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272章

明朝小侯爷-第272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被李兴的言语鼓动了一番之后,正德皇帝想要御驾亲征的心思十分强烈,根本就无法抑制,无论如何他都是要御驾亲征的!

    “可惜的是你说晚了一步,若是你能提前提醒朕就好了!朕都已经当庭答应了群臣,宣布让兵部侍郎王守仁领兵出征了!”正德皇帝有些发愁的叹道。

    “皇上,这是奴婢的罪过!不过,虽然皇上已经宣布了,但是毕竟还没有形成诏书下达!况且皇上只是答应了群臣让王守仁领兵,但是也没有说只让王守仁领兵啊!”李兴听了正德皇帝的叹息,眼珠子滴溜溜乱转道。

    “哦,你说的也有道理!朕御驾亲征,让王守仁领兵随朕出征!这也是领兵出征,朕也没有食言!对,就是这样!没毛病!”正德皇帝终于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兴高采烈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61章 往事不堪回首

    如今宁王造反,天下皆知,朝廷当颁布平乱的诏书,以安民心。所以廷议结束之后,两位大学士立即回到内阁开始起草诏书!

    诏书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后,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

    制作完成后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宣读,象征着布告天下。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

    两位大学士满腹经纶,仔细斟酌了一番之后就挥笔起草了一份诏书,然后李东阳大学士立即将起草的诏书进呈给正德皇帝!

    到达乾清宫的时候,李东阳并没有什么担心的地方,首先这事已经没有什么好反复的了!毕竟连张知节自己都坦诚没有领兵出征之意!

    对于手上起草的诏书李东阳也十分自信,他已经在内阁里待了近二十年了!对于经他之手起草的诏书不计其数,从无错漏之处!所以他以为此次进呈诏书也不过就是过场而已!毕竟诏书的内容早就是已经议好的!

    当诏书呈上去之后,正德皇帝匆匆扫了一遍,诏书起草的很好,但是就是不合他的心意啊!因为现在的正德皇帝已经想着要御驾亲征了!

    所以正德皇帝看了之后,完全没有要用印的意思,而是怔怔的看着诏书,一直没有言语!

    李东阳眼巴巴的看着御案上的皇帝之宝,但是正德皇帝偏偏丝毫都没有要用它的意思!

    这下李东阳傻眼了,难道自己晚节不保,起草诏书出了错漏?虽然李东阳已经年逾六十了,但是仍然过目不忘,况且是他自己起草的诏书!

    见到正德皇帝一直盯着诏书沉默不语,李东阳当即在心里默念自己起草的诏书开始回味起来,回味了一番之后,已经肯定了,诏书没有问题!

    诏书绝对没有问题!这诏书并不是只经手了李东阳,还经经手了杨廷和,所以李东阳可以肯定这这诏书没问题!

    想明白了的李东阳心里一沉,自己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李东阳沉声道:“皇上,如今叛乱已起,朝廷当当机立断才是,实在是不宜拖延了!”

    正德皇帝咳了一声道:“朕常常心慕宣宗皇帝!”

    宣宗皇帝啊!虽然宣宗皇帝也时常有玩闹之举,但是宣宗皇帝是一位难得的有为明君!宣宗皇帝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

    宣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一代盛世!想到这里李东阳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那宣宗皇帝和正德皇帝一比,这差距简直不是一般的大!

    此时的正德皇帝却说出了常幕宣宗皇帝的话,这怎么不让李东阳怔了!若是皇上真的心慕宣宗皇帝,有心向宣宗皇帝学习,那群臣都得感动的涕泪交加!

    不,不用都像宣宗皇帝学习,哪怕是只是学习宣宗皇帝的善于纳谏,李东阳都会感动的涕泪交加!

    但是这可能吗?已经深知正德皇帝秉性的李东阳忍不住心里叹息,皇上怎么可能就突然转了性了呢?

