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奉天承运 >

第156章

奉天承运-第156章

小说: 奉天承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木布泰虽然说得礼节,但是眼睛出卖了她的恨意和愤怒。

她做到皇太后这个位置,那样的权柄是何其不易,而且哪个母亲不愿意自己儿子出息的?望子成龙,儿子眼看做了皇帝,成龙了,却因为赵谦,这一切付之东流。

“皇额娘,我想喝莲子羹。”福临拉着布木布泰的手说道。

布木布泰低头说道:“阿哥已经是皇上了,要学会忍耐。”

赵谦听罢回头对军士说道:“给福临做一碗莲子羹。”

“是,大人。”

赵谦坐到椅子上,看了一眼窗户,已经被人钉死,这两母子想跑想跳海,都是没有可能的。

布木布泰沉默了片刻,说道:“我知道赵大人仇视大清,但是我们母子与大人无怨无仇,你抓了我们,就算杀了我们,爱新觉罗氏也会有新的人继承皇位。赵大人长途奔袭,究竟为何?”

赵谦说道:“为了振奋人心。”

布木布泰想了想,说道:“只要赵大人放了我们母子,想要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商量。大清视汉人如亲兄妹,何不修好共治天下,以免生灵涂炭?赵大人直取京师,抓了我们,就算放了,也是件振奋人心之事。”

赵谦在想,满清要是要选新的皇帝,是豪格,还是多尔衮,或是谁呢?赵谦想罢说道:“放心,我暂时不会杀你们,该放你们的时候,自然会放。”

这时,一个军士走到门口,说道:“大人,南京军报。”

赵谦听罢急忙走出船舱,接过信件,是韩佐信的的书信,言左良文攻打南京,情况危急,请赵谦速回。

赵谦见罢心急如焚,下令满帆急行,偏偏当日是逆风,只能迂回前进,更添赵谦的焦急。

此时的南京,已经被左良文军四面攻打,城中只有两万守军,每日苦战,累死累活。

那些刚招募的新兵,前不久还是农民或者在家读书,连刀剑都舞得不熟,更不会射箭,射出去偏十万八千里。

火枪也不会用,那玩意看起来简单,可用起来比现代的军械复杂一些,上药弹麻烦,瞄准也麻烦。

火枪声音巨大,特吓人,新兵们打了一枪直吓得扔在地上,一不小心就炸膛或者伤自己人。

新兵基本是炮灰,用砖石木棍冒死去砸敌兵,要是冲上来了,也能抓起刀剑乱砍抵挡一阵。

邹维涟冒着箭矢炮火,亲自上城督战,他紧握剑柄,见着城下潮水一般的敌兵,心情沉重。

这种内战,百姓躲之不及,都躲在家里,对政府冷眼旁观。韩佐信到处叫人宣传,左良文攻进南京要屠城,吓得百姓一天天向菩萨祷告。

韩佐信又令五城兵马司及新兵组成的巡防队日夜巡查,谨防朝中对赵谦专制不满者趁机内乱。

随着战事延长,伤亡增加,明军士气低落,气氛日趋不对。

这些守军,并不是赵谦培养起来的嫡系部队,嫡系军队已经被赵谦张岱兄弟几人全部带走了。韩佐信忧心忡忡,除了军机处的一些心腹和侍卫,他不敢相信任何人。

第五折 金戈铁马入梦来

段三七 斩首之完胜

阁臣马士英府上大门紧闭,所谓关门谈密事,阁臣马士英与阮大铖等人在密室内交谈正热烈。

马士英与阮大铖可谓交情非浅。万历四十四年,与怀宁阮大铖同中会试。

又三年,士英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三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

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到官甫一月,檄取公帑数千金,馈遗朝贵,为镇守太监王坤所发,坐遣戍。然而此乃官场惯例,且馈遗朝贵的对象也是朝中地位高的东林人士,故而当时颇有东林复社集团之人上书称此为阉党构陷。

寻流寓南京。时大铖名挂逆案,失职久废,以避流贼至,与士英相结甚欢。

后在南京站稳脚跟,颇有微名,赵谦在南京拥立小皇帝,马士英也参与其中,劝进表便是出自他之手,因这件事,在新政府中再次保住了地位。

但因赵谦一党专横,南京明朝廷的其他阁臣大臣无法进入权力中心,不过就是处理一些日常琐事,打打下手的角色,马士英等人对赵谦甚为不满。

不过赵谦手里有兵权,他们没有办法。

“赵谦败坏纲纪,胁持今上,正可趁左良文清君侧之机,澄清朝野,还祖宗之旧。”马士英慷慨道。

屋里坐了四五人,除了马士英和阮大铖之外,尚有三个朝廷大臣,处境和马阮二人相似。

一个官员听罢动容道:“我在军中认识两个千总,届时可联络其打开城门,放左良文入,清楚赵谦党羽,大事可成。军中将领多有不满,只是没有名诏,他们恐有谋逆嫌疑,如能得皇上圣旨,尽可成也。”

