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把枪一提出来,果然得到了在座几乎所有军事组成员的一致认可。大家都认为在近距离作战中拥有这么一支能够自动连发的武器确实可以大大增加士兵的火力强度和自身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实用性甚至要超过五六冲——士兵不可能同时背着五六半和五六冲上战场。但给精锐部队同时装备上五六半自动步枪和二十响自动手枪就很正常。彼此之间的用途也不冲突,反正琼海军士兵在百米之外几乎不会受到来自敌人的攻击,远距离状态下尽可以用步枪从容瞄准射击。待敌人接近或到了复杂环境中再换用自动手枪横扫——两者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
“唯一的麻烦是需要携带两种子弹……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另外就是自动手枪的枪口上跳问题比较严重,用得不好根本打不着人,需要多加练习才成。”
赵立德兴致勃勃的谈论着自动手枪的种种优劣之处,他的情报部门对于这种武器的需求更甚于军队——情报员不可能扛着步枪招摇过市,以往只能靠少量仿制的五四手枪撑场子。但八发的弹容量和扣一次扳机开一枪的半自动模式在紧急关头往往就显得不给力。而以这个年代普遍的衣衫装束,藏一支二十响在袍子里,那是完全看不出端倪的。必要时掏出来扫上一梭子,任你什么朝廷高手江湖大侠统统都只有扑街的命。
面对大伙儿的热烈反响,机械组那边却反而显得有些冷清,冯宇飞和徐慧二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由徐慧站出来给大家泼一点冷水——自动武器好是好,但是以工业组目前的加工能力,大批量生产这种全自动枪械还是有点勉强。
“怎么会呢?咱们不是连仿AK47的五六冲都能造了吗?盒子炮可是比AK47都要古老许多的武器,怎么会生产不了?”
叶孟言一听就跳了起来,徐慧却不急不躁的,拉上黄建成,又给大家上了一通技术课。谈了许多诸如钢材性能,机加工精度等方面的细部问题,把类似于叶孟言这种技术门外汉听得头昏脑涨,最后好不容易,才从那一大堆技术名词中听出一个大致意思来:
——以琼海军目前的技术水平,大约只相当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技术加工能力。那么,与之相配套的武器研发也差不多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产品——火炮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枪械的话原本也应该先走一遍栓动步枪的老路:比如毛瑟98k,恩菲尔德,莫辛纳甘水连珠,三八大盖之类,拉一下大栓上一回弹,然后再慢慢转到利用活塞导气原理进弹的自动/半自动武器上。
不过谁让琼海军这批人是开了挂的呢,他们的技术储备要远远超越他们的实际加工能力。对于枪械武器的未来发展道路也无比明晰,再加上还有两支现成的五六半作为仿制模板。所以在枪械选择上,工业组直接跳过了栓动阶段,也根本没去发展一味追求高射速和远射程的全威力弹药,而是从一开始就直接走在了只需要中等射程,同时尽量追求射击精度和易用性的路子上。
所以冯宇飞所说的“一步到位”,本质上是指他们的枪械设计已经超前了,超越了当前的技术生产能力。当然工业组既然敢提出这个方案,当然也是反复权衡考虑过,徐慧和黄建成觉得他们有把握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那些难点了,这才同意直接上的五六半。
但是半自动武器可以适当利用设计上的先进性超前一些,自动武器就未必了——扣住扳机哒哒哒一梭子打出去确实很痛快,但那对于枪械机构的可靠性要求可远非一枪一枪的半自动武器所能比。尤其是枪管和枪机方面,金属材质的疲劳程度会远远超越半自动武器,出故障的几率自然也大增。
“那五六冲怎么能生产呢?”
