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599章

明朝小侯爷-第599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节也只是刚刚听到杨廷和没有反对有点吃惊,但是转瞬他就想明白了杨廷和的意思。不得不说杨廷和真是越老越成精了。

    不管张知节立下多大的功劳都没异姓封王的道理,这一点杨廷和不会不清楚。若是李东阳听到正德皇帝有这种想法的话,估计早就对着正德皇帝据理力争起来了。

    但是杨廷和却没有,而是巧妙的将事情推到了张知节这边,这就避免了和正德皇帝杠上。他知道当张知节征服草原的消息传来,正德皇帝激动不已,那个时候怎么可能会听群臣的劝告。

    若是强行劝告的话,只会适得其反,激起正德皇帝的执拗来,所以杨廷和面对正德皇帝的垂询没有反对,而是建言正德皇帝找张知节商量一下。

    这也是因为杨廷和知道张知节自己也不愿被封王,与其他们跟正德皇帝怼起来,还不如让张知节自己劝正德皇帝打消这个念头。

    如果张知节没有经受得住诱惑答应了的话,也不要紧,杨廷和虽然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赞成啊,况且还有其余的大学士,还有百官呢。所以说杨挺好的算盘是打的很溜,直接将难题抛给张知节去头疼去。

    世袭的郡王啊,有那么一瞬间张知节确实是心动了。但是很快张知节就意志坚定的放弃了这个诱人的念头。世袭不世袭,主要还是看皇帝让你世袭不世袭。

    诚然以正德皇帝和张知节的关系,正德皇帝自然是极愿意的,但是正德皇帝的儿子呢?正德皇帝的孙子呢?

    当皇帝的对他们老朱家自己人都十分防备,更何况是异姓王?所以说,世袭的郡王固然是富贵,但是其中的风险太大了!

    所以张知节瞬间就想透彻了,封王是不可取的,至少在大明朝封王是不可取的。




第1250章 恩典

    正德皇帝一心想看张知节脸上惊喜的表情,但是张知节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的表情,反而一脸苦色。

    张知节苦着脸道:“皇上,异姓不得封王,这是祖训。皇上的隆恩臣感激不尽,但是臣实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正德皇帝摆手道:“你的功劳谁看不见,就连杨阁老都没有反对,可见已是众望所归!”

    张知节坚定道:“臣不敢!”

    正德皇帝听了有些纳闷道:“这是为何?连杨阁老都不反对,怎么到了你这里反而不愿了?”

    张知节闻言苦笑道:“杨阁老那是料定臣不会接受,所以乐得让臣来规劝皇上。”

    正德皇帝闻言道:“这个老狐狸!不过,既然他不反对,咱们正好将计就计,朕就封你为王,这他也没话说!”

    张知节闻言只有苦笑,正德皇帝不由想起了张知节刚刚说的,杨阁老料定张知节不会接受,不由狐疑道:“朕封你为王,有什么不好吗?”

    张知节坦然道:“皇上,臣确实不愿。”

    正德皇帝听了疑惑道:“为何?”

    张知节想了想,恳切道:“皇上若是想全君臣之情,还请皇上不要封臣为王,如今臣家里世袭寿宁侯,已是皇恩浩荡,亦可子子孙孙永沐皇恩!”

    正德皇帝亦是聪明人,只是年纪小见识少罢了。张知节说到了这个份上,正德皇帝也品出了几分意味。

    原本正德皇帝打算的挺好,竟然到头来是自己空欢喜一场,正德皇帝有些怏怏道:“那就算了吧!”

    好歹把正德皇帝的念头给打消了,见到他有些怏怏,张知节笑道:“皇上,也不是没机会!不是有中山郡王,开平郡王的先例在吗?臣就提前叩谢皇上的隆恩了!”

    中山郡王?开平郡王?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云春,他们的王位都是死后追封的。

    原本正德皇帝还有怏怏不乐,现在直接被张知节的话给气乐了,见到张知节笑呵呵的样子,不由笑骂道:“去你的!”

    见到张知节一副笑呵呵毫不在意的样子,正德皇帝感慨道:“别人立了功都是求重赏,你倒是好,屡屡推却!以你之功劳,朕封你为国公,也不能酬你功劳之十一!”

