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371章

明朝小侯爷-第371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想着给二爷聘个良家女子为妾的,只是又怕脾性不合二爷的心意,想着依雪到底是跟了二爷的人了,二爷也时常夸她,所以妾身就擅自做主了!”徐佳颍笑语盈盈道。

    “咳!夫人真是有心了!”张知节干咳道。

    “好叫二爷知道,妾身可不是善妒之人!”徐佳颍笑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夫人怎么可能是善妒之人呢!”张知节笑道。

    “是吗?昨夜二爷离去的时候,心里有没有埋怨过妾身?”徐佳颍似笑非笑道。

    “怎么可能?夫人有孕在身,劳苦功高,我怎么可能会埋怨你!”张知节笑道。

    这时丫鬟们开始布置早膳了,依雪伺候着张知节梳洗了一番,桌子上已经摆满了,本来徐佳颍怀有身孕,府里就不会大意,夫人特地嘱咐的厨房,给徐佳颍准备的都十分丰盛!

    现在张知节回来了,夫人更是连声让厨房准备了张知节最爱吃的,这下好了,这一张大圆桌直接摆不下了!

    张知节摇头道:“吃个早饭而已,怎么这么多?”

    依雪笑道:“奶奶还怀着身孕呢,夫人又特地准备了二爷爱吃的!”

    “你们奶奶的自然不能马虎,这些我的菜就不用那么多了!你吩咐厨房一声以后都减了吧,做两个就成,不够吃的我随着你们奶奶吃就可以了!”张知节笑着吩咐依雪道

    依雪赶紧答应了一声,徐佳颍一边挑了四盘菜吩咐旁边的小丫鬟道:“把这些菜送去书房,给翠墨!”一边回头笑道:“二爷出去了一趟倒是变得节省了!可见二爷在外面是受了委屈了!”

    “受委屈倒不至于!在临清的时候我还请皇上吃饭,点了一百多道菜,花了几千两银子!”张知节笑道。

    “花多少银子倒在其次,主要这是二爷的面子!别人就是花十万两也未必能请的动皇上!况且爷也不差这点银子啊!”徐佳颍笑道。

    “谁说我不差银子的!我一边点菜还和皇上好好哭了穷呢!结果皇上也没舍得让我报了!”张知节笑道。

    徐佳颍听了目瞪口呆,一位是天下之主富有四海,一位是手握重权财源滚滚,至于吗?

    “皇上也不差这点银子啊!二爷不差这点银子啊!”徐佳颍有些无语道。

    张知节摇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该哭穷的时候还是得哭穷的!你是不知道,先是先帝大行新君登基,然后皇上大婚,再然后就是两次动兵,再加上三边和河道都是银窟窿,填多少都填不满!其实朝廷早就捉襟见肘了!”

    “不是都传宁王府富可敌国吗?再说了,皇上的内库可是十分丰盈啊!”徐佳颍有些不接道。

    张知节摇头道:“宁王府确实算是富可敌国,多得是珠宝首饰古玩字画奇珍什么的,这些皇上又不可能拿出来卖了,皇上可丢不起那人!至于宁王府的金银,宁王连番征兵还能剩下多少金银?战场上缴了一些,也让皇上赏赐下去了,这填的还不是军费的窟窿!”

    “至于皇上的内库,豹房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皇上花钱也越来越大方,不说别的,光是逢年过节的例赏就翻了何止一倍!所以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啊!”

    徐佳颍听了禁不住呆了,张知节为正德皇帝可是赚了不少银子,竟然根本就没落下多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770章 一张拜帖

    接下来的张知节就过的优哉游哉了,一直在府里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也没有人来打扰他,张知节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这样清闲的,也就是刚刚回家的几天大家都体谅,所以也没有人没有眼力劲儿的来打扰他!

    但是当三天一过的时候,大清早的,张知节正在院子里打着拳,这几天夜夜笙箫他还真有点吃不消,所以张知节觉得不能偷懒了,要练拳强身健体。

    但是刚刚打了一半的张知节就不得不停下来了!因为五六个丫鬟正好迎面走来了,原本泰山崩于前都面色不显的张知节直接就停了下来!

    因为几个丫鬟每人都抱着好大一摞东西,那些都是些请帖拜帖!张知节看了都吓了一跳,怎么会这么多啊!这也太愁人了!

