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66章

明朝小侯爷-第66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节站起来道:“众将听令!中军第一司都司何在?”

    中军第一司都司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张知节沉声道:“本督令你立刻点齐本部兵马,校场候令!”

    “末将尊令!”中军第一司都司接令立即出了大帐,前去点齐兵马!

    张知节沉声道:“左哨军第二司都司何在?”

    左哨军第二司都司应声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张知节沉声道:“本督令你立刻点齐你本部兵马,校场候令!”左哨军第二司都司接令而去!

    张知节接着沉声道:“左掖军第三司都司何在?”

    左掖军第三司都司应声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张知节沉声道:“本督令你立刻点齐你本部兵马,校场候令!”左掖军第三司都司接令而去。

    张知节接着道:“左哨军参将,右哨军副参将,右掖军副参将何在?”

    左哨军参将齐连武,会同另两位副参将一同出列,张知节沉声道:“你们三人暂时统领临时抽调的三司兵马随本督入宫!”三人齐声接令!

    张知节环顾诸将道:“非常时期,诸将需谨言慎行!自今天起,所有操练暂停!各军归营,各旗归帐!无令不得擅动!”

    张知节刚安排完,一队快马前来传令!张知节带着众将前去接令,那名总旗出示了令牌后,沉声道:“皇上旨意,英国公张懋,寿宁侯张鹤龄,司礼监王岳共掌京营!现传三位提督大人令,京营所有兵马无旨无令不得擅动!否则以谋逆论处!”

    众位将佐听了心里都已经确定了,可能真的要变天了,要不然绝不至于搞出这么大动静!

    张知节嘱咐副将张春好好镇守大帐,自己带着齐连武和两位参将来到校场!

    张知节举起圣旨大声道:“将士们,本督接到圣旨,皇上命神机营入宫协防宫禁!一会儿,本督将率领你们入宫!”

    “在此之前,本督要约法三章,敢在宫内调戏勾搭宫女者,杀无赦!敢在宫内偷拿物品者,杀无赦!敢在宫内不遵军令者,杀无赦!”

    张知节杀气腾腾的约法三章,将下面的官兵全部镇住了!张知节自从提督神机营以来,神机营的官兵伙食变好了,响银发的多了,官兵们十分尊敬提督大人,却从未见过提督大人如此杀气腾腾过,都心里十分凛然!

    张知节见到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这才下令开拨!

    这时候张知节这段时间的练兵终于显出效果来了,神机营比之张知节提督之前,已是脱胎换骨的感觉!

    张知节看着整齐肃穆,英姿勃发的神机营,心里一种满足的心情油然而生。

    张知节骑着马带领军队向京城进发,沿途的行人见到竟然有军队行进,都感到十分惊奇。

    因为很久都没有战事了,很少有见到军队调动,可是看明白军队进发的方向,所有人都差点吓尿了,这是搞毛线啊?哪有军队入京城的?

    张知节带着兵马到了城门处,守城的兵士如临大敌,张知节带着圣旨来到城门处,五城兵马司的人验过了圣旨,这才放神机营入城!

    神机营密集整齐的脚步声响彻在了大街上,沿途无数的百姓隔着门缝往外偷看,看到绵延不绝的士卒从眼前走过,吓得心胆具裂!

    莫不是有人要造反?这打起仗来,可是老百姓最遭殃!也有明白人琢磨出来了,结合京里的流言,猜到可能是当今圣上怕是要大行了,这是军队在换防呢!

    到了宫门处,经过了手续反复的勘验,张知节才带着兵马到了乾清宫到东宫一带驻防,张知节带着齐连武和两位副参将把兵马分布好,这才去乾清宫!

    弘治皇帝还醒着,面色十分灰败,见到张知节进来跪下行礼,只是嘴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来。

    王岳站在龙床前,替皇帝道:“张大人平身,皇上想问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张知节站起来沉声道:“回皇上,臣接到旨意,从中军、左哨军、左掖军各抽调了一司,又抽调了右哨和右掖军的副参将领兵!现在已经布置妥当了!”

    皇上听了面露赞许之意,这样临时抽调拼接起来,比直接抽调一军要稳妥的多!

    张知节出了大殿,问小太监道:“太子殿下呢?”

