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36章

明朝小侯爷-第36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柏不停的来回踱步,即便那些锦衣卫狗腿子没有亲眼目睹,也会将这附近的勋贵之家列入怀疑目标的!

    一想起锦衣卫办过那些惨绝人寰的大案,周柏心里就特别焦躁!被锦衣卫盯上就麻烦了!

    长辈不是分析说,石文义不会大动干戈,会尽快结案吗?这怎么都盯上伯府了?

    周柏焦躁道:“你们确定是锦衣卫吗?”

    两个刺客小心翼翼道:“爷,的确是锦衣卫,我们看清了,带头那个是经常跟着张知节那厮的锦衣卫!”

    周柏听了一怔,张知节的人?竟然是张知节的人!

    也对,现在石文义哪里有查案的心思,正忙着满京城抓那些无关的人凑数呢!估计现在抄家抄的腰包正鼓呢!

    原来是张知节这厮还在盯着查!真是新仇旧恨一起来!上次的事被御史弹劾了之后,周柏被老爷子狠狠的赏了一个大嘴巴子!

    当时策划刺太子事情正在节骨眼儿上,自己搞的那一出容易引来锦衣卫的注意力,被老爷子教训了之后,周柏咬牙忍了!

    心想等事情成功了,你张家还能风光到几时,到时候还不得任自己揉搓!

    上一次的事忍了也就忍了,这次的事可了不得啊!这要是被张知节那厮发现了什么,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要掉一大堆脑袋!

    周柏思来想去,终于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你张知节终究还是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破绽,只要将此事运作成了,你的得意也就到头了!

    纵不能让你人头落地,也能让你官位不保,只要你不做这锦衣卫指挥同知了,自然就没有人查下去了!

    这样伯府就安全了,待到将来,大事成功之后,劳资再好好炮制你!


第74章 倚老卖老

“有人上书弹劾我?”张知节感到莫名其妙,自己最近没去逛青楼啊,也没做出什么强抢民女之类的伤天害理的事啊!

    怎么躺着也中枪啊,张知节心道,做一个好人怎么就这么难呢,难道做人不能太善良?

    宋存有点摸不着头脑,疑惑道:“他们弹劾大人私放逆贼!”

    张知节笑道:“那是钱宁他们北镇抚司干的事,跟我有啥关系?”张知节还以为御史弹劾的是魏丛嘉之事。

    宋存莫名其妙道:“关钱宁什么事?哦,这几个御史是不是脑子进屎了,怎么会弹劾大人放走了劫掠自己的逆贼呢?”

    张知节神情一凛,怎么就东窗事发了?三娘还是一叶被抓了?是谁盯上了自己?

    张知节打定主意,就算是事发了,自己咬死不承认,谁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哼!

    张知节来回踱步,宋存小声道:“大人,这事有点荒唐啊!怎么会有人脑残到弹劾您放走劫持自己的逆贼呢?”

    张知节突然笑了,怎么会这么巧有人来拿这个做文章呢?真是一点都不高明!

    一个气喘吁吁的锦衣卫进来禀报,皇上召张知节乾清宫见驾!

    宋存听了有些紧张,张知节笑骂道:“你看你个怂样!本官去见皇上,去去就回,现在给你个任务!带人去把上书弹劾我的御史看起来!”

    宋存听了,惊道:“大人不可,,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大人这样做,有打击报复之嫌,会被朝野声讨上下的!要整他们也得过一阵子才好!”

    张知节啐了一口,道:“本官是让你去看着点,别让这几个御史让人给弄死了!至于抓不抓他们,我自会向皇上请旨的!”

    宋存弄了个没脸,这才领会了张知节的意思。赶紧带着一批锦衣卫去给那三个御史做保镖去了!

    张知节这才带着高勇赵阳他们匆匆赶往乾清宫!

    入了宫里,张知节也没觉得怎么着急,溜达着往乾清宫走,突然转过来一个人,盯着张知节的飞鱼服,冷哼道:“你就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张知节?”

    张知节冷不丁的被这一声冷哼弄的一愣,见到正人后,行礼道:“下官正是锦衣卫同知张知节,见过刘阁老!”

    这一声冷哼正是内阁大学士刘健,一般人还真不敢对张知节冷哼,不过内阁大学士,文官之首嘛,张知节寻思寻思,决定捏着鼻子忍了,就当没听到!

