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22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22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实战,会暴露出很多训练中涉及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问题。
    比如第一天,就遇到问题了,杨潮虽然从来没有练过行军,但是军中每天都跑操,应该说士兵体能都不错的,可是第一天还是只走了十多里路,就已经累的不行了。
    究其原因,发现士兵太过紧张,或者说太过兴奋,年轻的士兵都是紧张和兴奋夹杂在一起,紧张和兴奋的原因都一样,那就是要去打鞑子了。
    去打仗,打鞑子,鉴于鞑子的威名不紧张是假的,但是打鞑子又可以立功受赏,又让人兴奋。
    恐惧和兴奋充斥士兵的情绪,让他们消耗着额外的热量,因此走不了多久就会疲惫。
    杨潮看到大多数人都在喘气的时候,就下令停止行军,扎营休息。
    其实杨朝自己也紧张和兴奋,但是杨潮紧张不是怕,而是一种面临考试一般的感觉。
    杨潮之所以会组建军队,之所以会千方百计地的想要升官,说起来就是为了求一个改变,说的低调点,想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在乱世中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说的有野心一些,他想改变天下的命运。
    达则兼济天下,这信条在杨潮心中不断的酝酿发作,到现在已经形成一种使命感一般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一次又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时候,这种使命感就越来越强烈。
    这是野心吗!
    称王称霸,一统天下!
    杨潮有时候也自问自己,他是不是想要组建军队,在乱世中揭竿而起,成就霸业。
    杨潮承认这个想法很诱人,他自己也时常幻想一下,但是一想到大明朝那么大的基业,还不是被农民军一次又一次顽强的挖掘,最后挖到了墙根。
    要想改变这一切,仅仅凭借一点小聪明是不够的,杨潮要走的路还很长,起码得学会战争。
    一路走一路停,时而在城外,时而就野外露营,一直走了将近一个月,才到了淮安城。(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节 到淮安
    淮安城也不许杨潮军队进驻,依然要在城外扎营,但是当杨潮军队一到,就有人带兵拦下他。
    是史可法的督标营,军官是一个千总,跟杨潮见礼后,让人带领杨潮的士兵去城北扎营,他则带着杨潮立刻入见史可法。
    在漕运总督府杨潮见到了史可法。
    这是一个身材不算高大,身材清瘦,面庞端正的中年人,老实说算得上一个老帅哥。
    老实说杨潮还真没见过什么丑男当官的,这是因为在大明朝当官可是要有一定的颜值的,长得丑的不符合要求,在殿试的时候就会被淘汰,撑死了当一个进士,而且最多得一个县官,想当京官那是没指望的。
    在明朝当官,要想混得好,还得长得好。
    “下官,新江口水营千总杨潮,参见史大人!”
    史可法正坐大厅,杨潮入见即拜。
    “杨将军请起!”
    杨潮是有游击的加衔,有权被称为将军,史可法通过行文自然能够知晓,但是称杨潮将军,还是显示善意的表现。
    杨潮站起来:“谢大人!”
    “赐坐!”
    杨潮又拜,这才坐在下首位置坐下。
    史可法捋着胡须,看着杨潮点点头。
    “杨将军还真是年轻啊。”
    史可法叹道。
    杨潮笑了笑:“史大人见笑。”
    杨潮今年已经十七了,但是依然显得太年轻,尤其在千总军官和游击加衔之下,更显得年轻了。
    史可法道:“所谓英雄出少年,杨将军不必过谦。你是靠着军功升上来的,并非靠着荫蔽。何笑之有。”
    杨潮道:“谢大人夸奖。”
    史可法摆摆手,叹了口气:“闻东虏入寇,京畿被兵。本督夜不能寐。无日不念京畿之危,无日不念圣上之危。本督有意北上勤王。奈何江南竟无兵可用。本督尽心筹措,却也只能调来一万兵马。江南军兵,不是托词粮饷不济,就是借口疏于操练,视勤王为苦差,视驱虏为死事。只有杨将军一人积极请战,不由让老夫刮目相看,该让江南众将羞愧。”
    杨潮心中不由欣喜。原来自己主动要来勤王还是头一份,看来已经在史可法心中留下印象了。
    杨潮此前还托阮大铖写信,就是为了跟史可法牵上关系,到时候不会在勤王的过程中掣肘自己,不会克扣自己的后勤补给,不会延误自己的军功,现在看来已经给了史可法一个好印象,事半功倍。
    立刻一番表态:“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杨潮虽一介武弁,当思为国尽忠。报效朝廷。”
    史可法连连点头:“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武穆道: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杨将军小小年纪就有尽忠报效朝廷之志。难能可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其实是顾炎武说出来的,不过此时顾炎武的名字还叫做顾绛,大明亡后他才改名顾炎武,意为言武之意,此时还没有改名字,也没有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
    杨潮道:“谢大人夸奖!”
