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440章

明朝小侯爷-第440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福建巡抚就懵掉了,夏轩竟然被锦衣卫给抓起来了,现在张知节带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的来了,这很可能就是冲着夏家来了!

    他和福建的很多官员可和夏家就是一条绳的蚂蚱啊,张知节来者不善,必须要小心应对啊!




第915章 拖延

    原本张知节打算直接越过福州然后直奔泉州,但是却在官道上被截住了。福建巡抚刘永连连同三司使一众官员已经在官道上等着了。

    官道上被挤得满满当当的,大队的骑兵总不能从人群中踏过去,只得停下来。

    张知节带着白玉兰、一叶、紫衣越众而出,大腹便便的刘永连笑呵呵的上前拱手道:“钦差大人驾临福建,福建上下欢欣鼓舞,特来迎接钦差大人入城!”

    张知节笑道:“感谢刘大人和诸位同僚的好意,本督来福建有要事在身,就不去福州了,办完差直接就回去了,就不劳烦诸位大人了!”

    “钦差大人,办差何必急于一时,若是钦差大人过城而不入,以后下官和福建的同僚们可就没脸见南方的同僚了!况且钦差大人来福建办差,下官等怎么也得跟在大人身边,鞍前马后才是。还请大人到福州盘桓数日。”刘永连笑道。

    张知节笑道:“也不是小事儿一桩罢了,就不劳刘大人,等下次本督来福建,再与诸位同僚喝酒赔罪!”

    后面的官员们齐齐拱手道:“请钦差大人入城!”

    张知节的眉头不由轻轻皱了起来,他心里大抵明白这些官员其实都和夏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虽然张知节在浙江一口气抓了三十多位官员,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巡抚、三司使这样的高官。但是福建却不一样,福建是夏家的大本营,这里比浙江更加复杂。

    而且涉及到了福建巡抚、三司使,张知节不可能把他们也给拿下了!他们可都是三品官,张知节也没有这个权利直接拿下他们。

    这和夏家不一样,夏家虽然势力庞大,但是严格来说夏家不过是白身而已!连官都算不上,张知节当然能直接拿的。

    现在这些官员请张知节去复州城盘桓,明显是在拖延时间,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拖延时间,拖延时间又有什么用处,但是张知节肯定不能让他们如意。

    张知节笑道:“本督此行乃是奉旨行事,还望诸位大人暂且让开,等本督将事情处理完了,再来福州盘桓不迟!”

    “法理不外乎人情,大人就不要让下官们为难了,大人来福州盘桓数日,大人有什么差事,吩咐下官们一声就好了!”刘永连笑道。

    刘永连后面的官员们又齐声道:“请钦差大人入城!”

    看来这些人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张知节脸上的笑意也淡了,淡淡道:“本督就先不入城了,诸位大人衙门事务繁忙,就散了吧!”

    刘永连笑着拱手道:“钦差大人,下官等早早的就在这里候着大人了,这可都是下官等的一番诚意啊!大人就忍心下官等一腔热情白费了吗?”

    张知节淡淡道:“本督说了,下次定会找诸位大人喝酒赔罪的!”

    刘永连笑道:“大人出身名门,身居高位,就这么看不起下官等这些地方官员吗?”

    张知节沉声道:“真是笑话,本督何曾瞧不起地方官员了?本督只是有要事在身,刘大人带着这么多官员阻碍本督,刘大人的用意有些耐人寻味啊!”

    刘永连脸色有些难看道:“钦差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下官等欣闻大人驾临福建,出城三十里相迎,竟然还是别有用意不成?大人也不怕寒了下官等的心吗?”

    “你既然还自称下官,那本督命你让他们让开,你让还是不让?”张知节沉声道。

    刘永连沉默了一下问道:“钦差大人,这都是他们的心意,下官不愿凉了他们的心!”

    刘永连后面的官员沉声道:“请钦差大人入城!”

    张知节听了不禁气急而笑道:“真是天下奇闻,请人竟然还有强请的!”

    那些官员们只是沉默的对峙着,丝毫都没有让开的意思,张知节脸色微沉,沉声吩咐道:“来人啊!给本督清出一条道来!”

