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553章

明朝小侯爷-第553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崇笑道:“大人教训的是,这也是因为总督大人莅临宣府,将士们心中敬仰,盛情难却,也不好拂了将士们对大人的拳拳敬仰之心。”

    这时已经有婀娜的侍女如同蝴蝶般往来穿梭,送上一盘盘珍馐美食、琼浆玉液。而一楼的台子上也开始有佳人登台献艺。

    虽然张知节见识了很多绝色佳人也不得不为台上的佳人惊艳,不同于南方佳人的婉约优雅,台上的佳人颇有胡人风情,性感火辣。

    就连见惯风月的张知节都为之惊艳,可见确实非同一般。王崇笑道:“大人,如何?可能入眼?”

    张知节笑道:“见惯了江南佳丽,初见这胡人风情,当真十分惊艳!”

    王崇笑道:“大人谬赞了,和江南脂粉佳丽之地是没法比的!秦淮风月、扬州瘦马扬名天下。不过塞北也有妙处,边镇有三绝,大同的婆娘、宣府的校场、蓟镇的城墙,不过本官倒是觉得宣府的姑娘也不见的比大同的婆娘差在哪里?”

    张知节笑道:“秦淮风月,扬州瘦马,确实名不虚传,不过宣府的姑娘倒也别有风情!”

    而这时副总兵田世元笑道:“总兵大人此言差矣,这大同婆娘就如同咱们宣府的校场一般,当真是名不虚传!”

    这些兵油子长年镇守边关都变成了荤素不忌的人,在军中荤段子是最流行的,也算是解压的一种方式。此时几口美酒下肚就原形毕露了,开口就是荤段子冒了出来,不过张知节也并未觉得反感。

    这些人虽然荤段子不断,但是却每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张知节不但不反感,还必须要加入进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融入进去。

    张知节笑问道:“哦?大同的婆娘?这本督还是头一次听说,这大同的婆娘怎么个名不虚传?”




第1153章 耐人寻味

    原本说了之后的田世元还有些后悔,生怕总督大人听不惯荤段子,但是见总督大人笑着问了起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摸了摸脑袋笑道:“总督大人,这个下官粗鲁也说不上来。不过下官倒是曾经去过大同,有幸一品这真正的大同婆娘,当真是妙不可言!有道是:路过浑源州,回家把妻休。”

    王崇听了有些纳罕道:“这大同婆娘当真如此厉害?”

    姜怀信笑道:“边镇有三绝,大同婆娘、宣府校场、蓟镇城墙,岂不知这天下也有三绝,扬州瘦马、西湖船娘,还有一个就是大同婆娘!”

    张知节听了摇头叹道:“本督当真孤陋寡闻,竟不知道这大同婆娘竟然如此盛名!”

    王崇听了笑道:“老田是闷葫芦讲不出来,蒋大人不如说一说,这大同婆娘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姜怀信见总督大人并无反感之色,心里也就坦然了,这天下男人哪有不好美色的?所以姜怀信听了王崇的话哈哈笑道:“本官曾经巡抚大同,倒是颇通大同婆娘之妙!”

    “这大同婆娘不同于扬州瘦马,当真是凹凸有致,这也还不打紧,最妙的是重门叠户!要想有这重门叠户,需挑选幼女方可!”

    “依据每个幼女的身体形状,挑选一口水缸,让她们坐在水缸沿上,开始时,每天最少要坐一个时辰,到後来,时间越坐越久,水缸也越换越大,直到幼女长到十三、四岁,这种功夫才算初步练成小成。”

    “水缸的缸沿不宽,少女坐于沿上要维持平衡,双腿尤其要夹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重门叠户!”

    这下不只是张知节傻眼了,就连王崇都傻眼了,没想到这其中竟是如此复杂。张知节叹道:“这是何人想出的这等奇思妙想!”

    王崇听了纳罕道:“原来重门叠户竟是这么来的,就是不知道这重门叠户究竟是何等滋味,竟是如此盛名!”

    姜怀信摸着山羊胡子笑道:“虽不能用词形容其滋味之万一,倒也可借几句诗引来一用。”

    “这重门叠户多为三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此第一重曰:别有洞天;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第二重曰:渐入佳境;云无心兮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此第三重曰:极乐深处。”

    听到这里张知节当着那是叹服不已,原本他以为这边镇的将领才是荤人,没想到竟然看走了眼,看起来古板的巡抚姜怀信才是老油条,不仅见多识广躬行此事,还能追本溯源吟的好诗!