    进国公这倒是应有之意,张知节也能坦然接受!见到正德皇帝感慨的样子,张知节眼珠子一转,笑道:“皇上,要不,臣向皇上求个恩典?”

    鲜少有张知节求恩典的时候,正德皇帝感兴趣道:“说!什么事儿?”

    张知节有些尴尬道:“这事儿吧,还得从头说起,那还是第一次去出海的时候,臣不是到了那倭国的博多湾吗?那博多湾旁边有一个小城叫立花山城,立花山城的城主倒是个标致的美人!”

    听到这里正德皇帝彻底来了兴趣,似笑非笑道:“接下来呢,说说你的故事!”

    张知节有些尴尬道:“皇上,哪有什么故事,就是,一时没把持住,咳,一时没把持住!”

    正德皇帝倒是也没怪罪什么,毕竟男人嘛久旷其身想女人也是正常的,不过对于张知节这种桃色秘闻,正德皇帝还是很感兴趣的,连忙问道:“那后来呢?”

    张知节坦然道:“后来,这女城主就死心塌地跟了臣,还给臣生了儿子。”

    正德皇帝听到这里连忙插嘴道:“等等,不是有一个什么公主来着?朕记得你跟朕提过,是不是就是她?朕当时还允了将她赐给你!”

    张知节连忙解释道:“皇上,不是的,立花山城的城主叫立花知雪,那公主叫大友合香,不是一个人!”

    正德皇帝点头道:“哦,原来是两个人,那,那个合香公主呢?”

    张知节有些含糊道:“哦?她啊,也在立花山城!”

    正德皇帝拉着长音道:“哦~~,也在立花山城啊~~”

    张知节干咳道:“听说皇上新封了一位昭仪,生的沉鱼落雁。。。。。。”

    正德皇帝干咳道:“你还是接着说那女城主吧!”

    “那立花山城还不如大明的县城大,现在的倭国乱的厉害,她们母子俩在倭国臣也有些不放心。”张知节接着说道。

    正德皇帝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什么,踌躇道:“这个,你打算让她们娘俩归宗啊!这个嘛,大表嫂贤良大度,应该不会介意的,哈,不会介意的!”

    正德皇帝还以为是张知节想让她们娘俩归宗,张知节不好意思开口,想让他开口。但是正德皇帝一听也踌躇了,毕竟徐佳颖很讨太后的喜欢,和刘皇后也关系密切,一叶和紫衣还是刘皇后的好姐妹。

    张知节笑着解释道:“皇上,她们娘俩也没打算来大明,臣想过去帮他们一下,让她们娘俩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若是侥幸能荡平了倭国的纷乱,到时候还请皇上扮个封号!”

    正德皇帝听了不由笑道:“原来是这样,倭国啊,多大点地方,还那么偏远,难为你也看在眼里!”

    在正德皇帝眼里这可比让他去说和让那城主娘俩归宗要容易多了,正德皇帝笑道:“何必那么麻烦,反正朝廷的水师舰队还有船队,闲着也是闲着,让冯海生或者常云带领一支船队平掉纷乱,到时朕再册封小家伙为扶桑郡王!”

    正德皇帝并没有将倭国放在眼里,上次张知节带着船队轻而易举的将大友国的大军打的屁滚尿流,如今大明的船队无论是规模还是武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张知节也知道以现在的大明船队,要打下倭国并不难,但是张知节却有自己的考虑,单靠大明的征讨不足以让立花知雪立威,而且容易引起排外的心理,不利于统治。

    张知节笑道:“皇上,小小的弹丸之地,何劳大军远征,况且倭国多山林,征讨起来也不易。臣是想着从军器局买些淘汰的火绳枪送到立花山城,还请皇上恩准!”

    既然张知节有自己的计划,那他就不操心了,正德皇帝听了不在意道:“也行,你看着办吧。要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再调动船队就是!”

    (本章完)




第1251章 迟来的惊喜

    闲扯了一通,正德皇帝这才想起正事来,问道:“如今草原上的部族都已经入京归顺了,接下来该怎么处置呢?”

    张知节听了笑道:“那要看皇上您是怎么打算的,若是想要一时的安稳,那就省事了,只要赏赐一番,将这些部族头领打发回草原,边镇至少能平稳二十年!”

