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472章

明朝小侯爷-第472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锦衣卫衙门,宋存详细的将这么长时间里京城里的动静说了一遍,其实大体张知节都已经知道了。

    说完了之后,宋存才问道:“大人,这些日子衙门里没闲着,那些上书弹劾大人的最欢的官员中,也不是所有人屁股下面都是干净的!属下已经掌握了不少官员的证据,大人,要不要动手?”

    张知节淡淡道:“被抓住证据的都有谁?”

    宋存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沉声道:“通政使,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陈礼,翰林学士张巍。。。。。。”

    张知节听完之后摆摆手淡淡道:“算了,先放着吧。”

    见到提督大人已经决定了,宋存只好作罢。出了锦衣卫衙门就已经不早了,张知节立即就回府去了。

    锦衣卫没什么动作,但是东厂却是灯火通明,一直都有些无精打采的东厂档头们现在倒是一个个的都精神了。

    因为红光满面的厂督马永成正在布置任务呢,许久都没有开张的东厂要在今晚开张了。

    “暂时就先抓礼部右侍郎和翰林学士张巍,事情一定要办的利落点。还有,其余的官员也接着查,一定要挖出他们犯的事儿!”马永成寒声道。

    下面的当头们都齐声应了,气氛十分热切,礼部侍郎和翰林学士也不是小官,这次算是真的开张了。而且听督公的口气,这还只是个开始呢!

    沉寂了好几年的东厂终于要重新抖起来了,大批的东厂番子明火执仗的出了东厂,浩浩荡荡的拿人去了。

    这时的张知节正在床上逗弄着天赐,徐佳颍在一边笑着问道:“二爷回京了,那一叶和紫衣呢?她们没跟你一起回京吗?”

    张知节听了有些不自然的笑道:“没,她们没和我一起入京!”

    徐佳颍听了有些疑惑道:“咦?她们不是答应我要照顾和保护二爷吗?怎么没和二爷一块儿?”

    张知节笑道:“还多谢你的好意!我在杭州的时候真的遇到了刺客,当时白玉兰不在身边,多亏了一叶和紫衣。”

    这事徐佳颍还真不知道,闻言吃了一惊,心里也是后怕不已,多亏她登门去求了一叶和紫衣姑娘,要不然的话简直不可设想!徐佳颍感叹道:“那这次真的要多谢她们两个了,对了,她们怎么没有入京呢?我得好好谢谢她们!”

    张知节笑道:“她们在后面呢,要过一阵子入京!”

    徐佳颍惊道:“一叶和紫衣不会是受伤了吧?”

    张知节不自然的笑道:“没,没受伤,你别瞎想,她们只是路上走的慢一些。”

    徐佳颍听了更是觉得奇怪,一叶和紫衣都是江湖侠女,一身功夫十分了得,张知节都能骑马入京,没道理她们两个身手了得的侠女反而走的慢一些。

    不过她也看出张知节的表情似乎有些不自然,肯定是有什么事儿!不过,张知节没有开口说什么她也不好问,一切等一叶和紫衣回京了再说吧。

    张知节没有开口是因为不确定一叶是不是真的有了身孕,可别到时候闹了个乌龙。

    不过张知节还是觉得有点尴尬,不过好在这时翠墨送来了一封信。张知节接过来一看是锦衣卫的,封口也完好,就顺手剪开了抽出来一看,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东厂的如此声势浩大的动静,自然瞒不住锦衣卫去。其实宋存高勇他们收到消息,还以为这是提督大人安排的呢,不过提督大人也没对他们提过啊?

    不管怎么样这消息总得要禀报给提督大人。考虑到这个时间提督大人应该还没有休息,所以消息立即就被送到了侯府。




第983章 闭门思过

    宋存、高勇他们之所这么想,是因为东厂去抓的人就是锦衣卫想抓的人。所以他们才认为提督大人这是为了避嫌,吩咐马永成做的。

    张知节眉头微皱,东厂抓的这两个人正好就是他在锦衣卫听宋存提到的人。这两人当初弹劾攻讦张知节十分的欢快,现在却被东厂给抓了。

    问题是东厂为什么抓这两人呢?这个张知节也不明白,不管怎么说自己刚刚回京,东厂就把这两人给抓了,自己肯定要背锅。

    如果他知道宋存、高勇认为是他为了避嫌指使东厂抓的人,那他一定会嗤之以鼻,能避什么嫌啊?这叫黄泥巴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徐佳颖见到张知节皱着眉头,忍不住心里一跳,张知节才刚刚回京,一家人才刚刚团聚,她真的不想再发生什么事。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徐佳颖问道。

