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433章

明朝小侯爷-第433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叶和紫衣、魏兴元听了一想,倒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这种风波还真是让人两难,派人弹压也不是不弹压也不是,真是好生为难。

    一叶和紫衣听了不由发愁道:“那怎么办?”

    张知节呵呵笑道:“还能怎么办?凉拌呗。反正我又不会掉块肉,随他们说吧,终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一叶和紫衣还是撅着嘴,有些心疼张知节。张知节笑着问魏兴元道:“就只有这些吗?这有些出乎本督的意料啊,只是这些流言的话,对本督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啊!”

    魏兴元躬身道:“大人真是料事如神,已经有三十多位官员聚集在了陈群的府上,他们煽动聚集了数百名学子,现在正在向这里行来,估计已经快要到了。”

    张知节听了点头道:“这才对嘛,本督也举得他们不会这么虎头蛇尾,这还是在浙江,不是在福建,夏家有些鞭长莫及,真不知道若是发生在福建的话会是什么景象。”

    魏兴元恭声道:“大人,属下已经增派了锦衣卫守卫园子。大人,要不要属下带人将那些聚集起来的士子给驱散了。”

    张知节笑着摆手道:“不用了,就算把他们驱散了,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还是让他们来吧!”

    “这些都不是事儿,最重要的是,继续审问夏轩,刚刚的卷宗本督也看了,夏轩交代的都是浙江的事儿,关于福建,关于泉州夏家的事情还没交代呢!这个你们上点心,福建泉州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原本张知节的住所就被锦衣卫护卫的密不透风,今天又增派了锦衣卫,更是防守严密,看起来十分森严,

    知道了有人要来闹事,所以今天守卫的锦衣卫一个个的神情凛然,一副煞气腾腾的样子。

    三十多位官员带着数百名学子浩浩荡荡的行了过来,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了前面的园子,第一眼看去就满眼的锦衣卫,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有的人是为了利益,有的人是为了名声,有的人是为了心中的正义。

    “什么人?!停下!你们这是要造反不成?这里是钦差大人的行辕,还不速速离去!”

    “锦衣卫真是好大威风!动不动就强行按一个罪名给别人!怎么?难道钦差大人要将我们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吗?只不过我们都身无长物,只怕会让钦差大人失望了!”陈群越众而出,慷慨激昂道。

    后面的学子们沸腾了起来,数百人吵吵嚷嚷的,简直人声鼎沸。眼见这些人神情激动,锦衣卫们担心他们会冲击庄园,更多的锦衣卫纷纷涌上来拦在了前面,一个个手按刀柄如临大敌。

    虽然都是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而来,但是眼见大批的锦衣卫手按刀柄杀气腾腾的冲了上来,这些人的气势为之一滞,稍稍安静了一些。

    陈群抓住机会高呼道:“我们不是要造反,我们只是为了鸣不平!我们要见钦差大人,我们要为夏轩伸冤,我们要为杭州千千万万的百姓请愿!”

    人群再次躁动了起来,“我们要见钦差大人!”“我们要伸冤!”“我们要请愿!”“我们要鸣不平!”

    如此大的阵仗,这些锦衣卫们可没人敢擅专,只得警惕这些官员士子,一边进去通禀。

    这时候张知节已经用过了早膳,正在怡然自得的细细读着卷宗,外面的吵嚷声在园子里就能听得到。原本一叶和紫衣就心不在焉,现在听到外面的吵嚷声,更是心烦,这人官员士子竟然真的来了!以前还觉得读书人好让人尊敬,现在突然觉得他们也是傻帽。

    锦衣卫来禀报了,张知节笑道:“既然他们想见本督,那就让他们进来吧,只是不知道他们敢不敢进来。”

    进去通禀的锦衣卫很快就出来了,看着这数百名官员士子高声道:“若是你们真的想见钦差大人,那就请进吧,就是不知道你们敢不敢进去!”

