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607章

明朝小侯爷-第607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德皇帝点头道:“朕明白,接下来就是要稳固草原,继续发展水师。就算是西洋没有爆发什么矛盾,等水师足够强大的时候,直接打败西班牙的舰队,抢夺他们占领的土地。”

    就怕正德皇帝没有进取之心,只要正德皇帝有心走出海外,那大明一定会在对世界的瓜分中分一杯羹。

    如今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都已经归顺,接下来就是稳固草原,防止达延汗的反扑。不过张知节心中还挂着一件事,那就是女真。

    虽然张知节已经改变了历史,大明也已经止住了颓势,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张知节对于女真还抱有戒心,有种不解决女真就不算圆满的心结。

    张知节沉声道:“皇上,不只是草原上的部族需要稳固,重要的是还有女真没有解决!”

    正德皇帝笑道;“朕倒把女真给忘了,你开始的时候就要先去攻打女真的!不过,如今知节你率领大军横扫蒙古,蒙古诸部尽皆归顺,如此军威之下,女真还敢不顺从吗?”

    其实正德皇帝还真的从未将女真放在眼里,女真不过是个小部族而已,和草原上的众多部族根本就没法比。

    所以正德皇帝也有些不理解张知节为何如此重视女真,给正德皇帝的感觉甚至比对蒙古还要重视。

    当然了,张知节也没法和正德皇帝解释,张知节若是说以后就是女真取代了大明统治中原的话,想必正德皇帝是如何也不会信的。

    张知节沉声道:“皇上,女真虽然只是一个小部族,但是和大明的争端却从未停止过。即便是经过了成化犁庭,女真一族差点灭绝,但是女真仍然没有老实。”

    “女真从未有过真正的恭顺之心,以臣之见,这女真族从骨子里就敌视大明。若是继续放任下去,辽东必不得安宁,恐为大祸!”

    说到这里张知节跪倒在地沉声道:“臣恳请皇上下旨征讨女真!”

    没想到张知节竟然直接跪下了,吓了正德皇帝一跳。正德皇帝连忙起身扶起张知节道:“起来,起来,快起来!这不过是小事而已,女真屡屡出兵掠夺,是该征讨的!”

    张知节起身道:“多谢皇上!”

    正德皇帝拍了拍张知节的肩膀道:“知节啊,征讨女真不过是小事而已。你刚刚从草原回来,就不要再亲自领兵了,在京里歇息歇息吧!”

    虽然不能亲自征讨女真有些遗憾,不过想到自己刚刚回京和家人团聚,而且也刚刚答应了徐佳颍不再领兵打仗了,张知节也就答应了。

    正德皇帝笑问道:“你觉得谁领兵合适?田世元怎么样?他随着你横扫草原,应该也学到了你几分本事!”

    张知节笑道:“皇上英明,田将军深得骑兵之道,也熟知火枪阵的战法,由他领兵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张知节来说,田世元毕竟算是自己人,由田世元领兵征讨女真的话,张知节也可以叮嘱一番。

    计议已定之后,张知节就告退离开了皇宫。但是此时的杨廷和还在值房中发呆,这次天津之行,给杨廷和的震动十分巨大。

    相比受到张知节耳濡目染的正德皇帝,杨廷和陡然间听说了这么大的秘闻,一时间难以消化。

    就在杨廷和发呆的时候,梁储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轻声道:“阁老,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有书吏见到杨廷和回来就在那里发呆,一发呆就是一个时辰,而且还有继续下去的趋势,担心之下就去告知了梁储。

    (本章完)




第1267章 册妃

    听到梁储的声音,杨廷和回过神来,看到梁储一脸关心的样子,笑道:“叔厚,你来了。”

    梁储迟疑道:“阁老去了一趟天津卫,回来好像有心事。”

    杨廷和示意梁储坐下,笑道:“虽然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但是却让老夫震惊不已。老夫突然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梁储在杨廷和对面坐下来,听到杨廷和的话一脸的吃惊之色,杨廷和乃数朝重臣,什么样事没有经历过,怎么会去了一趟天津就产生了坐井观天的感觉。

