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医令是几品官?”
“正七品……”
“连降三级,这可过分了……我一个县伯当医生?”
“可以不用上朝……”
“臣叩谢隆恩……”
走出西苑,李世绩和徐清在宫中闲逛,一个国公在这,倒也没人敢说不是。李世绩热切的看着徐清道:
“徐老弟,你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真是带劲啊,不愧是有徐老弟……”徐清笑笑,酝酿着怎么说酒厂的事,又听李世绩说道:“徐老弟,我以前也是姓徐的,后来才被皇上赐的国姓,你要是愿意,以后你我就是拜把子兄弟了……”
“世绩大哥……”徐清配合的喊了一句。
“徐老弟,以后凡是有事情要帮忙你就找我,只要我能办到的……”
“世绩大哥,小弟还真有一件事要找你帮忙。”徐清正等着这句话呢,顺口就说出来了。
“好,刚说的话不能收回去不是?哈哈哈……”李世绩倒也没有不悦之色,豪爽的说道,徐清见此,才真的觉得李世绩这人可以深交(莫想歪了)。
“世绩大哥,我想开个酒厂,赚点小钱,其次也能给酒精的提取进行预加工,酒精也能做到量产,让军队能够普及这些治疗方法……”
“哦~我知道你小子的算盘了,你是想借我的名吧……”李世绩也是人精,哪里不明白徐清的所想。
“不不不,世绩大哥误会了……”
“哦?哪是什么,我帮不了别的啊……”
“小弟不止要借你的名,还要借点钱……”徐清讪讪的说道,他手里的钱都要用于暗河的建设,办个卤肉店还能抽出来应付,但是办酒厂这等大投资就无能为力了。
李世绩最后给了徐清一千两,一家现成的酒作坊。只不过是生产。改造和购买第一批“原浆”也是由他给出来,而最后签约的时候,作为只有技术投资的徐清却占了七成的股份,这不得不说是李世绩非常照顾徐小弟了。不过李世绩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造出来的烈酒,一部分要低价供给给朝廷制作酒精,徐清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烈酒是独家产业,而且味道极佳,只要一上世,肯定会风靡很广,到时候弄个精美的瓶装酒卖出去,利润肯定会大得不行,低价卖给朝廷一部分倒也没啥。
后来徐清又提议到,朝廷要的反正是酒精,用什么制酒是无所谓的,所以可以再建一个用边角料如糠秕麦麸提炼酒精的厂子,专门供给提炼酒精。
不久之后,一种叫做酒仙酿的美酒出现在徐清的小店里,准备出售。这种酒仙酿只是粗粗提炼一番的蒸馏酒,和后世的农家自酿米酒差不多,比唐朝的酒更烈,却不失其香甜。这种酒徐清做过试验,大唐百姓对这种酒的接受度比较大,而更烈一点的酒反而不被人所接受。所以这种价格比较低,定的十文一斤,十文钱算得上一斗多些米。
而对于中层市场,徐清打算推出一种瓶装酒,精细的蒸馏一道,算是较为烈的酒了。至于更高层的市场,徐清就打算定点销售,反正能消费得起的也没几个人。长安权贵,按照各个的口味,选择他们最中意的酒精浓度高低,还有一些香料种类,拿订单生意。
酒香不怕巷子深,“喝酒仙酿,赛活神仙”的一句话在长安城不胫而走,至于哪里传出来的,就没人知道了。
……
祝大家,七夕好运来,桃花处处开!
照例:红包多多,打赏多多,鲜花多多!!!
求七夕包养
第七十七章 做点小买卖(三)
第七十七章 做点小买卖(三)
为了酒厂的事,徐清特意托人帮自己请了半个月的假,十几天的忙活终于没有白费,从购料,发酵,取原浆,蒸馏,装坛,一系列工艺步骤有如流水一般的不断制作蒸馏酒。只不过现有的蒸馏酒,都是用的购买的原浆酒蒸出来的,第一批到店里来的,才二百斤。
低调的开张,徐清亲自看柜。徐清的亲自看柜可以,但可别指望他亲自做事,他只是坐在一边儿观察罢了,真正做事的还是别人。不过等乐两个时辰,硬是没人来,说好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呢?徐清灵机一动,唤来小二吗,告诉他说:“小二,你去一坛烈酒,去在大街上倒三碗,以后三天每天早中晚倒三碗,别人若是问起来,你就说是敬酒仙。”
“喏……”小二应声去了,在大街上倒酒的时候还自我发挥的吼了几句秦腔,以示对“酒仙”敬重。徐清看了点点头,这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得就香传出啦嘛,这一来恐怕就会有人过来问了。
“嗯?这哪里传来一阵酒香……”
“对对对,我也闻到了,是打破了酒坛子?”
