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473章

明朝小侯爷-第473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廷和、梁储行完礼还没等说什么,正德皇帝已经指着那一摞摞的奏折沉声道:“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

    当然知道了,两位内阁大学士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奏折。杨廷和沉声回道:“皇上,如今朝廷刚刚平静下来,实在不宜再生事端啊!”

    正德皇帝简直气急而笑,冷笑道:“你们也知道不宜多生事端啊?你们看看这些奏折?整日间就盯着一点芝麻大的事不放了,是不是这些官员们太闲了,还是官员太多了,多的没事干?”

    杨廷和、梁储听了也很无奈,如果不是张知节在搞事情,能出这样的事吗?皇帝这也偏袒的太过分了吧?

    “皇上,那是因为礼部右侍郎和翰林学士被东厂抓起来,这在京里引起了很大震动。”杨廷和没有直言都是张知节引起来的。

    正德皇帝听了心里也很火,是东厂抓的人又不是锦衣卫抓的人,和张知节有什么关系啊?东厂抓了人,反而去弹劾张知节?真是无语了。

    “东厂之所以抓人是因为这两名官员犯了事,东厂提供了证据,朕才准许东厂抓人。待一切审查清楚就明白了,他们并不是冤枉的。况且,这和张知节也没有什么关系!”正德皇帝沉声道。

    正德皇帝说的是实话,这事确实和张知节没有关系,但是杨廷和他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皇帝这就是为了偏袒张知节,将所有的事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杨廷和和梁储听了只能苦笑,他们是有可能犯了事,但是也不是什么大罪,只能说是有过失!就像是官员狎妓,太祖皇帝曾经下过旨意,官员不得狎妓!但是上百年来,这条规矩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

    但是见到正德皇帝生气的样子,两人只能苦笑,他们能明显的感到正德皇帝此时正满腔怒火,他们也不敢在火上浇油,只能无奈退下了。

    解决的症结还是在张知节啊!如今就只能劝一劝张知节,解开他的心结,让他不要再指使厂卫抓人,这场风波才能真正的平静下来。

    但是张知节却偏偏不出门,窝在家里要什么闭门思过!蒙谁呢?就弹劾的这点小事还值得张知节闭门思过了?但是人家这么说却没毛病。

    总不能上门去拜访张知节吧?杨廷和和梁储还真不愿去登门拜访,他们代表着文官之首,若是就此登门拜访张知节的话,那文武百官怎么看?这是文官向张知节低头了吗?

    虽然张知节想就此窝在家里不出去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太后要召见他。

    张知节闻言有些诧异,毕竟如今自己已经长大了,算是外男,哪怕他是太后的侄子去后宫也有些不合适。

    张知节纳闷问道:“太后娘娘召见我干什么?我这正闭门思过呢!这才刚刚闭门思过了一天,就入宫去了,不好吧?”

    夫人拍了他一下,笑骂道:“芝麻大点事儿啊?还思过,思什么过啊?”

    (本章完)




第985章 女人的直觉

    无论是寿宁侯夫人还是太后,都没把文官们对张知节的弹劾当回事,千里回京结果城门关了,把城门叫开入城,这叫事儿吗?

    这根本就不是事!所以太后也没在意张知节的闭门思过,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侄子根本就没有任何过失,这些文官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找茬!

    寿宁侯夫人笑骂道:“你个滑头是想在家里偷懒吧?太后娘娘找你是真有急事,你赶紧入宫去吧!”

    张知节也就是说说罢了,现在听了太后找他有急事,也吃了一惊!同时也十分疑惑,太后能有什么急事?

    但是不管怎么样张知节还是麻利的动身了,毕竟太后是真心疼自己的,他张知节能有今天,早些年少不了太后的护佑。对于太后娘娘,张知节心里十分的感念和尊敬。

    张知节着急忙慌的入宫了,现在张知节的一举一动是最牵挂京里百官心弦的。所以张知节出了侯府之后,消息立即就传开了。毕竟张知节那标致性的马车和大批的锦衣卫护卫,在京里太显眼了。

    浩浩荡荡来了皇宫,皇宫的守卫乃是四卫营和锦衣卫的人,自然没人敢拦他!还真是阔别皇宫很久了,回到京城张知节也只是去的豹房。

    现在正德皇帝不在宫里,宫里总觉得冷清了很多,或许是因为缺少了阳气吧!张知节走在里面总觉得有些不自在,正德皇帝不在宫里,自己却去悄悄去了后宫。

    不,不是悄悄的,有太后宫里的太监陪着呢。张知节一路微微低着头,目不斜视的向仁寿宫走去。好在这一路上虽然碰到了不少宫女,但是没碰到正德皇帝的后妃。

    不过想想也正常,皇宫这么大,天气这么冷,正德皇帝不过只有一后两妃,哪有那么巧合能遇到?