    面对梁储的疑惑,杨廷和笑着解释道:“震惊老夫的第一件事是天津卫的变化,短短一年的时间,变化之大让人难以置信。开海通商,竟然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竟然就让天津卫变得如此繁华。”

    梁储听了点头道:“虽然未能亲见,但也在意料之中。开海通商,财富滚滚而来,而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杨廷和笑着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亲眼所见总比想的更震撼。当然这也不算什么,最让老夫震撼的是,咱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一个球。”

    梁储惊道:“什么?大地是球?这不是胡扯吗?张衡曾说天是圆的,地浮于水。天圆地方,中原居中,怎么可能地是球?人怎么可能立于上?”

    杨廷和摆手道:“据张知节说,地确实是个球,具体如何解释张知节没有细说,但是地是个球而且已经得到了验证。”

    梁储听了摇头道:“验证?如何验证?难道人还能飞到天上去看看地是不是球不成?”

    杨廷和摇头道:“人自然不可能飞到天上去,不过西洋人却用别的方法验证了!他们沿着一个方向出发,一直前进,最终却回到了原点。”

    梁储的脸上也全都是震惊之色,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脚下的大地怎么可能是个球,人怎么可能立在球上!不过他却也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观点来,摇头笑道:“这些西洋人还真是无聊的很,证明大地是圆的又能怎么样?”

    杨廷和正色道:“这些西洋人在证明的过程中发现了广袤的土地,因而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梁储疑惑道:“日不落帝国?那是什么?”

    杨廷和开始回忆着张知节的话,给梁储解释了起来。慢慢的梁储的嘴越张越大,都能吞下两个鸡蛋。

    良久,梁储才回过神来,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道:“这世上果真有国土如此广袤的日不落帝国?”

    杨廷和听了正色道:“张知节,总不至于会撒谎吧?”

    梁储默然,若这是谎话总有一天会被揭破的,而且以张知节的身份怎么可能会撒谎,撒这样的谎也没有什么好处。

    杨廷和感叹道:“天圆地方,中原居中,这是我等坐井观天了,就像张知节所说的那样,海外很大,也很精彩!”

    “西洋人的战船曾经闯进了大明的家门口,若不是张知节早有先见之明重建水师,那我朝怕是再也没有机会踏足海上了!”

    “西洋人也并非蛮夷,他们十分强大,若不是张知节借鉴了西洋的火器迎头赶上,他们的火器甚至比大明的火器还要厉害!如今张知节用火器横扫草原,彻底证明了火器的厉害。”

    “咱们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其实却并非如此,咱们这些人不应该再这样保守下去,应当对海外有一个了解。”

    张知节在天津说过的话开始在百官之间悄然传播,震惊了很多人,自然也有很多人坚决不信。

    不过怎么样,这些部族头领们经过此行被彻底震慑了,开海通商可以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而军器局的火器则可以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力。

    正德皇帝召见张知节和内阁、六部尚书,商讨该如何管理草原上的各部族。

    张知节对此提出了三点,第一,加封科尔沁台吉为顺义王,并在福余卫、科尔沁、土默特开设互市;第二,凡草原各部族贵族之子,年满十三岁需到京城国子监入读三年,方可回到草原;第三,草原各部族之间严禁攻伐,违者朝廷必派兵予以剿灭。

    张知节提出的几点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经由内阁大学士补充了几条之后,正式形成了规定。

    钦天监选定的吉日到了,宫中举行了隆重的册妃大典,来自草原上的各部族头领,亲自参与了册妃大典,亲眼目睹古实哈屯被册封为丽妃。

    册封大典之后,正德皇帝召见草原部族头领,张永宣读了正德皇帝的诏书。这些部族头领们跪在大典内听完了朝廷颁布的规定,并不敢有什么异议。

    宣读完诏书之后,正德皇帝扬声道:“如今尔等俱已归顺朝廷,不得再有悖逆之念,不得相互攻伐。朝廷在草原上广开互市,尔等皆可前往互市。”

    “若有陈情建言皆可上书朝廷,尔等回归草原之后,立即将部族中适龄贵人子弟遣至京城国子监读书。”