    现在听到钦差大人要让他们进去了,这些士子反而迟疑了起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园子,但是却恍若龙潭虎穴一般。甚至比龙潭虎穴还要可怕,外面就已经是密密麻麻的锦衣卫了,那里面肯定有更多锦衣卫吧。

    但是来的那些官员们却感到大喜,若是见不到张知节那不是一切休提吗?本来是想着在园子外面吵吵嚷嚷将张知节给逼出来,没想到张知节竟然痛快的让他们进去,进去就进去!

    陈群和这些官员们眼神交流了几下,沉声道:“我们为杭州城的千千万万百姓而来,我们为正义而来,我们有什么不敢进去的!本官第一个进去!”说罢大步向前走去,那些官员们也跟着大步流星的向里走去,看起来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那些学子们也为这些官员们的气魄所感,一个颇有威望模样的士子扬声道:“吾辈读圣贤之书,岂能做贪生怕死之辈?咱们进去见一见这位钦差大人,为黎民百姓讨个公道!”

    (本章完)




第901章 煽动

    与这些学子想象中的不一样,园子里并没有密密麻麻地锦衣卫,反而显得十分的清幽安静,这让他们原本忐忑的心放松了不少,旋即他们就有些好奇。

    对于一个比他们好要年轻,却已经名扬天下、功成名就的权臣,他们若是没有一丝好奇是不可能的。

    在两名锦衣卫的带领下,他们沉默的向前走去,走过曲径通幽的回廊,前方豁然开朗,是一个别致的大厅。

    终于有了人影,有几名锦衣卫正按刀而立,一直到了大厅前,那侍立的锦衣卫才扬声道:“学子们稍等,提督大人先请官员们进去!”

    那锦衣卫领着官员们没有去大厅,反而去了偏厅,这些官员们有些不明所以,张知节竟然没有在大厅里?

    进了偏厅他们才发现,偏厅里根本就没有张知节的人影,只有几个按刀而立的锦衣卫!陈群见了脸色微变问道:“钦差大人呢?”

    “大人事务繁忙,哪能立即就能见你们?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吧!”引路的锦衣卫没好气道。

    说完这话之后,偏厅的门被哐当一声关了上来,这些官员们立即色变,激动道:“钦差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咱们都是朝廷命官,钦差大人无缘无故把咱们都囚禁起来算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就算钦差大人位高权重,也不能随意囚禁朝廷命官吧?”

    带路的锦衣卫冷冷道:“不过是让你们在偏厅里等一等,又不是把关到了锦衣卫的大牢里,你们一个个的心虚什么?”

    虽然这些官员们一个个脸色阴沉,但是却也没什么办法,再者他们带着这么多学子前来,已经是和张知节撕破脸面皮,就是来找麻烦的!

    况且现在杭州城里流言满天飞,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张知节岂能不会把这些按在他们身上?当然了,按在他们身上也没有什么错,本来就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现在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士子们了,那些士子被他们给煽动的情绪高昂,肯定会出言不逊的,张知节年轻气盛也不知道能不能受的住。

    若是因此迫于压力把夏轩给放了倒是好,若是张知节因此恼羞成怒一意打压的话,那将要面对的可就不只是这几百士子了!而是全杭州、全浙江、乃至全南方的所有士子。

    那些官员们被请去了偏厅,这些士子们没有被请去,他们一个个都昂然而立,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要表现出他们杭州士子的风骨来。

    即便是钦差大人不见他们,那他们也要像松柏一般昂然站立在这里,直到钦差大人出来见他们。

    但是出乎他们的意料,那些官员们被请去了偏厅没有多久,就有一个一身常服的年轻人从大厅里走了出来。

    没有身穿隆重的朝服,没有带着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就只有这一个年轻人,穿着不起眼的常服走了出来,但是却如此的显眼。

    任是谁第一眼看到,目光就会被他吸引了过去,那一身雍容华贵的气度让人望而生惭,这一定就是钦差大人无疑了。是啊,闻名天下的提督大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张知节走到这数百士子面前笑道:“本督就是带天子巡视南方诸省的张知节,听他们禀报你们要见我,本督心里还甚是诧异,本督来杭州也没有大张旗鼓,竟然一下子就有数百士子来求见本督,真是让人惊奇啊!不知道你们来见本督是所为何事?”