    后面的锦衣卫纷纷下马涌上前来,这些官员们见此吃了一惊,没想到张知节竟然真的撕破脸了,直接让锦衣卫上来清道,真的是一点颜面都不给他们福建的官员留。

    虽然这些官员们虽然尽力的挣扎,但是都是平日间养尊处优的读书人,怎么可能挣扎的过五大三粗、龙精虎猛的锦衣卫?

    很快官道上就被清出来了一条道路,那些官员们全都被锦衣卫赶在了官道两旁。张知节也不看这些官员们铁青的脸,当即一挥马鞭,带着大队人马呼啸而去。

    大队的骑兵扬起了漫天的烟尘,很快就不见了踪影。这些官员们全都聚集到了一起,一个个的有些忧心忡忡。

    “抚台大人,这张知节好像不吃软啊!”

    刘永连脸色凝重道:“看这张知节的样子果真是来者不善啊!就是冲着夏家来的,而且看这气势汹汹的样子,夏家准备的二百万两银子可能没什么用啊!”

    周围的官员听了一个个的都倒吸一口凉气,伴随着吞口水的声音,二百万两银子啊,这是多么庞大的财富啊!他们要是谁能得到二百万两银子还不得高兴死!竟然还有送到眼前都不要的!真是疯了!

    “抚台大人,若是这张知节对二百完两银子都不屑一顾,那可怎么办?”

    “既然软的不吃就只能来硬的了!本想着咱们这边能拖一拖,让夏家好好准备一番,现在咱们拖不住,也不知道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刘永连惋惜道。

    “抚台大人,真的要来硬的吗?张知节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钦差,真要在福建出了事儿的话,那可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啊!搞不好,都要掉脑袋的!”

    “你都说了是搞不好要掉脑袋的!若是,张知节真的盯着不放的话,就不是搞不好要掉脑袋了,是一定要掉脑袋的!可能掉脑袋和一定掉脑袋,你选哪一个?”刘永连没好气道。

    这些人一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如是夏家真的出事了,他们一定会跟着掉脑袋的!所以,那还用说,当然是选择可能掉脑袋了!




第916章 阻拦

    强行越过了那些官员的阻拦,张知节带着骑兵一路向泉州行去,张知节的心绪并不是很高。连福建的官员都已经得到消息了,那夏家想必也知道了消息。

    夏家会坐以待毙吗?张知节觉得夏家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俗话说的好,狗急了还会跳墙呢!这也是为什么张知节带着千骑南下的原因,有这一千骑在,他心里就安稳的多,无论是龙潭还是虎穴都大可去得。

    泉州夏家并不在泉州城内,而是在城郊。一大片的庄园组成了夏家庄,虽然夏家人口不多,但是仆役不少,加上一些来依附夏家生存的人,俨然形成了一个小镇。

    隆隆的马蹄声响彻了繁华的夏家庄。张知节望着前面这个俨然小镇子一般的夏家庄,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夏家。

    冯海生就跟在张知节的身边,张知节扬鞭一指道:“这就是夏家吗?”

    冯海生望着这个曾经无数次出现在他梦里,充满恨意的地方,点头沉声道:“是啊,这里就是夏家!”

    夏家的庄园紧闭,但是夏家庄园周边的民居里却涌出了很多人,扶老携幼,慢慢的汇聚到了一起,怕不是有上千人。张知节见此忍不住眉头皱在了一起,显然麻烦出现了。

    这些人慢慢来到张知节的前方,纷纷跪了下来磕头口呼道:“见过钦差大老爷!”

    张知节翻身下马,笑道:“什么钦差不钦差的,本督不过是奉旨来办差罢了!本督也不欲扰民,你们都快起来吧!”

    跪在前面的老者颤颤巍巍道:“不知钦差大人驾临夏家庄是所谓何事!”

    张知节闻言皱眉沉声道:“杭州的锦衣卫被人袭杀,经过本督调查,和夏家有关,所以就千里迢迢来到了福建!”

    “钦差大老爷,还请听咱们这些小百姓们一言,夏家立足福建也有百年了!修桥铺路,捐助乡里,资助贫寒学子,乃是福建第一大善之家!夏家的老太公实在是福建第一大善人啊!”

