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660章

明朝小侯爷-第660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寨听了锡宝齐篇古的话心里也禁不住十分可惜,若是喜欢姝兰的是昌国公的话,那此事真的大有可为。毕竟姝兰对着徐光平吹枕头风让徐光平去求昌国公和直接对昌国公吹枕头风,这其中的差距大了去了。

    不过喜欢这种事强求不来的,所以除了遗憾也别无他法。布寨摇头叹道:“真是太可惜了!不过,这也可能是咱们女真一族的命运吧!能够借徐公子的光已经是上天眷顾了!看开些吧!”

    锡宝齐篇古听了释然的笑道:“是啊,看开些吧!有了这块腰牌这一路上咱们就不会太受刁难了,到了旅顺之后咱们也能保证族人能够顺利的度过这个冬天,不至于冻死饿死。”

    布寨点头道:“是啊,眼前的难过是度过去了,就等着远渡重洋到了倭国之后,看倭国到底是何情形了!”

    锡宝齐篇古望着远方沉声道:“我觉得情形应该不会很糟糕,昌国公所说的应该不假,因为他没有必要骗咱们!”

    “因为只要他一声令下就能让咱们女真族灭,只要他说要将咱们女真流放到倭国,咱们也只能接受。所以,根本就不用废话去扯谎。”

    布寨听了也点头,同样深邃的望着远方,一切一定都会好起来的。

    残余的女真族人开始了迁徙,长长的队伍慢慢的开始向西南放前行,他们要绕道抚顺然后前往旅顺。

    两千骑兵押送着他们缓缓的前行离开了这个战场,而田世元也开始命人打扫战场,同时开始整顿兵马。

    撒欢跑了一圈的徐光平终于回来了,张知节似笑非笑的望着他道:“光平,有没有摸摸自己的腰牌还在不在?”

    徐光平闻言立即就闹了一个大红脸,虽然他将自己的腰牌送给了姝兰。但是当时旁边并没有别人,所以他打算将这事瞒下来的。

    没想到这前脚才把腰牌送给姝兰,他姐夫竟然后脚就开始问了起来。怎么这么快就暴露了呢,他姐夫这是有顺风耳啊还是有千里眼呢。

    不过,既然自己姐夫问了起来,徐光平也没打算撒谎,而是红着脸道:“姐夫,我的腰牌没被顺走,吃一堑长一智,我怎么可能会在统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不过我把那块腰牌送给了那女真的小姑娘,反正那块腰牌已经被她顺走了一次了,我看着也碍眼,扔了还怪可惜的,既然她喜欢那块腰牌,还不如直接送给她吧!好歹上次人家也帮我戳破了薛成的阴谋,要不然我这身上的冤屈就难以洗刷了!”

    虽然解释了一大通,但是徐光平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他倒不是忐忑他姐夫会责骂他,他是忐忑他姐夫会让他将腰牌要回来。

    毕竟腰牌非比寻常可不是能随意送人的东西,因为别人拿着腰牌能够狐假虎威。而且他知道他姐夫对女真族有成见,要不然也不会对待女真如此残酷。

    但是他知道这块腰牌对姝兰很重要,这一路上能给她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女真族少吃些苦头,甚至能够挽救许多女真人的性命。

    但是出乎徐光平的意料,张知节听了他的解释只是笑着点头道:“原来如此,既然相识一场,留着做个念想也不错。既然这里战事已毕,你也就随我一起回京吧!”

    徐光平听了吃了一惊道:“这就直接回京吗?”

    张知节笑道:“战事已经结束了还留在这里作甚?善后自然有田世元和廖成芳善后。咱们先回抚顺休整一天,然后就直接回京了。”

    徐光平听了疑惑道:“咱们不回辽阳了吗?”

    (本章完)




第1378章 回京

    对于从出生到长到十几岁一直都在京里的徐光平来说,以往出城最远就是陪着太太一起去上香。现在来到了辽东,徐光平才感受到了自由的滋味。

    虽然有时候也怀念府里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一想到回京之后就没法儿再出京了,徐光平就对在辽东的日子十分珍惜。

    现在突然听到说要回京,徐光平心里自然万般不舍。徐光平不死心的问道:“姐夫,如今平定了辽东,难道姐夫就不回辽阳安排一下吗?”

