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巨舰威胁最大的小船是纵火船。”邹维涟看着海面说道。
赵谦第一次见到他的眼睛如此忧虑,情绪影响赵谦,连赵谦心里也添堵。
“纵火船夜间突袭最有效果,或者对受伤没法机动的巨舰,具有毁灭性的威胁。”邹维涟沉思片刻,说道,“如果郑芝龙现在发现我们,可能便会使用狼群战术加纵火船。”
郑芝龙真的这么强大?赵谦摇摇头,强大的话怎地连台湾的荷兰小军也无法解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荷兰正值三次英荷战争期间,实力大损,郑成功才有机可乘。
赵谦看着自己这艘吃水2000多吨的巨舰,回头对邹维涟说道:“复兴号是不沉之舰。”
一直熬到半夜,风浪小了许多,邹维涟下令:“张帆起航。”
“咱们从此地直接南下,逼近郑芝龙的老巢泉州、晋江一带,也不怕他把主力战舰隐藏在内海那些小岛屿之间。”邹维涟说道。
赵谦点点头:“游伐封锁此间海域,威逼泉州,看他郑芝龙能挺到何时。”
福建福州府沿海一带,岛屿密布,利于熟悉地形的郑芝龙,不利于赵谦军,所以昨日邹维涟追击火船,才不敢在夜晚深入南日群岛一地,于是下令返航。
而泉州府附近,却少岛屿,正是巨型舰队的好去处,也是郑芝龙的老巢。当初郑芝龙在中国沿海的海上力量,是有绝对优势,才选了这么个地方,现在反而成了他的制肘之地。
赵谦海军从外海大福、南日、乌丘以东一线南下,满帆挺进,目标十分明显,便是泉州。
郑芝龙如果现在还知道朝廷水师的动向,一定非常紧张,因为那里是他的老巢,不得不救。
甲板上的当值官也是个年轻人,刚入行伍不久,赵谦这支海军,招募的几乎是青年人,军官多是读书未中功名的青年。这样的青年,最易被鼓动。赵谦募兵之时,一张言辞激昂的募兵公文,确实是煽动了不少热血青年。
年轻军官身着整齐的玄黑军装,十分帅气,拿着望远镜很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这时,正在擦甲板的水手不经意间抬起头,看见了令人吃惊的场面,忙用颤动的声音说道:“百户大人,您看……”
青年军官忙用望远镜对着前方,也是吃了一惊,海平面上黑压压一片,全是帆船。
青年军官回头大声喊道:“发现敌船,敲钟戒备!”
“当当……”
赵谦和邹维涟急忙走向甲板,赵谦摸出望远镜看了一眼前面的境况,说道:“很好,郑芝龙终于按耐不住了。”
“咱们是逆风,不过现在是白天,胜算还是很大。”邹维涟说了一句,回头道:“各舰准备战斗!”
复兴号挂起了龙旗和大明国旗,龙旗表示水师乃明朝皇家水师,有奉承皇上的意思。明国旗便是日月旗,本来明朝开国之初,和其他朝代一样,并没有国旗,但隆庆以来,海贸频繁,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多个国家在中国海域做生意,为了区分,便用日月旗作大明国旗。一个日,一个月,便是明的意思。
旗帜由红日、黄月重叠的图案和蓝底组成。蓝底代表青天,象征着我大汉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日月重叠即是“明”字,代表大明,位于旗帜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国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旗帜中央的黄色又代表着汉人的肤色,象征着大明是汉族人建立和统治的国家,黄色位于中央,意指大明将汉族的利益视为核心利益。
红色的光芒是太阳的光芒,又象征大明属于火德,亦指统治大明的朱姓皇族。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光芒位于青天之上,表示大明光辉时刻都在普照万方。
红色光芒中四个尖锐的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即“际天极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规范。
邹维涟未遇敌之前小心谨慎,一旦遇敌,倒是镇定自若,赵谦暗暗称赞。
“令,左翼以郑和号为前锋,右翼以江南号为前锋,左右分开,合围郑芝龙!”邹维涟喊道,“中军以旗舰复兴号为核心,正面接敌!”