    带头的丫鬟抱着拜帖福身道:“见过二爷,这些都这些日子府上收的请帖拜帖,都是二爷的!二爷刚刚回府老爷和夫人都吩咐不让打扰二爷,如今都过去了三天了,老爷就吩咐奴婢们将这些贴子松了过来!”

    张知节顿时没了打拳的心思,无奈的摆手道:“送进去吧!”

    徐佳颍看着这一摞摞的请帖拜帖也禁不住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看着摇头无奈走进来的张知节,徐佳颍禁不住有些心疼,有时候自己的夫君也挺可怜的!

    张知节坐下来开始翻着这些请帖,无非就是三种,皇亲国戚的,勋贵的,还有武将的!

    有的张知节将抽出来放到了一边,更多的张知节直接随手扔在了一边!越翻越感到不耐烦,这些要是都要见面,都要赴宴的话,他得忙活到明年!

    越往后越没劲,门房上收拾的时候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把一些熟悉的家里常来往的堆到了前面!翻了近一个时辰,眼看就要翻到最后了,张知节不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时张知节随手又拿起来一个拜帖,一看名字很陌生随手就准备扔了,但是脑海里划过一道亮光,生生止住了!

    这个拜帖十分简单,上面只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彭玉臻!所以门房将这个拜帖放到了最后面!

    但是张知节看到这个拜帖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将这张拜帖放到了跟前打开了,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彭玉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一个跟张知节从未有过什么来往的正三品文官!

    所有这些拜帖之中,全都是皇亲国戚、武将勋贵,若要是说到文官的拜帖,只有这一张!连王守仁都没有给张知节送来拜帖!满朝的文官之中也就是王守仁和张知节有些交情,但是王守仁这倔驴怎么可能给张知节送拜帖?

    都说文武殊途,更何况勋贵皇亲!文官都是寒窗苦读拼力博来的,但是勋贵皇亲呢?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朝廷的蛀虫而已!所以虽然张知节立下了大功,权势显赫,但是依然与文官泾渭分明,换句话说,大家出身不同,尿不到一个壶里!

    所以张知节才陷入了沉思,京里头的暗涛汹涌他不是不知道!一方面是因为宁王造反的事情,这几年宁王没少往京里砸银子。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所以也没少有人给宁王说好话,帮忙办事!

    但是宁王出事了,出大事了,搞不好要掉脑袋要抄家的!所以心里忐忑害怕的人自然坐不住了!

    不过这是其中一反面!因为这事啊,主要是皇亲国戚武、勋贵之家掺和的比较多,他们和文官不同,毕竟是铁打的饭碗!文官就不同了,不说有的清廉,你送了大笔的银子,然后人家外调了,那不是鸡飞蛋打吗?

    所以这事儿和文官的关系毕竟少,但是文官系统却一样暗流汹涌!因为彭泽的惨败,虽然彭泽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影响并未结束,甚至有可能会引发官场的大地震!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朝堂太平静了!太平静了就意味着,没有出头的机会!

    自从正德皇帝继位发生了逼宫事件之后,内阁就一直都只有两位大学士,李东阳和杨廷和,后来刘瑾专权扶焦芳上位,但是焦芳最后也随着刘瑾的覆灭而黯然收场!

    自刘瑾覆灭之后,朝政尽归李东阳和杨廷和之手,而内阁就从未动过!按理讲,内阁只有两位大学士有些少了!当然了,两人也确实是治世能臣,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正德皇帝也十分省心,所以也从未想过要将内阁加人。

    李东阳和杨廷和自然也不想加人分权,所以内阁就一直是这个样子!但是毫无疑问,这阻挡了很多人的路!试问哪个做官的不想着有一朝能够入阁?

    但是李东阳是历经数朝的重臣,又是先帝临终的顾命大臣,杨廷和年少成名享誉天下,又曾为帝师,这两人可谓是根深蒂固屹立不倒!

    但是现在偏偏就有了一个机会,彭泽屡次惨败损兵折将最终兵败自杀!而当初就是李东阳大力推举的彭泽,所以这事儿上李东阳是有连带责任的!