    几番谈论,史可法对杨潮颇为满意,不由赞道:“不亏阮集之,熊司马向本官力荐。杨将军放心。你只管杀敌,其他都有本官!”
    杨潮心中不由一疑。阮大铖给给自己写信推荐,是自己要求的。没想到熊明遇竟然也给自己写信说了好话,这倒是杨潮没想到的。
    而现在史可法的态度很明确了,那是告诉杨潮,让杨潮放心,他不会掣肘杨潮,杨潮只管杀敌,其他比如后勤补给等,都交给他史可法了。
    这正是杨潮所图的,不求多的,只求大明的文官不要给自己添乱就好。
    杨潮于是立刻道:“谢过大人!”
    史可法抚须笑道:“无须多谢。你且回营吧,几日后待本官军兵到齐,粮秣充足,即刻出发北上勤王!”
    杨潮立刻站起来拜辞。
    杨潮跟史可法会面这段时间,王璞已经带着士兵在北面扎下大营。
    淮安跟其他城市都不太一样,这座城市不是一次建好的,而是累次扩建而成。
    现在的淮安城最早是宋代修建,不过只是一座土城,元代蒙古人对修城十分不在意,因此到了明代已经十分破败了,到了明嘉庆年间才修缮包砖,成为现在的淮安城老城。
    除了老城部分,淮安城还包括新城和联城两部分。
    同样是因为元代不修城导致淮安老城破败不堪用,元末张士诚占领这里时候,为了抵抗元兵攻击,部将史文炳在老城北一里外修建了新城。
    大明建立后,新老双城一度并立,两城之间为运道。
    到了倭寇之乱时候,为了增强抵御,用两道城墙将两座城连接起来,两座城墙中间的区域叫做联城,因此淮安城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老城、新城和联城。
    而且三城之外,还修建有些多堡寨,通过地道相沟通,互为支援,易守难攻。
    杨潮的军营就在城北和一个叫河下镇的堡寨之间。
    河下镇虽然只是一个堡寨,但是靠着运河,这里有繁华的码头,很多盐商都在这里落脚,修建有一座座园林居住,而且这里不像城内管理那么严格,因此商业格外繁华。
    小小一个镇子竟然形成了一百多条街巷、一百多处园林、六十多座牌坊、五十多座寺庙、四十多座桥梁。
    而且因为富庶,所以教育程度较高,出过进士数十名,举人一百多人,甚至出过一个状元,建有状元楼。
    另外孙悟空之父吴承恩也是河下人。
    杨潮的大营背靠淮安城,面朝河下镇,不但占据了老大一片地方,杨潮军营前还有一大片空地,正好用作操场。
    第二日,杨潮就开始带兵操练。
    马上临战了,要是士兵技艺不精,等于是去送死。
    但是练的苦,吃的也好。
    每天杨潮都会派人去城里、镇里买肉,这次出来,杨潮带了三万两现银,还带了接近十万两会票,不过现银是用来应急的,因此能用会票取到钱的地方,杨潮都会取出来花,能不动尽量不动现银。
    可惜的是王家虽然在运河沿岸很强势,可也只是在扬州、淮安这样的大城才可以兑换到大笔银子,而且数量最多也不能超过万两,否则当地商铺就有断银的风险。(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节 史可法
    训练的内容依然是墙阵和鸳鸯阵,尤其是简单易懂的墙阵,杨潮还加了些变化。
    经过跟老金几个月的较量,杨潮对墙阵领悟颇深,墙阵的强处在于本身就是展开的阵型,因此进攻之时无须准备,直接冲锋即可,而鸳鸯阵则需要根据敌情不断的变化阵型,可以说墙阵就是一种攻击阵型,而鸳鸯阵则是攻守一体。
    不过经过后期演练,杨潮对墙阵进行了改进,那就是在墙阵之前,布置了一排长牌手做盾墙。
    盾墙后是三排枪兵,这样简单的组合,丰富了墙阵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攻击阵型,也兼顾防守作用。
    后来当郭匠头将鸟铳全都交付后,杨潮又给墙阵中增添了一排鸟铳手。
    现在墙阵的套路,有防御和攻击两套。
    防御之时,鸟铳手和弓手先远距离射杀敌军,等敌靠近后在用长枪兵突刺冲锋。
    进攻之时,依然是鸟铳手先打放一轮,然后枪兵直接冲锋,本来杨潮还打算冲锋之时弓手掩护,但是墙阵冲锋时,一般距离敌军都毕竟近,因此技艺不精的弓手总是射中己方后背,所以杨潮才放弃了让弓手掩护的计划。
    “鸟铳预备——”
    王璞嗓门洪亮的高声喊着。
    盾墙后面已经装填好的鸟铳手立刻举枪,将鸟铳架在可以护住人肩的盾牌上。
    “放!”
