已经是老态龙钟的年龄,但此时眼睛却炯炯有神,目光敏锐。

  “今夜过后,福王荣登大宝,娘娘就是太后了。”

  “此时言之尚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衷家在神宗在时,如此谋划,却不能助我儿登上皇位。神宗临走之时长叹此为天意,不可违也。但衷家偏要逆天而行!我们的人没有露出什么马脚吧?”

  “回娘娘,没有任何破绽,受到了重用,告之三更之时从东直门进城,但从何门入宫倒没有提及,只说进城后说。”

  “皇城守卫那边呢?”

  “回娘娘,二千娘娘一早安排在午门的人都表示誓死效忠。”

  “福王的人都安排好了吗?”

  “回娘娘,早就安排在正阳门附近一共三千死士,信王那进宫后半个时辰,这三千死士将片刻即可入宫。那时埋伏有信王那边的人会以响箭为号,左臂缠白布,趁人便杀。”

  “福王到了吗?”

  “回娘娘,已经进京了。”

  “很好,恐怕今夜京师将无人入睡。”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