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438章

明朝小侯爷-第438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紧的跟着,张知节还要在下属面前保持自己提督大人的威仪呢。

    一叶撅嘴道:“你真不唱啊?”张知节两忙点头道:“不唱!”

    一叶哼道:“不唱拉倒,我唱!”

    说罢竟然真的唱了起来:“西湖美景,三月天呐,春雨如酒,柳如烟呐,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一叶的嗓音和可不是张知节能比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只是听了张知节唱了一次,还唱的那么难听,她竟然都记下来了,而且唱的十分的好,连张知节都听的大赞。

    轻舟向岸边飘去,一叶一边戏水一边唱着,欣赏着西湖的美景,耳边听着一叶那优美的歌声,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就连只前的那一丝不快也随风而散了。

    有船只经过,听到这新颖的曲子都忍不住停船,这曲子十分的新颖,词句虽算不上工整,但是听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恰巧就有杭州城清官人乘舟泛游西湖,经过了张知节的轻舟,听闻了这首新颖的曲子。这清官人轻轻哼了几句,曲子新颖,词句也算不上多么高雅,但是却朗朗上口,竟是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这清官人回去之后偶然唱了出来,竟然博得满堂彩,这首曲子在杭州城传播开来,成为杭州的一首名曲,有人取名为《西湖情》。

    那名清官人也因此大红大紫,她曾重金打听过当初在西湖上唱过此曲的人,只是可惜,竟是一无所得。这都是后话了。

    (本章完)




第911章 你,姓夏?

    回到千户所之后,那名刺客就被押入了大牢,对于能不能审出点什么来,张知节并不是很感兴趣。

    因为夏轩已经招供了,如影也不过是跟着夏轩的人,也不会知道的比夏轩更多。况且,只是夏轩知道的就已经够了。

    张知节看了一下今天的审问卷宗,关于福建、泉州夏家的事儿已经交代了不少,只是这些就尽够了,不过,这还不是全部,再有一晚,估计夏轩就交代的差不多了。

    张知节让文吏整理一下好上奏朝廷,一边吩咐锦衣卫好生休息。明天张知节将带着人马直奔福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泉州夏家一网打尽。

    好好歇息了一晚,但是第二天张知节却没有离开杭州,因为他收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张知节推迟了行程。

    他一直都在暗查当年的那位海上传奇,没想到他来了杭州之后,杭州的锦衣卫格外卖力,竟然发现了他的线索,这位被夏家逼的走投无路的海上传奇竟然就隐匿在杭州,做了一个铁匠。

    如今张知节可谓是万事具备,南京的龙江船厂正在加劲儿给他修船造船,眼看夏家就要被他解决了,他这完全是杀老虎震猴,若是剩下的猴子还不老实,张知节就准备磨刀霍霍一并杀了!

    反正把夏家收拾了,不信没有那些家族的证据。其实也算不是是万事俱备,因为张知节还缺一样,缺一个能领着船队出海的人,这一直是让张知节十分头疼的事儿。

    所以这对张知节来说十分的重要,甚至犹胜于收拾夏家,因为夏家随时都可以收拾,顶多多花点力气罢了。所以张知节推迟了去福建的行程,要先见一见这个曾经的海上传奇。

    城郊一个人烟不多的镇子上,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子,住着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没婆娘没孩子,以打铁为生。这人有些奇怪,有人看这人老实肯干,想为他做媒说个婆娘过日子,结果竟然被他给拒绝了。

    那人当时就生气了,虽然人家也不是黄花闺女,但是他也不过是个老铁匠罢了!有个婆娘知冷知热缝缝补补,还能传宗接代,这不是很好的事儿吗?

    没想到这铁匠竟然还不同意,自那之后就有传言说这铁匠有病,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这铁匠竟然毫不搭理,每日间就守着自己的铁匠铺子,沉默的打铁度日。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起来沉默老实的铁匠,曾经是叱咤海上的风云人物,曾经有过如花似玉的婆娘,有过活泼可爱的儿子,还有一个聪颖懂事的妹妹。现在这个老铁匠却孑然一身,窝在在这个地方打铁。

    老铁匠虽然过的沉默凄苦,但这个地方确实是好个地方,风景如画,恬静安然,但是这一切却在这个早晨被打破了。

    马蹄声踏碎了城郊的恬静安然,惊醒了无数男耕女织的人,很多人惊讶的看着一列列锦衣卫来到了这里,心里冒出了大大的疑惑,这里不过是城郊的一个普通小镇,怎么突然涌来了这么多的锦衣卫?