“这酒香感觉不同,你们说呢?”
“这酒香好像是从远处飘来的,是什么好酒的香味能漂这么远!”
“走走走,寻过去看看……”
而此时酒仙酿店门口,已经围绕着一大堆人了,人群里议论纷纷:
“这么好的酒,竟然倒掉了……”一名老汉十分惋惜的看着地上那三碗酒留下的印记,咂舌说道。
“倒在地上这都一刻钟哩咋还这么香!”一位男子矗在这里老半天了,仿佛闻了这酒香就走不动道似的。
“呀呀呀,哈切!这味儿太香了,受不住呢。”另一个男子打了一个大喷嚏说道。
人越来越多,有余钱的开始打听价格:
“小二,这酒怎么卖啊?”
“这位客官,这酒十文一斤,今天第一天,只要六文钱!”小二回到,这打折销售自然也是徐清让他说的。蒸馏酒对于原料的要求较小,但是消耗却多,一斤酒的成本少说也要三文多,和原来的原浆酒相比稍贵,所以六文钱的酒也只比一般价贵一文钱。
“啧啧,这酒贵了……”有人摇摇头,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贵了也要买过了尝尝,说道:“你嫌贵,我可不嫌贵,小二打半斤酒,那碗装上,我现在就要尝尝……”
“好嘞,马上就来~”小二应声热情的去打了半斤,装了三碗,拿托盘装着,走了出来。
“快快快,让我尝尝……”男子急不可耐拿了一碗酒,一口闷下去,顿时腹中火辣辣的,口齿留香,全身仿佛被人细细的揉捏了一番,长叹一声:“好酒!”剩下两碗,他骄傲的分给了在场几个认识的人吃了,那吃了酒的人,也是齐齐称赞,“好酒!”。
“给我打一斤,不准掺水!”
“我也要一斤,现钱在这儿!”
“我要十斤,六十文一个子儿不少……”
“你这人怎么买这么多,回去喝死你啊!”
“我乐意,嘿嘿……”
有了人带头,不一会儿,二百斤的酒就卖出去一小半,过了中午,原本打算卖三天的酒,就只剩下二三十斤了,还没等天黑,售罄的牌子就高高挂起。
“不错不错,看来是个赚钱的好门道……”徐清赏了两个小二,然后回到酒厂,又激励了一番。然后和李世绩送过来的管家说了一声,又安安心心做起了甩手掌柜,反正自己每天在这里,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酒仙酿以及开始名声鹊起,不少一般百姓家里,已经开始以喝到酒仙酿为尊了。每天一大早,许多人就在这里一大早等着,一开门,不要一个时辰,就开始售罄。徐清的酒厂产量开始上来的时候,别的酒店那生意,一天比一天差,降价都没人买。而徐清这边,供不应求,又加了几次价,竟然一斤酒卖到二十文,这可是百分之五百的利润啊。
后来酒仙酿又和几家原浆酒的作坊谈了合作,直接购买大量原浆酒进行蒸馏加工,而原来的酒厂则变为了专门生产 供应朝廷酒精原料的酒厂,当然,这都是后话。甩手掌柜徐清,假期结束,还是要上班打卡。
太医署,不仅仅是古代的医疗机构,还是医学教育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唐代的太医署是已知世界历史上建立时间最早、建制规模最大的医药学校,最繁盛时,有三千多在校师生,和太学国子监也有的一比。
太医署内设有医学和药学两个部。在医学部之下又设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科。唐代太医署不仅有明确分科,还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学生入学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入学后每月、季、年都会进行考试,“博士月一试,太医令丞季一试,太常寺年终总试”。根据考试成绩好坏,有明确赏罚:“若业术过于现任官者,即听替补;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从本色。”
太医署有太医令两个人,徐清正是其中一位。
徐清穿着青色官服,踱步进入太医署,看见太医署的人正聚集在一起奋笔疾书,不知在干什么。
“这位大人,太医署现在正在进行考核,外人不能打扰,还请见谅……”一位老者拦住徐清。
“哦?难道太医署的考核,我作为太医令不能看吗?”徐清笑着反问到,唐朝六品以下都是青布衫,没有较大区别,所以老者并不会从衣着上看出徐清的官职,徐清也不恼怒。
“大人你说笑了,太医都没您这么年轻的,再说太医署至今还没有太医令啊……”老者闻言也是不由笑到。
“没有太医令?不会吧……”徐清从口袋里掏出任命文书,左看右看,没错啊,是太医令啊,徐清疑惑的将文书递给老者。老者看罢,慌忙请安,朝正在考试的诸生喊:“太医令徐大人检视考场!”