    不过倒是遇到了相当多的宫女,让张知节觉得就跟唐僧进了女人国一样,到处都是饿狠狠的眼睛盯着他!是饿没错!

    确实有很多宫女偷偷的打量张知节,张知节此刻穿着一身华丽的蟒袍,真的是英俊潇洒极了!在这根本就没有绿叶的万花丛中十分的显眼。

    原本后宫就只有皇帝一个男人,现在正德皇帝还待在豹房不回宫了,宫里的宫女一年都见不到几次男人!真是好可怜啊!

    张知节就这样像是被围观的珍稀动物一样,一路来到了仁寿宫。太后知道张知节来了,倒是不避讳,直接将张知节召进去了。

    太后娘娘还是一如往昔,雍容华贵天香国色,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张知节恭恭敬敬的给太后娘娘磕头问安,太后笑道:“行了,行了,自家人用不着这些虚礼!”

    旁边的太监赶紧上去掺着,张知节还是坚持磕了头才起来,太后嗔道:“你啊,也不知道入宫问安,哼,这来仁寿宫的次数还没有天赐来的多!一去南方就近一年,回了京也不来来宫里看看!”

    张知节有些尴尬道:“娘娘,臣这不是正在闭门思过嘛!听到太后娘娘召见,这就急匆匆的来了,也不闭门思过了,明日那些文官还不知道怎么弹劾呢!”

    太后笑道:“理他们呢,闭门思过?你哪有什么过失啊?这些文官就是爱鸡蛋里挑骨头,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张知节笑着和太后聊着家常,姑侄俩很久都没见了,这一聊就聊得兴起。不过张知节心里却有些诧异,看太后的气色十分好,不像是有什么急事啊!

    他是想破头也想不明白,太后会有什么急事需要他这个侄子做。毕竟太后可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有什么需求只需轻轻吩咐一声就够了。

    一直聊了很久,太后才意犹未尽的听下来了,意有所指道:“知节,你回京之后去过豹房吗?”

    张知节丈二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老老实实道:“去过,刚回京就去豹房觐见皇上了!”

    “说起来皇上认识豹房的那位姑娘,还是从你而起,你和那姑娘很熟吧?”太后笑道。

    刘姬不喜欢皇宫,也不想去皇宫,所以正德皇帝从未带着刘姬去过皇宫,太后也就没见过刘姬,只是听说过皇帝在豹房娶了一位姑娘。

    对于皇帝的荒诞太后也十分无奈,但是皇帝从小就这样,你能有什么办法?先帝在的时候都这样,更不用说现在没人管的了的皇帝了。

    原来是因为刘姬的事,莫非太后终于看不过去了,想要管一管吗?这可棘手了,张知节斟酌道:“认识,倒也谈不上熟悉。不过,这位刘姑娘出身平凡,心地十分善良,是位好姑娘。”

    太后听了笑道:“哀家也听说过这位姑娘心地善良,时常规劝皇帝,是个好姑娘!”

    太后笑吟吟道:“知节你回京去豹房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有不同寻常的地方?”

    张知节听了有点傻眼了,不同寻常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豹房又新建了什么建筑吗?这倒个他倒没听说过。

    太后见到张知节一头雾水的样子,心里有些微微失望,笑道:“太医院的御医曾经去过豹房,哀家还以为皇帝有恙。将御医叫了来,御医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只说是去给刘姑娘诊脉去了!”