    “在福建,受过夏家恩惠的不知有多少,大家都记着夏家的好!老朽活了六十有九了,从未听说过夏家的人犯过什么事!还请钦差大人明鉴啊!”那老者颤颤巍巍道。

    张知节看着跪在地上阻去道路的上千人,不由十分头疼,沉声道:“老人家,你们要明白,朝廷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本督前来福建就是为了查明事实真相!”

    “若是夏家真的是冤枉的,那本督查明了自然会还夏家一个清白。如是夏家确实有不法之事,朝廷也不能放过不法的匪徒!老人家你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钦差大老爷,难道这么多人为夏家做保证,还不能证明夏家的清白吗?”老者颤颤巍巍道。他身后的人也都开始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

    张知节无奈道:“老人家,是谁让你们来做保证的呢?是不是夏家的人?如果夏家真的是清白的,那何须你们来作保,本督自然会查明真相,还夏家一个清白!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那老者颤颤巍巍道:“钦差大老爷,那是夏家百年来一直行善,从没做过什么缺德的事!钦差大老爷要审查夏家,这是让夏家蒙羞啊!夏家人愧对祖宗传下来的善名啊!”

    “钦差大老爷,朝廷不是一直都宣扬惩恶扬善吗?若是连这等大善之家都造了灾的话,那不是凉了世人的心吗?以后谁还行善啊?”

    张知节无奈道:“老人家,扬善自然是要扬的,但是扬善前面还有惩恶!要惩恶才能扬善呐!夏家到底是善是恶,这需要本督调查之后才能有决断啊!”

    “那么敢问钦差大老爷,到底怀疑夏家做了什么错事?”那老者颤颤巍巍道。

    张知节闻言皱起了眉头,夏家做下的事多了,私自出海,行贿官员。。。。。。

    但是这些你跟这些百姓解释不清,在他们看来出海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靠海吃海,这是根深蒂固到骨子里的!至于行贿官员之类的,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给当官的点儿好处,好办事这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张知节沉声道:“不知你们可曾还记得这里有一个叫冯海生的人,他的一家都死在了夏家的手里!”

    当年冯海生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知道,老者回忆了一下,摇头道:“钦差大老爷不知是听谁说的是夏家害了冯家,当年确实是闹得沸沸扬扬,也有这个传闻。但是冯海生早已经过世了,当年的案子官府也早有定论,是冯海生的婆娘偷人被小姑子撞见了,冯海生的婆娘羞愤之下害怕事发,这才发生了惨事!”

    “都是过去了多少年的事儿了,钦差大老爷如是因为谣言就将这个按在夏家的身上,这未免有些不妥吧!”

    张知节回头看了一下冯海生,此时的冯海生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了,若不是仔细留意根本就认不住来,此时他在张知节身后听了老者的话,禁不住握紧了手里的马鞭,脸色铁青!他的婆娘被夏家所害,人死了却还要被泼上脏水!

    张知节接着沉声道:“夏家还有更大的案子,夏家通匪!福建这些年发生了盗匪袭击城池都是夏家指使的,盗匪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的攻破城池,也是因为有夏家策应!”

    此言一出,就连跪着的百姓都一阵哗然,这实在是太难以让人相信了!夏家人一直以来都是民间称颂的大善人,从来没有人将盗匪破城的惨剧和夏家联系起来。

    “钦差大老爷,休得妄言啊!夏家乃是积善之家,怎么会通匪?!这闻所未闻啊!”老者激动的颤颤巍巍道。

    张知节沉声道:“本督并未妄言,夏家确实通匪!杭州发生了盗匪袭击锦衣卫的事件,这就是夏家的公子夏轩指使的,本督已经查明属实,夏轩也招供了!而且夏家通匪的内情,就是夏轩招供的!这可不是本督妄言,而是夏家人自己招供的!”




第917章 谁能担待的起?

    下面的人又是一阵哗然,虽然张知节说的有理有据,但是很多人脸上除了震惊之外,还有一丝不信的神色。

    张知节沉声道:“既然本督得到了这样的案情,那本督无论如何都要查清楚。还请各位乡亲父老让开!”

    这时人群中突然爆发了几个声音,有人高喊道:“夏轩又不在这里,什么还不都是凭你一张嘴怎么说?!”

    “就是啊!钦差大老爷不会是看中了夏家的家财,想要构陷夏家巧取豪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