    小太监见到张知节,知道张知节是刚刚领兵进宫驻防的将领,不敢怠慢,恭敬道:“大人,太子殿下哭的晕过去了,陛下让人把殿下安置到侧殿休息去了!”

    张知节进了侧殿,朱厚照正呆呆的坐在那里流泪,看到张知节来了也没有反应,刘瑾他们都非常担心。

    看到张知节进来,刘瑾他们都朝着张知节打眼色,把张知节当做了救星,指望他去劝劝一下太子殿下。

    张知节来到朱厚照面前,沉声道:“殿下,你知道皇上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吗?”

    张知节的话成功的引起了朱厚照的注意,张知节接着道:“皇上最想要的是一个坚强的太子,一个能让皇上安心的太子!”

    朱厚照哭道:“那,我该怎么做?”张知节语重心长道:“不要再哭哭啼啼了,擦干眼泪,去陪皇上好说说话!你是不是有好多心里话要对皇上说,以前没来得及说的,去跟皇上说一说!回忆一下和皇上的趣事,多跟皇上讲一讲!”

    朱厚照擦着眼泪站了起来,张知节陪着他向乾清宫走去,到了殿门口,给他打气道:“殿下,坚强一些!”

    朱厚照进了大殿看到自己父皇脸色灰败的样子,又不争气的想要哭起来,想到张知节的话,狠狠的摸了摸眼睛,让自己不要哭!

    朱厚照握着皇帝的手,在龙床前跪坐了下来。

    朱厚照含着泪道:“父皇,儿臣以前老是贪玩,不肯读书,时常惹您生气,现在想想真是不该……”

    弘治皇帝吃力的笑道:“傻孩子,父皇没有生气,父皇小时候过的很辛苦,所以希望你能过的快乐一些,只是以后没有父皇为你撑着了,你就不能再贪玩了……”




第137章 正德登基

    乾清宫内皇帝父子情深,张知节冒着寒风开始巡视宫禁,这些日子的操练没有白费,神机营士卒都按部就班,并没有什么违纪发生!

    正是非常时期,张知节带着齐连武还有两位副参将,不敢怠慢,间隔半个时辰就开始巡视一次。

    夜里寒风刺骨,穿着冰冷的盔甲,这一趟巡视下来,整个人都冻透了,此时他们正在烤着火,虽是凌晨时分,却丝毫没有睡意!

    乾清宫里,弘治皇帝时而昏迷,时而醒过来。这时候却是好久都没有醒过来了,皇后娘娘轻声唤了唤,仍然没有动静。

    乾清宫里所有人的心跳开始加速起来,王岳看到皇上的胸前已经没有了动静,紧张地开口道:“太医?!”

    太医院院正紧张的上前试了试,脸色唰的下变得雪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龙驭宾天了!”

    乾清宫中的所有太监宫女闻言,心里一颤,哗的一声,全部跪倒在地!

    然后大殿外的宫女太监侍卫们,哗啦啦的全部跪倒在地!

    张知节他们正在烤着火,寂静的夜里,一声钟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张知节他们先是一怔,然后脸色大变的走了出来。

    钟声一声接一声的响起,在寂静的冬夜里震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无数的宫女太监听到钟声,无论在干什么,都两股战战,纷纷跪倒在地!

    张知节环顾四周,宫女侍卫太监听到钟声都纷纷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跪倒在地!

    虽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张知节还是脸色有些发白,双腿一软,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跪了下来!

    钟声响彻京城,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无数人听到了钟声,都明白了。

    一代英主,弘治皇帝,龙驭宾天了!

    一个时代将要终结,另一个时代将要开启!

    所有官衙值夜的官员,听到钟声都纷纷走出衙门,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跪倒在地!

    沉重的钟声响彻京城的夜空,一声接一声,总共九九八十一声,代表着皇帝驾崩!

    直到钟声结束,所有人才双腿发软的站起身来!

    内阁大学士会同礼部官员走出值房开始为大行皇帝治丧。乾清宫内正在为大行皇帝沐浴容颜、括发、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

    第二天,百官身着素衣齐聚宫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颁大行皇帝遗诏!