    张知节摇头道:“安排什么?后续之事自然有内阁处置,再说了,奔波回辽阳,这么远的路程你不嫌累啊?”

    徐光平挥了挥马鞭,笑道:“不累,我早就历练出来了。”

    张知节有些狐疑道:“你怎么这么想回辽阳?你在辽阳还有什么挂念的事?或者人?”

    徐光平听了否认道:“没,没有!什么都没有!我就是想到回京之后就要被关在京城里,就有些不想回去!”

    张知节笑道:“你这锦衣玉食的日子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你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来直接回京是没跑了,徐光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连忙道:“姐夫,能不能求你件事?回京之后能不能将薛成陷害我一事瞒下来。”

    他到现在才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这事让家里知道了,那他可就丢人丢大发了。这可大大有损他的形象,原本他还可以吹一吹自己在辽东是如何的能干,若是这事被家里人知道了的话,那他还有什么好吹的?

    张知节听了笑道:“你这话说的太迟了!”

    徐光平听了大惊失色道:“姐夫,您不会已经告诉我姐姐了吧?”

    张知节听了无语道:“你当我是有多闲啊,你这点破事我还得告诉你姐姐?薛成被押送到京里受审,你觉得能瞒的过去”

    徐光平听了大惊道:“那不是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听到这里徐光平几欲吐血,这样是在京里传的沸沸扬扬那他才丢人了呢!这比家人面前丢人还严重。

    张知节笑着安慰道:“那倒也不至于,你这点事啊被压下来了,不过呢,终归是瞒不过家里。当然了,虽然不至于在京里传的沸沸扬扬,但是估计你平日里玩的好的可能也知道了。”

    徐光平听了顿时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更不想回京了。不过看着自己姐夫已经扬鞭催马前行了,他也只能一脸愁苦的跟上去

    。虽然心里万般不愿,但是也什么用呢,还得听他姐夫的。

    张知节带着护卫直奔抚顺,在抚顺休息了一天之后立即启程直奔京城。天气终于转寒了,虽然张知节急着赶回京里,但是忽然一场大雪还是耽搁了行程。

    经过一番跋涉,顶着刺骨的寒风,张知节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京城,大雪初晴,一片银装素裹,张知节略有些狼狈的入了城门。

    因为这一场大雪,街上行人寥寥,张知节回京倒是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

    因为张知节通过锦衣卫已经知道了,京里百官对张知节在辽东的妄为颇有微词,已经有官员上书弹劾了。虽然不至于群情汹汹,但是张知节这几年来地位稳固,已经很少官员弹劾他了。

    入了京之后,张知节转头看着徐光平笑道:“别扭捏了,快些回府吧。我先入宫去了。”

    撵走了徐光平,张知节这才带着几十亲卫赶往宫里。一场大雪落下,连宫门都寥落了不少。

    原本在雪天里有些萎靡的侍卫突然听到了马蹄声,抬眼看去,只见有数十骑正朝宫门处弛来。这些侍卫们立马就精神了,因为能这样骑马直奔宫门的实属罕见。

    侍卫正心里猜测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到了宫门前,这些侍卫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昌国公回京了。

    张知节翻身下马,侍卫们立即精神了,纷纷见礼,张知节笑着道了声辛苦,掏出腰牌来亮了亮就揣进了怀里,就施施然入了宫门。

    一路到了乾清宫,小太监们全都一脸吃惊的上来见礼,赖义震惊之后赶紧上来见礼,看着赖义脸上带着苦笑,张知节顿时生出了一股不好的感觉。

    “皇上呢?”张知节问道。

    赖义苦笑道:“国公爷,今儿真是不凑巧了,皇上不在乾清宫,在坤宁宫呢!要不国公爷在此稍待,奴婢这就派人去禀报皇上?”

