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我的1997-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杨欣是自己的老婆,这一点李文秀比任何人都有更加看重。
没有人知道重来一次还能遇见自己老婆是什么感觉。
等出了校门。
两人旁若无人地十指紧扣。
路过的二中学生其实早就已经有所耳闻了。
但是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两人来说,旁人的注意力其实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效果。
李文秀大胆。
杨欣也很大方。
对于这种指指点点,基本上也麻木了。
唯一让李文秀有些无奈的是,杨欣对于他耍流氓的行为,仍然会时不时地就提醒他,如果高考考不上同一个学校的话,她就不答应跟他处朋友。
虽然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女孩子比较天真和另类方式的警醒,但是李文秀还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随着金和那边的事情越来越多,加上家具城已经开足马力进行扩张了。
他就是本事再大也做不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三用四用。
到时候真要是考不到一起去,一张老脸可就丢人了。
所以李文秀心里还是有些紧迫感的。
马上就是年底,上海那边的分店也要逐一开业,李文秀就是再分身乏术,他作为老板也要过去坐镇一段时间。
松平这边的家具城,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最迟元旦也要开业,还有省内其他的几个市里。
市里的家具城已开业,随着营业额渐渐稳定下来,韩立生也彻底放心了。
对家具城的信心不减反增,整个10月份,他一直在省里搞连锁店的事情,目前已经物色好了三个地方。
就差李文秀这里拍板做决定。
这件事情李文秀还在论证的过程中,其实也挺简单,无非就是看家具厂年广飞那边的生产量跟不跟得上。
年底肯定还要扩张生产线的,但是沙河那边的条件有限,如果增加生产线的话,又要重新建设厂房。
所以往往李文秀想干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东西都要全盘考虑。
他就是再有本事,一个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想清楚。
紧随而来的自然就是放权。
现在家具厂那边的事情,除了从大的方面进行核查以外,具体的生产问题已经全部丢给年广飞了。
家具城扩张的事情也全部交给韩立生,上海那边,金和是杨彪在负责。
王有来一个人抓着整个公司的供货端,李红梅则把人事恰在手里面。
另外一方面。
金和的财务部门已经成立了。
李文秀这一次倒是采取了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直接跟省里的财经大学合作,成立了一个会计工作室,专门让这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来进行财务制度的设计和管理。
金和则负责提供场地和办公经费,并且提供财务实习机会。
这种互利互惠的事情,自然没有人会拒绝。
对于李文秀来说,无疑也很好地解决了自己的一个大麻烦。
而对于省财大来说。
能跟金和这样的企业合作,自然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吃过饭。
杨欣不愿意在外面溜达太长的时间。
李文秀自然也不用费心思去掩饰自己心里那种想交代但是又藏着的尴尬。
年底的时间总是过得太快。
李文秀其实也挺感叹的。
原本他是想着高中三年,很有可能是一段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是真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又发现三年几乎是一晃就过去了。
对于这一点。
不仅仅是李文秀有所感叹,就是周边的一些人都惊讶醒悟得太晚。
但是像王有来这种,从早到晚都盼着高中尽快结束的也有。
他老早就已经准备好等一毕业就去南方找工作了。
李文秀虽然有心让他进金和,但是王有来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也不会去问。
这个家伙骨子里还是很有自尊心的。
到12月初的时候。
老西门那边的装修工作也已经告一段落。
接下来自然就是往里面塞东西。
松平的市场跟市里还是有些差距。
这一点韩立生也很清楚。
他本就是松平人,早年也在县里做过生意,这一套比李文秀摸得更清楚。
中间也回来过一次。
随后就直接去沙河那边跟老年商量了进货的事情。
家具城目前还是跟家具厂分开经营的,账务上也是独立结算。
这一点李文秀很早就有了结论。
两个人没必要搅在一个锅子里面,横竖老年这个人不是什么贪心的。
家具城很显然在效益上比家具厂更有吸引力,不过这老家伙也有自知之明,真要让他去经营家具城的话。
铁定只有赔钱的命,还不如老老实实窝在厂子里搞设计和生产。
快一年的功夫。
现在沙河那边的设计室基本上已经成型了,除了自己培养的设计师之外,还从外面请了好几个有经验的老师傅过来。
李文秀原本是想从国外直接找人的,但是这个时候条件还是很有限,也没什么渠道,只好作罢。
见着面的时候。
李文秀问了一句。
“老韩,县里的家具城开业的话,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韩立生有些莫名其妙。
想法?
什么想法?
开门营业就是了,能有什么想法。
其实原本李文秀是想着让韩立生回县里做一段时间的,毕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
县里肯定有些人不希望看到韩立生东山再起的。
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要打这些家伙的脸。
李文秀重生过一回。
自然比韩立生更清楚这种窝在心里的气,始终只有正面回击才能通达。
但是老韩这个人。
不说也罢。
沙河家具城开业的当天。
一大早。
老西门几乎是被人流围的水泄不通。
整整鼓捣了将近三个多月的功夫,就连刘洪这个当初粮油站的所有人,看到拾掇一新的家具城都吓了一跳。
原本两层的粮油站,直接被打通改造成了中空,然后两边保留一定楼层的做法。
外表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就是重新粉刷了一次,贴上了大标语。
但是内部几乎已经认不出来是原来的粮油站了。
前门因为是面对老西街,不是非常开阔。
所以李文秀采取了一个新办法,直接把面对人民路的那一边,紧挨着的其他几栋居民楼全部买了下来,前前后后花了将近30多万。
这样前后就打通了。
从人民路上开了一个大门进去。
整个家具城的面积一下子就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将近3倍,如果要算面积的话,就是市里的分店也比不上。
“特么的,曹军这狗日的东西,竟然坑我!”