    肃穆繁琐的礼仪一步一步进行,然而这些并没有张知节什么事情,张知节对这些也不懂。

    大学士和礼部官员忙碌的指点着朱厚照按照礼仪一步步进行,朱厚照神情木然的像个木偶一样。

    张知节受不了这个肃穆沉重的氛围了,抽了抽鼻子,开始巡视起来!

    张知节现在城门上,看到发丧的使者身着素衣,马上插着白旗,沿着御道开始离京发丧!

    分封在外地的亲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于本地面向宫阙哭临致丧。

    在京的文武员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妇,要连续三天,早晚两次,身着丧衣由西华门入宫到思善门外哭临。

    国丧隆重的进行,张知节受命先帝率兵协防宫禁,至此多事之秋,只能加强巡视,丝毫不敢懈怠,更不敢离宫回家!只是在哭灵期间远远见过太太一面!

    三日之后,百官劝进,朱厚照正式登基为帝,改明年为正德元年!

    京城内外一片平静,朱厚照顺利的完成了权利交接!

    这几天谁都想向朱厚照面前凑,张知节也懒得往前挤!

    谷大用匆匆来了,急声道:“小侯爷,皇上召见!”张知节听了一怔,是啊,朱厚照已经是皇帝了!

    张知节跟着谷大用匆匆来到乾清宫,见到了脸色有些憔悴的朱厚照,张知节就要跪下行礼。

    朱厚照一把扶着张知节的胳膊道:“你怎么也这样?这几天我都被人跪的头疼了!”

    被朱厚照扶着,张知节跪不下去了,无奈道:“陛下,礼不可废!”

    刘瑾在一边劝道:“陛下,可不能再称我了!”

    朱厚照无奈的摆摆手道:“朕,那朕就下道旨意,以后张知节见朕免跪!”

    张知节无奈道:“陛下,这不合规矩,会被御史弹劾的!”

    朱厚照撇嘴道:“以前你都不怕,现在倒是怕了!这几天怎么没见到你?”

    张知节解释道:“陛下这几天这么繁忙,我就没往陛下跟前凑,一直在巡视宫禁!”

    朱厚照叹息道:“理他们呢!还是你们几个好,朕还没谢谢你呢!那天多亏你劝了朕!朕陪父皇说了好多话,父皇很欣慰,走的很安详!朕该好谢谢你的!”

    张知节道:“这是臣应该做的!”

    刚说了一会儿就有小太监禀报,大学生谢迁请陛下至仁智殿!张知节明白肯定是停灵的事情,张知节便告退了!

    没有皇帝的旨意,张知节只能一直领兵驻防在宫里。皇帝登基之后,京师已经解除戒严了,不过一月之内禁宰屠,三月之内禁婚嫁声乐,京师里还是一片冷清!

    按理来说皇帝顺利登基了,张知节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应该移兵出城才是,这一直领兵待在宫里算是怎么回事?

    张知节总不能自己去找皇上说,那啥,你看,你都顺利接班了,我是不是该回去了?

    最后刘健看不下去了,一个外臣领兵一直在宫里算是怎么回事?刘健奏请皇上,让张知节率神机营归营!

    结果皇上不许,说朕刚刚登基,为防宫禁不稳,神机营暂留宫里,协防宫禁!

    张知节只好又留在了宫里,后来张知节终于明白过来了,朱厚照就是想留张知节在宫里陪他聊聊天!

    一直到一月之后梓宫发引,大行皇帝安葬泰陵。内阁三位大学士都看不下去了,联合奏请,据理力争。朱厚照这才下旨,准许神机营离宫归营!

    张知节率领神机营离开京城,向南苑进发,代表着京城终于回归了正常!

    张知节骑着马走在大街上,传来一阵爆竹声,张知节这才反应过来,已近年关了!

    马上就是正德元年了,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第138章 平地风波起

    张知节来到大明朝所过的第一个年是无比沉闷的,因为正值国丧期间,整个京城都没有什么过年的气氛!

    天气渐渐回暖,笼罩在京城上空的沉闷逐渐散去,毕竟天大地大自己最大,生活总要继续。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自从皇帝登基,渐渐有人开始不安分起来了!

    先帝遗诏封赏了很多文武勋戚,当然,这里面没有太监的份儿!至于朱厚照自己,这哥们儿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