两炷香功夫之后,郑军分作四路,直插而来。邹维涟表情紧张,因是逆风,航速受制,方位也不好调整,转眼郑芝龙已进入射程,再调整队形已经来不及了。
赵谦没有说话,拿着望远镜站在甲板上,关注着战局的发展。中军前锋是昆仑号巨舰,吃水两千吨,复兴号旗舰位于第二个位置。
昆仑号已经调整方向,右舷备战,炮门已经拉开,右舷近百门大炮伸出了甲板。
舰队程剪子型,左右翼全速前进,已经接火,“轰轰……”大炮轰鸣,实心弹在空中呼啸。
一炷香功夫之后,郑氏舰队已经完全进入射程,明朝水师各舰排成队形,密集炮击,郑军损失惨重,十几艘战船几乎是瞬间冒起浓烟,另有几艘桅杆被击断,浮在海面上,动弹不得。
赵谦看着眼前的情况,心道,火力优势十分重要,就算是逆风也能发挥极大的战斗力。逆风一方行动笨拙,要不是火力覆盖的优势,转眼就会落于下风,被动挨打,甚至被分割包围。
郑军船只数量多,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抛下浮在海面上的二三十艘受伤舰船,余者满帆冲向朝廷水师阵营。
“大人,右翼发现郑氏舰队!”
邹维涟拿起望远镜,向西边看去,一只几十艘船的舰队正在满帆冲来。
“令右翼舰船阻击!”
“得令!”
前方郑军主力程四线冲近,直插而来。逆风的不利又体现了出来,要是顺风,可以直接对冲,互撞,看谁的船大,估计郑氏战船只有被犁沉的份。
“要决战了吗?”赵谦见中军前锋昆仑号上硝烟弥漫,“啪啪”作响,箭羽飞扬,已经接敌。
邹维涟点点头,回头说道:“诸位,除了炮手,全部拿枪甲板上集合。”
“很好。”赵谦按住剑柄,转身高呼道:“大明的将士,你们想作郑芝龙的俘虏吗?”
甲板上的军士大呼:“不想!”
“想日月旗被人踩在脚下吗?”
众军情绪更加激动:“杀!杀!”
孟凡适时高呼赵谦曾经喊过的话:“人人为我!”
众军高呼:“我为人人!”
复兴号上喊声震天,激励了各舰官兵,左右翼舰船上的将领也在鼓舞士气,一时喊声威壮,响彻云霄。
“大明万岁……万岁……”
赵谦不得不感叹,真正能培养起信仰和激情的,还是文化青年,老油条是油盐不进,费再多口舌都没有用。
一艘伤痕累累的战船从前锋昆仑号左侧冲将过来,复兴号立刻用舷炮和火枪扫射,那只战船被打得木片乱飞,狼藉一片,两根桅杆断裂,船舵船尾全部受损,浮在那里,动弹不得。
桅杆倒到海面上,将战船拖得倾斜,船底上满是弹坑,恐怕只有沉得份了。战船上的水手纷纷跳将下海,复兴号甲板上的火枪手,无情地对着他们一轮轮射击,痛打落水。
这时,前方的昆仑号已被六七艘战船围困,接舷之后,郑军开始用火器弓箭掩护,水军蜂拥而上。复兴号上的火力,不断支援昆仑号,但片刻之后,又有战船冲过昆仑号,直扑旗舰而来,双方战斗白热化。
单从战斗队形上,现在赵谦军已完全处于下风。三路舰队被四条线的战船穿插,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势,而且外围已被包围。
特别是右翼出现的新军,趁着前方郑氏舰队的攻势,在付出微小代价的情况下,就靠近了赵谦右翼,右翼面对绝对数量优势的敌军,陷入苦战。
“轰!轰!”赵谦眼睛被火光一闪,转过头,见天津号战列舰被几只纵火船撞中,燃起了熊熊大火,整个海面,仿佛变成了石油之海,都在燃烧一般。
“天津号完了。”邹维涟眼神悲痛地说,现在这个情势,已经失去了控制,舰队相互穿插,无法回转,机动困难。
赵谦看着前边昆仑号甲板上密密匝匝的灰色衣服,都是郑芝龙的人,说道:“这样下去,昆仑号也得玩完。”
邹维涟下令道:“向昆仑号靠拢!”
“大人,左舷冲来三只战舰,右舷两只战船,另有三艘纵火船。”
邹维涟忙奔到右舷甲板,旁边的亲兵将其围住,“大人,此地危险!”
“命令右舷火炮,轰击纵火船!”
“得令!”
