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603章

明朝小侯爷-第603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大明对于这种新式火枪的重视,也正如张知节所说的那样,大明一直都在制造新式火枪。

    不管是真心归顺还是假意归顺,这些草原头领心中都沉甸甸的。古实哈屯赞叹道:“这种新式火枪果真是犀利的紧!”

    正德皇帝笑道:“那是自然,朕和知节这几年十分重视火枪的研制,军器局不断改进这才有了这种新式的燧发枪。不过,知节说还有继续改进的余地!”

    张知节笑道:“前路漫漫,这燧发枪顶多算个半成品,还早着呢!不过,这批燧发枪倒是比之前的要好了不少。”

    军器局大使听了连忙赔笑道:“提督大人慧眼,这最新一批的燧发枪确实又改进了一些!”

    张知节听了满意的点头道:“不错,就是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对于作出改进的工匠一定要嘉奖!要大胆的想,大胆的试验,失败了不要紧,成功了就是大功一件!”

    军器局大使恭敬的聆听教诲,张知节说完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几年你做的不错,好好做下去,本督看好你!”

    正德皇帝也有样学样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错,好好干,朕也看好你!”

    被张知节和皇帝分别拍了拍肩膀,军器局大使激动的都快哭了,噗通一声跪下感动道:“小的,小的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知节笑骂道:“什么死不死的,把军器局弄好是正经!滚起来吧!”

    军器局大使虽然被张知节踢了一脚,却觉得骨头都轻了三两,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提督大人拿他当自己人啊!

    军器局大使谄笑道:“提督大人,您曾经提过的短火枪也制作出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

    张知节听了感兴趣道:“哦?取来瞧瞧!”

    没多久就有工匠飞快的拿着一柄短式火枪来了。虽然是短式火枪,但是也要比后世的手枪要大的多。

    张知节接过来入手一沉,毕竟是铜做的,其实也并不易随身携带。看的出来这把短枪制造的很是考究,甚至说有些华丽,虽然还不知道威力如何,但是张知节很是喜欢。

    见到张知节手中的短枪,正德皇帝立即就凑上来了,疑惑道:“这是什么?新式火枪?这么短小?”

    张知节笑道:“这就是缩小了的燧发枪,这样易于携带!”

    这种短枪确实易于携带,不像是制式火枪那样笨重,正德皇帝极感兴趣道:“这种短枪看起来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火器局大使连忙恭声道:“皇上,这种短枪还是比不上长火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二十步,不过威力倒是不小。”

    张知节笑道:“到底如何,一试便知!”说罢开始装枪,火器局大使指挥工匠将试枪用的靶子移到了二十步的距离。

    张知节填装完成之后,抬手便射,正中靶子。张知节看着被打成了不成样子的靶子,满意的点头笑道:“还不错,虽然距离短了一些,但是威力尚可!”

    正德皇帝看的眼前一亮,伸手从张知节手里接过了短枪,开始把玩起来。正德皇帝笑道:“这玩意儿确实不错,朕带回宫里研究研究!”

    你研究个毛线啊!张知节笑呵呵道:“这支短枪枪只是初制,粗糙的很,怎么能送到宫里去?让火器局精心制作一把进献给皇上!”

    火器局大使连忙答应着,张知节已经从正德皇帝的手里接过来了短枪。正德皇帝看着张知节把玩着的火枪,鎏金还镶嵌着宝石,这粗糙吗?

    看着张知节十分宝贝,正德皇帝虽然十分心痒,但是也不好再抢夺过来,转身吩咐火器局大使道:“速速赶制一支短枪送到宫里来!”

    火器局大使连声答应着,再制作一把短枪也不难。但是那只是他想当然了,因为正德皇帝接着道:“要比这支短枪要好!”

    火器局大使顿时头都大了,但是能怎么样呢?只能恭恭敬敬的应下来。

    张知节笑着将手里的短枪递给了亲卫,有些遗憾道:“可惜了,不能连射!”

    正德皇帝稀奇道:“这短枪还能连射?”