    自从刺太子案发生之后,锦衣卫如同闻到腥味的猫,到处抓人。被牵连的官员越来越多,眼看事情越闹越大,不少官员惶惶不安,就求到了大学士这里。

    大学士们自诩文官之首,自然不好不管,刘健就想劝谏皇上,适可而止,不要大兴冤狱,牵连无辜。

    不过刘健却被李东阳拦了下来,李东阳认为皇上现在正在气头上,内阁气势汹汹的去劝谏皇上,会适得其反!

    最好再等一等,等皇上龙体大好,气头下来了再劝谏才有效果!刘健听了觉地李东阳说的有道理,但是刘健却还是心绪不宁!

    正巧看到了御史弹劾张知节的折子,刘健本来对此嗤之以鼻,张知节年纪虽小,人又不傻,干嘛放走了劫持自己的逆贼呢!

    不过刘健脑子一转,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敲打锦衣卫的机会!

    刘健就拿着折子去找皇上,皇上被烦的不行,让张知节进宫自辩!

    刘健此时碰到了张知节,觉得不能放过他,必须要好好敲打敲打他。

    刘健背着手,唾沫横飞道:“本官与你父亲也算同殿为官,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不学好,竟然入了锦衣卫这等腌臜地!要知道,君子之道在于仁恕,现在锦衣卫挟持圣怒,大兴冤狱!你对的起黎民百姓吗?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良知吗?”

    张知节听了刘健机关枪一般的话语,直接懵圈了!

    然后张知节就炸毛了,我老子都没这么教训过我,你算老几啊你!

    敬你一声大学士,那是我尊老爱幼!你倚老卖老,爷还真不吃你这一套!

    张知节一拱手,皮笑肉不笑道:“刘大学士,饱读诗书,没听过什么叫忠君之道吗?皇上命我做锦衣卫,难道我要抗旨吗?”

    张知节接着道:“至于你说的锦衣卫挟持圣怒,大兴冤狱,很抱歉,这个我并不知情!我没去抓过什么人!我自从进了锦衣卫,也只去过两次锦衣卫衙门!”

    张知节弹了弹飞鱼服笑道:“所以刘大阁老若是有什么不满,可以去找皇上,找石指挥使!找我实在犯不上!”

    刘健听了气的脸色铁青,却说不上什么话反驳来!他本想依着自己大学士的身份,压一压张知节,好让张知节回去规劝一下石文义!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一点都不买自己的账!简直目无余子,真是岂有此理!自从自己当上了大学士,何曾再受过这种气!

    张知节见到刘健气的胡子一撅一撅的,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拱了拱手,施施然走了。

    刘健在后面看到张知节的背影,深吸两口气,平静下来,知道这小子是去乾清宫自辩去了,冷笑了一下,也跟着向乾清宫去了!

    张知节已经注意到了刘健也跟着来了,不过张知节还真不在乎!

    你是内阁大学士又如何?我又不在你手下混饭吃!你能耐我何?

    再说了,你就算你能搞的了我,爷也不吃你这口气,大不了闲置两年!

    过几年太子登基了,爷还是一条好汉!到时候你刘大阁老怕是就得回家种田去了!

    后面的刘健心里想到,一个外戚子弟竟然如此嚣张,若是不好好打压一下的嚣张气焰,说不地以后会出现一个无恶不作的权臣!

    所以刘健打定主意,一会儿去了乾清宫一定要在皇上面前要他好看!先让这小子吃个亏,长点记性,再以观后效!

    若是以后收敛了也就罢了,若是死性不改,说不得还得好好打压他!刘健自己心里打定主意了,这才大步流星的向乾清宫走去。


第75章 舌绽御前

张知节进了乾清宫刚给皇上行过礼,太监就进来禀报,内阁大学士刘健觐见。

    刘健做大学士多年一向受皇帝器重,弘治皇帝听了,就宣他进来!

    张知节听了就明白了,这老小子今天这是来找茬来了!

    刘健进来给皇上请安,皇上身体也好了很多,见到张知节面无表情,静静地站在一边,笑道:“知节,还不见过大学士,这可是朕的股肱之臣!”

    皇上在一边看着呢,张知节闻言,恭恭敬敬笑着行礼道:“见过学士大人!”

    刘健看到张知节的样子,气的胡子一抖道:“当不起,当不起,老夫可当不起同知大人的礼!”