阮大铖说道:“皇上年幼,不通政事,只要说动长平公主,即可奉召。只是宫中多是赵谦爪牙,恐难办成。”

马士英摇摇头:“宫中是司礼监太监高启潜掌控,只是高启潜与赵谦交情不浅,此事难办。”

众人商议许久如何弄到皇帝诏令,却不得要领。

最后有个人说道:“宫里的王宫宫,我倒是认识,可晓之以厉害,叫其将书信送至宫中。”

“这人可靠么?”马士英道,“万一走漏了风声,咱们可都得下狱。”

“用匿名信便是,如殿下有意相助,定会回复,到时候再作定夺……马大人不必再犹豫了,南京必不能久守,待左良文进城,他可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到时候咱们要去何处呢?”

阮大铖想了想,看着马士英道:“我看可以试一试,万一事情不顺,咱们尚未暴露,还有回旋的余地。”

马士英道:“一定要小心。”

于是马士英的人找了一个单线联系的江湖人物,带着书信与王公公接洽,并承诺事成之后报酬云云,如事不成,左良文进城之时,便是人头落地之时。

那王公公接到书信,如接到一颗烫手的山芋,左右不是,他可是领教过高启潜的手段,要是被查出来吃里扒外,那可真是吃不完兜着走了。

要是上交给高启潜,同样高启潜可能会怀疑自己,以后的日子可不好混。

这时王公公的干儿子,也是个太监,建议道:“干爹,儿子觉得,还是得把信呈给高公过目,高公公可不是心眼小的人。”

王公公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将书信给了高启潜。

高启潜看罢,是给长平公主的,想了想,说道:“随我进宫,这信不是给咱们的。”

高启潜见罢朱徽娖,将信交了上去。

朱徽娖接过信浏览了一遍,看着高启潜说道:“你给我这个是什么意思?”

高启潜道:“不是奴婢给殿下的,是个不知姓名的人,因是传给殿下的书信,奴婢不敢扣留,只得送来了。”

朱徽娖沉默片刻,冷冷对高启潜说道:“高启潜,要是左良文攻进南京,你还能在司礼监呆着吗?”

高启潜不紧不慢地说道:“奴婢知道殿下是这样想,才敢将这样的信给殿下看。”

朱徽娖没有说话,心道你既然知道,为何要给我看?不就是试探我的态度么?

朱徽娖想罢冷热道:“调查出来了么,谁是幕后主使?”

“奴婢刚刚收到这个,不过奴婢猜测,定是马士英等人,对守城不保希望,便要自谋出路,巴结左良文。”

“那你看着办吧。”朱徽娖放下信,她也没办法办什么事,也都是高启潜操办。

高启潜拿起桌子上的书信收好,说道:“奴婢告退。”

高启潜急忙找到韩佐信,将此事告知,韩佐信沉吟片刻,说道:“我等没有真凭实据,如果贸然动这几个人,恐激起军中马士英等人的旧知兵变,一切都等大人回来再说。”

正在这个时候,城中得到消息,赵谦军已经返回,不日就会到达,并抓回了满清的皇帝。

对于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韩佐信听罢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刻将消息告知守城军队,并言赵谦从京师掠回了大批银子,分赏众军。

由是南京城的局势开始缓解。

八月三日下午,赵谦军终于登陆,向南京推进。左良文得知消息,停止攻城,将主力在赵谦军前方摆开。

赵谦骑在马上,用望远镜看着左良文的军队,说道:“他是想试试咱们的战力。”

“列阵,迎敌。”

步炮骑就位之后,赵谦炮军开始炮击,覆盖杀伤,左良文前锋被炸得一片狼藉,后又用骑兵冲锋,被火枪轮射打退。

左良文后撤,赵谦令骑兵追击,左良文渡过一条小河,将桥炸了,赵谦骑兵过不得,一个重甲骑士不慎冲入河中,顿时像大石抛入河中一般,直接沉底。

众军急忙脱了盔甲相救,费了大力救起,那骑士早已淹死。

与左良文接敌一阵,左良文被炮火火枪杀伤千余人,赵谦军死一人,淹死的。

于是左良文向西退却,南京战局结束。

赵谦率军入城,百姓闻满清皇帝被捉,十分振奋,从城门到紫禁城,都站满了人,欲一览被捉的满清皇帝长什么样,但是这样的人物,官军恐人多杂乱之时有失,并未示众游街,围观人众终于没有满足期望。

