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552章

明朝小侯爷-第552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将军,总督大人初临宣府,将军打算如何迎接?”姜怀信问道。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这也是王崇一直犹豫的事,按理讲总督大人驾临宣府自然该集齐众将一起出城迎接,但是各参将驻守各路,如今正是秋防的时候,岂敢擅自调动?

    “姜大人,本官正头疼着呢!如今朵颜三卫侵边在即,各处都在加紧防备。”王崇沉吟道。

    姜怀信斩钉截铁道:“那就不必召唤诸将,只带领宣府将官出城迎接。”

    没想到姜怀信竟然说的这么干净利落,这正和王崇的心意,王崇笑道:“既然蒋大人发话了,那就依姜大人!”

    这还是头一次王崇这么痛快的听姜怀信的话,虽然姜怀信是巡抚,但是宣府乃边镇不同于中原,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并不比巡抚弱势多少。

    不过姜怀信也不在意,他也是为了边镇的百姓和朝廷着想。若是因为召集将领而使得军镇失陷,那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于是王崇带着宣府城内的将领,姜怀信带着文官,一起出城二十里迎接即将到来的总督大人。

    浩浩荡荡的大军前往宣府,这一路行来张知节颇多感悟,他从未来过北边,所见到的都是京师的繁华,南方的歌舞升平。却从未见过边镇的满目疮痍,自京师一路向西北前进,区区不过几百里,却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国度。

    如今大明繁华鼎盛,开海通商使得天下繁荣安定,但是对于边镇来说却似乎只是一个传说。这里依然贫瘠、苦寒,依然承受着祖祖辈辈就遭受的来自草原的威胁,并将子子孙孙的继续承受下去。

    说句实在话,张知节此前是有些得意的,他改变了大明的命运,使得大明从江河日下变得日益鼎盛,他带领大军平定了叛乱,他开海通商兴建水师使得大明扬威四海。

    他以为他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真正逐渐靠近了边镇,他才明白,原来他所作的还太少。张知节一路西行,心情也有些沉重,此时的鞑靼还不算是大患,这让他想起了日后的辽东。

    相比日后的辽东,宣府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但是连这时的宣府都这个样子,那未来的辽东会是何等的凄惨?

    一定不能让历史重演,张知节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他相信他努力所作的一切都将改变历史,那么就从宣府开始吧!

    宣府终于近了,九边第一镇终于就要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第1151章 入城

    大军在距离宣府二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因为前方有上千骑恭候,领头的就是宣府巡抚姜怀信和宣府总兵王崇,张知节早已得到斥候的禀报,立即带着亲卫纵马上前。

    王崇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先锋营,听说总督大人擅长练兵,看起来确实不错,样子不错。就这样想着,已经有上百骑纵马而来,当先一人是看起来贵气无比的年轻人,穿着绣蟒的战衣,毫无疑问这就是总督大人了。

    真他娘的年轻啊!王崇感觉到了一种荒谬感,他儿子看起来都要比总督大人年长,可是人家却高居总督之位,而且是朝廷首屈一指的权臣。

    问题是这么年轻的总督靠谱吗?就算是正德皇帝胡来,内阁的大学士和兵部尚书未免也太胡来了!虽然总督大人年轻贵气,但是好歹不是乘坐马车来的,而是骑马起来的。

    王崇不认识张知节,但是姜怀信却认识张知节,或者说是见过张知节。姜怀信立即上前行礼道:“下官宣府巡抚姜怀信带领宣府文武官员见过总督大人,恭迎总督大人莅临宣府!宣府上下蓬荜生辉!”

    王崇也不甘落后,立即上前道抱拳道:“宣府总兵王崇,恭迎总督大人!”不管他心里是如何想的,但是他都表现的十分尊敬,毕竟这位总督大人虽然看起来年轻,但是权势却是实打实的!他这个总兵在总督大人眼里还真不够看。

    后面的将领们也纷纷行礼,张知节笑着扬声道:“免礼,免礼,如今秋防在即,适逢朵颜三卫有异动,皇上命本督前来总督军务,还要多仰仗诸位将士。”

    姜怀信听了笑道:“总督大人转战南北战功赫赫名扬天下,我们边军将士素来敬仰,总督大人能莅临宣府,这下全体将士都与有荣焉!请总督大人入城!”