到了这个份上。
刘洪自然知道20万把粮油站卖掉亏了。
但是他也没辙。
白纸黑字。
合同都签了,他也没话说。
再说了。
20万的价格,不管怎么说都不算是低。
除了捏着鼻子以外。
他也只能干瞪眼了。
………………………………
205 家具城的火爆
第一场雪来得比较早。
其实松平下雪的年份并不多,即使下雪了,也不会出现北方那种,雪花堆着往地面上飘的情况。
顶多几瓣雪花,在阴天里面往屋顶上盖上一层。
如果下上一整晚的话,第二天早上起来,兴许还能看到一些白色。
但是更多的时候。
只能看得见倒挂在屋檐上的冰棱。
至于雪白的场景,那是可想而不可及的,至少不会太常见。
可能是临近年关的原因。
嫁娶和乔迁的喜事比较密集,位于老西门的沙河家具城已经越发地红火了。
几乎每天早上,仓库外面排队等着拉家具的拖拉机或者人力板车都是扎堆的凑在一起,有下面乡镇上来的,也有县城内的居民。
老老少少地凑在一起,唠嗑打趣,作为城里人,言语之间难免露出一丝高人一等的姿态,嘴里说着“你们先看着,我回去喝杯茶再过来。”
生怕旁人不知道他家就住在城里,难不成边上还没有喝茶的地方,如果没看错的话,家具城外面可是有热水供应的茶铺子。
当然。
乡下上来的老头小伙子也不是好脾气。
白了一眼懒得搭理,嘴里念叨着这次进城买的家具。
衣橱沙发麻将桌,一样都不少,缺的也就是新媳妇新女婿上门了。
已近年关。
城里城外都弥漫着一股子过节前的躁动气息。
对于传统的国人来说,春节意味着太多的东西,也凝聚着所有的期待和奋斗前行的动力。
家具城具体的销售额有多少,李文秀不是很清楚。
但是从元旦开业到一月份过万,账本他是看过的,店里的销售额在账面上已经接近百多万。
这样算的话,平均下来每天也有将近3万多的出入。
在99年,出现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可观的,毕竟不管是购买力也好,还是市场认可度也好,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是比较低的。
远不如后面来的汹涌。
要是过了十年,一天3万多销售额的家具城,那几乎离破产也不远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
这跟当初李文秀预想的情况基本上是差不多。
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也很大,而且比较棘手。
自从家具城开业之后。
县里其他的一些小的家具店,尤其是那种自产自销的作坊式门店,几乎一律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有几家在年底的时候已经关门歇业。
李文秀也说不上来,这种抢人饭碗的行为到底算得上是好是坏。
对于被挤压出生存空间的小企业主而言,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从市场经济的长远效益来看。
兼并也好,破产也罢,这都是必然会上演的情节。
自己所做的,仅仅只是加剧了这个进程而已。
所以也谈不上好坏的分别,无非就是道义上会受到一些谴责。
但是这种谴责到底有什么作用,李文秀作为当事人,也无法发表什么意见。
不过为了破除这种局面,消弭一些不良影响,他还是很快就采取了新的措施。
一个是通过沙河家具厂,向那些小作坊提供供应合同,让他们专门生产家具厂的零部件,一些小的木材厂则让他们提供初期的木材加工服务。
另外一个就是吸收一些具备木工手艺的工匠进入家具厂上班。
这两个措施见效还是很快的。
但是新的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
随着沙河家具厂提供供货合同之后,县里一夜之间就冒出来十几家小心的家具生产作坊,这种简单的仿制手段,如果放到十年后,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
但是此时却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麻烦。
为了尽快消弭不良影响,李文秀只好通过法律手段警告这些生产作坊,毕竟侵权这种事情,一定要遏制在初期。
一大早。
李文秀没在家里吃早饭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门,浑身上下包的跟粽子似的,嘴里哈出的白气让人能清楚地感受得到外面的温度。
刘金兰嘴里笑着骂了两句。
“家里的粥不吃,非要去吃什么豆浆油条,外面的东西不干净。”
“妈,豆浆油条好吃,粥不好吃。”
还是二丫头体贴,说出了真话。
这话李文秀可不敢说。
平日里就是饭菜不好吃,他也得忍着。
要是搁前两年的时候,他一准儿忍不住要吐槽。
但是现在刘金兰的脾气好了。
他反而说不出口。
老西门那边新开了两家早餐铺子,油条一块钱三根,豆浆5毛钱一杯。
其中一家还是去年那家茶铺的位置。
茶铺的老板娘果然把房子给卖掉了。
至于有没有卖到10万块钱的高价李文秀也不清楚,不过老西门的房子,再过几年肯定不会掉价。
茶老板现在把房子买了,过上几年肯定要哭着后悔。
“老板娘,来杯豆浆,再加3根油条。”
自打放假之后。
李文秀几乎每天都过来。
老板娘也熟悉。
麻溜地把豆浆油条端上来。
油条被滚沸的菜籽油炸得金黄金黄的,外酥里嫩,咬在嘴里,除了浸出油脂以外,还有一股小麦粉的劲道,的确让人嘴里留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