    张知节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太后有急事把自己召来原来是因为这个啊!因为还不确定刘姬是不是有了身孕,所以正德皇帝嘱咐御医不要外传。所以御医也不敢说什么,但是太后娘娘还是从中觉察了什么。

    既然皇帝嘱咐了不让说,问谁都不敢说。那唯有问自己了,张知节不禁失笑,太后娘娘还真是会找人,找自己来问。

    张知节连想都没想,果断就出卖了正德皇帝。对于正德皇帝嘱咐的不要外传全都抛在了脑后,笑呵呵道:“原来太后指的是这个啊!刘姑娘确实可能是有喜了,不过时日尚短,所以御医也不能确定。所以皇上就不让外传,一切等御医确诊了再说!”

    有读者问及更新的问题,将会在二十九号爆发五十章,这也是遵从网站方面的安排。

    (本章完)




第986章 义正言辞

    张知节话还没有说完,太后已经喜上眉梢。见到太后喜气洋洋的样子,张知节无奈提醒道:“太后娘娘,这事也只是可能,还不确定呢!这事可不能外传啊!”

    太后白了一眼张知节,笑道:“这女人的事,你懂什么?好了,就不耽误你闭门思过了,你去忙你的吧!”

    张知节就这样被太后撵出了后宫,出了仁寿宫的那一刹那,张知节心里还真有了那么一丝的后悔,因为他有一种预感,太后娘娘绝对不是听听就算了。

    虽然有了那么一丝的后悔,但是如果重来一次的话,张知节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就出卖正德皇帝,没商量!

    既然说都说了,那就不去想了,张知节信步走向宫外走去,还是回家继续闭门思过去吧!

    走着走着,过了乾清宫张知节突然发现了两个人在前面,不是别人正是两位内阁大学士杨廷和、梁储。不用想这肯定不是巧合,这是专门在这里等着他呢。

    张知节信步走了上去,笑呵呵拱手道:“杨阁老,梁阁老,近来可好啊?可是好些日子没见了!”

    见到张知节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两人心里真有吐张知节一脸血的冲动,这些日子他们是怎么过来的?煎熬、头疼着过来的,勉力维持朝廷稳定,感觉自己都老了好几岁!

    这一切是因何而起?都是因为眼前这一脸笑意的年轻人,还有脸问近来可好?杨廷和长长吸了一口气,笑道:“托福托福,还好还好!张提督一路回京,辛苦了!”

    张知节笑道:“都是为了黎民百姓,为了江山社稷,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杨廷和和梁储听了觉得有点牙疼,梁储笑道:“张提督这一回京,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张知节惊讶道:“哦?还有此事?我这回京就遭到了弹劾,正在家里闭门思过,倒是不知道自己竟然还引起了什么动静!”

    梁储沉声道:“莫非张提督不知道?昨夜东厂擅自抓走了礼部侍郎和翰林学士!”

    张知节听了笑道:“这个本督倒也听说了。”

    杨廷和叹道:“张提督,这近一年来,京里纷乱不断,如今终于平静下来了,却又因为两位官员被抓而在此动荡了起来。这两位官员并没有什么大的过失,若是因此就被抓了起来,会引起恐慌啊!”

    “无论如何,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既然并没有造成恶果,那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了,这不好吗?”

    张知节笑了笑道:“李阁老说的是,确实是这么个理!”

    杨廷和和梁储听了都有些欣慰,梁储笑道:“既然张提督也是这么想的,那被东厂抓去的两位大人。。。。。。”

    张知节笑道:“这是东厂的事,并非是锦衣卫抓的。东厂和锦衣卫又不相隶属。。。。。。”

    杨廷和脸色微沉道:“张提督,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和梁阁老特意在这里等着张提督,也是为了朝廷大局。”

    张知节正色道:“包括两位阁老在内,很多人都以为东厂抓人是我指使的!诚然,我是能够影响东厂,但是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两位阁老,这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对东厂之事,事先根本就毫不知情!我从未暗示或者授意过马永成,我入京以来也根本就没有向皇上提过一言半语!”

    “不管你们信也罢,不信也罢,但是我张知节问心无愧!如果我真的心气难平,我也会直接动用锦衣卫抓人,不会假手他人,做这种掩耳盗铃之事!”

    杨廷和、梁储听了之后眉头微皱,沉默了,张知节说的义正言辞,看起来确实不像是他指使的样子!但是问题是如果不是张知节指使的话,那东厂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