    王崇带着将士们齐声应声道:“恭请总督大人入城!”

    张知节闻言颔首上马,姜怀信和王崇也上马紧随其后,众将和亲卫簇拥着张知节入城,沿途姜怀信和王崇介绍着,这里曾经爆发过的战役。

    宣府城下白骨累累,张知节心情有些沉重的入城。但是城内的情景却与与张知节想象中的不同。城内并没有兵荒马乱的场景,也没有破败苦寒的样子,反倒是看起来有些繁华!

    是的,繁华,张知节确实有种这样的感觉。虽然跟京城没法比,也没法和南方的苏杭之地相比,但是相比张知节一路行来所见到的满目疮痍,这里确实看起来有些繁华。

    见到总督大人面有异色,王崇笑着道:“总督大人,宣府城的景象是不是与大人想象的不一样?”

    张知节听了笑道:“确实出乎本督的预料,都说边镇苦寒,没想到宣府城内竟然如此繁华!”

    王崇笑着解释道:“数万大军驻扎在宣府,人吃马嚼,就有好些商人寻商机而来,边镇的将士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也舍得花银子,所以久而久之这里就愈发的繁华了!”

    姜怀信哼道:“商人重利,即便是边镇危险,他们也会逐利而来!”

    张知节对此笑而不语,商人逐利虽是天性却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若没有这些商人存在,那边镇岂不是一片萧条?边镇本就苦寒,若是在如此萧条的话,真能把人给逼疯了!

    进了城之后,姜怀信和王崇吩咐属下安置京营大军,自己引领总督大人及亲卫继续向城内行去。

    一直到了一座壮阔的府邸,府门上的牌匾上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镇朔将军府”。张知节一拉马缰听了下来,抬头看着这块门匾,这是宣府总兵府。

    王崇笑道:“总督大人,府内下官都已经安派妥当了,还请总督大人不要嫌弃将军府寒酸。”

    张知节明白王崇的意思,他这是将他的府邸让了出来。张知节缓缓摇头道:“镇朔将军府乃是镇守宣府总兵府,这是历来的规矩,也是宣府总兵不畏苦寒为朝廷守边的荣耀,本督虽蒙皇上信重忝居总督之位,却也不好住进总兵府!”

    王崇笑道:“总督大人身份贵重,这宣府城内也就是这座府邸还能入眼,下官一个粗糙的军汉,住哪里都一样!”

    张知节听了笑道:“本督虽然受命总督军务,但本督来此不过是给边镇将士鼓舞士气的,姜大人和王将军老于军务,才是宣府的中流砥柱。”

    “本督岂能喧宾夺主?想当初本督随船队出海,一整年都在低矮的船舱里,觉得也挺自在!所以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给本督寻个小院就成!”

    见总督大人坚持,王崇和姜怀信只能作罢,不过他们也不可能真的为总督大人寻个小院,而是寻了个参将的府邸,虽然比不上镇朔将军府也算是的是宣府城中数一数二的了。

    见到总督大人并无不满之色,王崇和姜怀信这才放心。虽是临时征用的院落,但是却丫鬟婆子一应俱全,这些都是王崇从自己府中调拨过来的。

    王崇笑道:“大人,这些丫鬟婆子都是边镇人,粗苯的很,若是大人觉得不顺心下官在给大人调换!”

    张知节摆手道:“已经很好了,多谢姜大人和王将军费心。”

    姜怀信笑道:“大人一路劳顿,下官等就不打扰大人歇息了。晚间下官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虽说这边镇没有京师的珍馐美馔,但是也有京师难见的野味,倒也别有风味!”

    张知节听了笑道:“吃惯了京师的美食,能品一品边镇美味也是不错!”

    见到总督大人自始至终都和颜悦色,姜怀信笑着解释道:“原本总督大人莅临,宣府全体将官该齐聚迎接总督大人。只是如今秋防已经开始,朵颜三卫已经有动兵的迹象,所以其他路的参将没有赶来宣城,还望总督大人海涵!”

    姜怀信话音刚落,王崇就留意总督大人的神色。但是张知节的神色并未有任何改变,还是一副笑吟吟的样子。

    (本章完)




第1152章 大同婆娘

    其实张知节早就注意到了,而且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过来。但是他心里并未在意,如今朵颜三卫掠边在即,若是各路参将擅离守地,那他定会勃然大怒。

    张知节笑道:“这样做是对的,若是你们不顾秋防,将参将都聚集了起来,那本督非得将你们绑了抽鞭子不可!所以本督不但不会责怪,而且心中甚慰!”