    这是大家所能想到的处置措施,无非就是赏赐一番恩威并用,平息草原和大明的争端。但是正德皇帝听到这里显然明白了张知节还有别的想法。

    原本能够慑服草原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听到貌似还有别的转机,正德皇帝当即急声问道:“朕自然不想只图一时的安慰,还有别的处置措施吗?”

    张知节沉吟道:“要想长治久安,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问题,倒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北方的边患一直都是困扰中原王朝的难题,但是野猪家族倒是解决了这个难题。女真三部,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野人女真且不去说它,不过是还在丛林中打猎为生的野人罢了。

    海西女真生活在草原的边陲,倒算是游牧为生。但是建州女真生活在东北那疙瘩,就是靠农耕为生。

    但是建州女真却最终征服了蒙古草原,并且最终蒙古再也没有反叛过,这值得张知节借鉴。

    张知节沉吟道:“如今草原东部的部族是最先归顺的,而且参与了屠杀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虽然像嫩科尔沁部是草原大部,但是已经不得声望!”

    “草原上能有威望成为草原之主的,必然是黄金家族的人称汗,到那时第一个饶不过的就是科尔沁部!”

    “所以草原东部部族是值得笼络的,这样加上大宁卫和草原东部诸部就能够钳制整个草原!”

    “虽然有福余卫盯着科尔沁,但是还不够,接下来只要朝廷收服女真,福余卫和女真成掎角之势,那科尔沁必然不敢生出异心来!”

    “当然了,草原中部的部族才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只要朝廷能稳定中部草原的话,那草原再也掀不起波澜了!”

    正德皇帝不得不承认张知节说有道理,东部的科尔沁等部屠杀了察哈尔等部,已经在草原上不得人心,只要朝廷能够支持科尔沁等部,科尔沁等部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心向大明。

    而且正如张知节所说,有福余卫和女真两面挟持,科尔沁也不敢生出异心来。恩威并重之下,东部草原只能老老实实的,而且会协助朝廷威慑中部和东部草原。

    正德皇帝想明白之后,急切道:“那中部草原呢?如何稳定中部草原?”

    张知节笑吟吟道:“皇上可还记得在题本上说的惊喜吗?”

    经过张知节的提醒,正德皇帝也记起来了,笑问道:“对啊,朕还忘了问你呢,到底是什么惊喜?”

    张知节笑眯眯道:“皇上,这惊喜皇上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正德皇帝听了有些茫然道:“什么?朕已经见过了?什么惊喜?”

    张知节笑眯眯道:“其实要稳固中部草原其实很简单,联姻!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被屠之后,中部草原最大的部族就是土默特部,而土默特部就是古实哈屯的!”

    正德皇帝听了终于反应了过来,瞠目结舌道:“什么?联姻?你的意思,是,是让朕娶了古实哈屯吗?这,这怎么可以?”

    张知节耸肩道:“怎么不可以了?古实哈屯也是草原上难得一见的美人,她带着土默特族做嫁妆,皇上若是纳她为妃,就可以稳固中部草原!”

    “皇上想想,若是古实哈屯能为皇上诞下龙子的话,皇上将他分封到草原上,以后的草原就更没有异心了!”

    张知节说的这些正德皇帝自然也能想明白,古实哈屯他也见过,确实是一个难得美人,带着异域风情,而且不同于中原女子的娇羞,像是一匹烈马。

    而且她还不是普通的女子,她还是草原上尊贵的哈屯。虽然古实哈屯要比正德皇帝年龄要大,但是听了张知节的话,正德皇帝还是感到一阵阵心动。

    不只是对古实哈屯背后所带着的价值心动,对古实哈屯这个美人也很心动。正德皇帝迟疑道:“她毕竟是草原的哈屯,如何肯入宫为妃?强扭的瓜不甜啊!”

    张知节笑吟吟道:“皇上放心,臣已经试探过古实哈屯的心意了,她对皇上十分仰慕,愿意入宫为妃!”

    正德皇帝听了一阵心动,不过还是有一丝顾虑,鬼鬼祟祟道:“知节,你是不知道,就因为宋昭仪的事儿,姬儿都好几天没给朕好脸色看!”

    张知节明白正德皇帝其实心中是十分动心的,义正言辞道:“皇上,这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边镇的黎民百姓不再受战端之苦!”

    正德皇帝听了点头道:“不错,知节你说的是,这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