    张知节笑道:“这弩都有连弩,那短枪怎么就不能连射?如果火药都是事先就装填好了,只要不断的勾动扳机就能不断的开枪。”

    一边说着,张知节还一边比划着,正德皇帝也被张知节的设想所倾倒,叫道:“这个好,这个厉害了!要加紧制作出这种可以连射的短枪出来!”

    火器局大使感觉自己的汗都快下来,连射?哪有那么容易就制作出来。张知节笑道:“也不拘于短枪,长火枪也是可以的嘛!当然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正像本督所说的,前路漫漫,当积极求索!”

    火器局大使赶紧应着,张知节沉吟道:“如今已然开海,本督看能不能请几个洋人学者来。”

    正德皇帝听了笑道:“知节,如今大明制作的火枪也不比洋人差到哪里去,那什么葡萄牙的舰队还不是被水师打的屁滚尿流。还用的着再请教洋人了?”

    张知节摇头道:“皇上,虽说咱们迎头赶上了,但是西洋能纵横四海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借鉴借鉴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正德皇帝听了点头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知节你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就连一边的古实哈屯听了这话都眼前一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她之所以甘愿入宫为妃,不就是希望大明能够容得下草原吗?

    不过那些部族头领倒是没有这么深的感悟,他们都还沉浸在火枪的震撼之中。大明的火枪实在是厉害,而且他们还在不断的改进,只会越来越厉害!

    但是他们的骑兵却已经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了,若是有朝一日大明真的研制出了可以连射的火枪的话。。。。。。




第1259章 繁华景象

    离开火器局的时候,张知节不经意的打量了一番这些部族头领们,果然他们的脸色都跟之前有了不同。

    有的部族头领神色有些沉重,有的部族头领脸上则有些惊喜,不一而足。总之,张知节带领他们来军器局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离开了军器局之后,浩浩荡荡的人马驰向天津。天津设市舶司开海通商之后可谓是日新月异。整个北方的豪门大家蜂拥而至,相比南方的泉州港和宁波港,天津对于北方来说更加便利。

    由于如今开海已经有几年了,民间涌出了很多船坊,海船也不像以前那些稀缺了。甚至很多原本打算走大运河的货物也选择了海运,所以天津虽然才刚刚开海一年,但是却已经变得十分繁华了。

    到达了天津之后,正德皇帝是第一个发出感叹的,叹道:“这还是天津卫吗?”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杨廷和都震惊了,这也与他印象中的天津卫完全不同了,原本天津卫只是一个小城,但是现在却酒肆林立,很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

    马车行人络绎不绝,虽然还远远及不上京城,但是却再也不是原先的天津小城的样子了。

    张知节笑道:“这才只是开始而已,当初泉州也不过是个小城而已,只用了几年的时间,繁华就不下苏杭了!天津卫很快就会成为名闻北方的繁华之城,这就是开海通商的魅力。”

    别说曾经见过天津卫是什么样子的正德皇帝和杨廷和等人了,就是古实哈屯都啧啧称叹,她也打听过了,知道天津卫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却没想到竟然繁华如斯。

    这一切就是因为开海通商吗?一行人浩荡的前往天津港码头,映入眼帘的是无数庞大的海船,繁忙的码头上川流不息。

    即便是曾经想象过很多次开海通商是什么样子,但是古实哈屯还是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惊呆了。那些部族的头领们也呆呆的望着繁忙的码头,壮阔的大海和无数庞大的海船。

    草原上地广人稀,他们哪里见过这样壮阔的场景。这才是繁华景象,不像是草原上除了马匹牛羊就是沙子!

    远处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黑影,张知节讶异道:“咦,好像是有一支船队要来了,看规模不小啊!”

    正德皇帝极目远望,问道:“就是那片黑影吗?看起来好远啊!”

    张知节笑道:“是啊皇上,那就是船队。天津才开海一年,难道就已经有如此规模的船队了?发展的这么快啊!”