    王璞高喊一声。
    啪啪啪啪,一百只鸟铳同时打放,但是声音却参差不齐。
    鸟铳的价格虽然比铁甲低廉多了,但是鸟铳打造的工艺,老实说比铁甲要精细的多。
    铁甲看起来复杂,一副铁甲有成百上千的甲片。通过皮绳叠加串联,但是鸟铳的枪管,枪机等。都属于精密零件,加工起来极为麻烦。其中钻枪管就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必须是熟练工人操作,否则容易出废品。
    所以哪怕杨潮给了郭匠头大笔定金,郭匠头依然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将鸟铳全部交付给杨潮。
    这导致杨潮的鸟铳手训练时间较短,不但装填速度慢,而且施放的时候,不够整齐。
    但是用火器大量杀伤敌军。这种思路是附和未来发展的,杨潮因此很重视鸟铳的作用。
    早在戚继光大帅在北方编组车营的时候,火器装备就已经达到了半数,其中含有大量的火炮。
    可惜的是杨潮弄不来火炮,杨潮对火炮极为感兴趣,甚至还超过了鸟铳,但是兵仗局不肯卖给杨潮火炮,表示一定要有兵部行文,否则多少钱都不卖,而兵部也不肯给水营配备火炮。火炮在南方是属于守城武器的,野战部队不与装备。
    杨潮手下也没有一营兵,南方地理条件又不适合车营。因此老金也没有按照北方编法编练车营,而是采用适合南方的鸳鸯阵,在每队中添加了一个鸟铳手。
    “变阵!三叠阵!”
    杨潮对王璞喊了一声。
    所谓的三叠阵,有些类似西方的三段击技术。
    不过西方的三段击,是让三排士兵轮转,第一排打完后转到最后一排开始装填,第二排开始放枪,第二排放完后,又回到最后装填。第三排放枪,第三排放完后。第一排已经装填好,一次轮转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
    三段击是西方运用火枪的最主要形式。不过在东方,采用的是类似的三叠阵形式,不需要士兵进行轮转,而是让火枪进行轮转。
    第一排枪兵打完枪后,将空枪转到第二排,第二排士兵送回第三排,第三排士兵装填,装填好的通过第二排交回第一排。
    西方的三段击杨潮也知道,在电影中起码看到过,对比起来杨潮觉得还是中国的三叠阵更高效,毕竟去掉了人来回轮转的额外时间。
    王璞立刻命令士兵组成三叠阵阵型。
    一百名鸟铳手顿时分作三排,每排变成了三十三人。
    放一枪然后冲锋,这是双方接战时候墙阵的攻击阵,而三叠阵轮转,则是准备持久作战时候的变阵。
    杨潮看着三排人开始练习,第三排不断的负责装填,第一排则是开枪射击,第二排则负责轮转。
    还是不够顺畅,因为编练的时间还是太短。
    操练了不到三天,结果史可法放炮,升帅帐,招众将。
    史可法居中,一干武将列坐两侧。
    列坐的都是总兵副将一级武官,杨潮一个加衔千总只能坐在最尾。
    “诸位将士,本督筹划北上歼敌。东虏分兵攻掠寿光、德州、武定、莱阳,杀故工部右侍郎宋玫、吏部郎中宋应亨、中书舍人赵士骥、知县张宏等。刘泽清战于安丘却之,虏兵锋芒已折,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