    “东厂有大动作,今晚还真是热闹。”张知节摇头道。

    徐佳颖闻言不由白了一眼张知节,笑着嗔道:“东厂抓人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她被张知节皱眉吓了一跳,结果却是东厂在抓人。

    张知节淡淡道:“东厂抓的人是礼部右侍郎和翰林学士张巍。”

    徐佳颖听了开始还有些疑惑,但是以她的聪慧随即就明白了。当初这些人上奏折攻讦张知节,徐佳颖怎么可能不关注?

    礼部右侍郎和翰林学士张巍就是当初最激烈的那一群人,徐佳颖忍不住劝道:“二爷,风波才刚刚过去,这就让东厂拿人,肯定会引起整个文官集团的敌视的!”

    张知节听了摇头道:“我并没有让东厂拿人!锦衣卫也搜集了不少这些官员的把柄,但是我并没有要清算他们的意思!”

    徐佳颖听了这才真的震惊了,惊道:“不是二爷让东厂拿人?!那东厂为什么要抓人?这别人会怎么想?”

    张知节笑道:“肯定认为是我指使的呗!”

    徐佳颖急道:“那怎么办啊?”

    张知节笑道:“什么怎么办啊?和我又没关系!东厂又不是锦衣卫,又不归我管,再说了,马永成拿人总有他的原因吧?他要抓礼部侍郎,不可能不请示皇上!”

    徐佳颖也只能沉默了,她知道虽然张知节这么说,但是只要张知节开口了,马永成肯定不会不听。但是张知节却不能开口,或者说不能现在可就开口。

    张知节回京不去计较先前的事,别人会觉得那是他大度。若是东厂去抓人了,张知节却阻拦,那这就不是大度了!别人会觉得他怕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张知节去了神机营和三千营,转了一圈之后就回府了。回京之后的张知节是真的很低调,该有的他都已经有了,朝堂上的那些争权夺利他也不在意,也没有人能动摇的了他。

    他现在唯一的兴趣就是陪陪家人孩子,同时期待自己种下的种子会开花结果,希望明年船队会顺利归来给他带来丰硕的果实。

    但是京里的官员本却不觉得张知节低调,昨夜东厂声势浩大的闯进了礼部侍郎和翰林学士的家里,将人给抓走了,今天已经传遍了京城。

    张知节这厮回到京里之后果然不会善罢甘休,竟然指使东厂抓人!这张知节还真是天真的很,以为指使东厂抓人就能瞒天过海?这满京城的人谁不知道马永成是张知节的走狗?

    既然张知节这厮不肯善罢甘休,那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文官靠什么?就是靠两张嘴和笔杆子。现在他们连正德皇帝都见不到,只能卖弄笔杆子了。

    正巧张知节刚刚回京就落下了一个话柄,他在京城城门已经关闭的情况下将城门叫开了。

    这在文官的笔下,那就是张知节强闯城门,以权势压迫城门守将,逼其打开城门,猖狂自大,藐视朝廷法度。

    虽然张知节连夜回京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也并没有官员因此事上书弹劾他。但是发生了东厂抓人一事之后,这些人一边为被抓的官员含冤,弹劾马永成的同时,还把矛头纷纷指向了张知节。

    因为他们觉得张知节才是幕后主使,原本京里风平浪静,现在张知节刚刚入京就开始大肆报复!