    张知节听了有些无语,感情正德皇帝这会儿还在坤宁宫老婆孩子热炕头呢。那自己这入宫干什么来了,自己直接回府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啊。

    张知节也明白赖义为何这般为难,这大雪天的让皇帝从坤宁宫赶回来可不容易。张知节也不愿让他为难,笑道:“算了,这大冷的天。本督明日再入宫觐见皇上吧。”

    其实赖义的心里是有些纠结的,因为正德皇帝起驾去坤宁宫前曾经吩咐过,没有重要的事不要去禀报。这天刚下的雪冷的厉害,皇帝也不愿动弹。

    但是昌国公回京应该算是重要的事,昨天下雪的时候正德皇帝还念叨呢,说昌国公应该在路上了,只是没想到竟然下了一场大雪,这雪下得真不是时候将昌国公阻在路上了。

    原本赖义已经打算派小太监去坤宁宫禀报去了,只是赖义听到昌国公说明日再入宫就又迟疑了。

    不过,张知节说完却没给他迟疑的机会,转身就要离宫,往前走了几十步却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远处正德皇帝正由一大群太监簇拥着向这边行来。

    “臣参见皇上!”张知节拱手行礼,这大冷天的下跪就免了。

    正德皇帝自然不在意,笑道:“这一场大雪下的真不是时候,朕还以为你被阻在路上了呢。没想到你今个儿就到京了,真是意外之喜,你这准备哪去儿啊?”

    张知节笑道:“臣听赖公公说,皇上御驾坤宁宫,臣这不想着天气寒冷,皇上龙体重要。。。。。。”

    正德皇帝听了笑道:“也冷不到哪去,再冷也没有你回京的路上冷。这不,听到小太监禀报,朕就急匆匆过来了。”

    PS:很抱歉今天就只能两更了,自从这两天老妈回老家了,码字时间很紧张,连续熬了好几天夜了,今天实在是撑不住了。孩子拉屎弄的到处都是,我洗完收拾完估计就很晚了,明天再开始三更,见谅见谅

    (本章完)




第1379章 解释

    张知节看了看,正德皇帝周围簇拥着的一大堆小太监给他挡着寒风,确实是冷不到哪里去!相比之下自己一路骑马入京那才是真的冷。

    虽然正德皇帝说自己冷不到哪里去,其实还是觉得冷的,说了这几句就跺脚道:“走走走,殿内说话!”

    进了大殿一阵暖气袭来,殿内温暖如春和殿外简直就是两重天。赖义赶紧上来给正德皇帝解下了披风,张知节也解下了披风,旁边的小太监十分赶眼力劲儿的上前接了。

    正德皇帝懒洋洋的坐了,张知节也在一边坐了,宫女上前奉了茶,正德皇帝喝了一口热茶,这才笑问道:“几时回的京啊?”

    张知节笑道:“刚刚啊,这不入了城门就直奔皇宫来了。”

    正德皇帝惊奇道:“呦,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啊,往常你不都是先回府的吗?”

    什么叫破天荒头一回啊,好几回了好吧!张知节有些无奈的笑道:“瞧皇上说的,臣这一去就是几个月,这不是想念皇上了吗?这是日也念,夜也念,终于回京了,所以就急着入宫得见天颜。。。。。。”

    这种话正德皇帝听过不少,但是还是头一次听张知节说,正德皇帝听着倒是极为稀罕,见张知节停了下来,伸手示意道:“接着说啊,朕听着还挺高兴的!”

    张知节听了十分无语,不过随口说上两句罢了,还听上瘾了。张知节无语道:“臣第一次说,不太熟练,说不下去了。”

    正德皇帝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旁边的赖义看了也同样十分无语。他倒是熟练,这种话说的比张知节溜多了,只是好像他说起来没多大作用。

    反倒是昌国公这漫不经心的几句,竟然是听的皇帝龙颜大悦,而且说到最后还直言说不下去了。赖义不禁诽谤,这君臣俩真是太不着调了!

    正德皇帝眼珠子一转,哈哈笑道:“我知道为何你一入京就直奔朕这里来了,是不是因为处置女真之事?”

    张知节闻言立即请罪道:“臣正是入宫向皇帝请罪来了,当时事出突然,臣没来得及请示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确实有官员上书皇帝,弹劾张知节在辽东处置女真之举,目无朝廷,目无皇帝,擅自做下荒唐决断。

    正德皇帝摆了摆手道:“请罪倒也谈不上,毕竟朕许你全权处置辽东事物。朕只是好奇,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要将女真发配到倭国?”

    张知节闻言沉吟道:“皇上,原本臣是想着将女真灭族的,只是杀到了最后多是剩下了女人孩子,见到他们全都伏地痛苦,臣还真有些不忍心。”

    “但是放了女真吧,臣又唯恐他们休养生息之后继续为乱,引得辽东不太平。臣苦思之下,觉得干脆将他们送到倭国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