    所以正德皇帝一定是话里有话,李东阳柄国十几年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这可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

    原来皇上心慕的不是宣宗皇帝勤于政事、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而是心慕宣宗皇帝曾经御驾亲征!

    一定是这样了,宣德朝汉王造反,大学士杨荣建议宣宗皇帝御驾亲征,大军直接包围了汉王的封地乐安,汉王见大势已去于是出城投降!

    现在同样是亲王造反,正德皇帝突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定是想着要效仿宣宗皇帝御驾亲征了!

    但是李东阳一旦想明白了之后,却立即色变,因为要提起御驾亲征,那大明朝有一个揭不去的伤疤!那就是土木堡之变!

    宣宗皇帝的长子英宗皇帝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反对欲效仿宣宗皇帝御驾亲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大军仓促应战,死伤惨重。

    这是大明朝的一大祸事,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致使朝廷军力颓废。土木之变致使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太宗皇帝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亦随之毁于一旦,土木之变使得朝廷的军政出现了断层。

    往事不堪回首,土木堡之变的教训使得后来的皇帝或是大臣都再也没有提过什么御驾亲征!因为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

    所以李东阳心里明白来之后立即色变,一定是有奸人蛊惑皇上!当年的英宗皇帝就是被阉贼王振所蛊惑,这才有了土木堡之变!

    现如今皇上的身边一定也出现了这样一个人,他和王振一样蛊惑皇上御驾亲征,只是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会不会怂恿皇帝的人就是张知节?难道这就是张知节的反击吗?张知节明明确确的坦然承认自己不想领兵出征,却在这里留了一手,怂恿皇上御驾亲征,真是何其卑鄙!若是真的是张知节搞得鬼的话,那张知节实在是可杀!

    但是现在探究是谁怂恿皇上御驾亲征不是最重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阻止皇上这个荒唐的想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皇上御驾亲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62章 愁苦

    其实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这位首辅大学士一定能听得懂自己的话,事实上,正德皇帝并没有想到李东阳会反对,因为当时宣宗皇帝本欲遣一良将领兵平叛,最终还是内阁大学士杨荣建议宣宗皇帝御驾亲征的!

    这与今天的情形何其相似!同样是亲王造反,自己同样是和当年的宣宗皇帝一样打算择一良将领兵平叛!但是和宣宗皇帝不同的是,自己没有大学士建议自己御驾亲征!

    所以正德皇帝还得自己出言暗示,所以说完之后的正德皇帝就在等着李东阳听明白自己的暗示之后,像当年的大学士杨荣建议宣宗皇帝那样,建议自己领御驾亲征!

    但是正德皇帝并没有等来李东阳的建议,反而发现李东阳的脸色几经变化,最后变得十分难看!

    这让正德皇帝有些纳闷,大学士到底是听出来了还是没有听出来啊?就在正德皇帝纳闷的时候,李东阳沉声道:“皇上若是心慕宣宗皇帝,那可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事,江山社稷的洪福!”

    咦,大学士这不是明白了自己的暗示了吗?这就开始建议自己御驾亲征了吗?真是好激动啊!正德皇帝聚精会神的听着李东阳的话。

    “当年宣宗皇帝勤于政事,赏罚分明,任用贤臣,最重要的是宣宗皇帝善于纳谏!若是皇上真的心慕宣宗皇帝,那真是大明之福了!”

    听到这里原本一副十分满意的表情的正德皇帝,脸上的笑容已经僵住了!这李东阳到底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但是不管李东阳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假的不明白,他刚刚所说的宣宗皇帝勤于政事、赏罚分明、任用贤臣、善于纳谏分明就是指责自己不勤于政事,不善罚分明,不任用贤臣,不善于纳谏!

    越想心里越是有气,但是正德皇帝最终还是忍了,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说道:“当年汉王意图不轨,拥兵造反,宣宗皇帝御驾亲征,不战而屈人之兵,让汉王望风而降!大学士可知此事?”