    当一辆华丽的马车驶来的时候,这些人才明白,一定是有大人物来了!也许,和知府那么大的大人物呢!只是他们疑惑这样的大人物来到这里干什么?

    马车最终在铁匠铺子前停了下来,张知节带着一叶和紫衣下了马车,笑道:“这里倒是个不错的地方,风景如画,隐居在此倒也能怡然自得!”

    紫衣听了扑哧一声笑道:“要是隐居在这里打铁的话,还能怡然自得吗?”

    张知节听了不由噎了一下,别说在这里打铁了,就是跑到皇宫里打铁也好不到哪里去!张知节所说的隐居在此,自然是带着美貌的姑娘唱唱小曲,下下棋,吃个烧烤喝点小酒。

    小镇上的人远远的观望,心里都变得吃惊不已,从华丽的马车上下来了一个俊俏的公子,想必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公子吧!

    没想到竟然是冲着铁匠来的!看上去不像是这铁匠犯了事儿的样子,人家看起来十分的客气。若是这铁匠犯了事儿的话,那锦衣卫早就抽出绣春刀冲进去了。

    所以很可能这个铁匠其实有豪门亲戚,如今人家找上来认亲了!这些人这样猜测着,那曾给铁匠说过亲的人更是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当初怎么就没有坚持一下下呢,要不然的话这会儿就沾光了。

    铁匠也觉察到了外面的动静,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外面来的是锦衣卫,别说他了,就是他家祖上八辈都跟锦衣卫八竿子打不着。

    他唯一能想到的是事发了,夏家终于还是通过锦衣卫找到了他,没想到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夏家竟然还是没有放过他。

    老铁匠推开木门,看着迎面走来的俊俏公子,后面还跟着两个美貌的丫鬟,外面都是肃杀的锦衣卫。这又是夏家的哪个公子吗?老铁匠握紧了手里的铁锤。

    张知节看着走出门的老铁匠有点疑惑,这人应该也就四十岁而已,怎么看起来这么像是五十的人了。

    “公子是要来打铁吗?”

    “不打铁,找人!冯海生!”张知节笑道。

    “公子找错地方了,小的不知道什么冯海生,公子去别处问问吧!”

    “当年也是纵横海上的人物,竟然就窝在这里打铁!真是让人叹息啊!”张知节叹道。

    听了这话,老铁匠也不再否认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沉声道:“你,姓夏?”老铁匠握紧了手里的铁锤,手上青筋暴起,张知节也看到了,但是并没有在意,他身边跟着一叶、紫衣还有白玉兰呢。

    张知节摇头道:“本督不姓夏,姓张!”

    老铁匠握紧铁锤的手松了松,有些疑惑,除了夏家的人还有谁会找他?

    张知节笑着问道:“冯海生,你还记得李春兰吗?”老铁匠听了原本松开的手立即又握紧了,手上青筋暴起,脸色也变得十分的难看,一双眸子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本章完)




第912章 东风

    这可是老铁匠的伤心事,一听这话老铁匠眼睛里就散发出无尽的恨意,多亏张知节已经说了自己不姓夏,要不然估计老铁匠已经挥舞着铁锤扑上来了!

    但是张知节还不算完,接着道:“听说还有一个可爱的姑娘,叫冯青青,聪明懂事善良美丽,哦,还有小家伙儿,虎头虎脑活泼可爱!”

    老铁匠握着铁锤的手血管都快要崩裂了,双眼血红的盯着张知节道:“你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

    张知节笑了笑道:“不要激动,本督不是夏家的人,也不是来抓你的!本督听说过你,知道你和夏家的仇怨,如今,本督正要去泉州抄了夏家,顺路过来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冯海生听了仍然紧紧的盯着张知节,并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因为他曾经是夏家的人,他才更知道夏家是多么的强大!