    皇上见到刘健如此,笑道:“阁老这是怎么了?知节还是一个晚辈,正应当尊敬前辈才是。”

    刘健抖着胡子道:“老臣这等快入土的,如何能入得了同知大人的眼!”

    张知节见刘健如此在皇上面前诋毁自己,笑着反驳道:“学士大人的话,下官听了真是摸不着头脑。刚才在宫里遇到了学士大人,下官可是恭敬的行礼问好!”

    张知节接着一脸诚恳的笑道:“若是学士大人觉得这样还不满意,下官以后见了学士大人下跪问安,也无不可。毕竟学士大人乃是皇上股肱之臣,有功于社稷!”

    刘健听了张知节的话,刚刚好转的脸色又变的铁青,指着张知节高声道:“你这是诛心之言!你这是诛心之言!”

    张知节见到刘健气的胡子一抖一抖,生怕他气的转不过起来,一脸诚恳地笑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下官年少无知,若一时孟浪说错了话,还望学士大人海涵!”

    弘治皇帝见到张知节一脸恭敬的样子,并无对刘健不敬的样子。

    听到张知节在宫里遇到刘健行礼问好了,刘健还如此吹毛求疵,不免有些不喜,心道朕都没那么大规矩!

    的确,弘治皇帝是一个宽仁的皇帝,若是有臣子失了礼仪,他也不会责怪!

    弘治皇帝心里思索片刻,也就猜到了一些。锦衣卫现在正在查刺太子案,听石文义汇报,涉案人员不少,想必依着文官的性子又看不下去了!

    弘治皇帝和稀泥道:“好了,不过是一点小事,有什么好吵吵的!”

    张知节和刘健听了皇上发话了,赶紧恭恭敬敬聆听圣训。

    弘治皇帝接着道:“知节毕竟年轻,行事莽撞了,阁老也多体谅,指点一下他。”

    弘治皇帝又对张知节道:“阁老德高望重,乃是社稷重臣,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很多,恭敬一些,多学学!”

    弘治皇帝拿起三本奏折来,递给张知节道:“有三位御史弹劾你,私放逆贼,说的有鼻子有眼,虽说朕也不信,不过有御史弹劾,需要自辩!你且说说吧!”

    张知节悲情道:“陛下,臣那天被逆贼劫掠,险些死在外面!历经艰辛才逃了出来!臣实在想不到理由,臣为何会放走逆贼!”

    刘健听了胡子一撅就要说话,张知节话风一转道:“这是污蔑,臣请旨抓三位御史入锦衣卫审讯!”

    刘健听了急道:“真是岂有此理!皇上,御史有风言奏事之权,岂能因言获罪!此例若开,以后还有哪个御史敢风言奏事!”

    刘健指着张知节道:“皇上,这张知节毕竟年轻,如何能担当锦衣卫大任,若是日后锦衣卫都这样,那必将朝纲混乱啊!臣请罢去张知节锦衣卫指挥同知之职!”

    皇上听了,皱眉对张知节道:“本朝素来不以言获罪,你说说理由,朕姑且听听!”

    张知节恭敬道:“启禀圣上,臣被人打晕了,所以逆贼到底有多少,臣也不知道!前锦衣卫指挥使牟大人带着锦衣卫剿灭的逆贼!臣去的时候已经结束了,何来臣放走了逆贼之说!”

    张知节接着道:“皇上,或许真的有漏网之鱼也说不准,不过能知道实情,只有逆贼自己!这劫持臣的人,和行刺太子殿下的人可是一伙的!现在有人拿这个来做文章,肯定跟谋逆乱党有关!”

    刘健见到张知节把这个往谋逆乱党上扯,知道不妙,急道:“皇上,御史奏事,反而成了乱党了!无凭无据,真是荒缪之事!”

    张知节笑道:“学士大人不可妄言,下官可没说,三位御史是乱党!下官审问三位御史,也只是想问明白,这风言奏事的风,从何而来,总不能是凭空捏造吧!这样也能还三位御史一个清白!”

    弘治皇帝听了点头道:“知节说的也有道理!朕也想知道,这风从何来?”

    刘健听了,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只能拱手道:“皇上,这锦衣卫酷刑之下,怕有不公,不如三法司会审,给问明实情,给三位御史一个清白!”

    张知节笑道:“皇上,事涉谋刺乱党,自然是归锦衣卫查明,区区小事,何劳三法司会审!而且臣保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