叶孟言依然记着他的AK47,而徐慧也给了他一个很明确的回应——因为AK47是老毛子的设计!毛子货粗糙皮实,不挑材料不挑技术,只用最普通材料,最简单工艺,却偏偏能达到一个较为优良的效果,这种特点在AK47这款武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故此哪怕以琼海军当前的简陋技术,仿制毛子货还是有点把握的。不过却也不敢大量制造,所以才只答应先小批量生产,在实践中再慢慢改进。事实上选择仿制前苏联SKS步枪的五六半也是同样考虑,而半自动步枪可靠率又更高,所以才敢直接进入大批量装备阶段。
但现在军事组要求的毛瑟自动手枪——那是德国人的产品!而德国货向来以精密和追求完美著称。历史上的毛瑟军用手枪诞生于一八九五年,但那时候只有个半自动版本。后来经过一些“小小的”改动使其拥有了全自动速射能力,驳上木壳枪套后甚至能当冲锋枪使用,这才是军事组需要的武器。
但伟大的德国军工部门用了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个“小小的”改动呢?——整整三十五年!直到一九三一年才出现拥有快慢机的速射版本毛瑟军用手枪。当然这其中也有作战思想和战场需求的改变等多种原因,但德国货精密而难以改动的特性也在此体现了出来。
“当然,军事组一定要求的话,我们也能造得出来。但枪管,枪机以及其它各种零部件的寿命恐怕难以和历史上的原版相比。造出来的成品最初肯定没问题,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卡壳卡弹的几率恐怕会大大增加。而对于一款自动武器来说,这将是最致命的缺陷。”
徐慧的实话实说让刚刚还兴奋不已的军事组成员全都沉寂下来。如果说先前没提到也就罢了,可现在明明有这么一件好东西在前头,却由于某些“技术原因”而可望不可即,这滋味可不好受。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一步到位(下)
唐健皱起眉头,想了想,突然问道:
“咱们的技术比起当年阎锡山的兵工厂如何?”
谈及机械方面的事物,这可是徐慧的专长,他当即笑起来:
“那肯定是要强得多了,阎老西出了名的抠门,能买旧货就绝不用新品,机器公差大得要死,我记得咱们机械口子里流传的不少笑话,就是以当年山西兵械局为原型的。”
“有那水平就行了,我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晋造大眼匣子也算是驳壳枪中的精品呢。”
于是,最终由唐健一锤定音,要求工业组还是把仿制毛瑟军用手枪放入到了制式装备的生产名录中。而琼海军的近战武器体系中除了原本一直在小批量生产,专供指挥和非战斗人员防身用的仿制五四外,也正式增添了“全自动手枪”或者说“驳壳枪”这一门类。
其实关于自动武器,工业组这一次原本也是有计划的——在介绍会的最后,冯宇飞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视频录像。当初琼海号上有个音像娱乐室,里面有一套影碟机放映设备。不过船上所附带的影像资料并不多,大伙儿困在临高县仓库大院的时候就全看腻了——那时候晚上没事干除了打牌就是看录像。到后来甚至连什么“农村养殖技术”,“儿童心理教育”之类科教文卫宣传片都反复看了好几遍,以至于穿越众在这方面个个都称得上通才。
不过这一次冯宇飞播放的却并非从后世带来的成品影片,而分明是用手机自行拍摄的片段——画面中,一群机械口的小伙子嘻嘻哈哈,正搬运着一台用篷布遮挡住的机器安放在实验台上。当他们掀去苫布时,一具黝黑粗壮的大铁家伙,带着众人熟悉的钢制防盾和水冷套筒呈现在大伙儿面前。
“哈,果然是它!”
其实刚才看到外形,会场中大多数人便都认出来了——马克沁重机枪,人类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枪械,也是一款虽然诞生于十九世纪——发明于一八八三年,却不但打满了两次世界大战,直到朝鲜战争中都还在使用的战场常青树。
根据先前的经验,冯宇飞原以为军方又会提出若干条修改意见的。最极端的想法,她觉得军方甚至有可能不再需要这款重机枪——在拥有了同样具备连发功能的五六冲和驳壳枪之后,马克沁恐怕会显得过于笨重了?