    虽然张知节是笑着说的,但是还是让王崇和姜怀信心中一凛,宣府已经变天了,头顶上还有一尊大人压着,以后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王崇恭声道:“多谢总督大人体谅,请大人稍事歇息,下官等晚间为总督大人接风洗尘!”

    张知节笑着颔首,王崇和姜怀信立即行礼退了下去。白玉兰笑道:“大人,这姜巡抚和王总兵倒也胆大,竟然敢做主没有召集众将!这也就是碰上大人明事理、重国事,要是换了一个总督还真够他们喝一壶的。”

    张知节听了笑道:“本督来此又不是耍威风的,他们能抗住压力一心为公,本督还是很欣赏的!”

    一身亲卫打扮的一叶环顾院子里的俏丽丫鬟,嘟嘴道:“这么多俏丽的丫鬟,能不欣赏吗?”

    张知节听了不由扶额,他又不是那等急色的人,虽然王崇遣来了这么多丫鬟,若是张知节碰了这些丫鬟,岂不是让边镇的将士瞧不起?若是王崇给他送的是美人侍妾自当别论,但是遣来的丫鬟他是不能碰的。况且,谁会刚刚认识还摸透就送美人侍妾?

    但是这些张知节也不能和一叶解释,紫衣已经笑道:“就你话多,赶紧把带来的物件规整规整吧!”说罢吩咐丫鬟婆子道:“你们一部分人去准备热水,一部分人跟我来去搬东西!”

    这些丫鬟婆子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竟然还带着贴身丫鬟。这下有了主心骨了,连忙分开去忙碌起来。

    白玉兰分派好护卫之后,就去营地查看去了。没过多久张知节就躺在了浴桶中,一叶和紫衣环绕着伺候着他,张知节舒服的都快要睡着了。

    这一路上虽然也有驿站歇息,但是终究没有到达宣城之后来的惬意。不过张知节也没有太过享受,毕竟晚间还有应酬。

    沐浴过后张知节也只穿了一件藏青色的袍子,看起来并不奢华。没过多久天色将青,门外的侍卫在院外禀报,宣府巡抚和总兵已经在外候着了。不只是姜怀信和王崇在候着,还有来自神机营和三千营的将士。

    张知节出了门跨上马带着一众亲卫和一叶、紫衣前去赴宴,没办法一叶和紫衣非得跟着,好在她们都是穿着亲兵服饰。

    在边镇必须要骑马,若是坐车或者坐轿只会惹人嗤笑,即便是姜怀信是文官也都是骑马出行。一行人马蹄声起,向着城内深处而去,这时张知节才真正认识了宣府。

    宣府如此繁华,有皮货铺子,有药材铺子,有饭馆子,但是最多的却是妓馆!白天悄无声息的街道,一到夜里竟是暗香浮动,娇声细语不断。

    没想到宣府的夜在苦寒之中也有香艳,渐渐的走的深了反而安静了下来,前方陡然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楼阁院落。

    “风华小筑,倒是好名字!”张知节笑道。

    王崇笑道:“风华小筑却是这宣城中最好的去处,请总督大人入内!”

    张知节笑着入内,大厅中济济一堂都是宣府城中的重要将领官员,分文武而列,见到总督大人步入,齐齐躬身行礼道:“恭迎总督大人!”

    张知节笑着摆手道:“不必多礼,宴席无大小,大家随意就好!”姜怀信和王崇引着张知节上了二楼,一些高阶的官员和将领随着上了二楼。等张知节在二楼落座了,楼上楼下的将领这才落座。

    张知节侧身笑问道:“众将领都齐聚在此,有没有守城?”

    姜怀信笑着回道:“总督大人放心,下官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当值的将领并未赴宴,不会误事的!”

    张知节闻言颔首道:“虽是如此,既然秋防在即,此例不可再开,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王崇笑道:“大人教训的是,这也是因为总督大人莅临宣府,将士们心中敬仰,盛情难却,也不好拂了将士们对大人的拳拳敬仰之心。”

    这时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