    在他看来夏家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一个谁都对付不了的庞大家族!他曾经苦思冥想过,曾经尝试着刺杀他的仇人,结果差点殒命,在泔水里躲了一天一夜才逃脱过去。

    他曾经试着向官府举报过,结果要不是心里本就存了小心,就被官府给整死了,总之夏家就是在南方黑白通吃的大家族,传闻在京里都有很深的背景。

    冯海生沉声道:“你到底是谁?”

    “哎呀,你啰嗦什么!他就是闻名天下,大权在握的张知节,提督锦衣卫、神机营,三千营,两平叛乱、官居太保的朝廷重臣!”一叶脆声道。

    张知节听了不禁回头看来一眼一叶,这样高调真的好吗?报个名字就行了,天下谁人不知本督?

    冯海生听了怔在了那里,半响没有说话,张知节不禁无语,这货隐居在此消息闭塞,不会是根本就没听说过自己的盛名吧?

    张知节不禁有些尴尬,这倒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了!紫衣不禁掩嘴笑道:“你莫非没听说过张知节吗?”

    冯海生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点头道:“听过,听过!少年提督的威名小的自然是听过的!”

    他确实是听过,张知节声名之盛即便是他偏居一隅孤陋寡闻也是如雷贯耳,他心里不免有些怀疑,同时心里也在权衡,到底是夏家厉害呢还是这个少年提督厉害呢?

    虽然这个少年提督名扬天下,似乎比夏家要强势的多,但是想到这个少年提督的年纪总让人心里打鼓。

    张知节松了一口气,笑问道:“有没有兴趣随本督去泉州?”

    冯海生咬了牙问道:“敢问大人,大人为何要去抄夏家?夏家可是江南大族,不是寻常百姓!”

    张知节笑道:“因为本督想要出海,不,确切的说,是皇上想要本督出海!”

    冯海生立即就明白了,也明白为什么张知节回来找到自己。他只是一个被夏家害惨了的人,也只有出海的本事能被大人物看的上吧!

    冯海生的大铁锤噗通一声掉在了地上,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他已经想明白了,就算夏家再厉害,也没有皇帝厉害吧!

    况且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但是凭他自己根本就报不了仇,而这可能是此生唯一的机会了,他如何不抓住这个机会。

    “大人,只要能报了这血海深仇,小的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刀山火海,冯海生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冯海生沉声道。

    张知节听了很高兴,笑道:“很好,夏家本督是一定不会放过的!本督也不用你上刀山下火海,本督想让你带着本督的船队出海,不知道你这出海的手艺是不是丢下了?”

    果然是让自己出海的,冯海生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道:“出海啊?大人放心,小的八岁就跟着家父出海,出海已经深深刻到小的的骨子里了,永远也忘不了!”

    张知节听了哈哈笑道:“好,那本督就帮你报了这血海深仇,你帮本督出海,本督保你更盛往昔的风光!”

    什么风光不风光的他已经不在意了,只要能报了这血海深仇,他就心满意足了。余生若是能漂泊在海上,他就再也没有遗憾了。

    冯海生沉声道:“不知道大人手里可有夏家不法的证据?夏家虽然表面上仁义乐施,但是其实全都男盗女娼,下人手里就有他们的有些证据!”

    张知节笑道:“本督已经抓住了一个夏家人,名叫夏轩,酷刑之下他已经全都招了!本督明日就带兵直扑泉州!”

    夏轩啊,是夏家的少爷,冯海生知道他,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屁孩!冯海生听了心里激动不已,沉声道:“大人,请让小的跟随大人去泉州,只要能看到夏家的覆灭,大人要小的干什么都行!”

    张知节笑道:“好,你收拾收拾就跟着本督吧!”

    说罢张知节就转身出了铁匠铺,刚上了马车,冯海生就出来了,手里只是包了几件换洗的衣裳,他身无长物,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其实他连衣物都不需准备,因为张知节打算让他入锦衣卫,自此就算是锦衣卫的人了。

    早有锦衣卫匀出来了一匹马,冯海生立即翻身上马,一声马嘶,马车哒哒的向前驶去,锦衣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