    皇上果然是想着御驾亲征!

    “当年英宗皇帝被阉贼王振怂恿御驾亲征,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文臣武将死伤无数,朝廷的精锐大军更是毁于一旦,甚至英宗皇帝都被瓦刺的也先所俘!这简直就是血一般的教训啊!皇上可知此事?”李东阳痛心疾首道。

    土木堡之变影响何其深远,正德皇帝又怎么会不知!但是听闻李东阳话里话外都是在把自己比作英宗皇帝,正德皇帝心里难免不喜!

    况且这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当年宣宗皇帝讨伐的是造反的亲王,而英宗皇帝却是征讨瓦刺,这其中自然有很大的差别!

    而且英宗皇帝本身不懂兵法韬略这才让王振乱来,但是自己可是从小就熟读兵法!而英宗皇帝盲目信任一个毫无能力的太监,自己身边又没有盲目信任的太监!

    额,这个曾经的刘瑾不知道算不算自己盲目信任的太监,不过这个不重要了,因为自己已经看穿了刘瑾的真面目并且将他杀了!

    所以正德皇帝毫不心虚,面对李东阳的诘问,正德皇帝沉声道:“朕自然知道土木堡之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前的情形与英宗皇帝并无任何相似之处,相反,与宣宗的皇帝倒是大有相似之处!”

    “首先,朕并非不通兵法韬略!其次,朕身边也没有盲目信任的太监!相反,朕会带着王守仁一同平叛,对于王守仁的能力,你们不是都相当的推崇吗?”

    “只需择一良将就能平定叛乱,何劳皇上亲身犯险?还请皇上三思!”李东阳沉声道。

    “朕早就已经三思过了!自朕登基以来,常有奸人意图不轨,屡屡兴风作浪,让天下不得安宁!所以朕才想着御驾亲征,这样才能震慑屑小之辈!”正德皇帝沉声道。

    不得不说,正德皇帝所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是没有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李东阳说不得还真觉得这事皇上御驾亲征也不失为一条上策!

    但是有了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特别是孝宗皇帝又只有正德皇帝一个儿子,而正德皇帝又没有子嗣,所以一旦发生了什么意外,后果简直就是不可想象!

    所以思前想后,李东阳还是觉得皇上不应该御驾亲征,所以李东阳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语重心长劝道:“皇上,您乃是国之根本,实在是不宜亲身犯险!况且红衣教本就疯狂残暴,曾经行刺过皇上,皇上当居于深宫主持大局才是!”

    “阁老,宁王不过是一个闲散王爷,朕亲帅大军生擒他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至于红衣教,也不过是藏头露尾之辈!况且如今红衣教教主已经被张知节锁定了,现在正在满天下的通缉她!朕带着数万精兵,又何惧些江湖草莽!”正德皇帝慨然说到。

    李东阳还要待说什么,正德皇帝已经摆手道:“朕意已决,如今宁王已然造反,大军当及时开拔,阁老还是回去重新起草诏书吧!”

    李东阳还不打算放弃,但是正德皇帝说完之后已经转身去了!李东阳这才无奈的起身,脸上皱起了深深的眉头,一脸苦色!

    小太监战战兢兢的将御案上的起草诏书奉给了李东阳,李东阳带着诏书一脸愁苦的远去了!

    文渊阁的值房里,大学士杨廷和正在和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商议出兵的繁琐之事!他们本就没有对李东阳进呈起草的诏书一事有什么担心!

    但是出乎他们的预料的是,他们竟然见到李东阳捧着起草的诏书回来了,而且是一脸的愁苦之色!这可不像是李东阳的作风!李东阳大学士入朝四十年,柄国十几年,什么样的风风雨雨没有见过,早就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本事!

    但是现在李东阳大学士的脸色却极为愁苦,这是一种不加掩饰的愁苦!可见李东阳大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