    张知节赞叹道:“姜大人真是好诗,当浮一大白,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王崇亦是举杯道:“总督大人说的是,确实当浮一大白,我老王今天也是长见识了!我们只是长见识了,总督大人总要总督大同军务,倒是正好辨一辨姜大人说的是真是假!”

    张知节也不矫情,笑道:“到时本督去大同是要一品这大同婆娘的妙处方不虚此行!”

    姜怀信哈哈笑道:“总督大人放心,必不会让大人失望,就怕大人会在大同流连忘返。”

    酒酣耳热,气氛热烈,但是侍立在那里的一叶和紫衣忍不住都微微撅起了嘴巴有些面红耳热,这大厅里到处都是荤段子,没想到张知节竟然还听的津津有味,不只是津津有味还同样说的唾沫横飞。

    虽然气氛热烈,但是这些将领们并无一人醉眼朦胧,一来呢是这些塞北的汉子们能喝,二呢是他们自己也节制,总督大人刚来谁也摸不上脾性,谁敢喝的酩酊大醉?

    所以酒宴虽然热闹,但是也没有进行到很晚,况且张知节也担心防务,生怕夜深喝酒误事,所以酒到浓处张知节略说了几句,敬了大伙儿一杯酒就吩咐散了。

    出了风华小筑,张知节在姜怀信等人的恭送下上了马,这时一辆小巧的马车从风华小筑的侧门驶了出来。

    王崇看了一眼马车笑道:“大人,虽然宣府没有大同婆娘这等佳丽,但是也有姿色不俗的佳人,没有熊掌,只能请大人将就鱼肉了!”

    张知节摆手道:“王将军这是何意?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姜怀信笑道:“总督大人,都说塞外苦寒,这绝非虚言,不可小视!若无软玉温香暖床,当真是苦寒难眠,这也是为大人着想,为秋防着想!只有大人休息的好,养精蓄锐才能带领将士们更好的抵御鞑靼!”

    带着佳人回去养精蓄锐倒真是个好想法,张知节再次摆手强调道:“不必如此。”

    这下姜怀信和王崇也都看出总督大人的坚持来了,便没有再多言,将马车留下就恭送张知节带着亲卫去远了。

    总督大人离开了,风华小筑的将领们也都三三两两的散去了,夜里寒气重,塞外苦寒绝非虚言。

    王崇骑着战马带着亲卫赶回总兵府,其实这一路上王崇都在沉思,因为他摸不透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到底是和心思。

    要说总督大人铁面无私倒也不至于,因为在酒宴上总督大人并未端着架子而是十分的平易近人。但是总督大人最后却拒绝了风华小筑的佳丽,这就让王崇拿不准了。

    宣府秋风一起夜里就十分寒冷,总督大人应当也感受到了才是,这时节被窝里有个软玉温香的佳人才是顶顶的享受。要不怎么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呢!

    总督大人也应当明白才是,但是却又将风华小筑的佳丽拒绝了,这就让王崇感到耐人寻味了。说句实话,这边镇上下就没个干净的,最重要的是每年的秋防鞑靼犯边发给朝廷的战报都是有水分的!

    只要鞑靼没有攻破重要的城池堡垒,这奏章也没人去追究去。但是如今却偏偏来了个总督大人,而且是高高在上意气风发的年轻总督。

    唉,真是头疼啊!没想到总督大人竟然将风华小筑的佳人拒绝了,王崇吩咐道:“吩咐下去,今年的上好的皮货都给劳资留着!”

    (本章完)




第1154章 点将

    一路上一叶和紫衣都嘟着嘴,嘴上都快能挂着油壶了。不过她们一路上并未多言,毕竟还有一众亲卫在场。

    入了大门进了内院,房内温暖如春进去就感到浑身舒泰,吹了一路子西北风进了屋就跟泡了温泉似的。一叶和紫衣忙着泡茶,倒热水给张知节擦脸。

    张知节看着捧茶而来的一叶还是嘟着嘴,没接茶而是勾了勾勾她光洁细腻的下巴,笑道:“你瞧瞧你这小嘴!都快努到鼻子上了!”

    一叶嗔道:“快喝口茶醒醒酒吧,瞧你们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满口荤段子,都还是朝廷大员呢,跟下九流的江湖人似的!”