    虽说这支船队看起来规模不小,但是张知节也并没有在意,他见过的阵仗可比这个大的多。反倒是正德皇帝十分兴奋,就连古实哈屯都不时的向海面上望去。

    张知节带着他们在码头上穿梭,去市舶司了解了一下情况。正德皇帝他们只是好奇的到处看看,杨廷和倒是对市舶司的运转十分关注。

    市舶司的官员们战战兢兢,老老实实的接受着张知节和杨廷和的问话,仔细的回答着问题。古实哈屯也感兴趣的听着,正德皇帝和那些部族头领们都有些不耐。

    过来一会儿正德皇帝有些不耐道:“知节,那支船队应该快要靠岸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船队。”

    张知节笑道:“臣也好奇着呢,这会儿应该靠岸了,出去看看也好!”

    一行人出了市舶司,远处的船队正在接近码头,每一艘庞大的海船第一眼看去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黑黝黝的炮口,密密麻麻的炮口让人望而生寒。

    正德皇帝惊讶道:“咦,知节,这,这不是水师的战船吗?”

    张知节笑道:“确实是水师的战船,应该是一支巡视近海的水师船队。”

    这确实是一支水师船队,而且是一支混合船队,既有福船也有西洋帆船,此时这支船队正在逐渐靠岸。在这里遇见水师的船队也并不稀奇,因为水师的船队会轮流在近海巡视。

    这支船队在远处海面上的时候,这些草原部族头领们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这些战船靠近了,他们才感觉到了震撼。

    每一艘战船都是庞然大物,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炮口,一看就是一个大杀器。数十艘战船铺在海面上蔚为壮观。

    古实哈屯吃惊的问正德皇帝道:“皇上,这就是纵横四海的大明水师吗?”

    正德皇帝听了得意笑道:“这不过是水师中的一小支船队罢了!看那种战船是西洋战船,是俘虏的西洋人的战船,那种战船是大明的福船!”

    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么庞大的一支船队竟然只是大明水师的一小部分。这些草原部族的头领心中被震惊的无以复加,呆呆看着密密麻麻黑黝黝的炮口,心中庆幸草原没有海!

    无怪乎大明如今富的流油,这只是一个新开设的港口,竟然就如此的繁忙,一艘艘巨舟扬帆出海,银子就像流水一样涌进大明。这些部族的头领们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他们草原上物资贫乏,除了草地就是沙子,除了牛羊就是马匹,再也没有别的了。不像是大明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如今更是连海外的洋玩意儿都能运来。

    不过好在大明的总督答应在草原上开设互市,他们也在大宁的互市中见到了琳琅满目的货物,他们想到的货物都有,他们想不到的货物也有,甚至海外的货物都有。

    也就是说在这个海港上的货物也会来到他们草原上,想到这里他们心中也有些激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归顺。

    就在他们心中思绪纷乱的时候,战船终于停靠了,水师的官兵从战船上涌下来,下来的将领早已经注意到了这边的人群。

    那将领快步走来一脸激动之色的单膝跪地道:“末将唐静参见提督大人!”

    张知节笑着对正德皇帝道:“皇上,这是水师参将唐静,曾经跟着臣出海打过仗!”

    “唐静,还不快见过皇上!”张知节笑道。

    (本章完)




第1260章 西洋人

    唐静听到皇帝御驾在此,赶紧跪地口呼万岁。正德皇帝听到是跟着张知节打过海战的将领,态度十分温和道:“原来是唐将军,免礼。”

    唐静又磕了个头这才恭敬的起身,张知节笑问道:“你是带领船队在海面上巡视吗?”

    唐静恭敬道:“是,这个月是卑职带领船队巡视近海,恰巧在山东附近的海面上发现了五艘西洋战船,就将他们带到了天津。”

    正德皇帝听了眼睛一亮道:“西洋战船?发生了海战吗?战况如何?”

    唐静恭声道:“回皇上,没发生海战,这些西洋人直接就投降了。不过他们叽里呱啦的,卑职们也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只好将他们带来了天津。”

    正德皇帝哂笑道:“这些西洋人倒是怂的很!竟然打都没打就直接投降了。”

    张知节听了有些无语,几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