“什么?什么时候多了太医令?”
“不知道,看那模样年轻得很啊,怎么就成了太医令呢?”
“哼,不只是哪家皇亲贵胄来贴金的吧 !”
“可怜我一年一考,尝遍百药,看遍百病,不及人家生的好啊!”
“对对对,兄台所言有理,我等寒门子弟终究是比不过他们啊……”
徐清听到这些议论,不由得好笑,你们还真以为我是贵胄?我也想啊,这该死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穿越到王孙侯爷身上!徐清看着那位老者,老者露出一丝微笑,明显刚才那一声“太医令来了”别有一番意味。
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第三更!)
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
太医署老者轻咳两声,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老者很是满意点点头开始闭目养神。徐清摇摇头,一个萝卜一个坑啊,外边的萝卜向挤进去很难。他们当徐清是来贴金的,可徐清却是来受罚的,徐清心道我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徐清也不计较,正坐在上首,开始有模有样的监考起来。等了一炷香时间,一个朝官叫唤着跑了进来,他的一只眼睛被柱撞到了,那只眼肿得就像一个熟透的桃子。那朝官拉住庭中一位御医,让他看病,那御医看他穿的是绿袍,不耐烦的推开他去。其他人看见这朝官的伤势严重也纷纷推辞,更有甚者直接开赶:
“我医术浅陋,恐……”
“滚滚滚,在考试呢,没看见啊!?”
“天大的病,也等到考完试再来!”
“没空!”
那朝官没办法,看见徐清坐在上首,绕过众御医,来到徐清跟前:“大人,求你救救我的眼睛,我眼睛要是瞎了,这官当不成了!”古代当官重相貌,五官不端正,四肢不健全的不能当官。徐清低头一看,患处已经发青,充满着瘀血,要是治疗不及时,定会成了半瞎子。再看庭中诸人,竟然无一人起来看病,“专心致志”的在写着卷。
徐清邹着眉头站起来说到“诸位,为医者当怀父母慈悲心,当下又病人来了,你们却不治病,这还配作医生吗!”徐清的声音虽小,却如当头棒喝,将庭中诸人顿时惊到了。对啊,他们最开始选择从医的时候可是抱着一腔热血要就只天下百姓的,如今却为了升职加薪,弃病人于不顾,这还是医生吗。那老者也睁开眼对徐清看了看道:“不知太医令大人有何高见?”
“纸上谈兵,不如临床试验,今日谁将这位大人治好了,可得第一……”徐清急促地道。
“多谢大人……”那朝官听此,心里十分感激徐清,让这么多御医看病,定能治好啊。
在场诸人也大多是饱学之士,只不过被利益蒙蔽一时,徐清那一句当头棒喝,又让治好病的人得第一,马上就开动了脑筋思考起来。虽然他们不服徐清空降成太医令,可这毕竟是正式任命的,手里的“印把子”可是实实在在的嘛。有了动力的结果是明显的,几息时间就有人想出了治疗方案:
“应先除淤血,再用药敷,用药当以《神农本草经》上说的……”
“其他都容易,如何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