不过军方似乎并不这么想,他们很高兴能在装备序列中增加一款重机枪,只是在局部提出了一些小要求,比如除了传统的水冷套筒版本外,也要求提供一款使用散热片的风冷式版本——不过水冷式并没有被放弃,有些人觉得对于重机枪来说还是传统的水冷方式最可靠,风冷式的纸面性能虽好,实操中却很容易因为枪管过热而出故障。所以最终是要求风冷水冷版本各造一款,经过实测后再决定装备哪一型。
除此之外倒没什么大改动了,军方基本上全盘接受了工业组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历史上原本马克沁重机枪的样子。就是在弹药口径上大伙儿稍微争执了一下,有人主张仍然采取七点六二毫米口径,争取与步枪子弹通用,这样在后勤方面可以简化许多。但也有人提出重机枪在杀伤力和射程上的要求和步枪完全不同,强行要求弹药通用只会严重影响武器效能。更重要的是他们今后肯定会与大批骑兵作战,面对迎面冲来的高头大马,还是粗大一点的枪管和子弹比较让人安心。
于是在一片“越粗越好”,“口径才是正义”的呼吁声中,工业组决定在同为七点六二毫米的长短两种子弹——分别作为步枪和手枪弹——之外,再增添一款十二点七毫米的重型机枪子弹。之所以直接采用这款大口径重弹,而非马克沁原本的十一点四三毫米规格,是为了今后他们再抄袭其它著名重型枪械时,就不用再单独修改口径了。
如果不考虑带有作弊性质的五六半,马克沁和七五炮,这才是琼海军当前工业实力的真正体现。而工业组原本的计划便是用七五炮取代青铜炮,用五六半取代纸壳枪,再加上一款全自动的马克沁重机枪,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脱胎换骨的改进了。琼海军光是凭借着这三种武器,只要他们自己不主动把技术扩散开,相信至少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应该都可以确保在武器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地位。
不过正如所有的技术交流活动一样,哪怕设计方考虑得再完善,使用方永远都能提出新的要求。冯宇飞原以为军事组会高高兴兴接受工业组所提供的技术升级服务,没想到人家一点不客气的直接提出了更多要求。
当然这并不是坏事,军事组毕竟是最终使用者,他们提出的要求比工业组自己考虑得更加切合实际——比如在军队开始全面换装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陆军其实根本不急于装备七五炮,除少量用于训练外,新生产出来的七五炮全部让给了海军。而陆军官兵只想要七零炮——也就是马千山提议的日式九二小炮。因为对于既没有反炮兵压力,也没有压制敌方火力点需求的琼海军来说,七五炮能干的活儿七零炮基本上全都能干。但七零炮才二百多公斤重量,外加能拆解开来分散运输,由此在随军能力上带来的巨大机动优势,就绝非重达一点二到一点五吨的七五炮所能企及了。
在枪械上也是类似,士兵对于五六半自动的优异性能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但驳壳枪轻便且能连发的特性使得它的使用需求远远不止军队内部。和七五炮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陆军也没能装备上驳壳枪。不过这回并非是陆军不想要,而是压根儿排不上号——由赵立德与敖萨扬所负责的谍报与城管部门几乎独占了所有新生产出来的驳壳枪,之后好不容易等产能宽裕一些了,茱莉的商务部门又插了进来。
——没错,商务部门!以往琼海贸易公司只是老老实实躲在琼海军武装保护范围之内进行贸易的。在自家直接控制的地盘之外,基本都是通过当地人转手,这样虽然安全,但利益损失也比较大。
而随着琼海军工业规模的大扩张,这个集体对于物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委员会对于军事力量的使用却又控制的比较严格,于是贸易公司不得不逐渐脱离军队保护,前往那些琼海军武力尚未抵达的地方亲自做起生意来。在此过程中各种危险当然免不了,而贸易口同志要求有充足的武器装备也是理所当然。就算是军方也不敢跟他们争抢——军队全面换装所需要的大量物资原材料,还指望着贸易公司去弄来呢。
到后来,由贸易公司直辖,普遍装备着驳壳枪的武装工作队甚至普遍被外界当作了琼海军的先头部队,一手挥舞着大把银元,另一只手中则暗握驳壳枪的贸易公司反而成为了琼海军势力对外扩张的急先锋。若是工作队搞不定的地方,就轮到正规军出场,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军方内部都自嘲说他们成了贸易公司的雇佣兵。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公元一六三三年,一月,琼海军完成了这场对他们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