韩佐信邹维涟等人迎接赵谦,史可法也离开扬州到了南京,一行人见面,相互道了一声幸苦,感概良多。

赵谦回头对众将士道:“斩首行动,圆满结束,托诸位戮力效命,为大明甘血汗,赵某在此感谢诸位。”

众军欢呼,南京城中,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

赵谦又道:“无论是留守官兵,还是跟随本官奔袭京师者,视功劳大小,一律重赏!”

赵谦在前边说话的时候,张岱看了一眼萝卜那喜上心头的神色,说道:“三弟是不是想领了钱去逛窑子,还是去赌坊?”

萝卜正色道:“二哥,俺在你心里就是这样的人?”

张岱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周围的众军大笑。

萝卜取下帽子,说道:“不就是想女人么,有啥好笑的,娘的,兔崽子,你还笑?”

那军士强忍着笑,憋得满脸通红。

萝卜说道:“老子家里有婆娘,各回各家!”

一些骑兵光棍嚷着要去萝卜家,吃嫂子做的好菜,萝卜“勉为其难”答应道:“自带酒水……还有银两,晚上咱们兄弟玩几把,免得便宜了赌坊那帮孙子。”

“狗改不了吃屎。”张岱笑道。

众军在城中游走了一圈,炫耀了一番武力,便解散各回各家,家远的或者光棍没家的,就回营房,吃喝嫖赌,这个时候军官是不会管的,正好轻松一番。

赵谦等人热闹了一阵,也向禁城方向走去,赵谦的院子就在皇城西侧,挨着军机处的地方。

从南京的大街小巷走来,赵谦一路上看到的也不尽是欢喜,有战死的将士家中,挂着白麻,哭声一片。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次斩首行动,赵谦军伤亡近万人,其中大沽一战三千守军几乎全军覆没,杀敌近三万,斩八旗军首级一万余,绿营一万余。另外满清皇室,也被赵谦屠杀了近万人。南京守军伤亡万余,左良文付出了相等的代价。

总得说来,是一次十分完美的胜仗。俘获敌国皇帝,天下的汉人,从此会知道,所谓天道,亦是人道,八旗军并非不可战胜,并非天命所归,其政治价值远胜军事价值。

朝廷中,各级官员开始为这次战争处理善后,比如上表皇帝,虽然只是形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诏书云云。

第六折 何日携手入京师

段一 萝卜的日子

南京的长街上,一家家木楼上的灯笼亮了起来,木楼、长街、红红的灯笼,让一切看起来古典而华丽。

萝卜拧了个葫芦,偶尔灌一口,还呼出一大口气,“啊”地一声,好似那葫芦里装得酒十分美味一般,让听者口中生津。

萝卜脸上微红,摇摇晃晃地走回了罗府。

“东家回来了。”奴仆急忙扶住萝卜,却被他一把推开,嚷嚷道:“以为老子喝醉了?这点酒算个鸟!”

萝卜走回内院,其夫人崔娘忙给他唤人给他打热水洗澡。

崔娘便是上次萝卜在松城弄回来的那姑娘,跟了萝卜,萝卜没有妻儿,也算对得起她了,买了栋大房子,明媒正娶到了家中。

崔娘亲自给萝卜搓背,冲洗,一瓢热水自他的头上淋下去,萝卜叹了一声:“娘的,真是舒服,还是有个家好些。”

“你又是喝酒赌牌了?”崔娘闻得萝卜一身酒气,这会儿见他心情还不错,才说了出来。

萝卜道:“遇到几个军中的兄弟,喝了些小酒。赌牌却是没有。”

崔娘皱眉道:“回到南京这些日子,眼看就要中秋了,官人也该做点正事,别成天介到处乱走……”

萝卜想了想,不知道能做什么正事,便说道:“等过了年,大哥会征伐武昌的左良文,那时候俺就有事可做了,这会儿……”

“有要打仗了么?”

萝卜点点头道:“左良文这个欺软怕硬的龟孙子,上次趁咱们打京师那会,趁火打劫,还写了个什么文,就是骂俺大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