    其实这种事还不止一次,还有霸州之乱时的陆完,也是李东阳一力推荐的,不过陆完并未兵败,而是直接被张知节个闲置了!再加上当初刘瑾阉党刚刚覆灭,文官集团都心有余悸,对于上位的张永、谷大用、马永成等人心存顾忌,所以仍然十分团结,并没有暗流汹涌的情形!

    但是现在情形不同了,张永等人完全不像是刘瑾那样专权,文官集团外部压力已去,时间久了内部的矛盾就爆发出来了!

    而这次彭泽惨败无疑让有心人看到了一丝希望,虽然李东阳是数朝重臣,难以撼动,但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眼看李东阳仍然这么精神,杨廷和更是年富力强,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但是李东阳真是那么容易撼动的吗?数朝重臣,顾命大臣,当朝首辅,文官之首,每一层身份都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可是,若是真的要在朝野里选一个最有可能撼动李东阳的人,非张知节莫属!

    (本章完)




第771章 风不止

    满朝文武有能力撼动李东阳的唯有张知节自己,这不仅是张知节自己这样认为的!如若不然的话,张知节的手上也不会出现这张拜帖了!

    张知节知道彭玉臻为什么会送来这张拜帖,也知道他想要什么!张知节也有这个自信,比旁观者更为自信!谦虚点说,就算是张知节没能撼动李东阳,他也有能力将一个人送进内阁!

    况且,张知节真的不能撼动李东阳吗?想到这里,张知节不由笑了笑。

    其实张知节自己也清楚,不止他自己认为自己能撼动李东阳,也不止彭玉臻这样认为,但是却只有彭玉臻一文官送来了拜帖!

    这是为什么呢?不仅仅是因为文武殊途!还因为人们不知道张知节想要什么,还有什么是张知节想要他们又能够给予的!所以彭玉臻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成了唯一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张知节还有什么想要的?娇妻美妾,大权在握,圣眷之隆无人能比,他还有什么想要的?

    事实上,张知节还真有想要的!恰恰还是需要文官支持的。但是张知节还是将手里的拜帖放到了一边去了!

    现在的京里暗流汹涌越来越激烈,眼看就要爆发了,张知节仍然十分淡定,因为他稳坐钓鱼台!他心里并不着急!

    见到张知节终于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徐佳颍忍不住走上前来,她一早就注意到了张知节的动静!

    刚开始见到张知节有些不耐的翻检着拜帖,眼看就要翻检完了,张知节却突然拿着一本拜帖陷入了沉思,而且是长时间的沉思,这怎么不让徐佳颍惊疑?

    是谁的拜帖竟然让张知节这样的为难?徐佳颍心里仔细的思索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她的心里更加的惊疑了,实在是很少见到张知节这样的旁如无人的沉思!

    虽然心里十分的好奇,但是徐佳颍并没有走上前来看那张拜帖到底是谁的,反而等张知节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之后才走上前来。

    “二爷,怎么了?看您一脸沉重的样子!”徐佳颍浅笑着关心问道。

    张知节抬头笑道:“有吗?没事!就是一张拜帖!”说罢将手里的拜帖亮给徐佳颍看。

    见到张知节并不避讳自己,徐佳颍这才放心的看了一眼。这张拜帖十分的简单,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并没有带着官职之类的!

    彭玉臻?徐佳颍微微蹙眉,略一思索就知道了,她现在毕竟已经不只是定国公府旁支的小姐了,而是京里豪门媳妇儿,而且丈夫又是大权在握的重臣,早已走入了大明的顶层圈子,这就注定了她耳濡目染要接触很多东西!

    况且她本来就是个聪慧的女子,即便是和皇亲国戚、勋贵武将圈子不同的文官集团,她也能了解一些,所以她立马就想到了彭玉臻是谁!

    “这是都察院副都御使彭大人的拜帖?”徐佳颍笑道,“这有什么不同吗?我看二爷好像思虑了很久!”

    “这么多拜帖之中,就只有彭玉臻这一张文官的拜帖!你说是不是有些不同?”张知节笑道。

    徐佳颍听了顿时明白了,在她的印象中无论是府上还是张知节都和这位都察院副都御史没有什么来往,那为什么文官之中独独只有他送来了拜帖呢?

    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徐佳颍也想不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