    张知节笑道:“军中的汉子就好这口,我这也是入乡随俗嘛!”

    紫衣拧着手巾啐道:“那些军汉说荤话也就罢了,那宣府巡抚乃是圣人门生、进士及第,没想到竟然是个老不修,比那军汉还要下流不堪,什么大同婆娘、重门叠户羞煞人也!”

    张知节听了笑道:“嘿,这你就不懂了,这些军汉是流于表面,那读书人是内里闷骚,这就好比窑子和青楼。”

    一叶闻言啐道:“你也越说越没谱了,才来了一天就跟他们学坏了!”

    张知节摇头道:“这有什么,孔老夫子都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既然圣人都这么说了,可见是金科玉律!”

    一边说着,一边喝了几口醒酒茶将茶递给了一叶,紫衣上拿着热毛巾来给张知节擦脸。张知节说完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将两手伸进了紫衣的衣襟里了。

    紫衣忙着给张知节擦脸所以动也没动,脸红嗔道:“越来越没正形了!”

    张知节嘿嘿笑道:“圣人不是说了吗,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今饮食一过,自然就该轮到男女了。我这也是遵循圣人教诲!”

    一叶听了嘟嘴道:“你还是去寻那重门叠户的大同婆娘吧,我们又不是从小坐缸长大的。”

    张知节笑道:“听他们胡扯呢,不过就是听个乐子罢了,谁还当真了!”

    一叶听了诧异道:“真的?你不是也总督着大同吗?你总督大同真的没有找大同婆娘的意思?”

    虽然确实是被姜怀信那老不修说的心向往之,但是张知节还是义正词严道:“那是当然,本督总督宣大是为了秋防,是为了抵御鞑靼的掠边!”

    义正词严的说完的之后,张知节看了看夜色,笑道:“时间不早了,咱们也该歇了,明天还要点将呢!”

    紫衣给张知节收拾利落了,打掉了张知节的手,笑道:“一叶今天可是吃醋了,你可得好好哄哄才是!”

    张知节听了郑重道:“这塞外苦寒,夜里寒气重,咱们得在一起取暖才是!”

    紫衣和一叶听了不由小嘴微张,张知节义正词严道:“总之,谁都不许走,你们想冻死我啊?”

    诚然外面确实很冷,但是房间里可是温暖如春,你能冷到哪里去?紫衣和一叶红着脸有些哭笑不得。

    张知节可不管这些,两步上前将紫衣揽入怀里,然后又上前将有些呆的一叶揽入了怀里,拥着两女向炕前走去。

    宣府的将士以为总督大人会孤枕难眠,岂不知总督大人夜里软玉温香自在着呢!

    天刚刚蒙蒙亮,紫衣就醒了过来,张知节和一叶还睡的正香。掰开张知节的手,撑起身子拉开了帐子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再看看还在熟睡的张知节,忍不住咕哝道:“让你折腾,到现在都还睡的熟!”

    起身悉悉索索的穿了衣裙,又将昨夜的衣裳收拾了,给张知节找出来了今天要穿的衣裳,这才来到窗前看到还在熟睡的两人无奈叫道:“大懒猪,小懒猪该起来了!”

    一叶醒了过来支起了雪白了身子,锦被半掩着,春光若隐若现,好一副睡美人的景象。张知节翻了个身准备接着睡,身手习惯的一摸,软玉温香不在,这才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紫衣脸色微红的笑道:“该起了,让你早些睡你非不听!”

    张知节也很无奈啊,昨夜听了那么多荤段子,回来抱着两个大美人要是能早些歇了才怪呢!张知节赖在床上,叹道:“好想睡到日高起啊!”

    紫衣抿嘴笑道:“今天不点将了?”

    张知节悲愤道:“点!怎么能不点?”

    一叶拥着锦被娇声道:“好姐姐,帮我把衣裙找出来呗?”

    紫衣笑道:“自己找去,时候不早了,我去催热水去!你赶紧伺候着这位祖宗起来吧,莫要误了点卯的时辰!”

    紫衣说罢转过屏风出了内室,一叶只好嘟着嘴光着身子起来找衣裳,张知节这时清醒了,看着房间内活色生香的这一幕有些心痒,没办法,原本晨起就阳气重,睡火炕又比较燥热。不过这终究不比京里闲暇,张知节还是认命的起来了。

    不得不说在这苦寒之地大清早的起来出门真的需要毅力,出了院子一片萧瑟,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