    众人虽然被张知节身的雍容气度所折,但是听了张知节的话,还是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最前面得一个士子朗声道:“钦差大人说自己没有大张旗鼓的来到杭州,但是在杭州的百姓眼里,却比大张旗鼓还要醒目!大人奉天巡视权柄赫赫,先是带兵侵扰知府衙门,后又带兵围困知府大人的府邸!钦差大人真是好大的威风,杭州一城的父母官竟是如此不在大人眼里吗?”

    张知节听了笑道:“你们可知晓城外发生了血案?本督带天子巡视南方,遇此血案自然要去知府衙门过问一下!难道这还有错漏不成?至于兵围知府大人的府邸,那是因为杭州知府的府邸窝藏有朝廷的重犯!”

    那士子听了沉声道:“钦差大人指的可是夏轩吗?今天,我们这些士子来求见钦差大人正是为此。夏公子贤名在外,怎么可能会与江湖悍匪有勾结?况且是夏公子带着锦衣卫抓到的那些江湖悍匪,夏公子反而成为了主使者,真是可笑之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钦差大人出身高门,又曾为国锄奸,更是两平叛乱功在社稷,使得无数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天下谁不敬仰!谁人提起钦差大人不道一声钦佩!”

    “可是,如今杭州城流言四起,议论纷纷,钦差大人知道吗?知道大家都在议论些什么吗?”

    张知节听了淡笑道:“本督自然是知道的!一大早的时候,锦衣卫杭州千户所就来向本督汇报了,还曾请示本督要不要弹压流言!”

    听到这里这些士子们不由心里一惊,如果锦衣卫真的要弹压的流言的话,那杭州城必然会人人自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倒霉。

    张知节接着道:“本督说,不用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会证明一切,等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流言自然就消散了!”

    这些士子们听了不禁一怔,确实没见有锦衣卫弹压流言,更没想到张知节竟然会这么想,这么做,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

    张知节说到这里忍不住摇头道:“说句实话,本督对你们的到来,感到非常的失望,自古以来谣言止于智者,你们都是读书人,一个个都饱读诗书,却这样盲目冲动,怎么不令人失望?三人成虎,连本督这个大字不是几个的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竟然还不知道吗?”

    虽然张知节说的极为坦然,但是他们毕竟先入为主,为首的学子沉声道:“钦差大人,学生们还听过无风不起浪!”

    (本章完)




第902章 笑对风波

    听了之后张知节叹道:“确实无风不起浪,可是偏偏有人在杭州兴风作浪,引得全杭州议论纷纷,煽动你们前来闹事!”

    那人听了沉声道:“钦差大人,既然钦差大人说是有人要兴风作浪,还请将实情告知学生们,如果真是我们错了,我们甘愿受罚,只求一个真相!”

    张知节笑道:“其实你们扪心想想就明白了,城里流言说本督来到杭州向夏轩索贿三十万两白银。你们想想,本督缺银子吗?不说本督的家业,只是玻璃坊的银子,一年何止百万两?”

    “本督也不是第一次下江南了,你们可曾听闻过本督搜刮银子、索贿的传闻吗?本督屡次去过扬州、南京,皆是富奢之地,本督向谁索过银子?怎么来了杭州没几天本督就要搜刮地皮了?”

    这些人闻言不住胸口一滞,气息为之一落,确实如同张知节所说的那样,这些年张知节大权在握威风凛凛,各种传闻不少,但是唯独没有张知节索贿、搜刮银子的传闻,盖因他是公认的身家巨富。

    听到这里,那位领头的躬身道:“钦差大人说的学生们也都知道,既然学生们来了,还请钦差大人为学生们解惑,学生也好为大人证明清白!”

    多数学子态度已经好了很多,但是却有些人目光闪烁,显然另有心思,其中有人开口道:“钦差大人说了这么些,根本就没有告知我们真相,是怕我们洞悉了大人索贿的真相吧?”

    “大人位高权重,倘若不是我们浙江的官员和学子不畏强权,恐怕夏公子也只会冤死在锦衣卫的大牢里,死的不明不白吧?”

    这些话的意思很明确,张知节位高权重,就算是有过索贿之事发生,也被张知节按上别的罪名,将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