    这些草原头领们齐声应诺,科尔沁台吉齐齐克成为了新鲜出炉的顺义王,代表草原诸部表达了忠心,正德皇帝又颁布了诸多赏赐,这才恩旨他们返回草原。

    草原部族头领离开京城,张知节受命亲自出京相送了十里,又殷殷叮嘱了一番。这些草原部族头领们就此离开了京城,返回草原。

    张知节望着部族首领消失的背影,真心希望自此草原能够平静下来归顺朝廷。不过张知节知道,这些部族头领们还要经历一番考验。

    因为迟迟未见达延汗死去的消息,也就是说达延汗还活在草原上的某个角落。在张知节离开草原之后,达延汗会甘心接受失败吗?

    肯定不会,他一定会有所动作的,面对达延汗的动作,这些草原部族的头领会作何选择呢?特别是在张知节已经离开了草原的情形下。

    张知节倒不是担忧,毕竟他既然能横扫草原一次,就能横扫草原第二次,他只是不想再在草原上掀起腥风血雨。

    (本章完)




第1268章 昌国公

    关于世界是个球、日不落帝国之类的传言在京里不断的流传,虽然不像是征服草原那样一下子引起了京城热议,但是却也有在百官之中越传越热的趋势。

    开海通商也有几年了,朝中百官和民间有志之士对于海外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受新生事物、新生观点也更加容易。

    所以张知节那些话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海外竟然有日不落帝国的存在,让所有人都心惊不已。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想象日不落帝国的国土到底有多么庞大。

    当然了,既然是讨论,那自然也有很多官员持怀疑的态度。主要是这些观点都太惊世骇俗了,虽然是出自张知节这个朝廷重臣之口,但是仍然让很多人难以相信。

    这也就是如今张知节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若是早几年张知节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所有的官员都会嗤之以鼻。

    最开始只是在百官之中流传议论,最后自然也免不了传入市井之中。皇帝纳草原哈屯为妃之事已经过去,热议也平息了,如今京里百姓的八卦之心正是空虚的时候,正好张知节的这番话又在百官之中传了开来。

    “啥?脚下的大地是个球?俺看你才是个球!蠢球!”

    “大地就是个球,还是正在转动的球!”

    “哈哈!你是不是傻了?!得了癔症了!用你的猪脑子想想,你还能站在个球上过活不成?而且还是个转动的球!你试试,你脚下的大地在转动吗?”

    “这俺不知道,但是这是张提督说的!人家张提督说了,正是因为是个球而且转动,所以有了什么不落太阳的朝廷!在人家的国土里,太阳永远不会落下,人家国土比大明大百倍呢!”

    “哪个张提督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哗众取宠?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可能不会落下?这不是扯淡吗!还比大明的国土大百倍?大明乃是四海之中,是天朝上国!”

    “当然是新鲜出炉的昌国公了,那位说的话不会假吧?”

    “啊?!竟然是小侯爷说的!”那人一声惊呼,还左右张望了一下,生怕有锦衣卫的人在场。若是让锦衣卫的人听到说他们提督大人扯淡,少不了教训一番。

    对于京里渐起的流言张知节也知道一些,觉得这是好事,能够让百姓和百官对海外多些了解。

    徐佳颍刚刚从宫里回来正在卸妆,如今她也算是国公夫人了。虽然金书铁券还没有赐下,但是侯府旁边敕造的国公府却已经开始动工了。

    张知节倚在榻上漫不经心道:“宫里头如何?”

    虽然张知节这话说的含糊,但是徐佳颍却知道他问的什么,如今距离丽妃被册封也有些日子了。

    徐佳颍笑道:“挺好的,一派风光霁月。皇后娘娘是听进了你的话去,至于丽妃娘娘,那也是个顶顶聪明的人。”

    就在这时,娟儿进来笑道:“二爷,有位公公来传召,皇上召二爷入宫呢!”

    本想忙里偷个闲,看来是不可得了,张知节有些慵懒的起身。娟儿转身找了蟒袍出来。张知节看了一眼摇头道:“换一身立蟒吧,这件新蟒袍太打眼了。”娟儿依言换了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