片刻之后,炮口调整,对准了三只纵火船,“轰轰……”巨响,海面上白色的浪花腾空而起,突然一道亮光扑面而来,一只纵火船的燃料被几只,顿时爆炸燃烧,浓烟弥漫。
“轰!”一发炮弹掉进船边的海里,激起高高的浪花。赵谦身上被渐起的浪花打了个半湿。
大炮轰鸣,不出半炷香功夫,三只纵火船已经全被击中毁灭,但五只郑氏战船已和复兴号接舷,船边上被抓上了无数个铁钩。郑军船小,攻击高大的复兴号,只能沿着绳子爬上来,犹如攻城。
“为皇上尽忠的时候到了!”赵谦高呼。
“砰砰……”
“后退一步者,斩立决!”
“啊!”赵谦身边的一个亲兵中箭倒地。其他亲兵忙挡在赵谦前面。头上箭羽乱飞,明军纷纷用火枪射击。赵谦站在甲板上,众军转头便能看见,斗志昂扬。
“上刺刀!”
甲板中间的军士排成密集队形,“喀嚓”之声中,一排排的火枪上明晃晃的刺刀,闪烁着烈日的光辉。
甲板各处,半跪着平举长枪的士兵,冲上来的人不是被刺死就是被火枪打死,惨叫四起,甲板被鲜血染得通红。
尸体或堆在船上,或纷纷落海,甲板上尸体成堆,海里浮着一具具人尸,犹如人间地狱。
硝烟弥漫中,天空中的烈日,仿佛都蒙上了阴影。
郑军已经完全和明军相接,展开了拼死战。明军每只战列舰周围大概都围了六七只战船。不过郑军战船载员比较少,六七只船,也就一两千人,而明军战列舰一只载员就上千,所以虽被围得动弹不得,但郑军攻击并不轻松。
加上明军先进火器的优势,郑军攻击船队惨遭重创,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赵谦新军大部分战斗人员缺乏海战经验,恐怕攻击的一方就不是郑芝龙了。
战斗打了一天,到了晚上还未结束。二月十五日凌晨时,赵谦军沉没两艘巨舰,都是被纵火船撞中的结果,伤五艘,中军前锋昆仑号船员全军覆没,船被俘获了。而郑氏舰队一方,伤亡更加惨重,死伤过半,沉没五六十艘战船,几乎全部战船都被击伤。
半夜过后,赵谦军已逐步掌握了主动权,开始分兵攻向郑芝龙的战船。黎明时分,风向逆转,明军船队机动大增,郑氏舰队失去了战胜的任何可能,趁着天黑,受伤不重的船纷纷向北逃窜。
十五日早晨,大战结束。
明军损失大船三艘,伤五艘,战死两千余人,而郑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战死一万多人,损失舰船一百三十余艘,明军大获全胜,至此,东南海域的制海权,几乎尽数落入赵谦之手。
第五折 金戈铁马入梦来
段二十 都来分杯羹
泉州海域上,停泊着一支巨型舰队,计战列舰十三艘,中型战舰四艘,小船十余艘,正是赵谦之大明水师。
本来有巨舰十六艘,海战损失了三艘,以及中小船只几艘,余者停泊在海上,将五只受伤巨舰围在中心,正在修缮。
赵谦站在甲板上,看着海上的波涛,不得不感叹:火器在军事上的应用,是必然趋势。
泉州海战,郑芝龙调动战船一百七十余只,水军两万,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大败而归,用事实证明了赵谦的感叹。
明军水师此战的战术实际上相当失败,一开始连敌军的方位都摸不准,完全没有主动权,战役发生时,又处于逆风,机动困难,被动挨打。完全凭借着优势装备无脑平推,依然战胜,实力对比,可想而知,战力的大小,已不局限于船只和军队的多少。
一只挂着白旗的小船迎面驶来,赵谦用望远镜看了一番,回头对邹维涟说道:“郑芝龙派人求和来了。”
几个官员听罢对视一笑。
“一会将人带到指挥舱。”赵谦转身。
过了许久,军士在指挥舱外说道:“禀大人,郑芝龙使臣到了。”
“请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中年文士,正是上次在建宁府外和赵谦和谈的赵逸臣,当时郑芝龙被困建宁府,派人出城求和,使臣正是此人。
赵谦见罢笑道:“时光蹉跎,转眼数载,逸臣兄别来无恙乎?”
“在下汗颜。”赵逸臣拱手施礼,“大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下两度在我家将军败绩之下恬颜议和,汗颜,汗颜之至。”
“是求和。”赵谦笑道,“逸臣兄请坐,来人,看茶。”
赵逸臣坐下,说道:“和则两利之事,何为求和?”
赵谦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如果条件公道,自然两利,不过要是郑芝龙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