    内阁的杨廷和和梁储默然对坐,他们今天已经见了不知道多少波官员了,都是同样的事,东厂擅自抓人一事!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知道张知节入京的时候他们就在担心这个,但是心里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想到到底还是发生了。

    要解决这事还是在于张知节的态度,是该找张知节谈谈了。在他们看来其实完全不必如此的,当初虽然爆发了弹劾张知节的风波。但是张知节既然执意南下就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才是,况且这些弹劾并没有对张知节造成任何影响。

    现在朝廷好不容易平静了下来,若是张知节还揪住当初的风波不放,就有失气度和理智了。毕竟张知节再次挑起风波来,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利处,反而将自己彻底和文官系统决裂。所以这很不明智啊。

    就连杨廷和和梁储也认为是张知节指使的东厂抓人,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找正德皇帝,反而是找张知节劝说一番。

    但是让他们有些遗憾的是,张知节并没有出府,这让他们打算偶遇张知节劝说一番的打算落空了。

    原本张知节回京之后就不想动弹,现在有那么多人弹劾他,张知节一想,得,自己哪也别去了,还是待在府里闭门思过吧!

    毕竟,严格来说那些文官弹劾他也没错,他没有什么紧急事情,在城门已经关闭的情形下,叫开城门确实于礼不合!当然现在承平日久,这种事儿本就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张知节就心安理得的窝在侯府不出门了,也没有上奏折自辩,只是待在家里,对外宣称,闭门思过。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夫人还有徐佳颖是乐见其成,被弹劾的这点事也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张知节因此待在家里不出去了,她们反而欢喜。




第984章 满腔怒火

    当张永带着一摞摞的奏折来到豹房的时候,正德皇帝见了还真有点懵。这种情景他前一段时间经常见,他都是连看都不看直接扔箱子里留着烧火。

    但是这一阵子已经平静了不少,最近朝堂上也没发生什么事啊?怎么奏折又变得这么多了?

    正德皇帝有些头疼道:“这又是怎么了?又发生什么事了?”

    张永笑道:“皇上,这些奏折一部分是为礼部右侍郎和翰林学士喊冤的,还有一部分是弹劾小侯爷的!”

    正德皇帝听到开始还有些恍然,把东厂抓人的事给忘了,不过,东厂抓人也是证据确凿啊!礼部侍郎和翰林学士确实犯了事,东厂也不是无故抓人。

    但是听到后来正德皇帝就疑惑了,张知节才刚刚回京,怎么就有官员弹劾他?而且还这么多?

    正德皇帝疑惑道:“弹劾知节?没搞错吧?知节这刚刚回京,弹劾他什么?”

    张永听了有些叹息道:“因为小侯爷回京的那一天,城门已经关了,小侯爷又叫开了城门,所以这文官弹劾小侯爷猖狂自大,藐视朝廷法度。”

    正德皇帝听了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些文官这是吃饱了没事干啊!这多大点事啊,他这个当皇帝的早就知道了,也毫不在意。这点小事就引得朝廷这么多官员上书弹劾张知节,这些文官这是揪着张知节不放了啊!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怪不得马永成建言杀一杀这些文官们的威风,这些文官们确实是太威风了,还真是蹬鼻子上脸了!

    正德皇帝气的不行,沉声问道:“知节呢?”

    张永听了两忙解释道:“回皇上,小侯爷没有上书自辩,不过已经在府上闭门思过了!”

    正德皇帝听了气道:“自辩什么自辩?思什么过?哪有过?知节收到朕的信,千里迢迢飞马回京,连家都没回就来看朕了,这有什么过?”

    “难道非得让他在城门下面等一夜不成?知节是朕的左膀右臂,是社稷功臣。如今夜里寒气湿重,这些官员存的什么心思?真是气死朕了!”

    “当初知节剿灭夏家,这些官员们大肆阻拦,把夏家夸到了天上!结果呢,你瞧瞧夏家干的那些违法之事!夏家不仅蓄养山贼,还敢勾结福建的官员想要谋害知节,这是赤裸裸的造反!”

    “这样的不法之徒杀不得吗?知节把夏家屠了就对了!就算押到京城来朕也非得把他们都砍了不可!哼,如今事情都过去了,知节回京都对当初的风波只字不提,这些文官倒是还揪着不放!”

    就在正德皇帝生气的时候,杨廷和、联袂而至。张知节窝在家里号称闭门思过,没有出来的意思。他们无奈之下就只能来求见正德皇帝。

    听到两位内阁大学士来了,正德皇帝反而气乐了,当初就是杨廷和、梁储极力周旋,正德皇帝才没有动用两厂一卫强压。当初杨廷和、梁储保证的可是好好的,现在他们竟然还有脸来!

    杨廷和、梁储行完礼还没等说什么,正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